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一個7歲孩子說她有離家出走的想法,是否是小朋友心理出問題了?

我是sayen


現在孩子信息量大,通過電視電影看到,無力向大人表達不滿,憤怒和失望。所以,會想模仿,認為見不到,脫離了,就不會有這些感受。

父母聽到後,請不要說這些類似的

1)怎麼回事,我們對不起你麼

2)瞎說什麼

3)誰告訴你這樣做的,你從哪兒學的

4)當自己沒聽見,跳過去

建議

1)先不要反應,等一等。平復自己的情緒

2)問問她,發生什麼了,讓她這樣說。明白說這句話後面的原因

3)和她一起尋找並比對不同方法對她自己的利弊,對大家的影響

4)引導其自己多思考,並做出幾個合理的解決方案


一尚團體心理


不用看心裡醫生,可一定要小心啊!可能不是隨便說著玩的。

我外甥唸叨好幾天,想去非洲看大象,全都沒當回事,孩子嘛。有一天他把家裡的錢偷走了,親戚朋友全發動,半夜,和另外仨小孩從市裡火車站逮回來的(家離火車站70公里,想想多可怕)。要是有去非洲的火車哪?要是小屁孩能買票哪?誰也不能保證遇見的人都是善良的,萬一出點事,後悔死都沒用!

千萬警惕!搞清楚原因!切記不要發火,好好說話!


龍家務小夥


我家孩子7歲,最近家裡發生了一些變故,我昨晚睡覺聊天的時候孩子說她想自己離開這個家,聽著就心塞,請問孩子說出這樣的話是不是代表孩子心理健康出現了問題……最近性感變得暴躁不聽大人的,老愛頂嘴,而且是喊著頂嘴!


我是sayen


孩子離家出走,對於做父母的來講,是最棘手的事情了。

首先要弄清孩子出走的原因

孩子還小,一般出現這種情況的孩子在家庭裡承受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想要解脫,進而萌生一走了之的想法。其實,離家出走往往會給孩子帶來挫折,甚至是災難,這些都是不能預測的。父母應防患於未然,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

一般來說,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在遇到問題時往往會選擇逃避。出於自卑,覺得自己不能應付心理難題和現實困難。

離家出走的孩子往往存在以下原因:

第一種,父母對孩子要求過高,尤其是學習方面,孩子產生強大的壓力,以至於厭學,想要逃離父母的管制。

第二種,家庭不和諧: 父母不和,經常爭吵,更有甚者,把孩子作為出氣筒; 家庭複雜,婆媳關係不能平衡好; 有時是父母忙於工作,缺少對孩子的關懷,或者說關心孩子方式太過簡單,塞錢走人,不聞不問。

第三種是孩子遇到不能解決的困難,可能來自學校,也可能來自家庭。

最後一類,是孩子為了證明自己,想獨立,尋求刺激和喜歡冒險,性格上容易衝動,易受不良文化和壞人的引誘,最後導致離家出走。

想要防微杜漸,父母必須從自身做起。

  首先,父母要經常關心孩子,留意孩子的一舉一動,多個孩子溝通,瞭解孩子學習和心理發現近況。這樣家長把握了孩子的心態,就能及時對其疏導,防微杜漸。對於人際關係不好的家庭,孩子本身就有壓力。

家長要處理好家庭內部人際關係。坦誠相待,讓孩子把對家長的不滿都說出來。家長冷靜對待,承認自己缺點,勇敢向孩子表示歉意。這樣經過相互交心,進一步與孩子溝通,進而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解決面臨的困難。

  其次,如果孩子已經出走過或已萌生出走念頭的孩子,應對其及時耐心地說服教育和分析。讓孩子明白出走並不能解決問題,而且很危險。有責任心的孩子應該面對現實,正視各種矛盾壓力,多與老師和家長溝通,主動去解決問題。

  另外,家長也要認真反思。經常從孩子的心理出發,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問題。

教育當時不當,往往是孩子出走的直接原因。很多家長“主宰心理”強,缺乏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總認為自己的做法是為了孩子好,強行要求孩子,使得孩子蒙受巨大的心理壓力,也正是這種“理直氣壯”帶來了孩子離家出走的苦果。

  最後,家長尊重孩子的成人感和自我意識,尊重個人意見。同時,家長要多與教師以及孩子的同學接觸,以便了解自己孩子的情況,及早了解孩子異常情況,及時採取措施。家長與老師、孩子同學的接觸應坦誠自然,確保獲得信息的真實。


精英數學物理


一個7歲的小孩有離家出走的想法,是否是小孩心裡有問題?

