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請指教:小楷是書法入門基礎嗎?不練小楷不能練習其它字體嗎?

俏漁妹海鮮


結合書法的發展歷史、內在規律,以及個人的粗淺學習心得,我認為小楷應該不是書法的入門基礎,因而不練小楷不能練習其他字體的觀點就更不能成立。解釋如下:

一、由易而難,是一般的學習規律。書法入門基礎,從篆書、隸書、楷書入手的三種說法均有,也都有其合理性:篆書入門,緣於篆書是中國文字定式之後的第一種規範書體,而且篆書筆畫變化相對較小,以圓筆為主,容易起步;隸書入門,因為隸書外形上已經是開放格局,橫平豎直的中文書寫習慣基本確立,字形也教易辨識,筆畫變化稍大,方圓筆法皆有,技法上更加豐富一些;楷書入門,因為楷書是筆畫、筆法都相對豐富,楷書也標誌著書法技巧的進一步成熟且進入穩定階段,而與現代文字形式又更為接近的外部形態,也更容易激發學習者的興趣。而行書和草書則是在基礎技巧之上的熟練和化用,需要一定積累之後才能把握,因此一般不作為入門課程。需要指出的是,入門基礎的楷書,是大字楷書為主,而非小楷。

二、書法是一門精確控制的學問,字形修習上一般先大字後小字。學習書法,其實就是鍛鍊手對筆的精細控制能力。寫越小的字,越需要更加精準、老練的控制能力,因此書法修習一般是先寫大字,獲得一定的功底之後再逐漸把字寫小。當然,也不是開始練習階段練越大的字越好,比如榜書,因為過於大的字,筆、紙、練習場所這些練習必備要素的選擇面就會縮小,因此反而不易實施。因而在日常練習中,以2-3寸見方的字體大小練習較為常見,這也是兼顧了練習上的導向性和用材上的易得性。

三、應該具備較為紮實的功底,才能練習小楷。小楷是很考驗功力的,因此,歷代書家也常常以小楷作為展示功力的一種表現形式。這是因為,能寫出字形優美、章法俊秀、氣韻和達的小楷,實非易事。被奉為小楷大家的鐘繇,也是在其他書體已經達到較高的水準,才潛心鑽研小楷的。文徵明等大家也莫不如是。

即便我陳述了以上觀點,但也並不認為練習書法一定不能由小楷入手,如果您自身十分傾心於小楷,且有志於堅持,其實從小楷入手也未嘗不可。雖然不是常見方法,也並非此路不通,只是可能起點會稍高一些,初始階段難度會大一些,只要您有恆心決心,也一定會踏出一條路來的。就比如唱歌一樣,如果調門起高了,但是你的高音能力很強,照樣可以把一首歌演繹得很好。成功從無固定模式,祝您成功。


文觀音


小楷對於當代學習書法的人來說,不能算是入門的基礎了,應該算是比較高級的了。因此,剛開始練習書法的時候是不建議練習小楷的,還是先從中楷開始練起比較好。

小楷因為字很小,對於初學書法的人來說,當開始練書法的時候控筆能力不足,基本的用筆和結字都沒有任何經驗,這個時候上手寫小楷實在有點強人所難。所以,一般我們建議剛學毛筆字的時候先從中楷練起,等手上控筆能力比較到位了,楷書的基本法度也掌握了,這個時候再學習小楷就比較容易了。

對於學習書法的人來說,我認為小楷是一定要練的,小楷很重要。小楷一般是指2釐米左右的毛筆小字,對於古人來說,因為科舉制度的關係,毛筆小楷是一定要練好的。很多讀書人日常的抄寫經文都是要用小楷抄寫的,因此久而久之則練出一筆很好的小楷字。

今人學習書法,都是學習古人的寫字技巧,如果不能寫小楷,就很難達到古人使用毛筆自然書寫的這種狀態。而書法中,自然書寫的狀態是書法最高級別的狀態。我們看古人流傳下來的各種經典名帖,大多數都是古人自然書寫狀態下寫就的。因為,古人就沒有像今人這樣為了比賽而搞書法創作,古人的書法創作就是溶於日常的自然生活狀態。越是可以安排工拙的書法作品,越是屬於下品,缺少了這種自然、率意的趣味。

