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有人說“很多中年人的最大期望:熬到退休”對此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有人說”很多中年人最大的期望:是熬到退休,對此你怎麼看?很多中年人,指45歲以上吧,如果在單位效益好工作不是太累,還不是非常想退休的,但是最怕是有的企業,效益差單位又搬遷,這樣的情況確實造成很多中年人,想盡快熬到退休!為什麼?上班路程遠,來回坐公交需要時間,工作累8個小時,一天下來近1O個小時,確定是非常辛苦,效益差再還有孩子上學,真讓人身體累心累!所以好多中年人真的是想早總熬到退休,好好休息吧!


用戶560588205255


轉眼成了四十多歲的中年體制男了,想不到過去激情滿滿的自己,也萌生了早點退休的想法,仔細分析起來,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原因,與各位共勉。

一是工作壓力大。很多人都認為體制內的人就是每天一杯茶一張報紙,我很負責任地說,這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從2003年考入公務員起,就沒有享受過這種待遇。而現在更是如此,日常工作是五加二、白加黑,加班常態化,常態化加班,各種工作任務一年比一年重。而且感覺工作效率已經每年在提高了,為啥還是趕不上工作量的增幅。特別是最近幾年的扶貧、環保等專項工作,擠佔了大量業務工作的時間,各種打卡各種釘釘、拍照留痕、定位管理、還有兩頭受氣……

二是生活壓力大。二娃剛剛出生,老人身體不好帶不了小孩,所以奶粉、尿布等常規開支加上保姆費,每個月至少8000以上,已經把自己的個人開支降到最低了,還是每個月透支,只能咬牙堅持。雙方老人身體都不好,都是些高血壓、中風、糖尿病等急慢性病,長期吃藥,稍有不慎就要去醫院,自己是最早一代的獨生子女,一個人請假照顧都請不過來,感覺每天都是透支身體的狀態。老婆時常抱怨這埋怨那,聽了就感覺特別抓狂。房價也是一年比一年高漲,娃多了想換個大點房子都是奢求,有時候感覺非常絕望,只能咬牙堅持。不知道能停多久😭😭😭

三是自己身體不好。當了十幾年警察,以前年輕不知道病痛,經常性熬夜辦案,抓人總是衝在最前面,生怕自己比同事乾的少了,結果就是心臟頻發室性早搏十幾年了,稍微劇烈運動就氣短胸悶;到了飯點不吃東西就是胃絞痛,二期糜爛性胃炎,必吃胃藥才能止痛;加上過度鍛鍊導致的半月板磨損,經常加班吃快餐導致的脂肪肝,久坐導致的前列腺疾病、痔瘡、腰椎間突出、頸椎病,以及慢性咽炎……加之腦力體力嚴重下降,眼睛都開始花了,熬個夜幾天都恢復不過來,感覺身體真的吃不消了,真的處於崩潰邊緣了。

有時候很能體會有些中年男人在丟工作之後的自殺自殘等極端行為,因為丟了工作天就塌了,已經輸不起了,重新開始很難了。提拔與否已經與我關係不大了,不在乎狗屁前途了,只想輕鬆一點,早點退休。所以被領導罵也要默默承受,被群眾罵也要笑臉相迎,工作再重也要咬牙堅持,我們中年男人已經輸不起了😭希望各位中年老兄弟們一定要堅持下去,再堅持十幾年就能退休了,就是懷疑不知道能不能等到退休的那天,只是希望那天早都到來。加油啊兄弟們💪💪💪


