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魯肅的逆襲:為什麼靜靜的男人最可怕?

三國演義,講的是群雄爭霸時的故事。滾滾長江東流水之下,除了如浪花般的英雄之外,更有如煙花般的陰謀詭計、爾虞我詐,欺騙與反欺騙,設局與破局,算計與計算,貫穿於全過程。

亂世之中,忠誠顯得特別的可貴,所以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得到大家的一致崇敬。真情也顯得特別的可貴,所以關羽的義薄雲天、來去明白把他推到了關帝的神壇。與之相對的,仁義啊、守信啊、愛民啊等等,都成了易被算計的缺點。

幽州的劉虞、徐州的陶謙、荊州的劉表、益州的劉璋,無不因為過於愛民、過於天真而被當成蠢豬般的仁義笑話。然而,要說到老實,似乎誰都比不上魯肅。

魯肅的逆襲:為什麼靜靜的男人最可怕?

魯肅

是的,東吳第二任大都督魯肅,是公認的老實人。首先是他的領導把他當成老實人,從孫權到周瑜,一提到魯肅便是這個老實人。其次是他的戰友把他當成老實人,劉備、諸葛亮都怕周瑜,都覺得自己能把魯肅玩得團團轉。更難得的是,他的敵人也都把他當成老實人,關羽玩兒什麼“單刀赴會”,龐統被孫權拒之門外還對他感謝不已。

魯肅做了什麼呢?整個赤壁之戰,他好像就是在不停地上當,上週瑜的當,上諸葛亮的當,上劉備的當,似乎誰的當他都能讓,成了公認的冤大頭,以至於三國評書把他說成“魯櫝頭”,意思是像榆木一樣的腦袋,再沒有比他更老實的了。

魯肅成了什麼呢?孫權把他當成最心的心腹,小心眼的周瑜把他當成最大度的朋友,疑心重的孔明把他當成最放心的人,很難管的文武把他當成最可靠的上級,他成了最可愛的人。

魯肅得了什麼呢?他在面對獻了連環計的龐統的強有力競爭下,接任周瑜當上了都督,還直接把龐統趕出東吳絕了後患。他在周瑜屢次算計收不回荊州的情況下,通過支持劉備徵西川奪漢中,不僅奪得了荊州三郡,而且抗住關羽東向的步伐,為呂蒙白衣渡江打下了堅實基礎。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與魯肅相比,無論是諸葛亮、周瑜還是龐統、關羽,都不過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小命”的庸人而已。

魯肅不僅做了一個靜靜的美男子,而且站著把錢給賺了,除了壽命稍微短一點外,算得上是人生大贏家。

魯肅的逆襲:為什麼靜靜的男人最可怕?

魯肅不僅奪得了荊州三郡,而且抗住關羽東向的步伐

1.魯肅大事不糊塗,他始終堅定自己的方向

《史記。蕭相國世家》記載,劉邦殺了項羽平定天下之後,以蕭何為首功。其他功臣不服曰:“臣等身被堅執銳,多者百餘戰,少者數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反居臣等上,何也?”

劉邦拋出了著名的“功人功狗論”:“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待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蹤指示,功人也。”

個人以為,《史記》之所以比後來的很多史書好看,就在於他常常瞎說大實話。此前蕭何等人不當頭是為了不被誅九族,此後的漢宣帝“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還有這個“功人功狗”論,都算。

怎麼當功人?關鍵就在於“發蹤指示”,也就是能把大方向。

面對來勢洶洶的曹操大軍,魯肅堅定的大方向就是兩個字-抗曹。只要你自己不跪下,別人是很難站到你的頭上的。同樣是謀士,荊州的蒯越、蒯良,益州的張松、法正,還有以前徐州的陳登、糜竺,為什麼站不起來?因為他們遇到困難想的都是趨利避害,不敢較真碰硬。

魯肅有了堅定的抗曹決心,併成功地把這份堅定傳遞給孫權之後,就奠定了他的首功。至於分析強弱、找出對策等等,已經是細枝未節了。如同林彪講的,戰術原則千萬條,首要的一條是敢打。你打都不敢打,其他都不用談了。

怎麼取得抗曹的成功,魯肅堅定的大戰略還是兩個字-聯劉,只要能夠建立孫劉聯盟,自己吃點小虧算什麼?被諸葛亮、周瑜等人算計一下算什麼?關鍵是保持了孫劉聯盟,保證了東吳的安全。

《西遊記》中,最辛苦的是孫悟空,最能搞事的是豬八戒,最能吃苦的是沙僧,最沒用的是唐三藏。為什麼選唐三藏做師傅呢?因為只有他始終堅定地朝西啊!

