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大多數一線老師工作一輩子,也很難評上一個優秀,你認為原因是什麼?

立恆語文


看到這樣一個題目之後,我就在想教師優秀與否的標準到底是什麼呢?是看教師的升學率嗎?還是看教師獲得模範的證書個數?還是看教師賽課獲得證書的級別呢?下面就從我自身的經歷說起,請大家對我評判一下,我是否是一個優秀的教師?

我沒有優秀教師證書能說明我不優秀嗎?

有的時候我也在想,我是否是一名優秀教師呢?在一些人的眼裡,我可能並不優秀,因為在我從教的25年裡,我從未得到一個區級以上的模範教師的稱號,最多就是獲得校級模範教師稱號。

所以沒能獲得區級以上優秀模範教師的稱號已經成為我內心中的一個巨大陰影,我之所以有這樣的心理陰影,就是因為每次在教師節的時候都有區級優秀教師表彰大會,而我每次都沒有上臺領獎狀,所以我懷疑自己是否優秀。


為什麼我評不上級別高一些的模範教師呢?在我們學校裡能夠評上區級以上模範教師的一般都是班主任,甚至有的班主任都評不上區級優秀教師。除了班主任之外,能評上區級以上優秀模範教師的人就是與領導關係比較硬,關係比較好的人,是經常給領導送禮的人,相反不不善於與領導溝通交流的人就很難獲得這些榮譽稱號。我就就屬於這樣的人。

我有骨幹教師證書能證明我優秀嗎?

但是有的時候我又覺得自己很優秀,因為每一次賽課,無論是校級、區級、市級,甚至省級賽課,我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那是一種難以言表的喜悅,是一種價值感的體現。

我在業績方面很努力,所以多次被評為各級各類課堂教學能手、骨幹教師、科研骨幹教師等等很多榮譽稱號,我不知道,這些榮譽稱號是否能夠證明我很優秀?但是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素養就是要有精專的業務素質。



家長和學生的認可能說明我優秀嗎?

我覺得自己很優秀,是因為我具有一些成就感,我教過的學生和家長對我極其認同,即使畢業之後也與我保持著密切的聯繫,當學生在不同的階段出現問題時,家長還願意和我交流溝通,所以我覺得學生、家長以及社會對我工作的認可,其實就是對我的一種評價,這種評價和認可能否說明我優秀呢?

不優秀就是不進取不成長!

我不知道題主所說的優秀的意思到底是優秀教師稱號呢,還是各種證書呢?如果是優秀教師稱號,我覺得我這一輩子都沒被評上,但是我並不在意這些,因為我始終沒有放棄自身的成長,始終把精力放在教學上,放在關心學生與學生溝通交流上,最終,成就了自己的事業,也贏得了社會的認可,所以我並不在意學校是否給我一個模範教師的證書。



如果一位教師在從教的過程中,既沒有進取精神,不鑽研業務,也不熱愛學生,這樣的教師才是真正的不優秀。換句話說,教師優秀與否,取決於它的工作態度和進取心,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即使沒有證書為證,哪怕暫時得不到學校的認可,只要始終保持進取的精神,不斷提升業務,最終一定能獲得學校或者社會的認可。

不知道你所認為的優秀是什麼,說出來吧!


中考政治劉老師


我是個普通教師,對取得優秀教師的體會頗深,我做了十五年教師都沒拿過一張優秀教師們證書,曾經輪流評上時,也因領導認為不優秀而否決了。因為我不會在領導面前表演,也就沒機會在容易出成績的崗位上工作,加上性格偏內向,人緣又不怎麼好。

直到十五年後,總算有人賞識我的專業能力了,在高三任教,一連拿了兩屆高分單科狀元,並有一篇論文發表,符合省優秀教師資格,被推薦上去,但因為縣教育局想留住外地人才的原因,又把我擱下了。當時心情太鬱悶了,我要評高級教師的條件就差一張優秀教師證書。雖然後來補評了一個縣優秀,下一年又評為市優秀教師,也順利評上了高級教師,但心裡總是不暢快。

