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楊貴妃貼身物件出土,唐明皇曾因它哀怨,一項技術領先西方1095年

1970年10月5日,在西安南郊,一個名為何家村的地方,發現了一批唐朝窖藏文物,其中包含了玉器、錢幣、飾品等物,一共千餘件文物。

窖藏文物與墓葬文物性質不同,墓葬文物為陵墓中陪葬的物品;窖藏文物一般是家裡臨時儲藏,或者因為倉促間出行無法攜帶,被迫選擇的一種儲藏方式。根據考古學家的分析,何家村窖藏應該屬於第二種情況,這個窖藏的主人很可能是唐朝的租庸使劉震,租庸使的職責之一正是保管朝廷的珍寶和收繳庸調。

楊貴妃貼身物件出土,唐明皇曾因它哀怨,一項技術領先西方1095年

根據《唐兩京城坊考》的記載,建中四年(783年),涇原鎮發生兵變,這一次兵變鬧得很大,甚至攻陷了長安,當時的皇帝唐德宗落荒而逃,身為租庸使的劉震自然也要出逃,他先讓家人帶著“金銀羅錦二十駝”等珍寶出逃,自己又帶著其他珍寶出逃,但是在出逃的過程中出現了意外。

參考《無雙傳》中的記載,租庸使劉震出逃的過程中並不順利,當他來到城門的時候,守衛的士兵認出了他的身份,所以沒有放他出城,萬般無奈之下,租庸使劉震又折回家中,將自己所帶的珍寶都進行了窖藏,等待未來再取回。可惜的是,劉震選擇成為了叛軍的官員,過了不久,大唐的軍隊殺回來時,曾經的租庸使劉震和家人被處斬首,這樣一來,劉震窖藏在自己家的珍寶,也就無人得知了,直到千年後的今天才重見天日。

楊貴妃貼身物件出土,唐明皇曾因它哀怨,一項技術領先西方1095年

在租庸使劉震的窖藏珍寶中,有一件球形文物,專家見到這件文物的時候,認定了它香薰的作用,命名為薰球,後來經過17年的多方考證,才正式對它命名為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它的主人正是中國四大美人之一的楊玉環。

這件葡萄花鳥紋銀香囊極為不俗,通體為純銀打造,採取了鏤空工藝,利用葡萄、藤蔓、花鳥等造型,呈現出了一片祥和的美感。在葡萄花鳥紋銀香囊中設置了一個小圓盤,其中可以放置薰香,你不必擔心薰香會傾瀉而出,因為葡萄花鳥紋銀香囊的製作這對它進行特殊的改制,無論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如何翻滾,其中的薰香都不會外洩半點,因為在其中有一項特殊的技術——陀螺儀。這一項技術直到1850年才被法國的物理學家萊昂·傅科偶然發現,而這一時間相距我國古人應用此技術已經1000多年了。

楊貴妃貼身物件出土,唐明皇曾因它哀怨,一項技術領先西方1095年

如此精美的葡萄花鳥紋銀香囊,是中國四大美人楊玉環貼身攜帶之物,它伴隨著楊玉環,經歷了大唐的興衰,也見證了李隆基和楊玉環愛情的悽美。

那一年安史之亂爆發,眼看敵軍就要攻到長安,深知無法抗衡邊軍的李隆基帶著十萬禁軍出逃蜀中,當他們來到馬嵬坡的時候,所有官兵再不肯逃走半步,當時的龍武大將軍陳玄禮上奏,請求唐明皇斬殺楊國忠、魏方進一族,李隆基無奈之下答應了,士兵們卻仍然不願意前行,他們殺了楊國忠,害怕楊玉環秋後算賬,於是逼迫李隆基斬殺楊玉環才肯罷手。

楊貴妃貼身物件出土,唐明皇曾因它哀怨,一項技術領先西方1095年

楊玉環是李隆基摯愛,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為了讓楊玉環跳舞的時候仍然能有薰香在身,才有了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問世。最終李隆基賜死楊玉環,香消玉殞,李隆基敗逃蜀中,他的兒子李亨登基,他無奈之下自稱太上皇。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李隆基從盛世明君到無可奈何的太上皇,楊玉環從萬千寵愛於一身到身死荒草地,二人濃情驟然斷絕,死則死矣,李隆基卻日日受此折磨。

楊貴妃貼身物件出土,唐明皇曾因它哀怨,一項技術領先西方1095年

終於有一天,李隆基返京,路過了馬嵬坡,他死活都不願意走,想將楊玉環的墓葬一起遷走,他如今已經不是皇帝,他的想法也被禮部侍郎李揆擋了回去,理由是“龍武將士誅國忠,以其負國兆亂。今改葬故妃,恐將士疑懼,葬禮未可行。"李揆的話自然是有道理,但是李隆基的深情也不是作偽,於是他偷偷的派人去看了楊玉環當年的墓葬。

去的人回來了,李隆基滿懷希望的迎了進來,那人只帶了一句話和一物回來,那人道:“肌膚已壞,而香囊仍在”,李隆基聽罷,悲痛欲絕!又拿起那人帶回來的楊玉環貼身物件——葡萄花鳥紋銀香囊。一時間李隆基百感交集,心如刀割,卻依舊是無可奈何。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楊貴妃貼身物件出土,唐明皇曾因它哀怨,一項技術領先西方1095年

最終,李隆基命人“乃令圖其形於別殿,朝夕視焉”,以寄託其哀怨之情。

盛世大唐早已不在,如今為李隆基和楊玉環發聲的只有那小小的一個香囊,葡萄花鳥紋銀香囊,用它小小的身軀訴盡了大唐的繁華和悽婉,也用它精美工藝,展示了我國古人無盡的智慧,一個香囊,一件文物,一段往事!

誰說古代沒有照片,無法記錄美好的過往?古代的文物比照片記錄的還要具體、真實,一個小小的香囊,讓每一個看到它的人都為之動容,那撲面而來的古樸和哀怨,似乎切身的感受到了它主人的情感,那是怎樣的一份愛情,即便跨越了千年,仍為凋零!

楊貴妃貼身物件出土,唐明皇曾因它哀怨,一項技術領先西方1095年

如果有機會,我希望我能走遍每一個博物館,看盡每一件文物、國寶,聽聽屬於它們的故事;如果讓我送給朋友一件禮物,我不會送給他們金銀,我會送給他們一本書,一本關於文物和故事的書,讓他們領受這千年的薰陶和感悟。

楊貴妃貼身物件出土,唐明皇曾因它哀怨,一項技術領先西方1095年

一本《國家寶藏2020日曆》,記載了366件國寶曆史故事,講解了366件文物特質,一座蘊含千年文物的“博物館”就這樣來到了我的辦公桌上,來到了孩子的學習桌前。

楊貴妃貼身物件出土,唐明皇曾因它哀怨,一項技術領先西方1095年

過年了,買一本全新的日曆,迎接一個美好的未來,也瞭解一下厚重的過去,畢竟,這個充滿歷史滄桑的精緻故紙,屬於我,也屬於你!

點下方廣告條進行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