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王守仁一介書生可以輕鬆平定寧王叛亂?

今古言堂


明朝中期的軍權管的真嚴啊,王陽明空手套白狼,自己招募鄉勇就平定了大規模匪患,打完還要立馬卸甲歸田。

打寧王時,王陽明也只是江西巡撫,用幾萬手下的衛戍兵(不屬於一線戰鬥部隊)就平定了不忿百年,秣馬厲兵幾十年的寧王。結果正德皇帝御駕親征還沒走到地方,寧王叛亂就被平定了,正德皇帝沒過癮,把寧王放了再打一次還差點翻車。


站烽


王守仁作為一介書生,他最令人稱道的成就是在心學的發展和傳播上。宋明時期,理學當道,王守仁卻成為了心學集大成者,並使其名揚海外。由於王守仁在文化上太過出類拔萃,以至於讓人忽視其軍事上的赫赫功勳。王守仁曾用三十餘日便平定寧王叛亂,他為何能立下此功?

王守仁自幼便有擒殺賊寇為國效忠之志。自古以來,學而優則仕都被讀書人奉為圭臬,王守仁則不然。明英宗時期,蒙古瓦剌部興起,入侵明朝,明英宗欲效仿其祖明成祖御駕親征蒙古。然而,事與願違,明英宗不僅沒能大勝歸來,反而被敵軍圍困於土木堡。最終,明英宗被俘,英國公張輔等重臣戰死,此次“土木之變”可以說是國家的奇恥大辱。王守仁覺得,儘管此事已經過去很多年,但是仍然讓人倍感恥辱,因此下定決心維護朝廷。

為施展抱負,王守仁不僅廣泛涉獵兵法,還修習武藝。王守仁幼時便廣覽兵書,他十五歲時,還曾向皇帝獻計平定農民起義。中進士後,更是喜歡談論軍事。王守仁深知紙上談兵不可靠,他射箭的本領,幾乎是矢無虛發。除此之外,他還遊歷過居庸關一帶,對地理環境十分了解。王守仁入朝為官後,曾在兵部任職。這些經歷都讓他對於軍事十分了解,日後平定造反自然也就不在話下。

王守仁曾經平定過江西叛亂,有帶兵打仗的經驗。王守仁曾被任命為左僉都御史,巡撫於南安等地。當時南中等地帶多盜賊,他們佔山為王,且互相照應,經常去各縣府劫掠。而官府並無抵抗之力,贛縣主簿甚至戰死,前任巡撫也嚇得託病不敢上任。王守仁上任後,先揪出官府內部的叛徒,掌握了盜賊的信息。除此之外,他還將福建與廣東的兵馬會兵,連破四十餘寨。後來,他上書請求獲得命令將士的權力,以便行事。得到應允後,王守仁幾乎蕩平了當地賊寇。這些賊寇作亂數十年,卻被王守仁一朝剿滅,他的本事稱得上用兵如神。

在平定寧王叛亂中,王守仁不僅計策高超,而且兵貴神速。王守仁採用疑兵之計,他假裝傳檄各地,聲稱要率十六萬兵馬進攻寧王老巢。寧王忌憚於王守仁兵多勢重,不敢輕舉妄動。等十多天後,才敢進攻南京。殊不知王守仁正是藉此時間,組建了八萬兵馬。他趁此機會,直逼寧王老巢,逼得寧王不得不回兵救援。但是為時已晚,寧王最終被擒。王守仁雖然兵力不足,但用計卻極妙。虛虛實實讓人摸不著頭腦,又能抓住時機出其不意直搗黃龍,實在令人欽佩。

王守仁雖為讀書人,卻又不困守書齋,心中裝的是天下的風起雲湧。王守仁於平定叛亂一事立下功勳,但他急流勇退,也保全了自身。如此有勇有謀之人,若是在亂世之中,可能會更為耀眼。不過就算在太平盛世,其成就也令人望塵莫及。


