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人要懂:人多的飯局不要去、無聊的飯局不要去”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在這非常時期,儘量不出去吃飯,少去人多的地方,在家勤洗手,勤開窗,做好自身防護。您說的千真萬確。


dfkbs-lt


我覺得說的有道理。有些飯局上的吃吃喝喝,用通俗的話說就是酒肉朋友,現在我們的社會人都變得那麼膚淺,很多人為了打發無聊時光經常組織一些飯局、牌局,我覺得不可取。以前我也是經常吃吃喝喝,不僅彩禮聚散,還把身體吃出來問題。但適當的朋友聚會也是必要的可以增進友誼。


佳006


懂事的都懂得“人多的飯局不要去、無聊的飯局不要去”,學會赴飯局,就會避免不必要的尷尬和不舒適,這樣的飯局不如自己回家煮碗麵條吃。

人多的飯局

人多的飯局最大的問題,人多、桌面大,與對面的溝通不緊密。要全是同事或朋友還好,若是其中有一多半不認識的人,你基本就是看客了。別人再介紹,再熱情,你也不會馬上融入這個飯局中。

頂多是介紹的時候握握手,倒倒茶,遞遞煙,喝酒的時候敬敬酒,然後就是吃菜,別人敬酒時就喝酒,其他時間看看東看看西,真的是好寂寞啊。因為你不是大範圍的中心,別人與你更沒有共同語言。沒有人問你想吃什麼愛吃什麼,轉到你面前的菜根本就不是可口的。遇到這種情況時,就要學會應付,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了,自己餓了回家再吃點。

無聊的飯局

無聊的飯局呢,就是找你陪客的飯局,你就是陪吃的。別人說話也不便插,他們說的全是自己該辦的事,與你沒有任何關係。有些話還不需要聽的時候,就起身裝做上衛生間,自己找個地方呆一會,差不多了再回來。這種無聊的飯局就是求人辦事的飯局,大家都有目的性,能不參加就不參加了。

最開心的飯局

最開心的飯局,就是找三五好友,找合意地點,點可口的小菜,端上酒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喝起來。因為是好友,喝多少沒有人逼你,喝吐了沒有人笑你,還有人幫你付賬,這就是好友。這樣的飯局參加過N次都不會煩的。

黎濤微世界我在等著你,期待大家的關注與點評,謝謝。


黎濤微世界我在等著你


《老梁觀世界》裡,老梁說飯局意義:一是溝通信息,進行利益交換,二是給人的心裡帶來安全感。人太多、無聊的飯局去了也沒意義。

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般人多的時候,大家彼此不是都認識,不知道給聊什麼,每個人的好像都有幾個的話題。要聊總得找個藉口吧,那就離不開喝酒。

記得有次朋友請吃飯,他說請了十幾個人,必須去給他撐臉面,沒事可以多認識朋友,我以不會喝酒也沒給拒絕了。

在飯局上只有幾個認識的,也就和他們坐一起,畢竟我不怎麼會聊。還沒開吃大家就要舉杯共飲,我就倒了點茶水,有幾個不認識的就說我不給他們面子,現場氣氛一度尷尬,朋友知道我的情況沒法辦,自罰三杯算是完事。

飯局上大家很沒個正形,實在無聊,去了也就閒吃閒喝,所討論的話題絕對是無意義,沒有任何信息含量,大都是一些八卦。

後來他們開始玩轉盤喝酒,我不會喝就要求主動退出,他們不許,沒辦法,不過運氣還好,轉到我的次數也少,朋友都給替喝了。不過有一個我不認識的就慘了,三杯又三杯的給整慘了,直接喝大了,溜下桌子了。沒辦法扶著吐了好幾次,嘴裡亂喊,一點不安分,還喊著要唱歌。有幾個就起鬨,沒轍大家就一起轉移陣地去KTV。

到了KTV開好包間,那個喝酒的哥們躺地板上就不起來,朋友和我把那哥們抬出去就在樓上訂了房間,弄的醒酒的藥給喝也不喝,斷斷續續在廁所吐了好幾次安分的去睡覺了,其他人也是繼續唱他們的歌。

小飯局那就不一樣,也就那麼幾個人,大家更容易達成共識,利於信息的溝通,同時也會給心裡帶來安全感,更有意義。






矢車菊的時光


很多人都認為,飯局意味著人脈、關係和機遇。實際上是不是都如此呢?

