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越晚退休養老金越高嗎?同樣條件下,晚退休比早退休養老金要高嗎?

徐耀燕


問,越晚退休養老金越高?同樣條件下,晚退休比早退休養老金要高嗎?

答,先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越晚退休,養老金是否有越高?這要看退休當事人在哪個時間段退的。2016年之前,退休工人每年的增資幅度是百分之十。如果兩人同時進廠,一個是特殊工種,2012年提前退休。一個是普通工種,2017年60歲退休。後面退休的雖然比前面退休的多5年工齡,但兩人的工資還是前面的高。一方面原因是那5年間,退休工人增資水平高。另一方面原因是那5年間,實體經濟宏觀環境差。如果兩人同時進廠,提前退休的那位在2016年退的,另一位2021年退。後退的那位肯定比先退的多。因為養老金增資比例腰斬了,宏觀經濟條件也越來越好轉了。

再來回答你的第二個問題。根據多繳多得、長繳多得這一養老機制的必然聯繫,晚退休的絕對比早退休的養老金要高!同樣條件下,每年的社平工資在增長、每年的個人賬戶在增加、每年的個人工齡在增加,早退的那點漲幅,根本拼不過這三項指標的總和。從身邊的情況看,央企和省屬大型國企,目前在同樣條件下,每多做一年工齡,大概要比早退休一年的人,多拿200元。回答完畢,僅供參考。


0老三兩0


前退休退休金高,後退休退休金低。為什麼呢,因為大家都知道前退休有了十五連漲,後退休的人沒有享受到那十五連漲,這是事實!為什麼多繳費七年反而比少繳費的女同志少呢?同一單位同一天進廠,所不同的是女同志先退休男同志後退休,因為女50週歲退男60週歲退,男還要比女多繳十年社保費才能辦退,退休金應該多繳費多拿才對為什麼反而少呢?我多繳費現在才拿二仟二佰多,我老伴二仟四佰多,我個人養老金基數比她高我是幹部她是工人,我後退休比她多繳了社保費應該我比她多300元才對呀,為什麼我比她少200多呢,我永遠也想不通!太慘了!


愛跳的恐龍


越晚退休養老金不一定越高!

我國目前的養老金計算體系中,養老金主要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的。

基礎養老金的高低主要是和退休時本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以及繳費年限掛鉤的。

具體計算公式為: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7年北京的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10975元,而云南只有5759元,相差接近一倍。對於不同省份的退休人員來說,因為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不同,所以在雲南省的退休人員即便退休時間比北京的更晚,養老金也很有可能是更低的。

同樣,我國養老金的計發還遵循著“多繳多得”的原則,也就是在職時每個月的繳費工資越高,繳納的養老金會更多,那麼退休後的養老金會更高一些。所以每個月繳費工資3000元的人與每個月繳費工資10000元的人相比,即便退休時間更晚,養老金正常也是更低的。

最後,影響養老金的還有繳費年限,遵循的是“長繳多得”的原則,也就是繳費年限越長,退休後養老金也會更高,所以題主的第二個問題,“同樣條件下,晚退休比早退休養老金要高嗎?”的答案是肯定的。


而對於個人賬戶養老金,它的發放標準是按照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每個月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都是存入個人賬戶的,因此儲存額的高低自然是和繳費工資及繳費年限成正比。而計發月數則是和退休年齡成反比,退休年齡越大計發月數越小。


所以,考慮退休後養老金的高低要綜合三個方面: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以及繳費年限。單獨只考慮一個因素,結果是片面的!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同樣條件下,晚退休的職工一定比早退休領取的養老金高,這是毋庸置疑的!