評優秀教師除了要自己工作出色外,還要看各級領導的心態,普通教師就是難。

說回把我擱下而評上省優秀教師的那位,後來又評上國家級優秀教師,但還是人往高處走了。





秦三之地928


老師們都在意優秀,但確實大多數教師工作一輩子,也很難評上優秀。

我工作了近三十年,內心對優秀的渴望一直是有的,甚至期望過如父親般成為全國優秀教師,很難為情的是自己僅僅獲得幾次單位優秀,連縣級都沒得到過,雖然工作方面能夠得到各方面的認可。

當年父親評優,名單上報時自己根本不知道,也不需要自己活動,上報以後同事們不僅沒有異議,反而一起為他祝賀。

後來他才知道,當時有一縣城學校也推薦了一位有背景的人,可是推薦了幾次,都被教育局否決了,堅持上報了我父親這位鄉村教師。

現在評優領導考慮的因素就不那麼純粹了,這也是現在的優秀教師無法服人的一部分原因。

我們一線幼兒教師評縣級、市級、省級優秀更難:

1、幼兒園評優機會少,名額少。

2、幼兒教師工作瑣碎,很難看出成績。

3、許多時候一線教師根本不知道有評優活動,可優秀名單已經出來的了。

4、與教師個人工作風格有關。有的老師會主動爭取,有的老師死要面子不好意思開口,現在可不是憑實力評優的。


媽咪老師


當校長真的要留意教師一生中有過“先進”沒有,每個人都有閃光點,有的教師一生有許許多多獎,有的教師一生沒有一個獎,作為校長有時也要關注教師的榮譽,我當校長時有一教師從來沒有評到過各種先進,還有一年就要退休了,他對人說現在最遺憾的是工作了四十多年沒有評到過先進,因為,他文化水平低,是過去退伍軍人當了民辦教師,後來又轉為公辦教師,只能從事學校後勤工作,工作很認真的,所以,我在學校領導班子會上提議,為本年度的學校後勤先進個人,全體教師大會表決通過,他把獎狀貼在了家裡的顯要位置,說明人都有榮譽感的。


手機用戶70234401972


提到這評優這個問題,不禁黯然傷神,工作近十年,就評過一次校級先進工作者。自問從教以來,工作一直認認真真兢兢業業,但是為何每年評優評先進就沒有自己的名字呢?

其實以前我並不在意這個問題,只是因為這兩年想要調工作,發現自己在寫簡歷的時候,除了能寫上自己教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以外,竟然沒有什麼可寫的了。

我一直都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為什麼我評不上優秀呢?最近好好想了想我覺得應該是這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沒有擔任過班主任。

  • 在我們學校,一般情況下,評優評先進是優先考慮班主任的,這一點我覺得倒也無可厚非,班主任確實是要做很多工作,非常辛苦。

  • 可我從教近十年,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所在的學校,全部由男教師來擔任班主任,而後面換了一個學校,但是後來就結婚有孩子了,學校也就沒有安排班主任工作,所以一直以後都沒有擔任過班主任。

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考慮的話,評優的可能性就降低了很多。

二、也從來沒有擔任領導職務。

  • 如果3擔任領導職務的話,很多時候我們學校評優評先進的時候,也是優先考慮的。不管幹得好不好,只要你在領導崗位上,機會就要大得多。

而我自走上工作崗位,就從來沒有擔任過任何領導職務,所以評優的可能性又降低了一些。

三、自己是一個副科教師,而且永遠都只上得到初二。

  • 我是一個初中地理教師,自從教以來,教學成績都是比較突出的。但是無奈我們這裡地理科目只佔十分,對於學生的總分數貢獻太小了。小到不僅是學生不重視我們,連學校都常常乎略了我們。