鄧海春


王守仁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知行合一”王陽明,他龍場悟道創立“心學”,成為了第四位入學大家。王陽明雖然近幾年有過譽的傾向,但是我目前除了曾國藩,還沒有找到像他這樣學問大、人情達練、世事洞明,還能將哲學思想運用到如此程度的人。



王陽明討伐寧王反叛是他一生中指揮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

時間發生在正德十四年(1516年),寧王朱宸濠叛亂。朱宸濠是朱權的重孫子,他世襲了寧王爵位後,就一直預謀叛亂,畢竟朱棣當年靖難時可是答應他老祖宗朱權平分天下的,可是朱棣這老狐狸就沒兌現過承諾,既然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由他世襲了寧王爵位,就要把該得到的天下搶回來。

我們的主角王陽明當時在哪?被派往福建勘事,寧王叛亂的時候他在寧王藩地南昌往南百里的豐城。事實上他也因此躲過了一劫,因為寧王以過生日為由扣押了大批前來祝壽的地方官員,脅迫他們隨自己起義,不從的直接腦袋不保。而王陽明到達豐城時,被告知了這件事,王陽明官船也不坐了,找了條小船逃跑,所以寧王才沒抓住他。


(龍場悟道)

王陽明跑到了哪裡呢?他跑到了吉安,然後和知府伍文定一起發繳文傳寧王謀叛罪,召集軍糧、官吏前來平叛。很快,江西各地十幾個知府、知縣以及其他官員,就帶人趕來的,只是每個人也就帶來千百把人。反觀寧王呢,號稱有十萬雄兵,真實的總兵力也有六萬多人,雙方的實力有點懸殊。

既然拉開架勢,那就幹吧。寧王正準備直搗黃龍,攻打南京城的時候,弱小的王陽明一方率先開動。

當然王陽明這樣的人物怎麼可能硬碰硬呢?他先幹了兩件“騙人”的事,王陽明擔心寧王直攻南京城,於是他就偽造討伐繳文,上面寫了各部合兵十六萬大軍,直搗南昌。當然這份繳文不出意外的被寧王“截獲”,寧王一看嚇一跳,好傢伙,十六萬大軍要打我老巢,看來打南京的事情得稍後再議了。

王陽明乾的第二件事是寫給寧王的兩個軍師李士實、劉養正寫了封蠟書密信,大意是感謝他們“迷途知返,為國效力之誠。”並且命令兩人及早督促寧王發兵攻打南京城。這封密信又不出意外的被寧王“截獲”了。正好這個時候兩個軍師看寧王一直不出兵,就催促寧王趕緊攻打南京城。


這兩招一出,為王陽明爭取了半個多月的時間。王陽明利用這段時間,迅速集結了八萬多人,並且做好了戰鬥準備。

半個月時間後寧王終於醒悟過來,帶兵出了南昌,拿下了九江、南康等地,沿著長江順流而下,抵達了安慶。

這是有人主張與寧王主力對決,解安慶之危。但是王陽明有不同看法,他決定直逼南昌,趁著寧王主力不在,南昌空虛,一戰破之。如果寧王回援,則可以打伏擊。

寧王果然從安慶回兵救安昌,浩浩蕩蕩一路啥了回來。結果路過黃安渡是,王陽明一邊命令知府伍文定率兵正面應敵,佯裝不敵。寧王大喜,帶著人就直不楞登的追殺。贛州知府刑珣率伏兵從寧王大軍背後殺出,另外還有兩路大軍在兩翼包抄,伍文定再掉頭殺回。寧王大敗,一路潰敗到八字腦。


雙方又在鄱陽湖上大戰,王陽明命人在船上裝滿柴草,乘風火燒寧王戰艦,重現了當年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戰陳友諒的場景,只可惜,寧王老祖宗當年是燒人的,他這一次是被燒的。這一戰,以寧王被活捉結束。