根據我們目前的養老金計算公式來看,影響大家將來領取養老金多少的,有三個至關重要的因素,一個是繳費基數,其次是繳費的年限,最後一個是退休當年的社會平均工資。

基礎養老金=(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累計繳費年限×1%。
  • 上面的養老金計算方法大家可以保存,自己測算自己將來能領多少養老金。

然後我們再來說為什麼晚退休比早退休領取的養老金多,首先是在同等條件下,如果晚退休的話,那說明在繳費的年限上晚退休的年限一定是優於早退休的,因為繳費年限在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的時候都提及了。

其次,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經濟的不斷髮展,我們的社會平均工資每年都是在上漲的,無論是哪一座城市,每年的社會平均工資都是在上漲,所以說晚退休的時候,對應的社會平均工資也高,那麼領取的養老金當然也越高。

所以說有些人可能覺得。養了保險交夠15年的時候,退休就可以領取養老金,實際上15年只是一個最低的限度,那麼領取的養老金是最少的,如果說你可以從上班的時間一直交到你退休的年齡,那麼你的繳費年限就會非常的多,在退休的時候就會領取到更多的養老金。


筆記簿杏豆


想晚退休?還想退休金高?這種想法太簡單。怎麼才能高呢?

同時工作,工種相同,學歷相同,職稱相同,相同歲數,同時退休,有可能退休金都不一定相同。誰能保證兩個人之間什麼都一樣?例如:獎勵性績效工資年年也一樣嗎?

因為退休金牽扯到的方方面面過於複雜,很難達到相同的水平。

退休金基本上包括下面三個計算公式和一個補充養老措施:

一、個人賬戶養老金。

退休時領取: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50歲退休195個月,60歲退休139個月等等)。這個個人賬戶養老金是個人繳納的、是個人月應發工資的8%,按月扣繳,存入個人賬戶中。

二、基礎養老金。

其計算公式基本上(各地不全一樣)是: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實際平均繳費指數)÷2×累計繳費年限×1%。

實際繳費指數是把實際月繳費的總和,除以實際繳費月數。

三、中人的過渡性養老金。

其計算公式是:

指數化月平均工資×計發係數×視同繳費年限。

四、職業年金。

單位繳納8%個人繳納4%。職業年金大約可以提高替代率(佔在職工資的比重)20%。

對於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以上的繳費基數是相同的,都包括基本工資、國家統一的津補貼和績效工資。改革性的補貼、獎勵性的補貼暫時不納入繳費基數。

通過以上的內容可以看出:養老金與個人賬戶存儲額、計發月數、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累計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過度係數、實際平均繳費指數、視同平均繳費指數等有關係。

因為個人什麼時候退休,不是個人能夠決定的,該退休時不退也不行,不該退休而想提前退休,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說,對於個人來說,不存在早退與晚退之情況。因此,養老金的高低與早晚退休扯不上關係的。

以60歲退休為標準,計發月數是139個月,決定養老金高低的因素就有:個人賬戶存儲額、在崗全省職工平均工資、繳費年限、平時工資,這四塊越高則養老金就越高;兩個繳費指數也是同自己的月工資高低有正比例關係;其中的計發係數在1%~1.4%之間,由各地測算後確定。

結語:

從參加工作到退休,時間長,月工資高,那麼,其退休時的養老金肯定高!

到了退休年齡時,個人賬戶存儲額與職業年金存儲額都不高的話,養老金怎麼也不會高!


(個人觀點,不足為據,僅作參考,歡迎斧正。謝謝閱讀!)


中小學教育者


在同樣條件下,退休越晚養老金會越高,這是毫無疑問的。

人們參加社會保險,雖然在現實中出現完全相同的案例的可能性非常之小,但我們仍然可以非常肯定地說出以上結論。原因在於,這是由我國退休基本養老金的計算辦法決定的。

根據公式我們可以知道,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其退休基本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以下六個因素:

社平工資、繳費指數、繳費時間、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過渡養老金。

下面,我們就結合以上因素來分析,為什麼會出現“同樣條件下,晚退休比早退休養老金高”這種結果。

一,社平工資。

計算退休基本養老金要使用社平工資數據,而且是採用參保人退休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資。

眾所周知,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工資增長比較多,平均年增長在10%以上。這樣,晚退休的計算養老金使用的社平工資,就會比早退休的高,從而養老金也會提高一些。

當然,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也會提高,但是相比較而言不如社平工資增長的幅度大,所以還是晚退休的養老金高一點。

二,繳費時間。

晚退休的繳費時間長,每延長繳費一年會提高基礎養老金一個百分點。這是根據“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來定的,肯定是多繳養老保險費的參保人退休養老金要高。


