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普京和澤連斯基終於實現首次會面,如何評價兩人的會面?

毛開雲


謝謝。

12月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中人”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撮合下,終於會面了。會面的具體場景如何不知道,但從其會見記者的圖片上看,兩位同族兄弟被默克爾和馬克龍隔開分座兩頭,滿臉的嚴肅狀已經清晰的告訴世界:俄、烏兩家的矛盾不會輕易化解。其實,此前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根據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倡議,兩國總統於9月份曾進行了一次電話通話,雙方都釋放了些許善意,並同意繼續保持聯絡。應該說,澤連斯基執政烏克蘭以後,俄烏關係有了些許鬆動的跡象,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俄、烏矛盾的形成,既有內部的糾結、也有外部的干擾,既有歷史的齟齬、也有現實的紛爭,並不是一兩次通話或者見面,就能夠有實質性的進展的。但能夠保持溝通,就是好的跡象,起碼說明雙方有解決問題的意願。

俄、烏矛盾應該是冷戰結束以後,世界霸權衝突在局部地區的直接反映。在冷戰時期另一超級大國前蘇聯被解體以後,“一超獨霸”的美國,並沒有停止繼續擴張自己勢力版圖的腳步,又把繼承了前蘇聯大部分遺產的俄羅斯確定為新的競爭對手。為防止俄羅斯“走出去”,美國在把前“華約”集團的國家一一的收入麾下後,直指威脅俄羅斯心臟腹地的烏克蘭。俄羅斯豈能容忍美國帶著絞索殺到家門口的做法?絕地反擊成了俄羅斯的唯一選擇。說老實話,烏克蘭親西方的的季莫申科執政時期也好,親俄羅斯的亞努科維奇執政時期也好,烏克蘭在“兩大勢力”中間還能保持一定的冷靜或者是自信,俄、烏關係相對也能夠保持一定的默契。但2014以後波羅申科,無所顧忌的一頭扎進了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的懷抱,不僅導致了烏克蘭社會的撕裂,也使得俄、烏關係急轉直下,造成了克里米亞問題、烏東問題更為複雜,幾乎走入了死衚衕。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除去外部勢力的干擾以外,烏克蘭愚蠢的外交政策,不能不說是一大敗筆!

無論如何,俄、烏關係走出了第一步,就有可能走出第二步,這應該說是兩國人民的期盼的福祉。但導致事態生變的因素也不能忽視。

一是美國因素。儘管澤連斯基試圖在一些問題上想撇開與美國的瓜葛,但他能不能、敢不敢、想不想扛住美國的壓力,這對改善俄、烏關係至關重要!

二是國內因素。烏克蘭社會在多年的內鬥中,已經呈現了嚴重的撕裂狀態。既有親美勢力,也有親俄勢力,互不相容。這裡面既有政治集團的操弄,也有族群的矛盾。據媒體報道,就在澤連斯基與普京會晤過程當中,就已經有數萬抗議人群的聚集。澤連斯基能否穩定民眾情緒,平息不同勢力的矛盾,直接關係到他的執政基礎。

三是俄羅斯的態度。在俄烏矛盾中,儘管俄羅斯在有些具體問題上很強勢,但實際上是處於為了確保自身安全利益的、一種被動防禦的狀態。歸還被扣押的烏克蘭軍事人員及裝備、甚至穩定烏東局勢等,為兩國關係開好頭,俄羅斯的態度有可能會趨暖,因為俄羅斯也急需抽出精力發展經濟,但克里米亞問題,是雙方繞不過去的坎。尤其是在兩國總統會面期間,聯合國大會突然以63票對19票(66票棄權),通過一項重要的決議草案,要求解決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市以及黑海和亞速海部分地區的軍事化問題。這明顯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勢力,通過聯合國這樣一個平臺向俄羅斯施壓。這會不會引起俄羅斯的強勢反彈?也未可知。

綜上所述,俄、烏關係積怨很深,牽扯各方利益錯綜複雜,化解矛盾,既需要雙方領導人的智慧和膽略,更需要國際社會的善意介入和支持,如果抱定霸權主義思維,以遏制、圍堵、孤立他國為能事,只能是這個世界越來越亂!


