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讓閻錫山兵不血刃佔領一座城的人

王建屏(1870--1950),字樹候,法號力宏,山西忻縣(今忻府區)三交鎮東道坡人。自幼家境貧寒,一邊牧羊,一邊苦讀,20歲中秀才。1913年至1916年,任薩拉齊縣知事。


讓閻錫山兵不血刃佔領一座城的人

閻錫山

1905年8月20日,孫中山在日本創建中國同盟會,派山西分會會員閻錫山、趙戴文回晉發展會員。1906年,王建屏加入同盟會。1907年,山西同盟會派王建屏等人到歸綏地區發展會員。王建屏以薩拉齊為活動據點,利用在耶穌堂附設小學做國文教員的身份為掩護,東進歸綏,西出包頭、五原等地秘密發展會員。他先後深入到土默特學校、歸綏中學堂、諮議局和綏遠常備軍中宣傳革命,甚至去五原勸說大地主王同春舉義旗反清。特別是在薩拉齊一帶,經他發展的雲亨、滿泰、經權等後來都成為綏遠地區革命的先驅。


讓閻錫山兵不血刃佔領一座城的人

太原起義

1911年9月,同盟會派遣雲亨回鄉策劃起義,而王建屏也被召回山西策劃太原起義。10月10日,南昌起義爆發;10月19日,太原起義成功;11月9日,駐防歸綏的外八旗巡防營發動起義,雲亨等人聯繫起義軍直抵包頭。12月24日,五原廳同知和包頭清軍管帶佯稱支持革命,卻暗設"鴻門宴",起義軍幾乎全軍覆沒,雲亨僥倖逃脫,這就是包頭歷史上著名的"馬號事件"。1912年1月12日,娘子關失利後的閻錫山聽從王建屏的建議,兵不血刃進佔包頭,1月20日佔領薩拉齊,1月26日在東取歸綏時,遭遇清軍的刀什兒阻擊戰。此時正值南北議和,閻錫山無心戀戰,回山西出任都督,委任王建屏為山西省民政次長。不久兩人因政見不合,王建屏被降職為薩拉齊縣知事。

1913年,王建屏回到自己曾經戰鬥過的薩拉齊出任知事(縣長),他本著"教育救國"的理念,成立了薩縣首個政府教育機關--勸學所,並創辦了薩縣第一所女子學校。據《薩拉齊縣誌》載:"縣長王建屏督同回教俱進會長馬善元,於城內南街三道巷大場面購院一所,創設清真小學堂(即今土右旗回民小學的前身)",開薩縣新式教育的先河。

1914年,他遵照孫中山先生"實業救國"的主張,與王同春、孔庚等人成立漠南礦業有限公司,開採石柺煤田,日產30噸。當時正值民國成立初期,在沙俄的唆使下,外蒙古獨立並蠱惑內蒙古分裂,王建屏一方面聯合外蒙古愛國王公,發表反對獨立,擁護中央的通電,一方面聯絡地方駐軍和愛國商人與大同鎮守使孔庚積極配合,經過半年多的激戰,徹底粉碎了叛軍的分裂圖謀,為此被中華民國授予"七級嘉禾勳章"。

1916年,閻錫山投靠袁世凱,大肆屠殺革命黨人,王建屏也被免職。因平時賙濟同盟會故舊和撫卹死難者家屬,離職時竟虧欠公款4000元,直到借錢補上才離開。王建屏雖然主政只有兩年多,但在薩拉齊歷史上卻是為數不多的廉吏之一。

1916年,王建屏離開薩拉齊回到山西,任太原國民師範國文教員兼《晉陽日報》主筆。1922年因對時局不滿在陝西藍田縣終南山出家,同年秋受戒於五台山成果庵,取法名力宏。後歷任太原北十方院住持,北京萬壽寺住持,併成立山西佛教會,設立僧學院。

1929年任北平佛學會副會長。遁入佛門的力宏法師,仍念念不忘關心國家大事,他在《救世捨身有感》中寫到:"救世情殷甘捨生,以身獻祭作犧牲,天心普愛無私覆,大道為公本至誠。麥爛須知非敗種,血流方可計前程,問誰代佛傳心印,更造乾坤誓願宏。"表達了他拳拳的愛國之心和救世濟民的民生情懷。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歸鄉務農,耕作之餘,悉心教授孫輩,並告誡他們"不讀日本書,不做日本事,不賺日本錢",民族氣節昭然若揭。他曾兩次給毛主席寫信,贊成建立抗日統一戰線,呼籲國共和談,反對蔣、閻發動內戰。皖南事變後,他寫下《悼皖南事變死難將士》:"皖南事變悼國殤,抗日無罪罪亦荒。燃萁煮豆煎太急,同室操戈戰何狂?民族危機當禦侮,兄弟鬩牆不可傷!英雄遺恨一腔血,未灑疆場灑殺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被特邀為山西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0年3月25日,力宏法師在太原崇善寺圓寂,享年80歲。後人袁漢城先生有詩讚曰:脫卻戎衣伴佛燈,一生奔波為蒼生;劫餘幸有殘篇在,指點迷津啟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