我的觀點是,並非都如此。

社會是一個巨大的海洋,或者說,是一片巨大的森林。正所謂,海大了,什麼驚濤駭浪和汙泥兇險都有;林子大了,什麼苔蘚地衣、毒蛇猛獸都有。飯局,實際上也分檔次、層次、目的和意義。有些飯局,很有價值和意義,有些飯局,魚龍混雜,非常尷尬與無聊。甚至,也不乏鴻門宴。

一個成功的人或想要成功的人,他進入飯局是有所選擇的。當然,混吃混喝的除外。我相信,所有有所追求的人,他們都不會僅為吃飯而隨便出入飯局。

圈層時代,人們對圈子的經營是非常重視的。通常情況下,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經營的圈子。即使突破,也希望是對自己的圈子有所裨益。

很多人野心很大,希望朋友遍天下,結識全世界的政界要員、商界名流、藝術家名流,甚至三教九流,無所不包,其實這是沒多大用處的。先不說每個人的精力有限,即使你把所有人都結識完,跟你有交情的能有多少?交情深厚的又有多少?即使你跟所有人都能套上交情,但當你真正需要的時候,又有幾個人能夠幫到你?願意幫你?願意死心塌地幫你?

場面上的人,多是相互捧捧場而已。一旦有事,都得反覆掂量輕重,值不值得。說句難聽點的話,能不踩你就不錯了。

所以,人這一輩子,真正的知己無非就是三五人而已。甚至有的人一輩子,一個知心朋友都沒有,那才叫悲催!

所以,想通過一次飯局改變命運是天真的,想通過亂七八糟的飯局營造有利、有力的圈子同樣是天真的!

我對飯局給自己制定了九大原則:

1、 烏七八糟的飯局不參加。已經過了混飯吃的年齡,只選擇性參加飯局,否則寧可窩在家裡吃稀飯麵條,也不出去吃大魚大肉。

2、 離題萬里的飯局不參加。一群八竿子打不著的人,不知道吃飯的是什麼人,吃誰的請,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什麼話,很無聊。

3、 人太多的飯局不參加。黑壓壓一片,不知道主角是誰,主題是什麼,每人過來打一圈酒,打回去再一圈,誰是誰都是懵的。下次碰到跟你幹了幾大杯、說了一大堆客氣話的人,卻連名字都沒記住。你殷勤地說:“上次我們喝得很嗨!”他一瞪眼反問:“是嗎?”你覺得是不是很滑稽很無聊啊!

4、 熟人圈子的飯局不經常參加。有人喜歡天天聚會同一幫人,同一幫人天天聚。我不喜歡。雖然人不聚不親,但也不是這種聚法。相反,如果確實有時間,我還願意去拓展一下陌生圈子。

5、 不知底細的人的飯局不參加。飯局是個江湖,很多人壞事都壞在吃喝玩樂上。吃飯喪德失格是輕的,吃飯喪命也不是沒有。

6、 不跟酒德不好的人吃飯、喝酒。不沾酒好好的,一喝酒就鬧事,灌酒的、摔杯子的、吵架打架的,這種場合千萬別請我,請我也不去。去了也難免中途離場,拂袖而去,弄得大家都不爽。