在在這場平叛戰爭中,王陽明使用三十六計中的第七計“無中生有”,成功運用假象欺騙寧王,讓寧王誤以為假的是真的,真的是假的。而王陽明的“緩兵之計”就是寧王失敗的最大原因。王陽明不同於孔孟之道,也不同於朱理之學,王陽明的“心學”、“格物致知”對我們的生活人生都有很多借鑑作用。


邯鄲醉


人總是越活越聰明。從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到明朝的王陽明這裡,開啟了中國人的認識論新篇章。王陽明心學涉及認識自我、認識世界、認識人和世界的關係等問題。王陽明的認識論是一個高峰,難以逾越。

王陽明認為,世界是可以認識的,也是可以改造的,要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必須要有強大的自我,而人可以通過努力,將自己培養成強大的人。

平定叛亂,就是改造世界。王陽明不但平定了困擾明朝多年的南贛四省的叛亂,而且一個多月內就平定了江西寧王的叛亂。一介書生,能夠辦成這麼大的事情,靠的是什麼?

靠的是強大的自己。王陽明的弟子問王陽明,如果你年輕的時候就被派來剿匪,能成功嗎?王陽明說:年輕的時候心智未定,性情浮躁,恐怕難以完成任務。

明朝的體制是文官帶兵制度,武官平時管訓練,打戰的時候派文官作為統帥,指揮調度作戰。進士出身的王陽明被委任位南贛巡撫,王陽明在剿匪的時候就用了許多辦法,文武兼用,虛實兼用,既保持武力手段,又進行說服教育,思想感化、分化瓦解。

後來,平定寧王叛亂也是採取這個辦法。王陽明認為,叛亂是以下犯上,是大逆不道,是虧心事,做虧心事的人很容易亂了陣腳,而王陽明作為朝廷命官進行平叛是正義的事業,是順應人心的事業,正義必然壓倒邪惡。所以,王陽明在艱難的時刻,在朝廷大軍還沒有來的時候,就從從容容開展了平定寧王的作戰。

王陽明對寧王既有實戰也有法律戰、心理戰、宣傳戰,造成一種讓寧王四面楚歌的感覺。寧王被王陽明這樣一搞,自然陣腳不穩,一個多月就被王陽明搞定,明武宗朱厚照率領的平叛大軍從北京出發才走到河北,朱厚照聽說王陽明已經搞定了寧王,有點失望,據說曾要求王陽明放了寧王,等自己率部再抓。

一般人是讀不懂王陽明的,最多是一點零零散散的皮毛。王陽明的父親是明朝的狀元,王陽明天資很高,從小調皮。考上進士後,王陽明不安心工作,後來彈劾太監劉瑾,被太監劉瑾打了40廷杖,流放貴陽龍場。王陽明那段時間生命得不到保障,吃盡了苦頭,但也因此開拓了視野、練就了強大內心。

王陽明心學是強人之學、是聖人之學、是苦難之學,要是你沒有艱難困苦的經歷,要想理解王陽明的學說,太難了。自古雄才多磨難,紈絝子弟少偉男;玉不琢不成器;等等,說的其實也是這個道理。王陽明心學不是嚴密的科學,但是是激勵之學、鼓勁之學,也含有許多科學道理。


坐看東南了


王陽明之所以可以在短短三十多天內平定寧王叛亂,是因為其及其善於用兵。

眾所周知,王陽明創立心學,提出知行合一等觀點。但如果有人因此就強行把王陽明在心學上的成就等同於其軍事上的能力,我覺得是錯誤的,因此討論為什麼可以輕鬆平定寧王叛亂還得從其軍事能力上來說。

首先我們看看王陽明平叛的過程。明成祖以後,明朝其實對藩王管理比較嚴格,不許其私自擁有武裝,到武宗朱厚照的時候,他允許寧王恢復被撤銷的護衛,從此寧王得以招兵買馬,有了造反的機會。寧王以武宗荒淫無道為由發動叛亂,號稱十萬大軍,但根據史書記載,實際可能只有六萬,寧王在造反以後,水路並進,順江而下,兵臨安慶,意欲打下南京,此時王明陽發兵攻擊寧王老巢南昌,寧王率兵回援,中途遇襲被擒。

