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農村的土地真的會流轉嗎?土地流轉後農民應該去哪裡打工生存?

三農領域創作


農村的土地真的會流轉?回答:真的會流轉。我們村土地對外轉包了1千6百多畝。每畝/一千元。老百姓都簽了合同。大部分老百姓同意流轉。少部分人怕流轉時間長,土地要不回來。其實每畝/1000元也就是種糧食的純收入。所以老百姓能接受。

至於你說的流轉後農民的務工。你想遠了(在我們這裡)。年青一代,與中年一代,誰還在家,早出去打工了。當然還有在家搞蔬菜種植和果樹種植的,也不少掙錢。


順利平安16


農村土地真的會流轉嗎?流轉以後農民去哪裡打工生存?

新的土地承包法,明確了農用地三權分置的基本原則,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開。集體所有的基本屬性不變,穩定承包權延長承包期限,鼓勵土地經營權流轉。這也是新一輪農業改革的方向。所以說,提問者提出的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國家從政策上,就是鼓勵土地流轉。

土地流轉政策是根據農村現實情況制定的,是適合當前農村新形式的正確決策。

農村的現實情況是,農民不再滿足於吃飽飯,在教育,醫療等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有了實現家庭財產增長的強烈預期。一戶幾畝十幾畝土地,難以滿足農民致富的心理需求。很多農民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或打工,或創業,或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城市。活躍起來的農民發現,打工一個月的收入比一畝地一年的收入都高好幾倍。這種情況下,誰還能安心的種地?這就形成了大量農民湧入城市,這就是城鎮化的推動力量。

有的農民進入城市就不回農村了,有的掙錢在城市,生活在農村。不管那種情況,都造成了農村勞動力嚴重不足,土地或者荒蕪,或者一些老人耕種。種地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例越來越低,土地越來越沒有吸引力。

但是,農業是一個國家的根本,特別是對於一個大國來說,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根本保證,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為了穩定糧食種植面積,保證糧食產量,國家才出臺了農用地三權分置的改革措施。根本目的就是鼓勵土地流轉。種十幾畝地難以實現發家致富,要是種幾百畝,幾千畝呢?肯定就能實現。

這就形成了一個土地良性流轉的局面。土地確權以後,承包權穩定下來,外出打工的可以把土地流轉給願意種地的人,自己安心打工。

還有一個政策要點是,土地流轉是自願的,不具有強制性。所以就不需要擔心土地流轉了,農民怎麼辦的問題。你不願意流轉,可以自己選擇繼續種地。

我的家鄉地處華北平原,我們村裡的土地流轉了60%以上了,成片的大田全部流轉給了種田大戶,只剩下邊邊角角的不適合規模化種植的地塊。這些小的地塊正好滿足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種植蔬菜,口糧的需要,還是不錯的。據有關部門統計,現在糧食主產區土地流轉的規模已經達到了40以上。你說土地流轉是不是真的,這個問題還有意義嗎?

如果朋友們覺得老農說的有道理,就幫忙轉發一下,讓更多的人瞭解土地流轉政策。也歡迎討論和評論,順便可以點個贊啥的😃😃





老農說事168


現代的生存應該講問題在面前。有力氣,何懼生存,有技術,何懼生存?走到天崖海角處處能生存,不僅不懼生存,如再加有智慧有機遇還能發展壯大呢!

土地流轉己是大勢所趨。我們江蘇一帶土地流轉如火如荼,現己席捲大江南北。有田人到城市了,辦法轉包。有田人出門打工了,辦法轉包。有田人辦廠去了,辦法轉包。有田人開店去了,辦法轉包。有田人幫跑銷售去了,辦法轉包。有田人老了種不動了,辦法轉包。有田人尋錢比種田合:算了,辦法轉包。總之家庭覺得種田有困難的,辦法就是轉包。轉包總比拋荒合算,轉包總比拋荒得體。當然轉包是自願的轉包,沒有誰強迫誰,如果有千根木頭隨排走的思想損失不大,我也勸你轉包,真正大家轉包,你一心一意要種,那就種唄!肯定沒人強迫,就是有人反對也是無效。這次土地三權分開是真正的隨農民的心願,並沒有什麼虛假。當然轉包過程你的權利,你的利益該你的就是你的,如果有失可以主張自己的權利。到什麼山樵什麼柴,到什麼時候說什麼話,我是這樣認識,當然各人想法不一,在轉包的事情上自己考慮吧!

打工很辛苦,這是事實,投資有風險。土地轉包了,人變輕鬆了,但過去習慣的生產生活有所改變,那也逼迫自己去適應,剛開始會有失落感,時間一長自然會適應。田轉出後是打工還是創業,叫做蘿蔔青菜各人所愛,自由擇業的今天,還這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田轉後發財後,肯定認為當機立斷是對的,可以自誇,如沒有成就,肯定沒有後悔藥吃呵!各人的事,各人操心去吧!


