10.03 「怪獸電影」也有不一樣的前世今生

看電影是人生一大樂事,如果說讓你選擇,會更喜歡看哪種類型的電影呢?

怪獸科幻、怪獸恐怖類作為很突出的一類,讓人又愛又怕,怪獸類電影猶如一顆常青藤,一直在發展,一直在變化,各式各樣的“怪獸”使人們在視覺上得到了衝擊,自1933年“金剛”這一銀幕形象誕生以來,巨獸就開始慢慢走進電影,要說更早,那就是1910年,愛迪生把雪萊夫人筆下的“弗蘭肯斯坦”搬上熒幕,“怪獸”與“英雄”的戰鬥也拉開序幕。

「怪獸電影」也有不一樣的前世今生

《世界科幻電影史》中,提及了科幻電影的七種題材,七種所述的第三種“妖魔鬼怪”,實際上就是“怪獸”。看了這麼多年電影,除了《異形》,還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怪獸形象,也可以說是怪獸代表,那就是1954年出現的“哥斯拉”。

「怪獸電影」也有不一樣的前世今生

隨後“金剛與哥斯拉”這兩大經典怪獸形象也在明裡暗裡的比拼,雖然風格不同,但其內涵都是一樣的,這些影視形象一直在變化,但體現的不僅僅是外形上的,還有文化上的。

怪獸產生於人類的想象中,它們根植於民間文化和神話傳說,是人類的集體想象,在人類的不同歷史時期,怪獸就以不同的形象出現……

「怪獸電影」也有不一樣的前世今生

《金剛》從人與自然的關係作為切入口來探討,這是一個很深刻的話題,被安裝在“怪獸電影”中也沒有違和感,那些毀滅人類世界的怪獸,比如《哥斯拉》、《侏羅紀公園》、《漢江怪物》等電影都是對人性和環境的探討,此類主題的電影也需要經過漫長的發展過程。

西方源起

金剛的造型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是來自於現實中的猿猴,從它半直立的身體還有通體覆蓋的毛髮就知道它是“大猩猩”,不過它是一隻被放大了無數倍的“猩猩”,歐美怪獸電影都會用已有的動物作為原型進行創作,他們的巨獸怪物是科學的,符合邏輯的,在這樣的基礎上加了魔幻色彩,會讓這個形象變得更加戲劇化,導致我現在看到大猩猩都發憷。

「怪獸電影」也有不一樣的前世今生

1933版本的黑白影片《金剛》,融合動畫、真人和模型為一體,開創了特技片的先河,在當年取得了巨大成功,轟動一時,也奠定了“金剛”的正面形象。

東方源起

日本在創作哥斯拉的時候,參考了《原子恐龍》中的一部分設定,但是哥斯拉這一形象確實是他們的原創,類似恐龍的頭部,能夠直立行走的身體,健壯的前肢,粗壯的雙腿和尾巴,珊瑚形狀的背鰭,表皮像是鱷魚皮一樣,口中噴吐出的是殺傷力極強的原子吐息。

「怪獸電影」也有不一樣的前世今生

這樣一個設定和形象在生物力學、熱力學等科學麵前統統失效,哥斯拉這個形象就是反科學的存在,而哥斯拉名字的來源,電影中交代是取自日本神話傳說中在東京灣一帶出現過的大型海龍的名字。

從哥斯拉誕生到現在,它的形象已經遠遠脫離了巨獸的範圍,只能用一個新的名詞來代替,那就是“怪獸”電影《哥斯拉》自1954年起,到現在已經有33部不同版本的電影了,在西方國家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怪獸電影」也有不一樣的前世今生

形象轉變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是怪獸電影的繁榮時期,“星際探險、外星侵略、妖魔鬼怪和變異生物、世界末日”等題材最受歡迎,影片《海底兩萬裡》就是那個時候的經典,再後來以昆蟲為主角的怪物科幻片大爆發,出現了《毒螳螂》、《黑蠍子》、《預兆》、《蟹精的進攻》等影片。

「怪獸電影」也有不一樣的前世今生

2013年,電影《環太平洋》上映,讓觀眾看到了機甲戰士與異空間怪獸之間的碰撞,影片中出現的“怪獸”無論從造型上還是破壞力上都大大不同於“生物巨獸”是真正意義上的怪獸。

我們一直被怪獸題材吸引,這種吸引被刻在人類的DNA上,從《山海經》裡面的奇珍異獸開始,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一直在源源不斷的創造“怪獸”。

「怪獸電影」也有不一樣的前世今生

2016年,張藝謀與好萊塢合拍電影《長城》

初衷是藉助中國文化中的神怪形象來向世界展示東方魅力,結果不盡如人意,電影中的怪獸形象取自“饕餮”,《山海經·北山經第三·北次二經》中記載: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

「怪獸電影」也有不一樣的前世今生

《呂氏春秋·先知》中也有關於饕餮的記載:

“周鼎著饕餮,由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

電影《長城》中的饕餮還原了一部分,比如虎齒人爪,但從整體形象上看,它更像是一種大型的蜥蜴,而非東方的“怪獸”。

「怪獸電影」也有不一樣的前世今生

這樣看就能區別出我們的怪獸和日本怪獸之間的差別和區別了,雖然我們有更多的形象可以參考,也有很多的文獻可以研究,但我們都沒有抓住精髓,我國怪獸電影如果想要走出去,先要被國人所認可,定位觀眾的基本慾望,怪獸電影所展現的破壞慾望和生物奇觀是一點,它們之間的打鬥又是一點,如果能將這些很好的原始慾望和生物奇觀都很好的展現出來,相信中國也會有代表性的怪獸電影,最起碼特效上是沒有任何毛病的。

「怪獸電影」也有不一樣的前世今生

關於《長城》張藝謀也有自己的苦衷,一開始“饕餮”的造型就遲遲定不下來,他表示自己有很多原創想法,但是好萊塢那邊並不接受,看來每個人都自己的苦衷,我們觀眾能做的就是看,看一部部好電影是如何產生的,看一個個“怪物形象”是如何誕生的,能給予的就是——支持。

「怪獸電影」也有不一樣的前世今生

結語

國外一直都有專業的生物設計師,目前國內還沒有這樣的職業,這也使很多想法得不到展現,受制於現實,轉過頭想想,如果日本哥斯拉的形象承包給國外設計,相信也會是這樣的結果,所以說啊,打鐵還需自身硬,國內電影行業,任重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