7、 如果沒有主持人介紹引導,不給不熟悉的人敬酒,也不喝陌生人場面上的酒,更不跟陌生場面上的人拼酒。也不提倡隨便向陌生人敬酒——除非你確實非常想認識某一兩個人。

8、 不跟沒有節制的人在飯局上拖時間。如果發現整個飯局冗長無趣,對不起,我先撤。

9、 不吃勉為其難的飯局。如果別人求你辦事,或為了感謝你,又不具備實力條件,招待起來很勉強,最好不吃這樣的飯,免得造孽。








世照網傳媒黃河


“人多的飯局不要去、無聊的飯局也不要去”,這句話非常有道理。親人之間的聚會除外,其它的大多數飯局其不在“飯”,而在“局”,大多時候飯局的目的無非是朋友間交流感情增加友誼或是為達到一定目的、利益或是另有企圖。而人多的飯局,無非就是兩種極端情況:如果主陪能帶的動,酒一起就人仰馬翻亂哄哄一團;如果主陪帶不動,那麼一整場就會死氣沉沉毫無生氣。這兩種情況下,這個飯局就會毫無意義。而無聊的飯局既然知道無聊,那就更不能去了,除了浪費時間、浪費感情、浪費口舌崩掉、浪費身體,別的一無所獲。




行走的雨


人生中,我們會有無數次的聚會!!無論是人多的飯局,還是無聊的飯局,我的意見是~要學會取捨!

人生懂得取捨,學會說不,才會獲得自由和幸福!

🍻🍻人太多的飯局,沒有特殊意義的,最好不參加!

一,因為目前有流感,容易傳播疫情。

有沒有一些慢性疾病的交叉感染呢?你肯定不知道或者不確定!

所以目前出於自身安全的考慮!為了自己好,也是為了他人好!最好不要參加一些人多的飯局或聚會!

二,飯局人太多,嘴太雜,容易生是非!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藉著酒勁,往往人與人之間說話的時候,就容易出格!

本身說者無意,但是聽者有心!非常容易發生不必要的口角!進而在飯局上,演變成不必要的肢體衝突!嚴重的,還會造成身體上的傷害!這樣的結局,都是我們不想看到的,但是卻是經常發生的!

往往都是一句話,一個過激的行為,而給我們留下終身的悔恨和遺憾!

三,如果你真有重要的事情,那麼在人多的飯局上,也溝通不了!

年齡越大的時候,越應該學會,把自己的圈子縮小!

🍻🍻所以說,滾滾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

🍻🍻無聊的飯局,沒有主題的聚會,最好不參加!

一,是因為浪費時間,浪費精力,浪費金錢,關係不到位,一點兒意義都沒有!

二,如果就是為了吃吃喝喝,就是為了喝酒而聚會,那麼這樣的飯局真的沒有意義!

酒喝多了,反而傷肝!

飯菜吃多了,反而會傷脾胃!

🐷🐷暴飲暴食,對健康最沒有好處!

再有,很多的飯店,飯菜不一定衛生。還會有很多的防腐劑添加劑在裡面。不乾淨不安全的食物,對身體也會有或多或少的傷害!

所以為了我們自身的安全,為了自身的健康,也要儘量少參加一些,無聊的飯局和人多的聚會!

🐝感謝大家的瀏覽關注!

🐝【贏養生】敬請大家給予評論指導!


贏養生


人多的飯局有些還是要去的,但是“無聊的飯局”則可以不參加。

人多的飯局對於你來說可能沒有多大的意義,但是對於別人來說,可能非常有意義,你雖然是個“參與者”,但是給朋友捧場了,朋友會非常高興。

“無聊的飯局”在我心目中,我認為都是“有目的的飯局”,這類飯局最好不要參加!


每個人都有親人、朋友、同事,因為親朋好友多,所以都會有各種場合的飯局,而這些飯局,我們可以選擇性的參加,有意義的飯局我們就去,有目的的飯局,我們就少去或不去。

記得2017年12月初,幫幫團舉辦2017年年會,我們群成員都可以報名參加,每人A費60元。我認為這個聚會很有意義,於是我就提前交了60元的報名費,到時間後,我就去參加年會。那場年會有40多桌,年會上幫幫團的團長總結了2017年的工作,制定了2018年的目標,還有幫幫團成員自發組編的精彩節目,我認為挺有意義,開完會後開始聚餐,就在那天,我和“老胡寫實”認識,並且還是坐在一桌上喝酒。