三,個人賬戶養老金

晚退休的參保人繳費時間長、繳納養老保險費多,計入個人賬戶的養老金也就多。同時,由於晚退休的人理論上領取養老金的時間要短,也就是計發月數少。按照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公式: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很明顯,同樣條件下晚退休的人個人賬戶養老金會拿的多一些。

下圖為我們根據QD時數據計算的結果(只考慮相同的繳費)。

由表中數據可見,同樣的條件下,60歲退休的人比55歲退休的人養老金要高。


顏開文


對,越晚退休領到的養老金越高,但是大家知道為什麼越晚退休領到的養老金越多嗎?到底晚退休和早退休哪個更划算?如果您也存在類似的疑惑,不妨跟超老師一起來一探究竟!

第一,50歲退休繳納15年養老保險為什麼比55歲退休繳納20年每月少多少養老金?

1.超老師解析: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要搬出養老金計算公式,通過養老金計算公式我們會發現,如果歷年繳費基數相同,則退休前一年月均職工社平工資、繳費年限和退休年齡就成為決定養老金高低的關鍵因素。

也就是說,退休越晚,退休上一年度職工月均社平工資越高、繳費年限也就越長,基礎養老金部分的基數和比例就越大,基礎養老金就越高;退休年齡越晚,個人賬戶儲存額越多,計發月數越小,個人賬戶養老金也就隨之增加;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同時增加,退休後月養老金就會大幅提高嘛。

2.案例分析:

甲女士和乙女士,在同一個城市的同一家公司上班,職位相同,養老保險都按照歷年社平工資繳費基數繳費,但是在2013年達到50週歲法定退休年齡,甲女士因為身體狀況原因,養老保險夠15年就辦理了退休,而乙女士則被公司留用5年,繼續繳納社保,到2018年達到55週歲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

注:假設2012年該城市職工月均社平工資為5000元,甲女士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為5萬;2017年為8500元,乙女士個人賬戶儲存額為8.5萬。

則50歲退休的甲女士退休當月養老金為:

基礎養老金=(5000+5000×1)÷2×1%×15=75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50000÷195=256.41元;

55歲退休的乙女士退休當月的養老金為:

基礎養老金=(8500+8500×1)÷2×1%×20=17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85000÷170=500元;

合計得出:繳費基數相同,退休城市相同,50歲退休的甲女士退休當月養老金為1006.41元;55歲退休的乙女士退休當月養老金為2300元。

小結:按照歷年社平工資繳費晚退休5年,基礎養老金增加950元,漲幅約為127%;個人賬戶養老金增加243.59元,漲幅約為95%;退休當月養老金增加1293.59元,漲幅為129%。

第二,晚退休5年和早退休哪個更划算?

1.早退休相對於晚退休的利處:

①早退休多領5年養老金;

早退休早拿養老金,相對於乙女士來講,甲女士多領了5年養老金,按照歷年養老金漲幅5%來計算,約多領(1006.41+1006.41×1.05+1006.41×1.05^2+……1006.41×1.05^4)×12=【66754元】。

②早退休不用再繳納養老保險費用。

按照乙女士退休上一年職工月均社平工資8500來計算,乙女士一年就多交8500×8%×12=【8160元】養老保險費用。

2.早退休相對於晚退休的弊端:

①晚退休養老金漲幅高於早退休;

就退休當月養老金來算,晚退休相當於晚退休的2.3倍,且養老金基數大,未來的漲幅也高於早退休的乙女士。養老金同樣是漲幅5%,早退休的甲女士第7年養老金增加1006.41×1.05^6-1006.41×1.05^5=64元;而乙女士的養老金增加2300×1.05-2300=【115元】。

②晚退休還有工資領取;

早退休如果不工作就沒辦法繼續領取,而晚退休的乙女士則退休前一年就領到工資8500×12=【102000元】。

小結:早退休的甲女士相對於晚退休的乙女士,5年多領66754元養老金,少交3萬左右養老保險費用。但是與此同時,養老金漲幅低於晚退休的乙女士100%,少領工資約合10萬元。單從以上對比數據來看,早退休和晚退休沒啥太大的區別。

超老師總結:

選擇早退休還是晚退休不可一概而論誰好誰壞,如果50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抉擇要不要延遲退休,我覺得主要還得看【退休時的身體健康狀況】。

如果身體倍棒且閒來無事,那多工作多領取養老金,提前賺回繳納的養老保險,未嘗不可嘛!如果身體狀況不太好且家庭負擔比較重,當然是儘快解脫,按月領取養老金,儘快調養身體,爭取多領養老金多賺養老金,畢竟養老金領取無時間限制,活到萬壽無疆,依然可以領到地老天荒。

歡迎【關注懂社保、懂退休、懂職場的超老師】,一起學習更多職場和社保實操知識。更多【分享】,更多【收穫】!