可以說王明明的軍事能力是很強的,後來王陽明又平定其他叛亂,悟出了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的道理,換句話話說他在軍事上的造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學術的成就。

因此,王明明之所以能平定叛亂是由於其卓越的軍事能力,軍事看的是天賦,王明明是個天才。



白馬與流星


王守仁,華夏大地繼孔孟之後,最接近聖人的人,說起他的別號——王陽明,大家可能更覺得如雷貫耳。

說起王陽明,並不是題中所說的一介書生,他是大明朝最為文武雙全之人,且自創心學,是中國自主哲學體系的開創者,他的哲學影響了包括中國、日本等很多國家在內的亞洲地區。

王陽明進士出生,文章、文采自不必多說,可在武學上,他也是造詣頗深,尤其在騎射方面。王陽明少年時就仗劍走天涯,孤身一人遊走居庸關外的大漠地帶,並以武藝出眾,獲得了以勇武著稱的敵對民族噠袒的認可,安全返回併成為了載歌載舞的朋友。後來在一次校場之上,一連三箭射中靶心,也充分展現了他精湛的箭術和過硬的心理。

而且,王陽明不僅武藝高,史書記載他在兵法、策論上也有很深的造詣,並且在平土匪、吐司等戰鬥中得到了很好的事件。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在龍場悟道之後,王陽明創建了心學。王陽明自小學習道家、儒家和佛家學說,但其創建的心學不同於道、佛、儒等學說,是一門實用性極強的學說,其“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等的核心理論對識讀人心、辨識時局而言是一種極好的方法論體系。

說完王陽明,再來說說寧王叛亂。寧王叛亂的法理依據是當年還是燕王的朱棣為了借兵向老寧王的一句開玩笑式的承諾,朱棣在向寧王強行借兵後,戲謔著對老寧王說,打下天下後,我們一人一半。發生這種事情,老寧王還能獲得封地,應該感激涕零了,可他卻把仇恨埋在了心底,並一代代傳了下去,直到一百多年後的朱宸濠,他有野心、有伎倆,但是缺乏大才能,更缺乏人才(關於人才,可能最出名的就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

朱宸濠為叛亂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且江西距離明朝南京較近,如能突然發動兵變,戰略明確地率大軍直指南京,是有可能與北京朝堂分庭抗禮的。但他碰到了大儒王陽明,在王陽明的籌劃下,他就地引兵將叛軍吸引到鄱陽湖地區進行進行決戰,從而為大明政府的援軍到來爭取時間。朱宸濠就這樣著了王陽明的道,並且直接被王陽明給平定了。

所以,以王陽明平定寧王叛亂這件事來講,平叛是必然的,而且這個叛亂也許由於王陽明的平定才能夠讓大家知曉,如果沒有王陽明參與的話,就這個叛亂時長和戰爭等級史料最多也就是寥寥數筆了。