想通了就好


烏克蘭和俄羅斯因為美國的攪合,關係一直劍拔弩張。後來因為克里米亞問題還有頓巴斯問題,兩國關係更是掉入低谷。因此很多人都看不好這次會面。一開始還真是,普京和澤連斯基連手都沒有握,但是沒想到的是談話談了九個小時,頗有一番相見恨晚的意思。

此次見面解決了三個問題:雙方交換戰俘的問題、俄羅斯石油過境烏克蘭的問題、烏克蘭東部停火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降低了雙方發生衝突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強了和平的可能性,對於兩國來說是一大利好。

外交方面都知道見面比不見強,解決一部分問題比不解決問題強。所有的問題都是從容易解決的問題入手,再談分歧大的問題,這歷來是外交規律。普京和澤連斯基的會面遵循了這一個規律。

我們還注意到此次會面是在法國和德國的主持下舉辦的。法國和德國的參與說明了歐洲不想讓烏克蘭和俄羅斯再繼續爭鬥下去,繼續爭鬥的結果只能是弊大於利,最後可能禍及整個歐洲。法國和德國的參與還說明法國和德國從根本利益上和美國做了切割。

烏克蘭剛獨立的時候,美國為了自身不可告人的目的一直鼓動烏克蘭和俄羅斯對抗,其根本目的就是利用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矛盾拖垮俄羅斯,對於烏克蘭的自身的利益,美國是漠不關心的。同理,美國對歐洲的利益也是漠不關心的。美國只關心歐洲這些國家能不能做美國的炮灰,能不能為了美國的利益做奉獻。在開始之初,美國的盟友也是支持和俄羅斯對抗的。但是時間長了,他們發現越爭鬥下去,歐洲的利益越受損,而美國由於遠在美洲,可以說歐洲的變化影響不到美國。再加上在最需要美國的時候,美國卻做了逃兵。因此法國和德國這次拋開美國就是看穿了美國的把戲,要把歐洲的安全抓在手裡。不再顧忌美國的意見。因此真個會談就是排除美國的干擾舉行的。排除了美國的干擾後,才會有積極地成果,這就是這次會面的真實意義。

烏克蘭需要和平,俄羅斯需要穩定的邊疆,這就是兩國的共識。克里米亞的問題是克里米亞當地人自己的選擇。如果烏克蘭強行收回克里米亞,軍事上不允許,民意上也得不到克里米亞的人民的支持,因此放棄克里米亞,保持現有的狀態是符合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利益的。不切實際的收回克里米亞只能是越來越亂。法國和德國也看到了這一點,因此他們改變了以往的政策,促進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和談可以大大緩解整個歐洲的安全和經濟,不把自己的安全寄託在不靠譜的美國人身上是歐洲的覺醒。

本文觀點,歡迎討論。本文圖片來自公開的網絡。


春風踢碎鬼門關


普京與澤連斯基並沒有舉行單獨會談,而是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進行的四方會談。在本次“諾曼底模式峰會”的新聞發佈會上,普京與澤連斯基的座位隔開,兩個人既沒有握手,也沒有其他互動,全程猶如陌生人一般。所以,觀察室並不認為普京與澤連斯基這次會面能夠從根本上改善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關係。澤連斯基與普京

12月9日,“諾曼底模式峰會”在法國首都巴黎召開,俄羅斯總統普京、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法國總統馬克龍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參加了此次峰會。所謂的諾曼底模式,就是在俄羅斯、烏克蘭、德國與法國四國領導人共同協商的方式,解決烏克蘭東部衝突問題。不過,在2016年以後,“諾曼底模式”一直停擺。此次“諾曼底模式峰會”是2016年以來首次召開,也是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當選以後,第一次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此前,俄羅斯釋放了刻赤海峽危機中扣押的3艘烏克蘭軍艦,澤連斯基與普京在電話中進行了交流。