巴釐虎10


打算熬到退休的都是什麼人呢?男土應該說是60後。60後是60年及以後出生。一出生就趕上三年自然災害。吃不飽捱餓是肯定的。剛上小學又是文革。初三畢業有些生日大一些的就要下鄉。高中又趕上恢復高考。沒考上的過了二年招工考試,開始工作。那時工資很低只有30多元錢。後來開始有了獎金,最高5元然後4元和3元。慢慢的工資長到40多。後來100多。總之到00年前後大批員工下崗再就業。這時好一點的企業,工人的工資1500左右,差點的就是800元左右。下崗結算是一年工令給一個月的工資。差不多的工令都是20年左右,算下來好的拿到3萬元左右,差的拿到1.6萬元左右。這就跟企業沒有了任何關係了。有的有點技術找個工作還好辦,有的就是普工很難找到好工作。就是找到工作工資也很低。這個年令段不說養老人,最企碼的說供孩子上大學肯定是要錢的。愁壞很多下崗人員,接下來還要自己交養老和醫保。結算的那點錢交不了幾年。剛開始有人開個小地攤,蹬個三輪什麼的。但後來城市規化越來越正規了,小攤位不讓隨便搞。這些在企業裡把最美好年華都貢獻了之後,突然下崗都十分迷茫。心情不好,加上就業困難和生活的壓力。熬到現在快退休了,可不就想著趕快退休了。再也不用操心了,不用再交養老金了。這是這一代人的真實想法,非常令人同情。


天堂麗鳥


記得我姐的孩子,從小聰明,漂亮,學習也很好。家裡鄰居都很喜歡,在三歲的時候,每個月20日,就跟姥姥去退休辦排隊領工資。鄰居就問她:以後長大了,想做什麼?她說:和我姥姥一樣,當個退休工人,不上班,光領錢。轉眼二十幾年過去了,如今研究生畢業,月收入也上萬了,想想也奇怪?那麼小的孩子?怎麼會有哪種想法?長大當一個退休工人。歲月流失,有這種想法的人會更多。



甜甜姐2


這個問題好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每當和人談起近況如何,我總是一聲嘆息:慢慢熬吧!

幾十年摸爬滾打忙忙碌碌,今年終於關門歇業了。從未感到如此艱難。年紀大了,病痛多了,孩子還未獨立,只能咬牙堅持。

想開了也就這麼回事。人生還剩三分之一,不必糾結,放鬆心態,熬過去就是一個豔陽天。



秀谷老街


我慢性病十幾年了,這些年從不敢有半點偷懶,只想著多賺點錢好提前退休早點養老,也能多陪陪年邁的父母。今年50歲了,看看自己的那點存款和不爭氣的孩子,唉!咬牙堅持吧,撐一天是一天,沒辦法。如果有來世,下輩子做棵樹吧,草也行。


讓天做主


大家好!現實生活中,“熬到退休”成為不少中年人的最大願望,是否很多中年人都有此想法,難以估評。我以為,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不值得推崇。


一、相當多的中年人還在拼搏。通常認為45—55歲為中年。中年是人生的黃金時期,年富力強,在單位一般是骨幹力量,頗受領導的重視,亦受年輕人的尊敬。在家裡是頂樑柱,是全家的希望。正是為國為家出力的時候。重任在肩,時不我待,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沒有時間唉聲嘆氣。他們盡心盡力,拼搏奉獻,無怨無悔。

二、哪些人在熬?說實話,據我這個五十出頭的下崗職工觀察,主要有以下幾類人:

一是下崗職工,包括靈活就業人員。靠打工或做生意維持生計,每年自己交醫保社保幾千甚至一萬多。盼望早點退休,領養老金,可減輕生活負擔。這種心情是值得同情的。


二是效益不景氣的企業員工。工資二三千元,餓不死人也發不了財。退了休養老金不比上班少。早點退,趁還動得,要麼為年輕人看孩子,使他們安心在外打工。或另外找份工作,多少再掙倆個。這也乃人之常情。

三是單位上班但身體不太好的人。有的同志體弱多病,高血壓,糖尿病,甲亢甲減,痛風,類風溼,經常吃藥。搞工作力不從心,覺得累,也覺得煩。心裡壓力不小,想早點退休,輕鬆一點;趁還動得,到處走走,開心一點。這也無可厚非。

四是年齡偏大的普通職員。說提拔,年齡大了點。論知識,文憑低了點,弄個電腦啥的,趕不上新進大學生。講技能,也沒啥突出的。自己感覺自己沒啥奔頭,成了多餘的人似的。自己偏偏又有許多看法,牢騷滿腹。眼不見心不煩,心生退意。這也可以理解。


三、怎麼熬到退休?

