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六小齡童新作《真假美猴王》評論兩極分化,嘲諷也要有個度

小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86版《西遊記》,相信很多人瞭解孫悟空也是通過這一版電視劇,自《西遊記》在中央電視臺開播後,孫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齡童就變得家喻戶曉。

時至今日,86版《西遊記》已被重播超3000遍,創下的收拾之最,至今未被打破。


六小齡童新作《真假美猴王》評論兩極分化,嘲諷也要有個度


經典形象

拍完《西遊記》後,六小齡童讓自己停演了3年,原因是那時他的一舉一動都是“猴樣”。

3年過去後,六小齡童才開始陸陸續續的接拍其他不同的角色,但是被觀眾記住的只有“孫悟空”。


六小齡童新作《真假美猴王》評論兩極分化,嘲諷也要有個度


朱軍曾經在《藝術人生》裡問過六小齡童還有沒有可能塑造新的經典形象?

六小齡童回答:“幾乎沒有。”

朱軍驚訝:“我採訪了那麼多人,沒有一個人是這麼說的,他們都說最好的作品在下一部。”

“一個人要是沒有自知之明,就不是聰明人。《西遊記》是雅俗共賞、老少皆宜的世界名著,孫悟空又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幾代人都熟悉的美猴王,我演了他,影響了幾代人。要再演一個角色能超越孫悟空的,沒可能。”


六小齡童新作《真假美猴王》評論兩極分化,嘲諷也要有個度


其實從六小齡童的回答中,我們就能看出他對自己的定位很明確。

前段時間圍繞在這位老藝術家身上的網絡暴力很多人都有目共睹,時隔多年,六小齡童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表示,經過數年的精心籌備,剛剛做好精細的面部掃描,在現代電影尖端技術的支持下,六小齡童將重新演繹銀幕經典形象——齊天大聖。


六小齡童新作《真假美猴王》評論兩極分化,嘲諷也要有個度


知道這個消息的網友分為兩個陣容,一個是期待,一個是嘲諷。


六小齡童新作《真假美猴王》評論兩極分化,嘲諷也要有個度


其實六小齡童一直都在通過自己的演講,來延續對孫悟空的理解,這些年他去過1700多所學校,聽到有大學生跳樓,他就會去那個學校演講:

“我講了你們就不跳了,你們再大的難,有孫悟空被壓了五百年那個難大嗎?”

他會去孤兒院看望孤兒,他會對孩子們說:“孫悟空也沒有爸爸媽媽,他媽媽是石頭。”

孩子們認為他就是孫悟空,孩子們哭了,老師也跟著哭了。


六小齡童新作《真假美猴王》評論兩極分化,嘲諷也要有個度


其實一個角色的影響力很大,這次公佈的《真假美猴王》還是會受到一部分人的期待,這次電影導演由執導過《動物世界》及《滾蛋吧!腫瘤君》的韓延導演,六小齡童與馬德華兩位老師由於年齡的原因,將以動作捕捉演員的身份再演“孫悟空”和“豬八戒”。


六小齡童新作《真假美猴王》評論兩極分化,嘲諷也要有個度


技術支持


六小齡童新作《真假美猴王》評論兩極分化,嘲諷也要有個度


說起“動作捕捉”即在演員的關鍵部位設置跟蹤器,由系統捕捉跟蹤器位置,將演員的表演投射到計算機屏幕上,在好萊塢,有很多演員穿著特殊服裝,在綠屏裡進行虛擬的表演,以供後期人員在電腦上創造活靈活現但生活中無法拍攝的形象。

這一技術起源於好萊塢,大家熟悉的《指環王》開啟了動作捕捉技術的大發展。


六小齡童新作《真假美猴王》評論兩極分化,嘲諷也要有個度


《指環王》裡出現的第一個使用動作捕捉技術塑造的角色咕嚕,再到

《金剛》把動作捕捉技術進一步發展和提升,到《阿凡達》將技術應用發展到巔峰,再到《猿族崛起》將演員的細微表情在角色身上高度還原,其實動作捕捉技術越來越成熟。

舉一個最近的例子,李安的《雙子殺手》就在CG技術上實現了登峰造極的藝術效果。


六小齡童新作《真假美猴王》評論兩極分化,嘲諷也要有個度


他們在製作前期,對威爾·史密斯進行了非常細緻的掃描(連牙齒都沒有放過),隨後獲取了一系列照片素材和turntables(簡單理解為360°旋轉展示),並創建了和本人相似的數字版本,還掃描了一位23歲非裔美國演員的皮膚紋理用作素材參考。


六小齡童新作《真假美猴王》評論兩極分化,嘲諷也要有個度


影片拍攝即將結束、後期製作要開始的時候,他們團隊協助影片製作團隊建立了mo-cap(動作捕捉)舞臺來捕捉A/B表演。電影中的“數字造人”技術其實是一種很籠統的說法,畢竟這個技術是通過“數字建模、表情捕捉、CG渲染、畫面合成”等多種技術手段實現的。

《猩球崛起》中的大猩猩形象就是通過這類技術,通過演員的演繹和後期的製作,來實現畫面上的逼真效果。

六小齡童新作《真假美猴王》評論兩極分化,嘲諷也要有個度

人類的面部表情十分豐富,眼神的一個細微的變化都會被捕捉到,因此成熟的動作捕捉技術是實現“造人”和重塑角色形象的關鍵。

這幾年國內的“動作捕捉”技術發展很快了,但是差距還是存在的,按時間來說我們晚了二十年,但是世紀技術上的差距肯定沒有這麼久,很多國產遊戲和電影都運用了動作捕捉,《爵跡》雖然沒有很好的口碑,但是它全靠動作捕捉完成了影片,雖然各方面都不算理想,但它畢竟是勇敢的開拓者。


六小齡童新作《真假美猴王》評論兩極分化,嘲諷也要有個度


如今《真假美猴王》的消息讓人期待,故事內容我們尚不可知,但是演員陣容還是可以期待一下,畢竟是時隔多年經典再次重現,這是屬於我們一代人的回憶,技術上沒有什麼擔心的,剩下的就是演員們的努力演繹。


六小齡童新作《真假美猴王》評論兩極分化,嘲諷也要有個度


《真假美猴王》這段應該是原著中很經典的片段,故事出現在《西遊記》五十七、五十八回,這一難很特別,雖然也是孫悟空降妖除魔,但這次是和另一個“自己”對抗。


六小齡童新作《真假美猴王》評論兩極分化,嘲諷也要有個度


老藝術家們都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還是為了經典繼續付出,這份感情一定會帶到作品中,經典之所以是經典,是因為影視魅力及角色魅力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減少。

結語


六小齡童新作《真假美猴王》評論兩極分化,嘲諷也要有個度


六小齡童說過,等自己幹不動了,就留氣鬍子,去江蘇吳承恩故居看門養老,還要帶上三件東西:

  • 一部《西遊記》,這本書永遠讀不完;
  • 一根金箍棒,掃盡人間不平事;
  • 一隻猴子,自己早就想養了,但現在住的小區不讓。


六小齡童新作《真假美猴王》評論兩極分化,嘲諷也要有個度


對於現在六小齡童微博下鋪天蓋地的“開花”評論,看著那麼多人那樣肆意評論還是很難受,不談尊重演員個人,至少尊重一下當初的經典和童年,攢點口德行麼?

目前電影公佈的海報,上面的大聖紅著眼睛,倔強的樣子就是當年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孫悟空啊,不管怎麼說,電影還是要期待,不知道你們對於這部電影有什麼想法呢?


六小齡童新作《真假美猴王》評論兩極分化,嘲諷也要有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