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有效監督服務發展大局——市人大常委會2019年工作亮點回眸之二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詹文) 人大的每次監督,都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問題為導向,務求“動真格、啃硬骨頭、取得實效”。過去一年,市人大常委會緊盯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緊盯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堅持正確監督、有效監督,推動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和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有力推動廈門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

瞄準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化監督

2019年,市人大常委會不斷強化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監督,通過審議、視察、執法檢查、跟蹤檢查等綜合手段,推動政府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推進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大力扶持“三高”企業發展。

去年7月,市人大常委會自主研發的“廈門市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正式上線運行,實現預算審查監督工作的重要突破,探索出了一條具有廈門特色的預算監督新路,為全省人大預算監督系統的進一步完善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出臺《市人大常委會貫徹實施中共廈門市委〈關於建立政府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的意見〉的若干意見》,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報告和監督機制。審議2018年度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專項報告和關於2018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書面綜合報告,推動政府優化國有金融資本戰略佈局,加快建設金融強市。

聽取和審議我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的報告並開展專題詢問,建議政府要堅持問題導向,發揮規劃引領作用,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重視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讓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成為實現“兩高兩化”目標的一項重大行動。

推動補齊民生和社會事業短板

住房、醫療、教育、交通……一年來,市人大常委會情繫民生開展監督,盯緊和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

未來,我們將如何養老?2019年,市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養老服務工作情況報告並開展專題詢問,推動政府補齊養老服務工作短板,堅持問題導向提升醫養結合水平,加快養老機構能力建設,努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目標。

重教興教一直是廈門的優良傳統,為進一步推動現代化教育強市建設,市人大常委會針對教育領域開展了一系列監督。審議加快推進幼兒園建設情況的報告,開展學校用地保護規定執法檢查,開展教師法和省實施辦法執法檢查“回頭看”活動,助推緩解入學難問題,保障教師合法權益。開展“加強我市中小學生校外託管機構安全監管,努力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議案辦理情況“回頭看”活動,促進形成行業聯動監管機制。

在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執法檢查中,收集到61條群眾反映的具體問題,彙總為37項,連同審議意見一併印發市政府及相關部門落實解決。這是我市首次將群眾反映的意見作為附件與常委會審議意見一併交政府及相關部門落實,充分體現了監督為民的初衷。

有效監督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已是廈門城市名片。去年,市人大常委會緊緊圍繞這張名片,開展一系列監督。

守護青山綠水,開展水汙染防治法執法檢查,推動政府全面落實領導責任、工作責任、執法責任、監管責任,加強汙水處理能力的規劃建設,縱深推進“河湖長制”,重點加強汙染源綜合治理,理順水的管理體制,依法打好碧水保衛戰。

組織代表視察垃圾分類實施情況,持續推動法規的落實落地,推動政府總結推進成功經驗做法,加快後端處理項目建設步伐,提升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水平,提升垃圾分類精準率和農村垃圾分類的覆蓋面,努力使垃圾分類真正成為廈門新時尚。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一線》欄目組專門來廈採訪生活垃圾分類的立法和法規實施情況,作為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生態文明法律體系建設和不斷完善的重大成就專題片的重要內容。

展開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