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普通本科也能有很多優秀的學生,而且他們的優秀是各種各樣,我嚐嚐疑問他們高考的時候都在幹嘛?

壹號菠菜


普通211本科在讀。

也算是普通學校了,曾經和你有同樣的疑問,後來發現他們分為幾種情況。

1.高考失利/報考失利/個人選擇

這種明顯就是應該去到更好的學校的學生來到了普通本科。一方面是失利,另一方面,或許是自己的選擇。曾有一個同學,以那個學校的本省最高分進了學校,高上了錄取分四五十,無非是看上了學校中外辦學的特色和出國的捷徑,或者是看上了學校豐厚的獎學金。例如,新辦學幾年的南方科技大學,以豐厚獎學金吸引了我極其優秀的學長(當然,學校也不差,但不是傳統的名校)

2.有持久的堅持

有那麼一部分人,或許沒有特別聰明的頭腦,但是他們可以以高中的努力在大學裡學習,高中時大家都那麼努力就他不會很突出,但是大學就不一樣了。我周圍好多河南河北的衡水式教育出來的學生,不得不說,他們的自制力真的強於普通高中出來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在學習氛圍不是那麼濃厚的普通本科裡,是真的讓人佩服的。

3.偏科

很好理解,高中往往要全方面發展才能取得很高的分數。而是真的有那麼一部分人,理科尤其厲害,但是語文英語就在及格線徘徊,他們來到了普通高中,理科優勢就顯現出來了,學著自己喜歡的、擅長的專業,自然成績就好看了。

4.悔不當初型

私以為這個佔少數,高中不認識,大學決定浪子回頭,所以開始認真學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