在此次峰會中,普京與澤連斯基主要達成了三點共識:第一,俄羅斯與烏克蘭雙方釋放2014年以來,烏克蘭東部衝突中的所有戰俘;第二,根據2014年達成的《明斯克協議》,實現烏克蘭東部地區的全面停火;第三,俄羅斯的天然氣將繼續過境烏克蘭。根據共識,俄羅斯官員與烏克蘭官員將在未來4個月內達成具體協議。由此可見,此次峰會還是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不論是普京,還是澤連斯基,都希望儘快結束烏克蘭東部衝突。

不過,普京與澤連斯基在這一次峰會上的首次見面並不算成功。在峰會會談的過程中,普京與澤連斯基之間的對話“冷冰冰”。即使是第一次見面,普京與澤連斯基也沒有握手,任何沒有任何其他肢體上的互動。在峰會結束以後的記者會上面,普京與澤連斯基坐在兩邊,中間被德國總理默克爾與法國總統馬克龍隔開。

這說明,普京與澤連斯基達成的共識,只是基於解決烏克蘭東部衝突這一點上,兩位領導人沒有進一步改善兩國關係的具體行動。所以,觀察室並不看好俄羅斯與烏克蘭的關係在兩國領導人會晤之後,能夠有太大的改變。更不要說,在澤連斯基前往巴黎之前,基輔爆發了萬人大遊行,警告澤連斯基不要向普京出賣烏克蘭國家利益!

歡迎大家討論,你認為俄羅斯與烏克蘭的關係還能夠從根本上改善嗎?


美國觀察室


普京和澤連斯基實現了歷史性的會面,俄烏改善關係的大門也打開了一個小縫隙,普京和澤連斯基是存大同求小異,俄烏只是向緩和兩國關係邁開了一小步,俄烏究竟能走多遠,澤連斯基能否頂住國內親美勢力的壓力和美國霸權大棒的壓力,還要拭目以待。

在澤連斯基和普京實現首次會面時,烏克蘭各黨派空前團結,烏克蘭首都也爆發了大規模的反普京,反俄羅斯的大遊行,這是烏克蘭各黨派,烏克蘭的親美勢力給澤連斯基施加的政治壓力,烏克蘭親美勢力是在警告澤連斯基,如果澤連斯基敢向普京妥協,澤連斯基敢出賣烏克蘭的國家和民族利益,那澤連斯基會被烏克蘭強大的親美勢力趕下臺的。

澤連斯基能和普京會面,就已經是俄烏關係歷史性的突破了,在美國霸權和國內親美勢力的壓力下,澤連斯基不可能和俄羅斯走的太近,在澤連斯基的任期內,俄烏關係很難有根本性的改善,澤連斯基想和俄羅斯改善關係的任何舉動,都會被國內親美勢力視為澤連斯基對普京的軟弱和妥協,視為澤連斯基對烏克蘭國家和民族的背叛。

澤連斯基雖然在和俄羅斯改善關係上難有大動作,但澤連斯基能頂住壓力,拒絕延續烏克蘭前總統波羅申科激進的西進政策,就是澤連斯基對俄羅斯,對普京釋放的最大善意,澤連斯基事實上已經凍結了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歷史進程。

澤連斯基明確表示,烏克蘭加入北約是個龐大的政治工程,是在澤連斯基的任期內無法完成的政治工程,澤連斯基在迴避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問題,普京怎麼會不心領神會,只要澤連斯基不帶領烏克蘭加入北約,普京就會大力支持澤連斯基的。


松間山水畫


法國牽頭的“諾曼底四方會晤”還是有成績的。

最大的成績其實就是這個象徵性的舉動——

普京和澤林斯基終於坐到了一張桌子前。

這也是克里米亞危機後的5年來,俄羅斯和烏克蘭總統罕見地能做到一起談事情。

但需要指出的是,這不是他們單獨見面,而是有默克爾和馬克龍在場的見面。

“諾曼底四方會晤”需要解決的就是烏克蘭問題。因此主角就是普京和澤林斯基。

所以從這次會面的邏輯上,其實也就相當於是他們兩人的會晤了。

普京與澤林斯基這個第一次會晤和互相交談,持續了大約10分鐘,而兩者之間沒有進行公開握手或什麼接觸。

會議結束後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也沒互動,比如普京感謝了默克爾和馬克龍,但省略了提到澤林斯基。

