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渡海特等功臣王長英兩次率船工支援渡海登陸勝利

渡海特等功臣王長英兩次率船工支援渡海登陸勝利

王長英。

王長英(亦名王祥英),原名王馬英,廣東省湛江市郊區東海島北山下村人。1900年8月生於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1950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3月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43軍383團渡海先鋒營船工分隊長,作出了顯著貢獻,被授予渡海特等功臣和首屆全國勞動模範的光榮稱號。

“我們都是自己人,就讓我的小船也參軍吧”

1949年12月19日湛江市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40軍和43軍,於1949年12月底進駐雷州半島,開展渡海解放海南島作戰的準備工作。43軍以383團笫一營為渡海先鋒營,進駐東海島,積極緊張地開展渡海作戰的訓練。

當時王長英雖已年近半百,仍然鬥志旺盛,幹勁十足。他熟識海南島水路,精通掌舵駛船,洞悉天氣變化,支前司令部及地方黨組織經過研究後,決定派他協助渡海先鋒營進行渡海作戰訓練和引航偷渡。

1950年1月,王長英向渡海先鋒營“獻船參軍”。先鋒營教導員王恩榮說:“你那隻船我們先借用,壞了包修,毀了包賠”。王長英說:“我們都是自己人,為了解放海南島,還借什麼,就讓我的小船也參軍吧!”

獻船後,他又和幾位漁民一起領著解放軍到附近沿海村莊,找到了3艘還能修好的漁船,然後他又奔赴到牛牯灣等沿海村莊和硇洲島淡水、北港村等地,動員船工船民獻船作戰。在他的努力下,廣大船工船民也枳極主動參加海上練兵活動。由於他對黨忠誠,對革命事業忘我工作,在1950年1月13日經批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渡海先鋒營參加海上練兵的戰士共180多人。經過半個多月的苦練,戰士逐漸適應海上生活,也開始熟識水性。在此基礎上,我軍挑選40餘名覺悟高,身強力壯,水性較好的戰士組織水手隊,進行水手訓練。在練兵中,王長英參加三連的訓練,只4天時間就教會15名水手學會掌舵、拉帆、看水文等技術。

渡海特等功臣王长英两次率船工支援渡海登陆胜利

藝術家阿濤為王長英所作的版畫。

“海上演習,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1950年2月初,部隊從東海島轉移到硇洲島。這時,部隊已適應海上生活,水手訓練的任務已基本完成。先鋒營將全營人員、武器裝備分配到各船,以船為課堂,以海為戰場,實兵實船進行了戰術訓練和作戰演習。王長英親自帶700多名船工和民兵參加練習和演習。在練習和演習中,遭到敵機轟炸,但他亳不畏懼,還鼓勵其他船工和民兵說:“不怕犧牲,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當海上練兵已進入最後階段時,國民黨軍隊嚴密封鎖瓊州海峽,到處劃禁區,沿海所有船隻、船主一律進行登記,白天只准在規定的海域內、在敵艦觀察哨和炮火控制的範圍內捕魚,“違者格殺勿論”。

但這種封鎖阻擋不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與此同時,在廣州召開解放海南島戰役的作戰會議,確定了“積極偷渡,分批小渡與最後強渡相結合”的戰役指導方針。

1950年3月初,進軍命令下來了,先鋒營約1000餘人被任命為43軍渡海作戰笫一支先遣部隊,王長英被任命為船工分隊長,率領21艘戰船和121名船工協助引航,偷渡海南島,登陸目的是海南島赤水港。

“我要是犧牲了,你們就馬上掌舵”

1950年3月10日13時,風力逐漸增大到五級以上,還夾著斜風細雨。指揮部發出了命令,團長徐芳春和政治處主任劉慶祥登上指揮船,率領先鋒營1000多名戰士,分乘由船工分隊王長英率領的21艘戰船,從硇洲島淡水港出發,直向海南島駛去。

開航初時,船隊隊形一直保持得很好。後來,風大浪猛,船隊分散。晚上10時左右,陰沉的天空,覆蓋著一望無際的海洋,狂風暴雨直撲船頭。

船隊被狂風暴雨衝散了,失去了聯繫。很多戰士們都覺得很不舒服,甚至連些熟識水性的船工也吐了。但是,大家仍然堅守崗位,戰船在繼續前進。當時王長英已是五十歲的老人,雖然全身溼透,卻沒有半點倦意,把穩著舵,乘風破浪,迅猛前進。

1950年3月11日凌晨,雨停了,風也小了一些,戰船繼續朝東南方向前進,前邊漸漸顯出一片黑影,經過老船工和由我黨派來當海南島聯絡嚮導的林棟同志的共同辨認,七星島已顯現在眼前,七星山越來越看得清楚了,預定登陸的目的地—赤水港已經越來越接近了。

當戰船離岸600公尺時,敵人輕重機槍開火了,炮彈擊落在海上掀起了水柱。敵人的火力不強,我戰船沒有還擊,向登陸地區奮勇前進。

水手們全力向前划船,王長英左手把著舵,右手舉起手槍,兩眼凝視正前方,精神振奮,嚴肅地對兩位副舵手說:“不要慌,現在最要緊的把舵掌穩。我要是犧牲了,你們就馬上把住舵,只能前進,不能後退,一定要把大軍送上海南島”。

大約離岸400公尺時,我軍輕重火器射出猛烈的火焰,壓制著敵人的火力。

渡海特等功臣王长英两次率船工支援渡海登陆胜利

當年的《南路人民報》(《湛江日報》前身)曾對渡海英雄赴京作報道(見右側)。

又一次往返粵瓊圓滿完成任務

不到半個小時,登陸戰鬥勝利了,但是赤水港敘港仍在敵人控制之下。在黎明登陸後,敵人在山頂開炮,有的戰士受了傷。王長英帶頭組織船工把受傷的戰士抬到安全的地方去。部隊迅速前進,赤水港很快被我軍佔領。

為了繼續支援大批渡海解放海南島,根據部隊上級的指示,王長英率領4名引水船工,又從海南島偷渡回湛江,動員150艘船和300多名船工,帶著一萬多名解放軍指戰員,繼續向海南島進發,又一次勝利地完成了艱鉅的偷渡登陸任務。

兩次偷渡登陸的勝利,極大地鼓舞解放軍指戰員的士氣。1950年5月1日海南島解放。根據王長英英勇果敢,不怕犧牲的精神,兩次率領船工協助解放軍偷渡登陸海南島獲得勝利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共榮立大功兩次。廣東省人民政府和中國人民解放軍43軍,特授予王長英渡海特等功臣的光榮稱號。

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國慶節觀禮

1950年9月下旬,王長英光榮地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首屆全國工農兵勞動模範代表會議和戰鬥英雄代表會議,與出席會議的全體代表一起同乘“毛澤東號機車”於9月22日下午5時抵達北京前門車站。在1950年9月25日下午代表會議開幕典禮上,王長英被選為會議主席團成員,聆聽了由毛澤東主席代表中共中央向代表會議致的祝詞。在這次代表會議中,王長英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的光榮稱號。10月1日,王長英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了國慶節觀禮。10月6日晚,他出席了由周恩來總理主持的歡送晚會,榮獲獎章和榮譽證書。這次會議是王長英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王長英在協助解放軍解放海南島中立下了偉大戰功,他的英勇果敢、不怕犧牲的精神,高貴的革命品質,將永遠載入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的史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