黃浩榮279


國家出臺農村土地流轉政策是為了解決農村人荒地打工現象,也是為了解決農村農業勞力匱乏問題,讓農村土地向規模化機械化耕種方向發展!

改革開放後我們農村人享受了打工開店擺攤等富民政策,必須站在國家糧食安全高度為國家著想,一個人口大國沒有糧食是件可怕的事件,如果你不願意種糧就應該積極配合政府把土地流轉去!不能在利益問題上斤斤計較!更不能做農鬧農痞!

因土地流轉不是強制性的,我們一些村民出現了錯誤思潮,把承包地當作私地了,想咋樣就咋樣,造成一些基本農田荒蕪和栽樹,另有一些人怕土地流轉走了,麻木不仁的小農思想造成農村農業面臨著困局!

我們每個打工開店擺攤的農村人必須明白一個簡單道理,如果你想在城裡安心拼搏,你必須流轉耕地,因為你家老人和兒女們需要吃糧,你在城裡需要吃糧,你不種應該交給其他人大規模耕種!


雨花石284479641


土地流轉後,農民應該怎麼生活?

土地流轉下一步是大勢所趨,不是農民願不願意可以選擇的。說的是尊重農民意願,自由選擇,這是句屁話,仔細想想,有幾件事情是尊重農民意願自由選擇的?到時候自有辦法讓你流轉!

至於流轉之後的出路在哪兒?說句實在話,不太好聽。絕大多數農民,上了年紀的人都只能等死,養活自己不太現實,年輕的人還是出去打工。

現在種地確實是不掙錢,好歹有糧食,有菜不用出去買太多。如果,土地流轉出去,農民想吃個米,面,饅頭,都是要用錢換的。土地流轉回來的那些錢,能不能夠一家一年的,米麵饅頭錢,都是個問題。要想想自己家,有幾畝地,流轉費能不夠饅頭錢呢?

也同樣不夠。因為,米,面,饅頭是要天天吃的呦!

所以,國家現行的策略就是,等待農民更新換代,讓這一代上了年紀的人,死了之後,農村,農民大量減少之後,在分流到城裡一部分年輕人,然後對土地統一整合。按區劃分,按功能劃分,機械化管理,機械化耕種,幾個人就可以管理,幾百,上千畝地。這樣就相對的提高了農業產值,增加科技農民的收入。

但是,現在還不要太樂觀,因為,等待這上一代農民死去,還需要十年-20年的時間!所以,現在農民不重新分地也是這個原因,等上一代農民褪去以後,統一分配,人沒那麼多了,農村剩餘的科技農民就能相對分到更多!

所以,一句話說完,沒路。就是等死,等待上一代農民的褪去!


轎車託運小哥


農村土地真的會流轉嗎?土地流轉後農民應該去哪裡打工生存?這個問題村官阿麗來回答。

首先明確一點,農村實行土地流轉是大勢所趨,土地流轉後和城鄉一體化建設並趨,都會產生大量的勞動力需求。



土地流轉後,也會產生勞動力崗位需求,農民就近就可以打工。

由於我國地理地形的不同,在農村,農業機械現代化程度還不是很高,尤其是在偏遠山區。所以土地流轉形成規模後,肯定還需要不少的勞動力去幫助發展規模產業。有些農民,尤其是年齡偏大的,可能不習慣去外地務工,那麼就可以就近務工,這樣既可以管理好自己的家務,又能有務工收入。


城鄉一體化建設正在進行時,需要的勞動力有增無減。

從大都市,到小縣城,都在搞建設。尤其是城鄉一體化建設中,各種基建,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去完成。很多地方,都有農民工緊缺的現象發生,所以農民實行土地流轉後,基本不用愁沒地打工,只需要選擇合適的務工環境就行。而且務工一年的收入,比種地強很多。就拿我們的鄉鎮建設來說,從鄉鎮到村到到戶都在搞基建,綠化等,很多農民就近務工,一年下來收入2—3萬不是問題。


總體來說,農村實行土地流轉肯定是大勢所趨,而根據我國的農村地理環境,實行土地流轉後,需要的勞動力肯定也不少;加之,城鎮化建設所產生的大量勞動力需求。所以農民的土地流轉後,不用擔心沒有打工的地方,只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務工環境就行!