這說明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關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但會議最終聲明提到了幾個關鍵點,還算是有共識:

第一,俄羅斯和烏克蘭雙方承諾在2019年底之前全面實施在頓巴斯地區的停火,並通過實施所有必要的停火支持措施來加強停火。

第二,約定在2019年底前雙方要“全部交換”戰俘。

第三,4個月後還要再次舉行“諾曼底四方會晤”,屆時對過去的內容進行審查,對未來的分歧進一步解決。

沒有達成協議的問題更多,比如——

根據明斯克協議第二階段要求各方撤出重型武器,恢復烏克蘭對整個邊界地帶的控制,並要求頓巴斯地區進行擴大的自治和地方選舉等,都沒能在澤林斯基和普京之間有共識。

澤林斯基怎麼評價這次會晤的呢?

他說:同行們說,許多問題已經解決,這是第一次會議取得的非常好的結果。但是我會說實話——解決的問題很少。 我想解決更多的問題。

當記者問,第一次和普京會晤,誰更成功的時候,澤林斯基說:“我不知道誰(擊敗了)誰。 我認為在我們進行這種外交交流是適當的。 可以說是平局,”

普京是什麼態度呢?

普京說:諾曼底四方會晤為我們都提供了一個可能性,為相關問題進程朝著正確方向發展做出努力。

普京仍舊呼籲給頓巴斯地區的親俄武裝地方自治的權力,並且要求對這些人進行特赦,不能追究他們的法律責任。

他還提到,烏克蘭應該進行改革,而且要讓頓巴斯地區的停火過程和這個改革同步實施。


木春山談天下


萬事開頭難。特別是當今國際環境下的俄烏關係,更是雪上加霜,難上加難。美國一方面是無利不早起,誰影響我的大哥地位我就整誰。一人不行,小弟們一起上。誰不聽話,看誰不順眼,找個藉口,弟兄們打死他!另一方面他是軟的欺,硬的也有點顧忌。烏克蘭跟著混,讓鄰居大哥給打了,哭著找美哥,美哥吆喝小弟們一起罵一陣,比劃比劃了事。大哥要給個糖果,還有條件,你要跟我一起弄一下我家老二,否則不給你糖吃。朋友,醒醒吧!當初葉哥如果不醒,能有今日俄羅斯!回憶老葉參加G8電視鏡頭,簡直就是西方笑料。蘇聯沒了誰開心?俄跟班被耍弄,老葉別說國格連人格都被小瞧。凡事有朋友最好,但真心朋友能有幾個?關鍵靠自己。否則,吃虧的還是自己。話又說回來,目前還有德國的大姐、法國的大哥看到小弟挺可憐,找到鄰居大哥勸勸,再哄哄小弟。其實,對烏來講,這樣做很對,鄰居和睦相處多好,何必讓高大的外星黑客操縱。誰都惹不起,我誰都不惹。土庫曼家的大哥就是榜樣,學著點,對家人好。


平凡195820384


法德斡旋止戰 莫斯科基輔同意停火 烏克蘭東部和平依舊路途遙遠

法德俄烏四國首腦9日在巴黎舉行峰會

2019年12月9日,近年關係猶如水火的俄羅斯與烏克蘭在巴黎一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峰會中,同意以終結烏國東部戰火為目的,雙方完全停火,並著手在2020年3月之前從衝突地帶撤出兵力。

這也是在大罷工席捲全法之際,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將因退休金改革引起的國內抗議危機暫時擱置一邊,在愛麗捨宮召集的新版諾曼底峰會。他試圖和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一道,促進基輔與莫斯科達成新的和平協議,推動烏克蘭東部停戰與和平制度化。但有外交專家警告,鑑於四國關係的脆弱性,可能威脅此一峰會最終無果。而烏克蘭民眾也舉行示威,要求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不得對克里姆林宮讓步,並呼籲澤連斯基不要相信俄國人。