它山狼煙


王守仁,後人的評價是明代思想家、軍事家、“知行合一”學說的開創者。

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

當時,王守仁正準備到福建平叛。在路上王守仁得到寧王叛亂消息後,立即趕往江西吉安,招兵買馬,張貼平叛文書。

王守仁之前平定盜賊後兵符己上交兵部,手中無兵。在江西境內的朝廷官員都來幫助。

王守仁向朝廷上奏了寧王叛亂的消息,然後又發佈了各種虛假的消息,用來迷惑叛軍,然後他又迅速的組織了武裝人員兩三萬人,採取了圍魏救趙的策略,一舉攻下了南昌。

正在全力攻佔安慶的朱宸濠,趕緊率領軍隊回援,結果中了王守仁在潘陽湖設下的埋伏,主力軍隊被一舉擊潰,朱宸濠也被活捉。

從寧王開始叛亂到叛亂被平定,王守仁用了35天。

歷史上,王守仁這樣的人才肯定是少見的。弘治十二年,王守仁考中進士。正德元年因為彈劾宦官劉瑾被貶官至貴州龍場。

也就在那裡,(至今在貴陽修文縣還有王陽明洞)王守仁自創門派,這就有了後人熟悉的“知行合一”的心學。

王守仁的心學從江南向江北過渡,從明末貫穿清初。王守仁的心學傳到日本,讓日本出現了明治維新。他的心學還影響了許多國家。

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思恩、田州一帶發生叛亂,嘉靖帝想到了王守仁。但此時王守仁已經老了,並且肺病纏身。王守仁硬撐著病體完成使命後辭官還鄉,最後病逝途中,享年57歲。


楓葉永刀


你以為的輕鬆,是王守仁的三十年之功!

在介紹王守仁平定寧平叛亂之前,有必要對這兩個人作個初步瞭解。

被平亂的寧王,叫朱宸濠。朱宸濠的曾祖父朱權,當年被朱棣“忽悠”被迫參加靖難之役,事成之後,又被朱棣忽悠到南昌,成了一個落魄“寧王”。正因為數次被忽悠,故而,寧王一脈一直都想找茬“扳回一局”。

這是寧王朱宸濠叛亂的背景。

王守仁又叫王陽明,他除了“書生”這個本職身份之外,還兼有軍事家、政治家、哲學家、心理學家,更厲害的是,他將這每一重“家”都修煉到極致了。


1472年,王陽明出生在一個官宦世家,祖父是文豪,父親王華是狀元。這等不凡的家世,從小就帶給王陽明一個不凡的“開始”——別人家的孩子五六歲就開始入私塾,王陽明五六歲才學會說話,12歲才進私塾。

第二年,王陽明就對私塾先生誇下海口:

“我要當聖人!”

之後,王陽明開始琢磨,如何才可以成聖?

翻遍了所有的聖賢書之後,王陽明終於在儒家經典《大學》裡找到一句:

“心正而後修身,身修而後齊家,家齊而後治國,國治而後平天下。”

聖賢書的終極目的是平天下,想要使天下太平,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帶兵打仗,平定天下不平之事啊!

於是,王陽明扔掉手裡的聖賢書,開始學習帶兵打仗。唉!想想也是可笑,教人如何成聖的聖賢書,竟然首先被扔掉。“聖人”的腦袋瓜,果然與別人不一樣。

1487年,王陽明15歲。這一年,他通過父親的關係,給成化皇帝寫了一份“奏章”,內容是如何平定農民起義。在奏章的最後,王陽明懇請皇帝,讓他帶兵打仗。

不過,成化皇帝並沒有注意這個15歲的毛孩子的奏章,估計連看都沒看一眼。王陽明並沒有心灰意冷,而是連續又寫了幾個,全都石沉大海。

這下王陽明終於確認了一件事:老爹牛B不代表自己牛B,還是老老實實地加強鍛鍊吧。

自信心受到嚴重打擊之後,不再糾結於那幾份“奏章”,轉而跑到塞外觀察地形。在塞外遊歷的過程中,王陽明“忽悠”了幾個蒙古人與他同行,有時候他還騎著馬衝到敵軍營地,跟敵人茬架。

跑到敵營“逛了”一圈之後,王陽明更加篤定自己要帶兵打仗的夢想。

自此之後,王陽明在讀書之餘,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和朋友在一起玩“排兵佈陣”的遊戲。

1517年,王陽明第一次帶兵打仗。

此時,距離王陽明第一次看兵書,已經過去整整30年!在這麼多年的過往中,王陽明經歷了身陷囹圄、發配邊疆、龍場悟道、戴罪復職等等。王陽明一直沒有忘記,30年前一起和朋友在書桌上“廝殺”的場景。

這一次帶兵打仗,王陽明帶了多少兵呢?除了幾個親信,沒有一兵一卒,就這,朝廷還不發軍餉,一切都考王陽明自己籌備。而王陽明的敵人呢?是盤踞在安南一代的大大小小的土匪,總人數超過10萬!