7歲小孩有這種想法,為什麼你會認為是小孩心裡有問題,而不是你的家庭教育有問題。

事實上,孩子在成年之前,父母的言傳身教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個小孩未來是龍是蟲,是人是鬼,是善是惡。從小陪伴在身邊長大的父母親起到一個決定性的作用。

就拿7歲小孩有離家出走的想法來舉例。

1.這個小孩的家庭氛圍肯定不好,要不然她不會想著逃脫這個地方。

2.父母可能會經常吵架。父母吵架這件事,是小孩子在家最怕看到的幾件事之一。

3.小孩的父母教育有問題。要麼太嚴,要麼太兇,要麼乾脆打罵。

4.家庭過於困難也有一定的原因。

5.父母平時和孩子相處的方式不對,平時很少溝通,或玩些遊戲什麼的。

6.父母平時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很少,以至於孩子的很多想法,做父母的都不知道。甚至出現了危險性問題,也沒能及時的溝通和解決。

7.對孩子說的話,做的事,心裡想法不夠重視。

所以說7歲小孩有這種想法,不能,單單把責任就直接扣在小孩頭上。作為孩子的父母首先要自我反省,自己是不是有做錯的地方。

和孩子坐下來好好溝通,解決問題,方為正道。

希望小孩可以改變這麼危險的想法,早日恢復健康。





人生你好


你好,對於七歲孩子說想離家出走的想法,我的觀點是“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其實是每個獨立意識萌芽的孩子內心的渴望,他們雖然還未長大成人,但他們渴望對世界有更多的探索,作為父母,應該理解和尊重,而不是剝奪這份自由。生活中,總有小傢伙一本正經地向父母宣告:爸爸媽媽,我要離家出走了!哭笑不得的同時,父母又難免緊張。那麼這些總是鬧著要離家出走的孩子,到底在想些啥?

作為父母,對於孩子的離家出走,如果因為過於緊張而做出妥協,就會讓孩子以為這種做法是有效的,以離家出走要挾父母,形成慣性地一味索取。因此,最好的做法便是,保持淡定,與其制止、不如讓孩子親自體驗一回離家出走的感覺,體會到獨立時的孤單和無助,如此,孩子才能真正理解家庭的呵護和溫暖。父母若不放心,可以悄悄尾隨保護,掌握孩子的行蹤,在孩子遇到問題時適時出面。事後,不要責怪孩子,與孩子好好溝通,這樣他們才能“知難而退”,還可以藉此機會,讓孩子樹立以下幾種意識:

1、規則意識

2、獨立意識

3、家庭意識

4、安全意識

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是放手。孩子身上所呈現出來的問題多多少少帶著家庭的印記,當一個家庭是充滿愛的,孩子的身上也會流淌著愛,他的行為問題自然會少很多。願你的孩子永遠不會離家出走,共勉!



玲玲老師講育兒


一個7歲孩子正面臨成長過程的一個判逆期,再加上這短時間的抗新冠病毒肺炎的時間有一個多月了。很多家庭的外出計劃都泡了湯。不說小孩,就是很多成年人的心情都很不好。再加上網課,作業的壓力。很容易產生離家出走的念頭。離家實陣上是想擺脫父母的束縛。離上學還有一短時間,要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導。不要認為孩子只是說說而已,要適當改變以往的教育方式。發現問題的診結,適當改變方法。做到張馳有度,勞逸結合。與孩子劍拔弩張時要冷靜,以勉情況進一步惡化。當然只要不危害社會,家庭的言行事情都可以做出一些讓步的。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查則無用。不要拿有色的眼睛去看孩子,眼睛裡容不得沙子。要用顯微鏡去發現孩子的優點。加大鼓勵次數,讓孩子的心重新回到父母身上。在我家很多時候教育孩子都由父母一個人說,另一個保持沉默。也就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不能把路給堵死了,讓孩子沒有訴苦,撒嬌的地方。希望我說的這些能改善你孩子目前的狀況,如果覺得有用就請關注點贊吧!





平易天


很高興呢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來說孩子離家出走來自兩方面的原因,接下來呢我就說說我自己的觀點。

1.來自孩子性格層面的。 從小孩子脾氣就大,易衝動,自尊心特別強,再加上自己在幼兒園裡接觸的一些人和事,所受的委屈得不到理解的時候,她的心裡就會產生離家出走的想法。

2.來自父母爭吵後的處理方式和家庭生活氛圍的影響,從潛意識裡她就意識到當自己不開心,受委屈得不到理解和發洩的時候,她就會產生類似父母冷戰,回孃家的想法,也就是離家出走。

3.性格決定了她的選擇,家庭的影響促成了她對事物的判斷和處理方式。

4.性格軟弱的孩子不能夠很好的保護自己,處理好和她人的關係,所以我們需要對她進行針對性的性格引導和培養。

5.性格強勢,脾氣大,易衝動的孩子,我們也應該對她進行指導和培養,改善家裡的生活氛圍,和自己家庭生活中夫妻問題的處理方式,以身作則,影響孩子們對於自己性格上的極端進行改變。