其一,調整心態,知足者常樂。農民工兄弟何其辛苦,幹到六十歲也退不了休啊。

其二,樂觀向上,向榜樣學習。那些科學家,工程師,老教授,比咱們累得多,還在苦幹呀。

其三,惜時如金,爭取多幹。向年輕人學習,也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幫助年輕人。這樣時間過得好快,就不會感到度日如年了。

其四,培養一二種愛好,充實自己。如寫文章玩頭條,跳舞唱歌,琴棋書畫,養寵物種花草。或抽時間出去走走,看看。忘而忘憂。


總之,離退休還有幾年的中老朋友,咱們不是要熬到退休,而是要幹到退休,樂至退休。如此則國家甚幸,家庭甚幸。有一天真的退休了,才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才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朋友,您的看法如何呢?圖片來自網絡,謹此致謝。


衷心趣事


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女人五十以上,男人到五十五以上,離退休還有幾年,在國家單位幾乎退居二線,在企業,也是二線員工,在單位也不能當主力員工使用了,身體也慢慢病多起來了,想幹事,也力不從心了!所以,大多數人就是混日子,熬退休了!


笑對人生CDY


幾十年風風雨雨,無數個坎坎坷坷,歷盡千辛萬苦,嚐遍酸甜苦辣,終於等到快要退休了,怎一個“熬”字了得!“熬”是不得已而為之。工作了幾十年,臨近退休,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難處。大小當過領導的,臨近退休了,職務被免了,手上沒權了,原來的辦公室讓給別人了,從前常常圍著自己轉的人另投新主了,阿諛奉承的人不見了,被自己批評過的人或對你不屑一顧,有甚者或口出惡語,在單位裡很尷尬,也很無奈。一般幹部快到退休了,覺得自己已是船到碼頭車到站,辛辛苦苦幾十年,碌碌無為,沒有掌過權,沒有撈到錢,倒是出了不少力,雖然覺得自己挺虧,但也問心無愧,落得一個坦然自在,等到退休後,再也不受人管了,可以自由享受生活了,豈不美哉!


十口之家597


一個熬字,體現出中年人的一種無奈。是否要熬到退休,跟職業現狀有關,跟年齡有關,也跟對待職業的態度有關。

1、熬到退休,一方面源自一些職業的艱難現狀



有些工作種類和崗位實在很辛苦,讓人幹著身心俱疲。這都是我身心受盡摧殘的狀態下,每一天過著都是煎熬。

有時想放棄,但想想家庭的重負,完全沒有可能。想改變,又苦於找不到途徑,能力受限,條件首先。

在這種工作狀態下,唯有退休才是一種解脫。

2、熬到退休,也體現了中年人的無奈


很多人到中年後,事業發展遭遇瓶頸,前不能進,後不能退。

年輕時豪情萬丈、鬥志滿滿,到中年以後,人生的路越走越窄。

想破局,卻苦於沒有出路。家庭負擔重重,上有老下有小,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力與時間去發展自己。

身體開始走下坡路,記憶也日益衰退。

這種時候便會產生一種消極但情緒,不再想著如何進去奮鬥,而是消極怠世,等著熬到退休。

3、是否等著熬到退休也跟對待工作的態度有關


一個熱愛自己工作崗位的人,一個把工作當成自己事業追求的人,是不會有熬到退休這種想法的。

著名外科醫生吳孟超,96歲還堅持在工作崗位上。還有很多像吳醫生這樣的科學家直到生命的最終時刻之前都奮鬥在自己的崗位上。他們這種愛崗敬業的態度讓人敬佩,值得我們學習。

相反,有人把工作當做任務完成,工作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拿到每個月的工資。這種人年紀輕輕便開始掰著手指頭過日子,等待退休,就定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總之,等著熬到退休,雖然有其社會根源。但每一個職業從業者還是要儘可能本著愛崗敬業的態度對待工作。人生很短,工作期間更短,根本用不著熬就過去了。


我是 ,敬請關注,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