魯肅的逆襲:為什麼靜靜的男人最可怕?

魯肅有了堅定的抗曹決心,併成功地把這份堅定傳遞給孫權

2.魯肅無招勝有招,他始終緊盯勝負的核心

真正的高手都是一招致敵的,只有江湖耍把式的才有那麼多套路。

魯肅爭取孫權的支持只發一言,那就是脫離整個臣子階層,直接站在孫權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明確指出:諸臣皆可降曹,唯主公不可!說完之後,他就什麼都不說了。其他人說得再多,都不過是魯肅這句話的註腳而已。

魯肅獲得周瑜的信任只出一招,那就是經常到諸葛亮那去,把諸葛亮的想法、說法、動態及時報告給周瑜,哪怕諸葛亮反覆告誡他不要說,他還是讓周瑜覺得自己什麼都說。周瑜在利用他之餘,不能不感受到他的忠誠。

魯肅贏得諸葛亮的友情只做一事,草船借箭時,魯肅動用自己的私家船隻、私家兵馬,瞞著周瑜,幫諸葛亮完成了所有的準備,既救了諸葛亮的命,又表現出自己和周瑜不是一夥的。他還需要做什麼嗎?

魯肅出了絕殺的一招之後,剩下的就是跑跑顛顛,扮豬吃老虎了。誰的話都聽,誰的話都傳,誰的當都上。都以為他老實,其實他只是不想再動腦而已。

魯肅的逆襲:為什麼靜靜的男人最可怕?

草船借箭

3.魯肅重實不好虛,他始終保持難得的低調

萊特兄弟發明飛機之後,有次活動上大家請他們發言,一個萊特就說到:“鸚鵡是鳥類中說得最好的,可鸚鵡卻飛不高。”莊子同志更是用大鵬的長遠準備和蓬間雀的歡呼跳躍來說明,做大事的人是不能太熱鬧的。

真正的高手,都是不輕易出手的。《射鵰英雄傳》的洪七公,對自己殺的每個人都能說出理由來。關羽成名之後,也能始終堅持“關某刀下不斬無名之輩”。至於像《水滸傳》裡的李逵那樣,只知道“排著頭砍過去”的,一看就很下作了。

魯肅既不像諸葛亮那樣,又是好為《梁甫吟》,又是自比管仲、樂毅,還讓人作廣告說什麼“伏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他也不像周瑜那樣,既雄姿英發,又多才多藝,他只是靜靜地守著自己的本份,等著上位的機會,壓根就不去爭虛名。

虛名太高的人,別人的期望就越高,他就越累。比如,諸葛亮既然敢自稱“得一人可安天下”,敢讓劉備“三顧茅廬”,關羽、張飛就敢要求劉備“讓水去抵敵”,劉備一遇到什麼事就敢問諸葛亮“計將安出?”你這麼高調,總得拿出點與之相襯的東西吧?

虛名太高的人,敵人的關注就越多,他就越險。比如,關羽不出名的時候,可以很輕易地誅顏良、斬文丑,等到他“威鎮華夏”時,不僅龐德能用計射傷他,徐晃能破壘擊敗他,就連東吳二流將領潘璋手下的司馬馬忠,都能生擒他。沒辦法,你太出名了,也就被人家研究透了。

虛名太高的人,自我的要求就越嚴,他就越苦。比如,周瑜,年紀輕輕的就當了東吳都督,長得又好看,老婆還是美女,江東人稱“周郎”,他怎麼可能忍受突然之間有個比自己還聰明的人呢?於是乎,只能在“既生瑜、何生亮”中把自己活活氣死。

魯肅承認你們都比我厲害,你們去鬥吧,我就看著,我不說話。然後,就等著收戰利品吧。

物以稀為貴,人其實也一樣,你老出現,你自然就不值錢了。沒重點就沒戰略,有聚焦就有力量,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到一點上,連雞都能鬥過。能力越強,責任越大,把不超過自己能力的事做精緻,要遠遠好過在不能勝任的事情上累死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