  • 還有一點就是,我們學校在評優的時候也會傾向初三的老師,我就永遠處在一個很尷尬的境地。因為我永遠都上不到初三,地理的學業水平考試是在初二,等到所教的這屆學生上到初三的時候,我已經上初一去了,沒有人還會想到曾經我為這屆學生所做的一點微薄貢獻。
  • 可能很多人會認為,我們上的課少,批改的作業少。雖然我們每個班上的課時少,但是我們上的班級多,總課時也不少,而且批改的作業也很多。
  • 以前有個同事,現在已經退休了,這位同事在任教期間教學成績也是比較突出的,但是據這位老師講,他從教30多年,也沒評過什麼優秀和先進。

所以再加上這一點的話,我評優的可能性差不多就降到0了。

五、不會去主動表功要求評優。

  • 一直以來,我都是認為,只要認認真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那麼總有一天別人會看到你的優秀之處。但是最近才發現我錯了,前段時間有個玩得比較好的同事跟我說,你想要評優的話,最好還是去找領導說一下,讓他們給你評個優秀。


  • 我當時非常詫異,這種話怎麼說得出口,他就說有什麼說不出口的,有不少人都會去這麼做。他們都會跟領導說,自己在學校幹了多少工作,出了多少成績,現在快評職稱了,讓領導給個優秀,這樣容易評上一些。

可是放在我身上的話,這種話我是絕對說不出口的,也不會為了評優而去刻意的討好哪個領導。

雖然說這樣的情況不算太多,但是我卻做不到,最終的結果就是評優的可能性是一點都沒有了。

評優的標準是別人定的,到底要評選哪一位老師也是別人來評的,我覺得還是隻能先做好自己的工作。我評不上優秀,或者更多的原因還是在於我做的事情不夠多不夠好,再努力一些吧,也許我明年就能評上優秀了!


大P老師地理課堂


優秀老師的級別也很多的,鎮級,區級,市級,省級,國家級。不知道題主說的大多數老師教了一輩子書,評不上優秀老師指的是哪一個層級的優秀老師?



作為一個基層一線老師,就我們學校優秀老師評選談談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吧!鎮一級的優秀不難,我們中心校共有老師110人,每年教師節評選十幾個優秀老師,指標還是比較多,鎮一級的優秀倒是不難得。

因為數量多,所以相對來說,這個級別優秀的含金量比較低,職稱評聘不加分,選調考試也不能當做加分入圍依據,除了可以得到一百塊獎金,只怕這個榮譽證書只能放在抽屜裡做個紀念了。


區一級的優秀就比較難得了,每年我們中心校有一到兩個指標。因為區一級優秀在職稱評聘,選調考試中都是能加分的,所以老師們趨之若鶩,為爭取一個優秀各顯神通。

一線老師要得到這個榮譽頗為不易,中心校有一個校長,三個副校長,十幾個中層幹部呢,雖然他們中很多人都不從事主科教學,但是由於管理工作出色,優秀還是要評的,而且要優先評。這樣一來,一線老師就只能往後靠靠了。


即便是領導們都評完了,還要看符合條件老師的情商,畢竟在優秀的評選上,領導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所以,要跟中心校領導搞好關係,才能評上優秀,不完全是看工作業績的。

至於市級,省級,甚至國家級的榮譽,那更神話一般的存在,不是一般一線老師能企及的了。聽報告的時候也看到有一線老師的身影,要麼是在山溝裡堅守一輩子的,要麼是為了教學,孩子,父母都放在一旁的,我自問無法做到,相信大多數人也做不到。所以也不太敢奢望如此級別的優秀,即便每個學期城裡名列前茅,即便論文發表挺多,即便愛生如子……


話說回來,獲得“優秀老師”稱號的就一定是優秀老師嗎?未必,有的可能根本就不是一線老師;沒有獲得“優秀老師”稱號的都不是優秀的老師嗎?更加未必,嘔心瀝血,踏踏實實,在一線任勞任怨的,有幾個有機會站在區級以上“優秀老師”的領獎臺上呢!證書並不代表能力,安安心心教書,踏踏實實做人,無愧本心才是正道!