這場會議由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居間斡旋,是自2016年以來,巴黎首次以諾曼底會談模式迎接俄國總統普京和烏克蘭新任總統澤連斯基。這也是上述四國首腦為解決烏克蘭東部戰爭危機,第二次齊聚法國,他們當中除了馬克龍與澤連斯基,俄國總統及德國總理均是諾曼底峰會老人。

巴黎和柏林對本次四方會談寄予高度期望,但時間已久的烏克蘭東部衝突及領土糾紛真的能取得決定性進展嗎?雖然外界不預期會達成全面性和平協議,不過外交界仍期盼澤連斯基在今年4月當選烏國總統後,他與普京總統的首次會談將能有助強化兩人之間的信任。

莫斯科於2014年出兵克里米亞半島之後不久,烏克蘭東部的親俄武裝分子便發起獨立運動,並佔領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個地區;基輔指責在烏東與該國政府軍交戰的叛亂勢力得到了俄方支持,烏俄兩國矛盾急劇升級。這場發生在烏克蘭東部曠持日久的衝突,也使得俄國與西方國家關係不斷惡化。歐盟對俄國發起經濟制裁,西方並排除俄於八大工業國集團(G8)之外,至今未準迴歸。

普京和澤連斯基在峰會上見面

克里姆林宮已證實,9日的四國峰會包括普京與澤連斯基一對一會談。相關外交人員則強調,峰會上不會討論克里米亞問題。一名法國總統府消息人士表示,這次峰會的目標,列入了同意解散非法民兵、外國戰士撤離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及讓這兩個地區在烏克蘭法律下享有特殊地位等。

愛麗捨宮在四國峰會前曾透露,此次峰會聚焦明斯克協議落實,而俄國兼併克里米亞問題,不在討論議題。明斯克協議雖已簽署數年,但該協議現處於僵死狀態,長達500公里的俄烏邊界線,雙方布兵80,000萬,幾乎每天都傳有軍事衝突。

持續了超過5年的戰事當前仍然延燒在烏克蘭東部毗鄰俄國的地區。從2014年春天算起,在烏國東部親俄派的分裂勢力與基輔中央政權間的角力,以及克里米亞兼併系列衝突當中,已致13,000人喪生,約100萬人逃離家園。

為停止衝突,挽救人命而在2015年簽署的明斯克協議,雖然得到巴黎、柏林的盡力挽救,但早就基本上進入癱瘓狀態。為拯救正在熄火的和平談話,最近幾個月,各方都在釋出信號,似乎令人覺得,莫斯科和基輔有機會再次坐到對話桌前。

今年9月,俄烏兩國已經互換了70名俘虜,每一方35人。其中還有24名烏克蘭海軍軍人,他們在去年11月於刻赤海峽爭議水域,被俄安全部門指控非法入侵俄領海,遭扣押將近一年。陸上方面,6月以來,雙方在頓巴斯地區也出現了撤軍的良性現象,這些都被歐安組織觀察員看在眼裡。

普京飛抵巴黎參加峰會

俄、烏兩國總統在首次會談後發出聯合公報稱:“相關各方承諾徹底且全面落實停火,在2019年底前透過實施所有必要的支持停火措施來強化這個共識。”公報還提到,應在烏克蘭東部再談妥3個額外的撤離區,目標是在2020年3月底之前解除武力及軍事設備。各方還同意推動今年底前把烏克蘭和俄羅斯在對方陣營滯留的所有囚犯完成互換。

可以說,這回法國總統馬克龍是不顧風險與警告,堅持要促成俄總統普京及烏克蘭新當選總統澤連斯基前來巴黎,會同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推動烏克蘭與俄國的和平,並解決烏克蘭東部危機。接近馬克龍的法國外交高層也的確是這樣認為的。他們相信,既然這是3年來第一次如此規模和高度的會談,那一定是因為局勢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但是,基輔與莫斯科間由來已久的脆弱關係,為峰會投下了長長陰影;柏林和莫斯科也因格魯吉亞人在德國遭暗殺,德國報復涉嫌直接或間接捲入事件的俄國情報機構而驅逐俄外交官,造成關係冷落。德國政府此前放出消息稱,期盼給和平進程添一把助力,但不確定能助力到什麼程度。

