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德國中小企業正在歸屬中國:又一家德國製造商被中國收購

儘管德國收緊了《對外貿易條例》,但瀕臨破產的德國油漆製造商艾森曼仍很有可能被中國公司收購。德國ntv電視臺撰文《德國中小企業正在歸屬中國》對此進行分析報道,現全文編譯如下:

德國中小企業正在歸屬中國:又一家德國製造商被中國收購

每當德國的家族企業引入外國投資者時,當地都會格外關注此事。慕尼黑一家專注併購交易30年的律師事務所合夥人Matthias Bruse表示:“企業家們擔心的問題是,投資者是否真的關心公司的未來,他們還是希望以後每個星期六仍然能去逛家鄉的市場,並能坦然和人們對視。”

位於巴登-符騰堡州伯布林根市(Böblingen)的油漆製造商艾森曼(Eisenmann)的董事會目前正處於這一過程中。自從今年夏季申請破產保護以來,艾森曼幾乎沒有力量避免即將到來的破產。因此,該公司必須儘快找到一個財務支持方,而一切跡象都表明,這一身份將歸屬於一家中國企業,即國機集團德國子公司。國機集團是一家中國國有機械製造公司,擁有18萬名員工。

被中國投資者收購究竟利弊如何,艾森曼無法100%預測。就在幾年前,德國這些被收購的公司還認為來自中國的投資者沒有做出改變的興趣,只是通過注入現金來確保這些陷入困境的公司能夠繼續生存下去,同時獲得了德國技術和分銷渠道的使用權,僅此而已。

德國中小企業正在歸屬中國:又一家德國製造商被中國收購

但中國人早已開始實施自己的設想和方針,只對技術轉讓感興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Matthias Bruse表示:“庫卡的例子表明,中國人擁有了越來越多的話語權。”庫卡於2016年被中國公司收購,這激發了德國社會對“中國將完全收購德國中小企業及其專有技術”的擔憂。於是在去年年底,德國政府收緊了《對外貿易條例》中有關敏感領域企業併購交易的政策。

總部位於慕尼黑的Ifo研究所發現,中國投資者喜歡收購的往往是槓桿率更高、收購時平均利潤接近於零的大型公司。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用相對較低的價格獲得這些公司,因為幾乎不會出現競價戰。而來自其他國家的投資者更喜歡能夠盈利、且資產負債表上幾乎沒有債務的小型公司。

眼下,德國公司是全球最受歡迎的收購候選者。這不足為奇,因為誰能在技術上有所貢獻,誰就能引起人們的興趣。

德技帆諮詢,專注德國移民/德國投資服務,幫助企業與家庭在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