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雨說,如果把20世紀按前後50年分成兩半,列舉出後半個50年中影響最大的中國文化人,那麼,即使把名單縮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謝晉。
作為中國第三代導演中最為知名的一位,謝晉的電影伴隨很多人走過了青澀歲月。從50年代的《紅色娘子軍》到60年代的《舞臺姐妹》,再到70年代的《天雲山傳奇》、80年代的《芙蓉鎮》,以及後來的《女兒谷》《鴉片戰爭》,謝晉從影60餘年,導演了36部電影,幾乎串起了新中國成立後的中國電影史。
大膽嘗試嶄露頭角
1923年11月,謝晉出生於浙江上虞謝塘鎮的老屋裡,謝家是有名的書香世家,謝晉則是東晉宰相謝安的第72代孫。少年時代的謝晉,在著名的春暉中學讀書,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抗戰爆發後,謝晉輾轉香港、上海、四川、重慶等地,確立了對戲劇和電影的興趣。
1945年抗戰勝利後,謝晉結束了戰時流亡學生生活,在中國青年劇社做場記。1948年他回到上海,在大同電影公司擔任副導演,由此正式開始了自己的電影導演生涯,一拍就是半個多世紀。
1954年,謝晉執導了淮劇短片《藍橋會》,這是他獨立執導的第一部影片。三年後,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部體育題材彩色故事片《女籃五號》問世,顛覆了“戰士看扛槍,工人看鍊鋼,農民看插秧”的工農兵電影創作模式,34歲的年輕導演謝晉在導演界嶄露頭角。
60年代是謝晉的電影藝術褪去年輕時的青澀,逐漸確定鮮明的個人風格的時代。在謝晉的電影中,我們總能感受到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國民族意識,雖是現實主義的經典作品,卻又洋溢著一股浪漫主義情調。
那些在今天看來相當平常,又略顯含蓄的畫面,在那個電影充當政治宣傳工具、影片充斥革命色彩的年代,卻被認為是極其大膽的嘗試。
1960年7月1日上映的電影《紅色娘子軍》,因為在情節裡融入了朦朧的愛情戲份,就差點就被打入冷宮。謝晉迫於壓力只能妥協,卻又巧妙地設置了一些只有男女主角兩個人的鏡頭,將感情線埋於革命線之下,所營造的浪漫氛圍也讓影片在群眾中獲得了極大反響。
《舞臺姐妹》遭受批判
在那個革命氣息濃郁的年代,謝晉由於自己的堅持受到了一些這樣或那樣的批判。但他不但沒有受影響,反而懷著極大的熱情一頭埋進電影拍攝中。
1965年,謝晉接拍了一部反映舊社會越劇藝人悲慘命運的電影《舞臺姐妹》。這是一部敢於張揚個性的佳作,充分彰顯了謝晉的藝術造詣,卻在那個特殊年代被批判為有資產階級思想的毒草,造成了電影界“北有《早春二月》,南有《舞臺姐妹》”的兩大冤案之一。
謝晉本人因為這部電影被抄家隔離,遭受了200多場的批鬥。他家裡被反覆查抄,連一條毯子都不放過,導致他的家人們晚上連一個能蓋在身上的東西都沒有。就連謝晉年邁的父母,也遭受牽連,被批鬥羞辱。這讓謝晉非常心痛,可他卻被關在上影廠的牛棚裡,沒有辦法顧及家人。
1968年春天,謝晉的父親不堪凌辱,吞服安眠藥自殺身亡,沒有留下一言一語。第二年,謝晉的母親也在絕望中從樓上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而當時,謝晉的妻子徐大雯正在永福路52號看門,謝晉也在接受批鬥,只有一位好心的鄰居幫忙用一床棉毯蓋住了老人家的屍體。
復出拍戲精品不斷
復出後,謝晉從沒有主動提起過那幾年的經歷,但這不代表他忘記了。在謝晉80年代的《天雲山傳奇》《牧馬人》《芙蓉鎮》等電影作品中,我們都可以窺見他對那段特殊歲月的反思。
1981年上映的《天雲山傳奇》是謝晉“反思三部曲”的第一部,講述了知識分子羅群被打成右派後,未婚妻宋薇離他而去,宋薇的同學馮晴嵐在危難時刻與羅群組成家庭,二人相濡以沫共渡難關的故事。
這是第一部以“反右”擴大化為題材的影片,大膽地揭示了一代知識分子的悲劇,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反響,獲得了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和第四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以及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等諸多獎項。
此後幾年,謝晉相繼拍攝了電影《牧馬人》和《芙蓉鎮》,通過觀察一群普通人在六七十年代的生活,探討政治運動對人的影響,反思歷史,也針對改革開放初期出國熱潮下的“走與留”表達自己的思考。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謝晉拋開了個人的愛恨情仇,力求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進行藝術地描繪。在70年代末政治起伏的大環境下,謝晉力排眾議,堅持拍攝題材敏感的《天雲山傳奇》,反思那個年代人物悲劇性命運的社會根源。電影上映後,引發人們的深刻反思,大獲好評,可這時,謝晉又表示,自己對於反派角色吳遙塑造得過於反面,形象單薄不夠立體。
考慮到這一點,1986年拍攝《芙蓉鎮》時,謝晉對於反派角色李國香的塑造更加豐滿。影片沒有在生活作風上過多地醜化這一角色,而且李國香不再僅僅是一個為了壞而壞的角色,她的背後,也有令人感到可悲的一面。
演員伯樂培育新人
到90年代,年逾七旬的謝晉仍然拍攝了不少作品,這時,他還有了一項新的重要任務——發掘和培養新人。其實,早從謝晉開始拍電影那一天起,他便發掘了很多有潛力的演員,被稱為“演員伯樂”。
拍攝《紅色娘子軍》時,到上海戲劇學院選角的謝晉慧眼如炬,一下便選中了正與男同學為角色而爭論的祝希娟;1975年,21歲的李秀明被謝晉選中,出演了自己人生中第一部電影《春苗》;故事片《青春》的女主角陳沖擠在人群中圍觀劇組拍電影被謝晉發現,那時她才14歲,正是謝晉推薦她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培訓班進修,才推動她步入了演藝圈。《牧馬人》裡的叢珊,《芙蓉鎮》裡的姜文,都因謝晉的引導才正式走進觀眾的視野。
1993年,為了更好地發掘和培養年輕演員,謝晉成立上海謝晉—恆通明星學校,並擔任校長。作為一位早已擁有眾多經典作品和權威電影獎項的知名導演,謝晉本不必在晚年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做這樣一件事情,但他卻本著對電影事業的關懷和熱情,不遺餘力地為中國演藝界輸送起有潛力的演員苗子。趙薇、范冰冰、嚴屹寬(嚴寬)、郭京飛、陳思誠、楊蓉等很多如今活躍在熒屏前的青年演員,都是從這所學校開始步入影壇。2000年,謝晉—恆通明星學校正式加盟上海師範大學,成為上海師範大學謝晉影視藝術學院,由謝晉擔任首任院長,直到2019年才與其他院系合併為影視傳媒學院。
2008年10月17日,謝晉回家鄉上虞參加母校的紀念活動,第二天早上被發現於下榻的酒店去世。這位在電影界叱吒風雲的老人,就這樣走完了他的一生,但他的電影藝術依然在深刻地影響著這個國家的電影事業和觀眾。
閱讀更多 人民藝術家雜誌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