職說社保


晚退休交的養老保險時間長,數額大,退休金額肯定是要比早退休的人要髙一些的。同樣情況下,早退和晚退差距肯定會不小的。

但是,老百姓有句俗話:不怕得子晚,就怕壽處短。如果你二十得子,三十死亡,你是佔不上孩子光的。如果你五十有兒,活到八十,你照樣可以占上孩子的光。

退休早和退休晚,一般來說對退休金的總額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比如說,都是同年同月同日參加工作,一個五十五退休,一個六十五退休,假如晚退比早退多一倍的工資。如果都活到平均壽命七十五歲,晚退休拿高退休金拿了十年,早退休的雖然退休金少了一半,但他卻已經拿了二十年。總額是一樣的。而不同的是,早退休的比晚退休的多休息了十年。

如果你們的壽命都沒有活到七十五,比如只活到七十歲,那晚退休就不如早退休了,你領的退休金總額只有人家的百分之七十五了吧。

當然,如果你們都活到八九十歲,那退休早與晚的退休金就相差甚遠了。人家每多活一天,就比你多一倍的工資呢。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貴州中公教育為您解答。

養老金並軌改革後,基本養老金待遇分為兩部分:一是基礎養老金,以社會平均工資和本人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每繳費1年計發1個百分點,即繳費年限越長,待遇水平越高。二是個人賬戶養老金,累計歷年個人繳費的本息,除以規定的計發月數。

同樣年齡退休的,計發月數相同,所以繳費越多,待遇水平越高;而同樣個人賬戶積累的,退休越晚,計發月數越少,待遇水平越高。


這是對退休養老待遇確定機制的重大改革,由原來按“最終工資”的一定比例分檔計發退休費,改為主要按照本人歷年繳費多少、繳費期長短來計算養老金標準,能夠充分體現個人全部職業生涯所作貢獻將會普遍發放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卡,實行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


貴州中公教育


越晚退休養老金越高嗎?同樣條件下,晚退休比早退休養老金要高嗎?

由於同一個人,不可能既早退或晚退兩種兼得,只能選擇其一。

首先,如果選擇晚退,在晚退的幾年內,可以持續繳納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延長、個人賬戶養老增加、退休前社會平均工資增高,那麼養老金肯定要比幾年前退休時高是肯定的。

但是,從最近十五年看,退休後養老金連年增加,每年都會有一定的漲幅,如果早退幾年,退休幾年內的漲幅較高,到晚退那一年時,與晚退相比較,孰高孰低還真不一定。這樣的例子在前幾年尤其明顯,前幾年由於養老金連續平均漲幅達到10%,所以出現了很多在晚退人員退休後發現,由於先退人員養老金增加較高,反而是先退人員養老金高於於晚退人員的情況,倒掛現象確實不十分合理,但客觀存在。


第二,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來,不論是企業人員還是機關事業單位都已經開始繳納養老保險,所以,以後退休後的養老金多少是與繳費年限相關的。(過渡期的機關事業單位計算方式略特殊,但也與繳費年限相關)

如果選擇晚退,繼續持續工作幾年,但是之後沒有繳納養老保險,在退休時只是核算養老金的社會平均工資一項高一些,但是繳費年限、個人賬戶(不考慮利息)均未發生變化,那麼養老金高也高不了太多。也就是說,如果希望晚退養老金高些,還要繼續交費。

第三,延遲退休的影響。最近幾年,延遲退休的消息一直是不絕於耳,雖然到今仍未見到政策出臺,但是,如果一旦選擇晚退又遇上延遲退休,不知對您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所以,建議您如果現在有機會退下來,還是選擇頤養天年,讓位年輕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