周老師教育談


教師是一個不能憑本事吃飯的職業,因此能否評優秀跟工作業績沒有關係。評不上優秀的原因依我的觀察,主要原因是:1、與領導的關係不緊密。這些教師大都是耿直之人,平時不給領導送禮拜節,不溜鬚拍馬,安心本職工作。因此,評優秀時也就沒有人考慮他們了,相反那些平時討好領導的人早已排號了。2、自己不善於爭取。單位內平時都是兄弟姐妹,一到評優就立即變成狼一樣,誰的臉皮厚,手段狠硬,狠話多,取勝的可能性就大。這種人不光同事們怕,領導也怕,不給他們就天下大亂。許多人一看這樣的斯文掃地,嗤之以鼻立馬走人。自然什麼也得不到。也有些人根本不和這些無賴計較,他們就找上級的關係人,上級一句話,單位領導都是孫子,非給不可。這是最牛逼的人,從今以後領導也得刮目相待。3、確實能力出眾。這些教師,他們承擔一些課題研究,所帶班級名列前茅,每年有許多的獎勵表彰,根本不在乎這優秀,也不與同事爭,不給領導搖尾。這些是學校裡令人心服口服的王者。

作為教師,為了生存和前途,真的需要自救,老實人吃虧現在似乎成了定律,這是最令人寒心和絕望的。真希望教育行業能風清氣正,讓教師能安心本職,教書育人,別再在無助和汙濁中蹉跎歲月,浪費人生。


老馬識途的教育隨想


大多數一線老師工作一輩子,也很難評上一個優秀,這種說法沒有相關數據支持的。只要工作努力,評上優秀不是什麼難事。如果老師一輩子都評不上一個優秀,評職稱想都不要想。因為在評高級職稱中有一個條件,任現職以來要有一個或者2個優秀證書,專科畢業的老師,需要2個優秀證書,本科畢業的需要一個優秀證書。


在我們學校,絕大多數老師都有優秀證書,優秀證書是一個老師工作能力的體現,也是一種榮譽。我也是一線老師,最近幾年,每年都被評為優秀。我也沒覺得被評為優秀有多難,只要老師認真努力工作,教育教學業績突出,基本上都可以評為優秀。當然一個單位的優秀人數是有名額限制的,不是自己想評就能評的,一般按在校教師人數的15%進行評定,然後根據年度考核綜合分進行排名,全校公示,這種操作很透明,想通過關係來獲得都不容易。

在學校中也有一小部分老師,沒有優秀證,這是有原因的,有的老師由於教育教學業績差,沒有想過評職稱,更不會關心是否能評上優秀。有的老師沒有把心思放在教育教學上,學生考好考孬是一個樣,這樣工作一輩子,不可能被評上優秀。

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都希望能得到學校和社會的認可,這就要求老師不斷的付出,努力地工作,優秀證早晚會屬於自己。


Lance課堂


所謂優秀,指以下幾個方面的優秀:

1.事業單位的年度考核等級優秀。

2.教學成績的優秀,如高、中考成績優秀獎,先進個人稱號。

3.工作能力的優秀,如省、市、縣優秀教師稱號。

各種優秀的評選,各學校都有一定評選的標準。而大多數一線老師工作一輩子,很難評上優秀,這種情況應該很少見,如果確實是評選不上,我認為有以下幾種原因:

  • 本身不夠優秀,還得不到領導和老師的認可。

有的老師雖然奮鬥在教學一線,但表現卻平平常常,不管是教學成績,還是班級管理,都算不上出眾,而各校的評選標準一般都是量化管理的,由於自身的工作存在不足,當然就失去了評選的資格。