兵力這麼懸殊,王陽明怎麼打呢?

第一,故佈疑陣;第二,招收兵力;第三,出其不意;第四,借力打力。

這些個兵法看似很簡單,很多人也都能說出來。然而,真正能做到的人,古往今來一把手能數的過來。

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王陽明平息了安南土匪,沒有花朝廷一分錢!這種戰績,放在任何朝代都是奇蹟;而這個奇蹟,是一名從未帶兵打過仗的“文人”所創作。

安南匪亂平定之後,王陽明解散軍隊,告老還鄉。

王陽明行進路線

1519年,王陽明卷好鋪蓋,帶著兩個學生,從福建回故鄉,慢悠悠地沿著水路經安南折長江向老家紹興餘姚走。之所以走的很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有消息說寧王朱宸濠欲謀反。

與安南土匪相比,寧王朱宸濠有皇族血統、有將近十萬正規軍隊、有謀臣武將、有精兵利器、有固若金湯的城池。

當王陽明快走到南昌時,寧王朱宸濠果然造反。

王陽明等了一輩子,就在等一個“平天下”的機會,終於在47歲這年等到。這個“機會”並不好——王陽明手裡還是一個兵都沒有,而且皇帝已經命令下詔讓他回家養老,王陽明擅自行動,極有可能被誤認為“叛亂”。

在這個背景下,王陽明迅速作出決定,決定將手裡的資源做出以下安排:

  • 第一,派出一人去北京城,將朱宸濠造反的消息傳出去。

  • 第二,派人潛入寧王府所在地南昌,到處張貼“海報”,說朝廷派來20萬人鎮壓。

  • 第三,調集所有能調集的兵力,集結在南昌下游的長江江面。

當王陽明完成這一系列動作時,朱宸濠還沒從王陽明的“海報”裡轉過圈兒來,腦子裡還在想著怎麼向皇帝認慫、怎麼向皇帝道歉!

大概等了20天,朝廷的軍隊連影子也沒見到,朱宸濠方知自己被“忽悠”了!

一怒之下,朱宸濠調集6萬主力部隊,沿長江南下,準備攻下南京城另起爐灶,與北京城的正德皇帝對峙天下。

朱宸濠在長江下游打得正“嗨”的時候,忽然聽說,王陽明將南昌大本營給佔了!於是,朱宸濠急忙調兵回救南昌,剛剛走到鄱陽湖,被等在這裡的王陽明給包了餃子,朱宸濠也被捉了活的。

平定寧王之亂,王陽明從組織到剿滅,只用了35天,創造了王陽明一生用兵戰術最奇蹟的一筆。這看似簡單的一筆,卻包含了王陽明一生的大智慧和大魄力;為了這一筆,王陽明等了30年!


祗樹


王陽明這個人說他是千年難遇的聖人,既然是聖人,那就相當的厲害。

王陽明的父親王華是成化十七年的狀元!抱著虎父不要生出狗崽子的念頭,給王陽明請了很多老師。這小子不喜歡讀書,但很聰明,想法奇特,他父親認為他兒子還可以搶救一下,於是十五歲時帶他去關外轉轉!

回來後,他父親問:你有什麼想法?

他說:我去請皇帝讓我帶幾萬人馬,踏平韃靼!

他父親欣慰的笑了,揍了他一頓——兒子鬼上身了!


幾天後,王陽明再次見他父親,表示誠懇的認錯!自己讓豬油蒙了心,帶兵打戰的事是不切實際的!多虧了父親的教導,他現在有了新想法。

王華一聽,很高興,看來不用去寺廟請個道士來替兒子作法,省點錢了!

