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康熙的榮憲公主生母並不是中宮皇后,為什麼封號卻是固倫?

秋媚讀史


作為康熙四大妃之一,榮妃馬佳氏不僅是最早為康熙生育皇子的妃嬪,也是生育最多子女的妃嬪。從康熙六年到康熙十六年,這十年時間裡,榮妃為康熙生育了六個孩子,並且康熙的前十個兒子中,五個都為榮妃所生。所以說榮妃是康熙早期最寵愛的妃子也不為過。

可是,榮妃所生的六個孩子中,只有二個活到成年。一個是皇三子胤祉,胤祉不管是文學造詣,還是書法、騎射、在康熙的皇子裡面都是出類拔萃的,因此頗受康熙的器重;另外一個就是康熙帝最疼愛的固倫榮憲公主。那麼,固倫榮憲公主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一、為滿蒙兩族友誼出嫁

榮憲公主,生於1673年,康熙帝的第三個女兒。而實際上,她是康熙帝的大女兒,因為皇長女和皇二女都不幸夭折,這也是康熙帝疼愛她的原因之一。

滿蒙聯姻是清朝的一項國策。從努爾哈赤開始到咸豐年間,每一代的皇帝都有女兒嫁到蒙古。康熙帝一生有二十位公主,但是活到出嫁的公主只有九位。在康熙帝的九位公主中,就有七位公主下嫁蒙古貴族,這是清朝籠絡蒙古族,維護邊疆穩定的籌碼。

榮憲公主雖然是康熙的掌上明珠,但她生於皇室,天生就揹負著皇室的使命——政治婚姻。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正式封公主為和碩榮憲公主,六月便下嫁漠南蒙古巴林部烏爾袞。烏爾袞,博爾濟吉特氏,蒙古巴林部札薩克多羅郡王鄂齊爾次子,固倫淑慧長公主孫子,皇太極曾外孫。由於烏爾袞英勇善戰,20歲時就率巴林右翼旗兵丁參加了康熙朝有名的烏蘭布通之戰,所以康熙帝很器重他。

榮憲公主與烏爾袞的婚姻,屬於“親上加親”,是滿蒙聯盟的延續,也是鞏固雙方關係的潤滑劑。他們雖然是政治聯姻,但是夫妻倆的感情卻意外的好,並且生下一男一女。

康熙四十三年,烏爾袞襲巴林部札薩克多羅郡王,榮憲公主則成為了蒙古王后。

二、父女倆的感情並沒有因為距離而變得生疏,反而越來越深厚

根據《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帝在榮憲公主遠嫁之後非常想念,前後四次破例前往蒙古探望她,這是任何一位公主都沒有的殊榮。而公主對父親的感情也是十分深厚的。根據公主的墓誌銘上記載:

“四十八年聖躬不豫,公主親膳問安晨昏不輟,四十餘辰未嘗少懈。迨即安之後乃優旨褒獎,謂公主克誠克孝竭力事親,諸公主中爾寬為最,是用厚其典禮晉封榮憲國公主。”

這意思就是: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帝生了一大病,榮憲公主不分晝夜地趕回京城探望他。為了讓康熙儘快好起來,榮憲公主親自下廚侍奉康熙,每日晨昏必來請安問候,康熙被榮憲公主的至誠至孝所打動,將公主晉封為固倫榮憲公主。

按照祖制,只有中宮皇后所生的女兒才能稱固倫公主,這是公主最尊貴的稱呼。不過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固倫恪靖公主、固倫溫憲公主、固倫純愨公主,她們都是康熙與庶妃所生,不過,這三位只是雍正帝追封固倫公主。在康熙帝的所有女兒中,榮憲公主是唯一一個由康熙親封為固倫公主的人,這足以表明榮憲公主在康熙帝心中特殊的地位。

三、清朝歷史上唯一一位穿著龍袍下葬的公主

雍正六年,榮憲公主去世,享年55歲。1972年,榮憲公主墓出土時,雖埋葬了240多年,但公主的遺體保存得相當好,宛如活人一般。

令人驚訝的是,榮憲公主身上竟然穿著一件150米長的珍珠團龍袍,龍袍上繡著十幾萬顆珍珠,這可是極為罕見的。

在清朝諸多公主中,榮憲公主無疑是最幸福的一位,生前享盡榮華,死後風光大葬,而且成為清朝歷史上唯一一位穿著龍袍下葬的公主。

憶史官


這裡要搞明白兩件事,一是清代關於公主的規定,二就是什麼為何超封。

固倫公主滿語本意是天下人的公主,可以簡單地視同為漢族的國公主。之下的和碩公主滿語本意是一方,一地,一旗的公主,可以簡單理解為縣公主。

努爾哈赤時期的條件比較簡陋,規定也很隨意,他的女兒就是簡單的格格稱號,比如東果格格,與其他皇族女兒一樣。

皇太極建政,仿效中原設置爵位,宗室女爵同樣稱公主,其中嫡公主,也就是皇后所出與皇帝同產姐妹,是固倫公主。皇帝庶女及養女稱和碩公主。按照這個規定來說,生母馬佳氏的榮憲最初以和碩公主下嫁,丈夫是蒙古巴林部烏爾袞。到康熙48年,康熙晉封為固倫公主。