我們今天學習書法,一定要重視小楷,把小楷當作日常書寫的一部分,這才能讓書法真正溶於生活、溶於自然。所以,在過了入門階段之後,一定要把小楷的練習安排在日常之上。很多人一般在練完楷書之後,都會開始練習行書,這個時候不妨就開始練習小楷。


翰墨今香


你好,更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理解是。學習書法,並不一定非要從小楷入手。

首先,我們學習書法大多會從如顏體、歐體、趙體這些常見的書體入手。那麼,在唐朝以前的書法家都是怎麼學習書法呢?這個問題值得思考一下,難道他們也是從小楷入手?

其次,我認為學習書法首先應當瞭解的是用筆方法,而字體並不在首要的位置。元代趙孟頫曾說“用筆千古不易,結字因時而生。”這句話說的是用筆的方法,從古到今都是一直沿用的,而每個時期的字形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再次,相對於楷書來說,隸書的筆法沒有楷書那麼複雜,運筆主要靠手腕運動。多為橫向發力,相對於楷書來說更容易讓初學者學習,瞭解筆畫如何發力。學習起來更好一些,學好隸書再過渡楷書也更為容易。畢竟兩種書體有繼承與發展的關係。

最後,初學書法,從規規整的字體入手都可以,都是要了解並掌握用筆的規律和方法。比如,秦朝入手那就是篆書,漢朝學書法那必然會學隸書,唐朝學書法會從楷書入手。至於現在,我們有了更為豐富的選擇,篆書、隸書、楷書入手都是可以的。有了規整類的書體作為基礎,再學習靈動類的書體(行書、草書)才更為適合。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聿晉書法


初學書法一定要從楷書練習嗎?這是每一個想學書法的朋友都非常關心和疑惑的問題。因為沒有老師指點,所以無從下手,也不知道要從楷書還是行書開始,在下以為,初學書法是非常有必要從楷書開始練習的。

也許有很多朋友會很不以為然認為先學行書或直接學行草書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他們甚至認為行書和草書的誕生還在楷書的前面,古人的草書也比楷書寫得好,就算不會寫楷書,但古人行書草書的水平要比楷書的水平高很多。從漢字的演變和中國書法史的發展來看,楷書確實是最後一個發展,從隸書當中演變而來的。那麼為什麼學習書法一定要從楷書開始練習呢?我以為從楷書開始練習有以下幾點好處?

一、解決基本點畫和用筆

我們之所以不選擇篆書和隸書入門,是因為篆書和隸書更多的是以線條質量為主,當然結構也講究以八分為主,左右對稱,但筆畫和結字始終過於單一。相對而言,楷書的橫、豎、撇、捺折、鉤等變化更多,也容易掌握,也正好彌補了篆隸這一不足。

再說行書和草書,其轉折提按和線條的變化太過於奇絕多變,難以把握,沒有基礎習之,就容易變成野狐禪,筆畫虛飄無力,線條沒有質感,結構似是而非。

二、解決結字問題

楷書要求重心平穩比例適當,結字勻稱,端莊而不失活潑,合乎規範。正如同我們耳熟能詳的左收右放,左小右大,上寬下窄,上緊下松等等一系列合乎法度具有共性的東西。

軟筆書法,掌握用筆仍然是重中之重。而熟悉用筆,比較好的路徑就是學習楷書。楷書嚴謹端正,書寫速度也比較慢。寫楷書時,要是筆畫寫不好,那麼即使結構再好,也總是差強人意。而想要寫好楷書筆畫,不知道運筆方法是不行的,中鋒、衄鋒、回鋒等等筆法,在楷書中能夠得到很好的練習。

