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竭全院之力!讓“浙二勇士”做最幸福的抗疫人

“我突然接到寶寶爺爺的電話,他告訴我,孩子已經發燒5天了,體溫高達40度。我丈夫也在杭州一家醫院上班走不開,嚴峻疫情下我也不敢讓老人帶著孩子去醫院,該怎麼辦啊?”


2月23日,正準備上班去的援漢隊員張窈突然接到老家的電話。心急如焚的她心裡亂了,忙和同事說了這件事。


於是,一條爭分奪秒的大後方支援鏈便開始有序快速地開始運轉。

“家裡有困難,我們來解決”。醫院自1月24日成立生活保障及家庭關愛組以來,對醫療隊員及家屬進行全方位的關懷,舉全院之力幫助他們解決困難,讓他們安心在一線工作:設置“愛心中轉站”,及時運送和傳遞所需物資和物品,從生活物資採購、防護用品配送,到子女教育、老人就醫,到個人晉升、標書撰寫等等,幾乎沒有關懷組想不到地方。至今,已經為隊員及家庭家屬解決了600多個實際需求。


兒子在老家發燒5天

浙二3小時打通關懷通道

馳援武漢隊員張窈,在忙碌了一天後,含淚寫下這樣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領導

您好!

我叫張窈,是浙大二院骨科的一名護士。為了更好地支援武漢,我和老公商量後將剛滿20個月的兒子放在了安徽壽縣老家,由爺爺奶奶照顧。

母親在外,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在支援武漢的第九天,我突然接到寶寶爺爺的電話,他告訴我,孩子已經發燒5天了,體溫高達40度。我當時接到電話的我正準備去上班,心急如焚的我猶豫著不知道怎麼辦,一位熱心的同事將我的情況彙報給了我們浙大二院的科片護士長任英老師。任英老師立即聯繫了我,詳細詢問了情況後,將我寶寶的事情彙報給了醫院。


醫院第一時間聯繫了兒科馮建華主任,他當即電話連線寶寶爺爺,仔細評估情況給出指導建議,並進行全程跟蹤指導。


醫院也立即聯繫了省聯絡人,通過各個組織部進行協調。當天縣醫院就派了120救護車,將我孩子接到醫院,一查才知道原來我的孩子是細菌感染導致的發熱,如果持續下去極有可能導致肺炎等危險。孩子住了幾天院,期間各組織部、鄉鎮領導以及院領導等都打電話來慰問,我們全家都覺得受寵若驚。治療幾天後,孩子終於康復回家了。

我不止一次地回想,如果沒有醫院以及政府的幫助,真的不知道孩子會出現什麼樣的變故。

之後,醫院常來詢問家裡是否有困難需要幫助,科室裡的任英、金愛東、姚玉紅等老師也經常安慰我及家人,告訴我們不要擔心。

說不感動是假的,我知道大後方很強大,只是沒想到是這麼的強大。我為自己是一名“浙二人”而感到深深的榮幸和自豪。

為此,我和家人向這次所有幫助過我們的領導們、同事們,表示最真摯的感謝!

浙大二院護士 張窈

2020年3月4日


竭全院之力!讓“浙二勇士”做最幸福的抗疫人

爺爺抱著已經康復的孩子,在院子裡賞花

張窈,謝謝你義無反顧地衝向武漢抗疫核心區域,你無怨無悔去付出,我們大後方更要用加倍的愛來回報。一起抗疫,一起加油!

竭全院之力!讓“浙二勇士”做最幸福的抗疫人

在武漢前線勇敢作戰的張窈護士

老家爺爺導尿管快到期

前線孫子心急如焚

爺爺在安徽省六安市,常年癱瘓在床,為了緩解爺爺的痛苦,心臟大血管外科重症病房的倪昌均護士,年前為爺爺插上了導尿管。


但疫情突然襲來,他跟隨醫療隊緊急奔赴武漢,在繁忙的工作中,他一直惦念著爺爺的導尿管快要到期,必須要更換了。科室聽說這一情況,立刻彙報醫院。


於是醫院與省聯絡人以及當地相關部門聯繫協調,當地鎮領導立即帶著所在村書記、鎮衛生院醫生,趕到倪昌均爺爺家中,醫生根據爺爺的情況,安全拔除導尿管。並留下醫生的電話號碼,方便爺爺隨時需要隨時打電話。