康熙是強勢皇帝,他開了這個例子,後面乾隆也超封十公主為固倫公主,慈禧對恭親王女兒更是從郡主跳封兩級為固倫公主。

為何超封?

皇帝願意。

榮憲公主陪葬的超制服:

榮憲的丈夫給力。

榮憲的丈夫烏爾袞,祖母是皇太極五女固倫淑慧長公主,也就是孝莊次女,順治的親姐姐(孝莊生四、五、七女及順治)。明白這個關係嘛?

順治孫女,嫁給順治嫡親姐姐的孫子。

這兩條足夠了,其他都是虛的。


四川達州


【我是浮生若淺,很高興和您一起探討!】

從清太宗皇太極開始,效仿明朝制度,皇帝的女兒稱為“公主”,分為固倫公主及和碩公主兩種。“固倫”在滿語中有尊貴之意,是清朝公主身份的最高等級,一般多為皇后所生的女兒,也就嫡女,會被冊封為固倫公主,庶出的女兒則為和碩公主。

不過,在這其中也有例外的情況。康熙帝的第三女榮憲公主便是康熙一朝,唯一的一個生前就被冊封為固倫公主的。這其中有怎麼樣的原因呢?

榮憲公主是康熙帝的第三女,生母是四妃之一的榮妃馬佳氏。在生育榮憲公主時,馬佳氏還是沒有封號的庶妃,即便後來位列四妃,也依然算是庶出,在康熙三十年時冊封的也是和碩公主。

榮妃馬佳氏自康熙二十年之後,就逐漸淡出後宮的爭權奪利之中,康熙帝對她也沒有特別的恩寵。所以在康熙四十八年時,榮憲公主被冊封為固倫公主,應該與子憑母貴沒啥關係。那麼多半的原因是她自己的原因。

一來,榮憲公主雖是康熙帝第三女,可因為前面兩個女兒早夭,算起來她是康熙帝長女。這是康熙帝第一個沒有夭折的女兒,心中自是懷有深厚的感恩。再加上自小聰慧懂事,康熙帝十分喜愛。

二來,有個能力不俗的駙馬。即便康熙如此疼愛她,也依然免不了要嫁去蒙古聯姻的命運。康熙三十年下嫁蒙古巴林部烏爾袞。烏爾袞是皇太極的曾外孫,性格勇敢剛毅,曾參加烏蘭布通之戰,深受康熙帝賞識。

有了前期的感情積累,還需要一個契機。康熙四十八年,因為廢太子一事及眾皇子直接波濤洶湧爭奪,讓康熙帝病倒了。榮憲公主回京,盡心盡力伺候在側,讓康熙帝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孩子的孝心。

所以榮憲公主幸運地在康熙四十八年,由康熙帝親自冊封為固倫公主,這也是其他公主所沒有的殊榮。


若淺話史


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於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兒開始稱為“公主”,並規定皇后(即中宮)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固倫,滿語為尊貴,高雅),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女,稱“和碩公主”。 兩種封號強調了嫡庶之別。 和碩公主,宗室中有封爵者之女皆稱格格,其中親王女稱和碩格格,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重病,一度曾難以起身自理。公主聞得皇父患病,日夜不停趕回京都,衣帶不解地照顧皇父飲食睡眠,親自料理煎湯熬藥,早晚問安,關心備至。在公主歿後,墓誌銘上專門記載此事,“聖躬不豫,公主視膳問安,晨昏不輟,四十餘晨未嘗少懈怠。”皇上病癒之後,對公主降旨褒獎說,“公主克誠克孝,竭力事親,諸公主中爾實為最。”於是將榮憲公主由和碩公主晉固倫公主


戰鬥大黃蜂


榮妃(?-1727年)馬佳氏,員外郎蓋山女,康熙帝最早的妃嬪之一。康熙十六年八月被封為榮嬪。康熙二十年十二月晉為榮妃。榮妃在康熙六年到十六年這段期間,應該是非常受寵的,尤其是康熙十二至十六年,每年都誕育皇子皇女,康熙前十個皇子中有五個都是馬佳氏所出,其地位可見一斑。


殘月閣


君臣同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