春節前,我們單位舉辦年終聚會,2019年是我們單位建廠50週年,我們單位的在職職工只有40多人,可退休職工有100多人。退休職工中年齡大的、身體不好的都沒有邀請,最後退休職工代表有40多人參加。退休職工很多人都是多年沒有見面了,因為這個建廠50週年聚會,使很多老同事又找到了聯繫。單位的退休職工非常感謝這場大聚會。

身邊朋友孫哥,我們在一起關係挺好,他非常喜歡喝酒,而且還喜歡多人一起吃飯喝酒。有好多次孫哥找約我喝酒,我問了都有誰?聽孫哥說完名字後,發現有一多半我都不認識,於是直接說有事情,將飯局推掉了。因為這個飯局純粹就是一個酒局,而且還都是不認識朋友,難免會多喝。這種飯局我認為都是“無聊”的飯,我不喜歡參加!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要學會判斷每個飯局的意義何在。

有意義的飯局,我們就去參加。反之,就找理由推掉,不去參加!


人在風上走


人到中年,人多的飯局不要去

01

參加了一個飯局,人巨多,有二十多個。

人員構成,有朋友,有朋友的朋友,也有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有的人,知根知底非常熟悉,有的人,只不過是點頭之交,而有的人,我們壓根兒就互不認識。

從職業上講,有像自己一樣的工薪階層,也有多少有點職務的官員,還有社會上的人士。

中國人的飯局有時候就像中國菜,把不相干的材料組合到一起,雜燴也罷,亂燉也罷,總是充滿了想象力。

02

訂的是本地最好的飯店裡那間最大的包廂,像我這樣心裡沒底的人去得最早,尋一個既非主位又非陪位的角落坐定。

後來的人和先到的人打個招呼,然後坐到自己最熟悉的朋友旁邊。

最牛最重要的人物和自以為最牛最重要的人物照例是最晚到,進門後大家都站起來問候,他掃視一下全場,同時寒暄幾句,然後昂然徑直坐到主位。

桌子好大,看看桌子對面的客人,好像遙望地球的另一端。

想和對面的人說句話,如果不要求其他人不再喧譁,根本就聽不清。

於是,乾脆就不說。

好在,幾輪象徵性的敬酒過後,大家開始捉對廝殺,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旁邊的朋友身上。

雖然現場一片亂糟糟,倒也相安無事。

說實話,這樣的飯局,如果你既非主人又非主角,既未心懷鬼胎又未被人心懷鬼胎,真的沒有多大意思。

03

賈平凹寫過一篇題為《老兄,今晚的飯局我就不去了》的文章。

準確地說,他是以書信體的格式,推掉了朋友組織的一個由官員和大款參加的飯局。

雖然身為省文聯主席的賈平凹也是堂堂正正的廳級幹部,但和那些真正手握重權或懷揣重金的人在一起吃飯,仍然會覺得不自在。

所以,他堅辭不去。

在信的結尾,賈平凹寫道:

“幾時我來做東,回報你的心意,咱坐小飯館,一壺酒,兩個人,三碗飯,四盤菜,五六十分鐘吃一頓!”

這番話,說出了賈平凹心中最完美的飯局的樣子,也讓讀者擊節讚歎!

04

有人說,人到中年,超過10個人的飯局儘量要少參加。

也有人說,人到中年,超過5個人的飯局儘量要少參加。

不管是幾個人,其實說的都是一個意思,年齡漸長,人生要開始學會做減法,應該少一些無用的社交,多一些真誠的相聚。

而飯局上的人數,則是越少越好,否則效果會打折扣。

記得上大學時,校門口一個小酒吧的廣告上錄有一首小詩: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極喜歡這詩的意境。

想想,天陰陰沉沉,好像還有一兩個雪花,和三兩知己,坐在暖烘烘的火爐旁邊,一壺淡酒,幾盤小菜,喝酒談天,不亦快哉!