綜上,從筆法、筆畫、結構等角度來看,軟筆書法還是建議先從楷書練起的。








風起北侯


第一個問題:小楷不是練習小楷的基礎。對於初學者來說,建議從大楷→中楷→小楷的順序進行練習,為什麼不建議從小楷入手呢,因為小楷的筆畫短小,筆勢還沒有轉換筆畫已寫完了,對於筆法的掌握也是一樣的,而大楷能夠很清楚的認識到筆法和筆勢的細節,對於方法的掌握是有好處的。



第二個問題:當然有其它字體可練。在書法練習中,最難的當屬楷書和草書,筆法相對簡單的應該是篆書和隸書,所以說對於初學者,從篆、隸入手,也是很好的選擇,尤其對於未成年人來說,自信心容易遭受挫折打擊,不利於興趣和信心的建立,而篆隸練習更容易出效果,更容易建立信心,所以適當從篆隸開始練習也是很好的。

希望能幫到您。


蜂景寫字


這個問題需要分兩個層面講。一,專業角度學書法。初學並且準備在書法藝術上有所成績,那應該從隸書篆書中的金文著手練習,因為書法是線條與氣息結合的藝術,金文有利於線條的錘鍊,隸書有利於氣息的培養,在此基礎上在進行下一步的課程,比如顏真卿的楷書,因為顏楷的線質承接篆籀之氣,氣息高古,這幾種書體都要由大漸小,有基礎後可涉獵小楷。小字難在疏闊,大字難在結密,兩者相互參照,有餘力則可學習其他。假以時日,可有成就。二是僅僅想把字寫好看,票友級別,則可以直接寫小楷,買些描摹臨本,照著寫,把結構弄準,線條不漂浮加上時間就夠了。僅供參考








琅環藝網


不能從小楷入手,因為小楷不易掌握,小楷有自己的寫法,筆法結構不易掌握,不適合初學。

從中楷練起比較好,初學者適合寫5cm -10cm的字,這種練習能準確掌握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方法,能精準體會各種字的結構特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凡塵有味


此問題我這樣回答題主:很多人都接受楷書是書法入門的基石,通常實踐練習書法也是楷書入手。字體明確結字清晰,書體優美,認知容易。初入手當然是非常合適的選擇。

第二問“不練習小楷不能練習其它字體嗎?”我認為未必,吃飯呢有人飯前喝湯,有人飯後喝湯,有人不喝湯。怎麼選看自己喜好,隨波逐流也是一種選擇。題主糾結這點不如先把字練起來再說。


文古山房


小楷不是書法入門的基礎,小楷的筆法較為細緻,且需要一些“筆勢”“筆意”,這是需要建立在對楷書有基本瞭解和把握之上才可以做到的,所以小楷並不適合初學。

小楷的書寫速度應比大中楷要快!慢了往往容易“滯”

小字的結構也和大字不一樣。

初學可以以隸書或者大楷開始,再慢慢把字寫小。


墨池煙雲


小楷不是書法入門的基礎,只有當具備較高筆法技法後,方能學習小楷。書法入門可從中楷或大楷學起。


小品演員潘長江有句經典臺詞:凡是濃縮的都是精品。雖是一句玩笑,但說出了很多哲理。書法中,小楷尤其是如此。

小楷雖小,五臟俱全,筆法稍不到位,馬上就可反應在字上,小楷對筆法要求之嚴,堪稱書法之首。


我有位朋友,有段時間寫行草總感覺筆法不到位,難於突破,也就是說,遇到瓶頸了。

後來他遇到上海的一位書法名家,名家指點他暫時放下行草,練一段時間的小楷。3個月後,當他再寫行草時,果真下筆如有神助,水平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由此可見,小楷對錘鍊筆法多麼重要。


至於書法入門,到底是大楷好還是中楷好?

主張從大楷入手的人認為,因其字大,八法俱備,點畫完滿,鋒勢往來脈絡清晰,不僅便於初學者掌握字形的間架結構,更能鍛鍊筆力。


主張從中楷入手的人認為,初學者剛接觸懸腕,力量不夠,寫過大的字一是展不開,二是結構不好把握,而中等大小的字,正好在手腕範圍之內,易於把握。

我比較贊同從5公分見方左右的中楷入手,而後再練習大楷,鍛鍊筆力,最後再練習小楷。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