我是村官阿麗,對於土地流轉後,農民務工問題,大家有什麼更好看法嗎?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村官阿麗


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我國目前18億畝耕地中,有大約6億畝以上的耕地處於常年流轉的狀態,而以鍾情三農家鄉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們村近400畝耕地中,有大約100畝屬於長年流轉狀態。所以由此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我國確實有大量的農村耕地被常年流轉,而且今後農村的土地流轉這一現象將會變得越來越普遍。
特別是在諸如河南,黑龍江吉林這樣的糧食產糧大省或者人口大省,隨著農村勞動力的大量外流,肯定將會有更多的土地空餘閒置出來。但是我國不允許農村耕地被常年撂荒或者是無緣由的的閒置,為了保證農民的種植積極性和種植效益以及糧食安全,必定需要有人通過流轉的方式將這些閒置出來的土地進行繼續種植,在取得一定種植效益的同時,也為土地流轉的雙方換取一定的經濟收入。然後給予原本土地的承包者響應的土地租金補償,也算上是一種皆大歡喜的結果。

只不過,由於地區不同,以及土地流長之後的種植方式不同,各地之間的土地流轉租金差別很大,比如說,在我的家鄉河南省東南部最近幾年的土地流轉租金大約在300到500元每畝左右,兒在東北地區土地流轉租金多在400到600元每畝左右,而到了南方地區,土地流轉租金最高能夠達到1200元每畝。
而且最近幾年我國也從政策性層面對農村地區的土地流轉給予極大的支持和鼓勵,其中最主要的體現就是我國對農村更實施三權分離的政策,也就是將其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分離出來,並且三大權利都受到國家的嚴格保護,這樣一來,在農村耕地所有權不變的情況下,農村耕地的經營權和使用權可以相互獨立分開,也就是說,農民在土地流轉過程中,自己的承包權是肯定不變的,但是其實際經營權可以交由其他農民或者是種植主體來進行享受,並由此享受國家給予的一定的糧食補貼或者其他補貼,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雖然有些農村地區農民不種地,但是糧食依舊有人來生產,這就是土地流轉所帶來的作用和魅力。

而與此同時,在土地流轉的過程中,很多農村閒餘勞動力也從原本耕地的束縛中釋放出來,因為農村地區已經不再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來進行農業生產活動,所以這些空運出來的農村勞動力可以進城務工或者從事其他生產活動,在獲取更高的生產收益的同時,也為我國的城鎮化進程以及工業化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和力量。
整體來看,今後我國進行土地流轉的耕地面積將會越來越大,也將會有更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被釋放出來,也就意味著今後我國在農村地區種地的人將會越來越少。


鍾情三農


現在也都出去打工?土地流轉,拿上地租,可以放心去打工。

土地流轉是國家針對眼下土地拋荒的一種措施,這樣不知最大程度利用土地,而且利用大型機械,大大減少人工投入,節約了成本,增加了收入?雖然出了地租,但節約下的成本也相當可觀,這樣,種上一二百畝,甚至更多,一畝地就少掙點,其利潤也是可觀的。

外出打工的,就不要打工了,那樣雖掙點錢,但沒發展。留在農村,也可承包流轉的土地,可以搞養殖,也可以在農村土地流轉的地裡打工,掌握其運作模式,自己幹。

留在家鄉,都鄉里鄉親的好辦事,努力發展自己,加上國家補貼的支持,不僅為家鄉增光,而且煅練自己,成為農業帶頭人!


三農採風


土地流轉不是什麼好處:因為中國農民太多,山區太多:農民不種地沒糧吃太可怕,打工掙錢不夠用,年齡大了打不了工,更是問題;再者山區不適應大機械作業,荒費土地,承包人不種糧騙補貼更是可惡;到時候國無糧要出大亂子:只有全民皆種田,人人有糧吃,土地不浪費,民才安,國才昌:土地糧食生命之本別亂來,動錯了,了不得-


心心0相印


你問:農村的土地真的會流轉嗎?流轉後農民去哪裡打工生存?我覺得,土地流轉不是強制的,是自願的,不是一定要流轉的。流轉與否,主要看各自的具體情況。

土地承包,是幾十年不變的,是有承包合同的,集體要將土地流轉出去之前,首先必須得徵得你的同意。如果你不同意流轉,自己要搞種養殖業,也不會強制你,大不了承包商會繼續給你做工作,直到滿足你的要求。

土地流轉後,農民可就地給承包商打工,也可入股分紅,也可外出打工或經商,路子是很多的,這要看各自的具體情況。但土地一當流轉出去,就是上十年的事,這點必須考慮清楚。

土地流轉是個大趨勢,讓閒散或閒置土地讓給種田能手來種,提高土地利用價值,於承包商於農民都是件好事,但要正確處理,按協議辦事,不要半途而廢,這點就需要承包雙方共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