6.思想決定命運,知識改變未來。 讓我們在學習中成長吧,愛孩子,我們就要有選擇的去愛和引領,讓她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問題小管家


你好,我是心理諮詢師 ArtEileen

孩子說想離家出走,有可能是對父母有不滿情緒,但是無處表達也不知道怎麼表達。

跟孩子好好溝通他是哪裡覺得委屈了,要理解他共情他的感受,再告訴孩子如果你離家出走了媽媽的感受會是怎麼樣的。

孩子離家出走這樣的行為反覆幾次之後就會變成一種習慣,所以需要儘快知道原因並防止這種衝動的行為的發生。

下面有兩個真實的案例供參考:

 

1.      一個單親媽媽撫養的孩子,在7歲時離家出走了。媽媽和孩子互相凝視著眼睛溝通,孩子說是因為媽媽對他說話時嗓門太大了,他覺得很傷心。他非常渴望得到媽媽的關愛,想要媽媽每天都親他,還要媽媽每天都對他說我愛你。在這個案例中孩子離家出走是對媽媽的某一種失望情緒的表達,以此來得到媽媽的關愛。

 

2. 一個曾經離家出走過的高中生,他說道當年他離家出走過是因為爸爸媽媽的體罰太嚴厲很重,覺得非常生氣所以離家出走過好幾次。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特別對不起父母,很後悔。



ArtEileen


家裡不能允許孩子自由,不能接受孩子真實的表現,不能引導孩子給予孩子想要的支持,總而言之,家慢慢形成了一個抗拒孩子舒服存在的地方,孩子自然想要遠離這個家。

所謂家,不是一個固定的場所,不是說家人在的地方,而是一個愛和支持在的地方,一個理解和寬容在的地方。

養魚重在養水,養樹重在養根,養人重在養心,心的營養是什麼,如果心吃的是指責,批評,要求,心都太乾涸了,家庭提供不了愛,心裡裝滿了滿滿的垃圾,孩子就會想要找個地方傾倒這些負能量,家長要學會愛孩子,給孩子提供成長的土壤,愛的環境

記得有個國外的故事,說有個年輕牧師的兒子突然離家出走。他理解不了,就去請教一位老牧師。

老牧師問他:“你是不是經常詛咒你的孩子?”年輕牧師更加疑惑了,“為什麼說我詛咒?我怎麼會詛咒自己的孩子?”

老牧師說,“所謂詛咒,就是口說和心想另一個人讓你很難忍受的錯誤。你剛才和我說了很久,一直在說你的兒子不愛幹家務,不愛聽你講大道理,難道不能說明你詛咒了兒子很久了嗎?”年輕牧師這才承認:“是的,我詛咒他很久了。”

“所以,你詛咒了他這麼久,他離開你又有什麼不可理解的呢?”這才讓年輕牧師恍然大悟,於是他一直等著兒子打來電話。而當兒子想家了突然打來電話時,年輕牧師並沒有像以前一樣上來就責罵兒子為什麼離家出走,而是告訴兒子自己十分想他。

就這樣,餓了幾天的兒子在電話另一頭感慨:“爸爸,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我第一次從你說的話裡感受到你是愛我的”,並最終自己回了家,父子團聚。

這個小故事告訴了我們,孩子離家出走也好,沉默慪氣也好,多半是因為家長那些看似微小的行為。這些家長難以重視的小行為,小情緒,卻非常有可能成為孩子離家出走的誘因。

那麼,一般都是因家長的什麼原因與失誤,導致孩子選擇離家出走呢?

過度苛求孩子

很多家長經常會在2個事情上對孩子過分苛求——一個是考試分數,一個是生活習慣。而說到分數,更會讓很多學習不好,或者學習努力卻考試不好的孩子壓力很大。

而面對父母對分數低的斥責,很多孩子甚至會懷疑“爸媽到底是愛分數,還是愛我?”“考不了高分,我對他們是不是就沒什麼用了?”

比如,有一位初二的女孩告訴我她一次離家出走的經歷:“父母經常會因為學習的事情批評指責我,並且嘮叨起來沒完沒了,總是翻來覆去的就是那一套陳芝麻爛穀子的臭理論,他們說的話我都快背下來了。有一次,我實在是忍無可忍,就和他們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我爸爸竟然說讓我滾出這個家門!而我最受傷的是,他們竟然為了分數趕我出門,我都恨死他們了,為了報復他們,我狠了狠心,甩門而去。可是,當我走到樓下的時候,我想還能去哪裡啊?心裡其實並不想離開家的,於是,我就在樓下轉了幾圈,等著他們下來找我。”

類似的事情不勝枚舉。父母愛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請,可是,太多太多的父母卻不懂得如何愛自己的孩子,甚至給孩子的錯覺是,父母愛的並不是自己,而是分數。而到了這一步,一旦再發生一些誤會與口角,就很容易讓孩子走極端,離家出走。到時候就為時晚矣了。