法國希望通過9日的峰會,在普京與澤連斯基歷史性握手之後,能夠重新啟動烏克蘭東部停戰與和平。比如:雙方退兵,並在烏東部將邊境線控制權交還給基輔;雙方在邊境地區排雷,真正建立非軍事地區等。巴黎還希望俄國和烏克蘭承諾解除所有非法武裝。基輔指控莫斯科資助並武裝烏國東部親俄分裂分子,但克宮一直否認,只是強調行使人道保護烏東部親俄居民安全。

同時,儘管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同意前往巴黎參加諾曼底式峰會,但他受到了國內巨大的政治壓力。在澤連斯基出發前一天,約有5,000名示威者在12月8日齊聚首都基輔,要他在巴黎抵抗來自俄方的壓力。在澤連斯基政敵帶領下,示威群眾高舉標語,上頭寫著“絕不妥協”、“與莫斯科保持距離”等口號。號召示威的著名人士有烏克蘭前總統彼得·波羅申科,稍後有約2,000名示威者來到到總統府前抗議。波羅申科告訴民眾:“我們的立場很簡單……別相信他。”他也對澤連斯基說:“不要畏懼俄羅斯!”

而澤連斯基6日在電視上說,他對巴黎會談唯一的憂慮是取得不了成果。他說:“我有什麼好怕的?我是一個獨立國家的總統。我不會為了任何理由出賣我們的國家,永遠不會。真理與我們同在。”

8日下午,旅居巴黎的烏克蘭人群體在市中心聖米歇爾廣場等地發起遊行活動,他們舉著烏克蘭藍黃色國旗及長期想加入而不得的歐盟的藍底黃星旗幟,籲請法德兩國對莫斯科,而非對基輔施壓。

今年5月澤連斯基視察烏克蘭東部前線

當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制定的新的對俄政策能否奏效,引起歐洲各國強烈關注。在其前任、巧克力大王波羅申科的總統任期內,烏克蘭與俄羅斯嚴重交惡,且對烏國領土領海、經濟外交、社會民生等都產生負面反噬。澤連斯基在競選總統期間就承諾,要重新審視對俄政策,堅定捍衛烏克蘭領土及主權完整,但也承諾積極改善與莫斯科的關係,重振經濟和民生。

除了法國,德國亦將對俄烏關係改善發揮重要影響力。拋開德俄近期因格魯吉亞人在德境內被殺害產生的嫌隙(德國外長海科·馬斯稱,就算德國目前與俄國產生了嚴肅的糾紛,但還是應該竭盡全力讓烏克蘭和平步入正軌),柏林對這一次四方會談評價認為:自從澤連斯基上任後,基輔和莫斯科雙方確實都出現了為執行明斯克協議內容而努力的新動力;需要承認,澤連斯基對俄展示開放姿態,引導克宮轉變態度,重回對話的策略,也或多或少正在奏效。

然而,由於彼此間的不信任是如此根深蒂固,良性關係又是如此不堪一擊,最新一輪四國峰會到底能夠讓烏克蘭危機出現多大的轉圜餘地,各方都仍持非常保守謹慎的態度。如果說重啟諾曼底式會談是個好的開端,那麼能讓基輔和莫斯科內部從政治層面真正落實下去的部分究竟有多少?法國承認,前景並不樂觀。

一名法國高級外交官稱,尤其是在軍事、安全、政治等真正觸及雙方重大利益的問題上,比如頓巴斯地區的地位、地區選舉等議題,基輔和莫斯科估計都不會做出讓步。對此,俄國一名前高級外交官預料,澤連斯基將會兩頭撞牆,一頭撞上巴黎會談的俄羅斯強硬立場上,因此無法得到實質性進展;另一頭撞在回國後的烏克蘭民意之上,人們一定會繼續譴責他令國家尊嚴受損,因為“畏懼”而談判。


齊林居


澤連斯基終於與普京見面,這是他自今年4月由一個喜劇演員轉變為政客以來第一次參與諾曼底模式四方會談。這也是自2016年10月俄烏首腦柏林會面以來再次聚首。這次會談是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默克爾攜手促成的,旨在化解和緩和烏克蘭東部地區局勢。自2014年以來這場由烏克蘭政府軍和東部所謂民兵武裝參與的衝突已經造成了13000多人死亡,而且至今仍未平息。

(四方峰會)

那麼這次會談取得了哪些成果?