“現在家人為爺爺用尿不溼,他感覺還挺舒服的。”倪昌均說,“拔掉導尿管就是解除了因導尿管過期而可能引起的尿路感染,我在前線就放心了。”


患有心臟病的婆婆在老家照顧孩子

前線媳婦日夜擔憂

濱江血管外科病區的周甜甜護士也在武漢抗疫,愛人則在杭州堅守崗位。2歲多的孩子交託給湖州老家的婆婆照顧,可是婆婆心臟不好,本想趁著心功能還好的時候去做手術,因為疫情的緣故,只能延後。


遠在前線的周甜甜日夜擔憂著婆婆的身體狀況,於是將這個情況告訴醫院。醫院立即和湖州當地政府部門聯絡,當天下午,當地街道婦聯以及社區就帶了防疫用品上門看望了老人和孩子。相關志願者進行定期上門服務,社區醫生定期去評估她婆婆的情況,湖州當地醫院也開通綠色通道以防意外。


一條龍服務做到位,以寬前線戰士之心。


收到樂高禮物

蔫了好久的“小野獸”滿血歸來

3月3日,抗疫勇士的孩子們陸續收到了浙大學校友捐贈的玩具。


急診醫學科的唐路平醫生此次在武漢協和腫瘤中心ICU支援,愛人也是浙大二院的員工,醫院儘量安排他愛人在家照顧孩子。


他孩子已經上大班,當生活保障及家庭關愛組國內工作人員將玩具送給他家裡遞給小孩的時候,憋在家裡很多天的“小野獸”一下子滿血了。


小男孩立刻就開始組裝,就算到了飯點也不肯停下,他說:“不做好事情,就不吃飯,我要向爸爸學習!”送玩具的趙嵩主任被逗樂了,直誇他有“醫二代”的風格。

竭全院之力!讓“浙二勇士”做最幸福的抗疫人


王麗竹是重症監護室的護士長,也是此次援武漢協和腫瘤中心ICU的護士長。她的丈夫童先生在單位負責審計工作,工作非常繁忙,經常出差,兒子平時是王麗竹照顧。這次她馳援武漢,丈夫就要肩挑雙職,不僅要兼顧工作,更要花精力照顧孩子。


得知消息後,醫院出面聯繫了童先生的單位領導,疫情之下,眾志成城,單位領導一聽童先生是抗疫勇士的家屬,答應立即安排他以居家工作、照顧家人為主,其他事情單位幫助協調。


童先生感動之餘,也表示:“工作雖很忙,困難自己可以克服,儘量不給單位添麻煩。”前後方各種力量都在儘自己最大努力,一心只為支持抗疫。

竭全院之力!讓“浙二勇士”做最幸福的抗疫人


諸如此類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馳援武漢的心內科護士姚曉芳在出發第二天就和醫院聯繫。原來因為出發的急,她還沒為家裡備好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用品。得知消息後,醫院立即準備了醫用口罩和消毒液,1小時內就送到了她家裡。


不單單是個人,醫院在防護物資非常緊缺的情況下,為所有有需要的抗疫勇士家庭寄去近2萬隻口罩。前線勇士在群裡沸騰了,直說“感謝大後方,細緻周到又暖心。”


另外,考慮到疫情期間的買菜難題,醫院不僅照顧到本院的醫務人員,更是照顧到建德、蘭溪等分院的援漢人員。生活保障及家庭關懷組聯繫到愛心企業,根據不同的家庭和區域,選擇不同的供應方式。為其中166戶有需求的家庭,提供和配送愛心食材,基本每週配送一次。在此,感謝杭州大廈和瀚暉公司在食材配送上的鼎力支持。截至目前,已經配送將近1000箱食材。


竭全院之力!讓“浙二勇士”做最幸福的抗疫人

一線隊員們說:“只有我們想不到,沒有大後方做不到。”在前後方的工作對接中,醫院始終做到2對1關懷,科室和行政固定聯繫人,一家一策,一人一策,實現精準關懷


後方也隨時保持與一線的聯繫,“前方缺什麼,我們送什麼”“物資再缺,也不能缺在武漢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截止目前,醫院向前方共配送了總價值1600多萬元的醫療設備、近50噸防護物資,以及近35噸的生活物資。盡全院之力,讓“浙二勇士”底氣十足地奮戰在抗疫最前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