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家長需要分情況,根據實際做出判斷

跨年夜,和同事參加一個演唱會。小男孩才上小學一年級,一看就是那種愛學習,很懂事,聽話不找事型的。我很喜歡他,進場前帶他去買爆米花和奶茶死活不要。太感慨了,像他這麼大的男孩子,哪個不是好動又調皮。

晚會有個搶紅包活動,就是主辦方建群,現場觀眾進群,由主辦方發紅包,大家搶。由於演播廳要直播的原因,機器也多,有的手機信號時好時壞,同事的手機又有些毛病,網速跟不上,前兩次都沒搶到紅包。

小男孩急了,嫌棄媽媽太笨,接過手機說他來搶。接下來連續發四個大紅包,我搶到兩個,其餘兩個慢一秒被搶完。小男孩竟然一個也沒有搶到,他一改乖的模樣,很生氣地把手機扔給他媽媽,並說,你這破手機,滾!手機掉在地上,屏碎了。

同事氣得要打他,被我攔下,公共場合呢,這麼多人看著就打孩子。同事說,結束出去再算賬。我以為她就是氣得說說而已,誰知結束後出去她真要打兒子。我慌忙擋在中間,小男孩一聲不吭地哭。

同事說在家這樣早打他了,我說怪不得你兒子這麼乖,被你打怕的。同事理直氣壯地說,就得打,不打不知道皮成啥樣呢。我說,他這樣子你覺得好嗎?

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家長需要分情況,根據實際做出判斷

孩子不聽話到底該不該打呢,家長應該怎樣做?

首先,分析情況,找到孩子犯錯原因

小孩子眼裡什麼都是純淨的,所以他們的認知,錯就是錯,對就是對,對的就完全可以去做,比如同事的兒子,他屬於爭強好勝的孩子,聽同事說平是考試基本上都是滿分,有一次99分都會生氣好久,所以當別人都能搶到紅包,他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就生氣。

歸根結底,是怪他的爭強好勝,如果是其他平常孩子,不一定有他這麼過激。小小年紀這種爭強好勝並不好,這種性格是天生嗎,不是。小孩子是一張白紙,所有的認知都是大人給的,他的這種性格就是他的爸爸媽媽給培養出來的。同事對兒子要求過於完美,無論何事,都愛爭個第一,漸漸地孩子成為這種性格。

所以,孩子犯錯,先別急著批評孩子,罵孩子,或者打孩子,家長要理智地分析一下,孩子為什麼會犯這種錯誤,同樣是孩子,別人家孩子為什麼不犯。因為孩子犯錯,都是跟大人學的,大人教給孩子什麼,孩子就成為什麼。

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家長需要分情況,根據實際做出判斷

其次,對於真的無理取鬧的孩子

有的孩子的確是在無理取鬧,家長很理性,根本不會讓孩子那樣去做,也從未教孩子那樣去做。他的哭鬧是無理由的,不可理喻的。如果這樣,家長先考慮一下為什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這樣。

有的可能是電視上看來的,有的可能是和小朋友學來的,原因很多種。家長可以先詢問孩子這樣做對不對,看到誰這樣做過,然後明確告訴他這樣是不對的,這次原諒你,絕對不能有下一次。

孩子一旦有下一次,而且還不知道悔改,家長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仍不行,那就該出手時就出手吧,但是謹記,不要下手太重。

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家長需要分情況,根據實際做出判斷

對於不聽話的孩子,家長儘量不要打罵,先從自身找問題,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孩子錯是大人教錯的。必須要打也要看情況,年齡小的孩子還可能適當嚇唬,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大概小學以後,就不要再打。孩子是聽得懂道理的,只要家長有耐心,沒有不懂事的孩子。

【文/布丁媽媽私享會】勵志職場辣媽,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專注孕產、親子、育兒,親子閱讀踐行者,健康育兒倡導者,用愛分享育兒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