這次會晤總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法德俄烏四方首腦會談,這也就是所為的“諾曼底模式”,持續了五個半小時。第二部分為俄烏首腦會談,這也就是俄烏衝突雙方之間的直接對話,雙方談了三個半小時。

  • 第一部分的成果都在這次峰會的聯合宣言當中。首先俄烏在書面聲明中統一在年底之前釋放和交換所有“與衝突有關的被拘留者”。雙方還要在30年之內通過明斯克協議三邊聯繫小組在頓巴斯地區開設新的過境點。在2020年3月底之前,在烏克蘭東部斯坦尼西亞·盧甘斯克、佩特里夫斯克、佐洛特的三個區域實現撤軍,脫離軍事接觸。在4個月內舉行另外一場會談,以評估停火的進展。

(激戰的烏東)

  • 第二部分的成果主要就是俄烏之間關於天然氣過境的問題的談判。澤連斯基和普京分別帶領雙方的技術官員一同參加了會談。烏克蘭方面派出的能源部長阿列克謝 奧茲爾和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總裁尤里·維特連科,而俄羅斯方面相對應的是能源部長諾瓦克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總裁米勒。經過談判雙方基本達成了協議。事實上也在意料之中,畢竟北溪二號線仍然沒有通氣,俄羅斯需要烏克蘭管線向歐洲供應天然氣。

(天然氣管道)

如何評價這次會談

這次會談其實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 一些關鍵性的問題上,烏克蘭和俄羅斯都沒有讓步,更多是為了緩和雙邊之間的緊張關係。所以在澤連斯基並不是很高興,他告訴記者稱,“烏克蘭不會為了換取和平而做出任何讓步。”那麼俄羅斯以及德法,希望烏克蘭做出什麼讓步呢?

這裡需要先介紹一個專有方案,那就是德國前外長也是現任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所提出的烏東問題解決方案,也被稱為“施泰因邁爾公式”(Steinmeier Formula)。這個方案旨在簡化兩次明斯克協定,快速實現烏東問題解決。具體為要求根據烏克蘭法律和歐安組織的監督下,在分離主義地區(頓巴斯)地區舉行公開透明的地方選舉。如果歐安組織認定選舉有效,那麼這以地區可以被給予特殊的自治權。這樣一來需要烏克蘭方面修改憲法,以給予烏東地區特殊安排,作為交換,烏克蘭政府將會重新獲得烏克蘭東部地區邊界的控制權。

(頓巴斯兩地區)

然而,很顯然修改憲法給予地方自治,這本身就是對主權的一種傷害。在波羅申科政府期間,烏克蘭是通過臨時立法的方式,給予兩地特殊地位自治權,但是其是有時效的。現在這個包袱撇給了澤連斯基,他在10月初表示同意“施泰因邁爾公式”,但是同時表示不會傷害烏克蘭的國家利益。儘管如此,基輔還是爆發大規模遊行示威。

這次四方會談所解決的問題,仍然還處於新舊明斯克協議所要求的落實停火,可以說自2014年至今所有關於烏東停火以及政治進程並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的進展。關於特殊地位立法和接管邊境的問題並未觸及,而且很難處理。澤連斯基要求俄羅斯方面撤出烏東地區的“志願兵”和裝備,同時讓烏克蘭軍隊接管東部地區邊境,然後才會同意修憲,在組織地方選舉。然而俄羅斯並不同意,其一直要求烏克蘭先立法,並且承認去年頓巴斯兩地區的選舉結果。這一問題不解決,再談所為停火和交換戰俘都沒有任何意義。

(澤連斯基與普京)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雖然法國出現了罕見的大罷工,但俄烏領導人在巴黎歷史性的會晤還是開始了。發佈會入席現場,普京和澤連斯基冷冰冰的表情和沒有禮節性的握手,也掩蓋不了四方會談取得的成果。
(巴黎四方會談新聞發佈會入席現場)