比如,在高中考中,要想獲得優秀榮譽稱號,一定是以自己所教學科的平均分在全市的排名而定的,如平均分超過該科全市排名第八名,那麼就可以獲獎了,反之,則不行。

在現今以成績看能力的標準下,奮鬥在教學一線的老師們一定要想辦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加強班級的管理,除了抓好尖子生以外,還要注意學困生的管理。對這部人如不加以重視,遲早是要拖後腿的。所以,要使自己優秀,就必須要出成績,只有成績才能證明你的優秀。

  • 和領導、同事之間的關係不融洽。

有的人,自恃有才,恃才傲慢,一副旁若無人的樣子,高高在上。我們不能否認這種老師的優秀,但他糟糕的人際處理關係實在讓人不敢恭維。要知道在事業單位年度考核標準評選中,各校應該有一條教師互評,也就是不記名投票,平時,你都不把別人放在眼裡,別人怎麼會看得上你呢?

雖然,不記名投票只佔一定的比值,但從中就可折射出你在別人中的地位。

名家說過“事敗因傲,家敗因奢”,也就是說事情的失敗全因為傲慢,家庭的衰敗全因為奢侈享樂。

所以一個人生活在世俗社會中,不要輕易瞧不起人,也不要恃才傲物,只有懂得尊重別人,容忍別人,才是最接地氣的,才是靠譜的體現,否則,就會變得懷才不遇,牢騷滿腹了。

  • 在學校很優秀,但在整個教育系統裡還不夠出色。

特別是評選市一級以上的優秀,往往是有指標限制的,所以就要求學校推薦相關符合條件的老師,教育主管部門把各學校推薦的名單再重新評選,也就是聯評,這時候,在條件各方面都相同的情況下,可能就牽涉到人際關係方面了,如該老師是不是善於交談,別人對你的印象等。

在這個環節,考核的是老師的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奮鬥在教學一線一輩子都評不上優秀,你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牢騷滿腹,一定要好好地反思一下自身,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我想評上優秀並不是難事。

祝君如意!

我是頭條號:如果沒有你193435301,歡迎您關注我!


如果沒有你193435301


年末歲尾又到了老師們年終考核的季節,總結過去,展望未來,有利於教育教學工作的良性發展,但是,每當這個時候,部分老師都在糾結一個問題,那就是年度考核結果,犀利老師作為30年教齡的一線教師,回答題主的問題:



第一,老師們所糾結的問題,在所有的中小學都存在,是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問題。以我們農村學校為例,每到學期末時,學校都會讓老師填寫本年度的個人考核表,大致內容每年都差不多,有個人的姓名性別職稱等基本情況、有本人的年度工作總結、有個人在本年度所從事的具體工作內容及完成情況等等,然後,學校領導再按照他們制定的各種規則,來評定哪些老師屬於優秀,哪些老師屬於合格。其實這些所謂的優秀、合格名額的多少,都是由鄉鎮中心校核定並分配到各個學校的,大家所做的工作都差不多,人人都想要優秀,這就人為的造成了僧多粥少的尷尬局面,進而演變成明爭暗鬥甚至勾心鬥角的不正當競爭,因為每學期的考核結果,將來都會成為老師們晉升職稱的重要參考依據。



第二,名額指標的限制,或多或少的會帶來學校實際操作中的不公平,很大程度上加劇了校長與老師們的緊張關係。特別是在農村學校,個別校長在年度考核和職稱評定工作中,不能做到客觀公正,甚至憑個人印象搞一言堂,直接指定那些和自己私人關係密切的、工作上沒有什麼成績的老師為優秀等級,脫離了工作實際,不能讓大部分老師心服口服,極大的傷害了那些老老實實工作、在領導面前不善言談的老師,他們默默無聞任勞任怨成績斐然,卻得不到領導的肯定和認可。



所以,我認為,公平公正、切合實際的考核評定是一線教師的期盼,更是促進教育教學工作良性發展的根本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