所以,媽媽爸爸一定要注意,自己對孩子分數的重視,一定要轉化成為學習過程中的幫助,要麼做好後勤,要麼言語鼓勵,但千萬不要只看分數的結果而否定孩子的努力,更不能在語言上斥責,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同時媽媽爸爸還需要理解,孩子臨時分數的高低真的不重要,甚至很多男孩子到了年齡較大的時候才會真心收回玩性,努力學習。因此媽媽爸爸千萬不可因為一時的不滿意而說出讓孩子和自己都後悔的話。

工作忙,疏於交流監督

除了對於孩子分數的苛責,日常疏於交流與監督也可能導致孩子離家出走。

“你們就知道忙活那個店,就別管我,什麼都別管,早晚有一天我把你們的店給燒了”。有一位媽媽朋友,夫妻兩人平時都把心思用到了經營管理上,而忽略了孩子。結果有一次,孩子就是在因為小事被爸爸責怪的時候說出了上面的話。雖然孩子並沒有如話裡那麼做,但之所以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也說明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親子之間缺少感情交流。

大人們經常會有一些看似“無懈可擊”的理由,來疏於自己對孩子的陪伴:“工作太忙了,真的沒有時間陪孩子”“應酬太多,每天很晚才回家,想和孩子交流,孩子都睡了”“經常出差,難得休息還要和朋友聚會”“寶貝,下週再帶你去動物園,這星期事情太多了”“沒辦法,一家人總要吃飯,哪有多餘的時間照顧孩子”。

前天晚上,內蒙古一個8歲的小女孩由於主觀認為父母想生二胎認為不要自己了,於是負氣離家出走。小女孩自己家住在很偏遠的一個農村,找不到家,幸好被好心人發現,並帶給了民警,最終和家人團聚。後來家人說,他們平時就是因為疏於告訴女兒自己也愛著她,才導致女兒“想多了”的時候自己跟沒沒有覺察。

再比如,同樣在前天,山東青島某小學三個熊孩子放學後竟然同時都沒有回家,而是坐上了去往海灘的計程車。而當急壞了的幾家父母找到民警,民警最終在海灘發現他們時,幾個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竟然讓人哭笑不得——打算挖個洞,在野外生存過夜!

我們不知道幾個熊孩子是不是因為看了貝爺的節目才這麼做,但其中遇到漲潮、人販的危險又豈是幾個普通家庭可以承擔的。幾家大人在等待民警找孩子的過程中,一定嚇壞了吧!

然而,顯然在這件事情上,家長並沒有做好孩子日常的監督。如果能從孩子平時的隻言片語中知道他有“出走”的計劃,或者和孩子成為無話不說的朋友而讓孩子把“出走計劃”和盤托出,想必媽媽爸爸們也就不用面臨這個潛在的巨大隱患了。

夫妻感情不和

其實,一個最容易導致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在於,家庭環境的不和睦與不信任。

“孩子最近脾氣很暴躁,動不動的就摔東西,撕東西,還經常把自己關在屋裡,不吃不喝,有時離家出走,乾脆住在同學家裡”,另一位媽媽在後臺傾訴。原來,他們夫妻兩人的關係非常緊張,孩子的父親經常會“找茬”,因為一點小事就會大發雷霆,甚至當著孩子的面把這位媽媽打的遍體鱗傷,在單位稍有不如意,就會把情緒帶回家,對著妻子和孩子就是一頓發洩,不是砸就是摔。

那麼,萬一孩子真的離家出走了,媽媽爸爸要怎麼處理呢?最安全的辦法是:

1. 冷靜分析:從各種跡象,先判斷孩子究竟是離家出走,還是隻是偷偷臨時跑出去玩。如果剛剛才責罵過孩子,那麼離家出走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了。

2. 報警:在離家超過好幾個小時沒有音訊,或者親戚朋友家孩子都不在,或者孩子在家寫了“留言信”或短信時,一定要馬上報警處理,千萬不要耽擱。畢竟,如果孩子是去見網友,情況會更復雜,更麻煩。

3. 不要責罵:10歲以下孩子不會選擇晚上離家出走,因為年齡較小,一般都比較怕黑,害怕,不會單獨離家出走,孩子自己回來不要責罵,要告訴他家長很擔心,外面不如家好吧,以後不要這樣做。

4. 擱置一段時間再教育:10歲至13歲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離家出走不會馬上回來,一般會選擇住在比較近的最要好的同學家。只要家長知道孩子的下落,並和同學的家長取得了聯繫,那麼家長也不要急著讓他回來。都在氣頭上,回來只會矛盾激化。住兩三天後,孩子自己就忘了。主動回來後,家長先向孩子承認不對的地方,孩子聽後會耐心聽你講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