王華問:你現在想幹什麼?

王陽明說:當聖賢!

王華整個人都不好了!這小子一定鬼上身了,狀態還很嚴重,於是又胖揍了他一頓!邊打邊唸叨著:讓你當聖賢!讓你當聖賢!

揍過之後,王華覺得給他討個老婆,這樣他就不會胡思亂想了,自己一世英名也能保住了!不料結婚當天他跑去和道士論道去了,萬幸的是,最後婚還是結成了。

後來,王陽明去參加科舉,連續兩次都落榜。他再次見他父親,談論理想。他說:我錯了!

王華很欣慰,兒子正常了,不再有當聖賢這種不切實際的念頭了!他覺得父子應該在今晚小酒對酌一番!


他說:不要緊,以後努力有功,下次一定能中榜的!你父親當年都是狀元。

王陽明說:不不不,父親你理解錯了!我覺得讀書考科舉沒用的,我還是去學習兵法報效國家的好!

王華愣住了,小酌一杯的事取消了,兒子病了,估計病得很嚴重,自己的一世英名大概也保不住了!

算了,也懶得打他了,讓他自生自滅吧?

劉瑾專政時,王陽明上書得罪了他,被貶到貴州龍場喂蚊子。在這裡,王陽明頓悟了,成了繼孔孟之後的聖人。

兵部尚書王瓊讓他去巡視江西。王大聖人也不氣餒,孤身上任,開始了他打怪升級的路程。江西幾十年的匪患就此平定。

寧王叛亂時,王陽明逃了出來,他的基友孫燧被寧王祭了旗。他跑到臨江忽悠知府戴德孺跟隨他,又跑到吉安忽悠伍文定!好吧,班底有了,然後扯大旗忽悠各地的殘兵敗將、烏合之眾,集合了七八萬人。


忽悠完自己人就忽悠寧王,說是朝廷知道寧王叛亂了,十幾萬人正在南京準備包寧王的餃子,唬得寧王十幾天都不敢出兵出兵南京,攻陷安慶,連自己手下謀士都不信任了。

等寧王打安慶時,王陽明這個雜牌軍司令卻去偷襲寧王的老巢南昌,切斷敵人後路。之後直接和寧王的兵馬硬抗,反正大家的軍隊都是烏合之眾組成的,誰也別嫌棄誰!更何況,王陽明是千年難遇的聖人,玩起陰謀來,絕對不是寧王這個不讀書的人能玩得過的。

最後,王大聖人學著周瑜火燒曹操那樣也玩了一把火,將寧王的“水師”燒得一乾二淨,活捉了寧王。


尋找不答應


王守仁也是軍事家,他小時曾熟讀兵書,對於作戰理論很有自己的見解。並且他是極有成就的哲學家,心學的創立者。以他的智慧和膽識什麼樣的人是其對手?

朱宸濠生性輕佻無威儀,卻善於以文行自飾;他在南昌巧取豪奪,貪婪地聚斂錢財,又有政治野心。\r\r

他欺壓百姓,為叛亂瘋狂斂財。其掠奪民財的手段肆無忌憚:"盡奪諸附王府民廬,責民間子錢,強奪田宅子女,養群盜,劫財江、湖間,有司不敢問。"他還"數假火災奪民廛地"。更有甚者,他大集群盜凌十一、閔廿四、吳十三等四出劫掠,若遇有反抗者,則指使這些強盜屠殺其家,南昌百姓苦不堪言。\r\r

他排斥異己,陷害打擊,甚至擅殺江西地方官員,為叛亂清除障礙。\r\r

他沽名釣譽,討好明武宗,以掩飾自己叛逆的行跡。\r\r

據傳他有幾分文學才能,也作為文藝愛好者和追求享樂的人而聞名。但是,他奸詐而有野心。他逐步擬定了策略;直到最後,他依靠的也是詭計和陰謀,而不是軍事力量。

這樣一個人為王守仁的對手結果可想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