如果能夠選擇,每一次飯局,我希望都是這種樣子。

05

和真正的朋友吃飯,不拘形式。

記得在很多年以前,那時候還流行在家裡請客吃飯,我有一次請人在家裡涮火鍋。

吃完之後,準備的酒菜還剩下好多。

次日中午,我給一位最要好的朋友打電話,請他過來繼續涮。

請他吃剩菜是否合適,我想都沒想,他也不以為意。

反正,我們倆胡吃海塞,把桌子上的肉、菜都掃蕩一空,只剩下空盤子一摞,空啤酒瓶若干。

那天,我們邊吃邊聊,一直持續了大半個下午,都專門向單位請假沒去上班。

前一天晚上來我家吃飯的都有誰,我早就不記得了,但和朋友的那次把酒言歡,卻至今難忘。

雖然,酒是剩酒,菜是剩菜。

但朋友是真朋友,感情是真感情。

06

關於對朋友和圈子的理解,周國平有一段發人深省的論述:

“我心目中的朋友,既非泛泛之交的熟人,也不必是心心相印的戀人,程度當在兩者之間。在這個世界上也有些這樣的人,不見面時會互相惦記,見了面能感覺到一種默契,在一起度過一段愉快的時光,他們便是我心目中的朋友了。有時候,這樣的朋友會像滾雪球一樣聚合,形成一個所謂的圈子。圈子容易給人以錯覺,誤以為圈中人都是朋友。”

其實很多飯局,就是由這樣的朋友圈子組成,雪球滾得挺大,但朋友的味道卻可能淡了。

也許,這是生活的身不由己。

但如果有可能,我還是喜歡三五知己小範圍的聚聚,說說心裡話,嘮嘮家常嗑,不用擔心哪句話說錯會影響形象,也不用擔心被錄了像發到網上惹來是非。

這樣的飯局,胃裡舒服,心裡舒服,渾身都舒服。

有人說,最理想的生活是:乾淨的圈子,規律的生活,中意的人。

人到中年,我喜歡這樣的生活。




青梅煮酒之水煮沉浮


吃吃喝喝交不來真情,人多的飯局酒局聚會更多是顯擺炫耀,雖然其中的道理大家都很明白,為什麼還要去參加?

  1. 道理都懂能躲的也都會盡量躲著不去,實在沒有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去,不能因為一時的固執弄得大家以後見面不好意思。
  2. 躲不開飯局酒局去是去了,聰明的人最多也只是表面的寒暄,做做表面文章而已,不會刻意的發表自己意見。
  3. 傷財勞命的聚會,有時想發表自己的看法,往往是說者無心,未必聽者無意,難免會有人對號入座,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春節前,之前工作單位的領導給我打電話讓去參加員工聚會,電話微信催了十幾通,實在是推脫不了只能參加。不想去是因為自己辭職畢竟快一年了,怕和以前的同事之間太久沒有聯絡會有所生分,再就是已經沒有了工作上的合作,很難有交流上的共鳴。

到了聚會的地方,情景和自己預想的相差無幾,見面後走過場的寒暄之後,大家舉杯暢飲看似熱情洋溢,實質上卻沒有了在一起共事時的真切,更多是虛假的感覺。

畢竟我的辭職原因是為了自己創業,因為有領導在場,對於之前在單位時關係好的同事的關心詢問,也只能是委婉回答。自己覺得如果回答問題過於偏激,肯定會引起領導和同事之間的誤解,假如自己說創業比上班好,領導聽到肯定會認為在給其他同事帶來負面影響,日後有同事效仿肯定會引起領導對自己反感。如果回答自己創業不如上班好,正好給了領導以後警示其他員工的事例,從而讓自己的被動。

三個多小時的酒局自己如坐針氈,因為自己的有所顧忌,領導卻說我變得比以前圓滑了不少,而自己也只能是一笑了之,說實話當時特別後悔自己硬著頭皮參加這次聚會,因為聚會是AA制,下來花200多的份子錢不說,還弄得自己身心俱疲。

經歷過後才能真正體會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告別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酒局飯局的必要性,畢竟沒有人願意讓別人重傷自己,也不願意自己去重傷別人而樹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