12月9日在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斡旋下,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烏克蘭總統澤林斯基,在巴黎舉行了首次面對面的會談。會談歷時了9個多小時,也見證了俄烏會談的難度和分歧之大。最終雙方的會談成果還是出來了,俄烏雙方領導人同意在今年年底前交換烏東部衝突中的所有剩餘囚犯。

明顯這次會談是具有建設性的良好開端,畢竟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會後俄烏雙方同意,將在四個月內以巴黎四方會談的這種模式,繼續舉行雙方領導人會面。下次雙方領導人的會面,俄烏


已經確定了會談的內容。內容主要以解決頓巴斯在烏克蘭的地位,以及由誰來實際控制頓巴斯與俄羅斯之間的邊界,和該地區選舉應該如何進行的問題。

大家從以上透露的消息中,應該能清楚的知道,下一次俄烏領導人會面,才是能實質性解決烏東部問題的根本。
大家從上圖中可以看出,俄烏的衝突以及烏克蘭的分裂,其實質主要是烏克蘭的政治路線走向造成的。季莫申科的中間路線和亞努科維奇的親俄路線,都沒有造成俄烏直接衝突和烏克蘭的分裂,而2014年波羅申科當上烏克蘭總統後,以極度親西方的政策來配合北約東擴,才是造成現在這種烏俄局面的罪魁禍首。

北約東擴的目的,就是要把炮口架到烏東部,針對的就是俄羅斯。那麼俄羅斯怎麼可能會讓北約和烏克蘭這麼幹呢?所以親俄羅斯的烏東部就選擇了獨立,烏克蘭的分裂和內戰也就開始了。
(示威的烏民眾,在基輔總統府前等待巴黎四方會談的結果。)

從目前來看,普京和澤連斯基會面所談的成果,俄烏兩國人民還是能接受的,畢竟兩國交換俘虜和停火對雙方都有利。當然俄烏領導人下一次會談,其會談內容要牽扯到兩國的根本利益,怎麼取捨那就要靠普京和澤連斯基的政治智慧了。但不管怎麼說,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和平是大勢所趨,是兩國人民所期盼的,只要雙方能心平氣和的坐下來談,好的結果總是會出現的。



馮明凱


在面對外界媒體時,澤連斯基似乎常舒一口氣,好像如釋重負的感覺。估計是覺的,總算沒有讓普京繞進去。他對外講,雙方打了一個平局。而且,有些讓步,是誰讓步當然很難說了。但從整個峰會,還有澤連斯基透露出的消息,起碼他認為,普京要比原來想象友好,因此當然普京有讓步了。


澤連斯基吹牛🐮比了嗎?應該說是沒有!他們四人面對記者,在各說各話時,普京態度語氣還是溫和,沒有什麼脾氣。而澤連斯基則表情嚴峻,重申克里米亞和烏東部的主權立場,特別是說,烏克蘭不會實行那種聯邦制,意思是讓東部也事實獨立出去。他講這些,普京沒有什麼過激反應,尤其是克里米亞問題。照理,這是嗆普京肺管子了,應該他早就排著桌子罵上了。但他忍了!當然,也是因為馬克龍、默克爾都在那坐著,面子上要過得去。而且,普京大戰略當然不僅僅只是烏克蘭東部,而是重新回到歐洲大家庭裡。這些可以說,已經擺在普京案頭上了。要突破原來制裁的框框,要使俄羅斯基本恢復到之前水平。這當然需要歐盟老大老二幫忙的了,所以普京也是有求他們了。法德兩國希望俄羅斯回到歐洲,不希望它被排斥在外。所以他們積極促成俄烏兩國能夠正常化,最低不要戰爭了,不打仗了。這次峰會重要意義也就在於,各方都願意繼續按此目標,共同努力!因此可以說,這次諾曼底模式峰會還是成功的。

從最新烏克蘭民眾反應看,他們還是滿意的。自己選擇的總統和俄羅斯談判,沒有喪權辱國。而那些心地不怎麼樣的政客,讓申科等沒有可乘之機,應該很失望了。希望澤連斯基繼續努力,不給他們機會,帶領大家走出困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