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農民工工傷如何理賠?

半顆唐1


時代的改變,不僅代表所有人的進步,也讓大部分人的素質得到了提升。起碼在現如今這個社會當中,很少有人會和以前一樣,看不起農民工這類人群了。因為,他們為城市付出了很多辛苦勞動,最關鍵的就是,在這樣勞累的背後,還不一定能拿到自己應得的費用,為此也出現了相關機構來解決工資問題。但其實除了工資之外,他們還面臨另外一個問題,無法得到很好的處理,那麼就是遇到工傷時,該如何獲得理賠呢?

大部分的農民工在工地工作都是有籤合同的,只是有一部分黑心老闆並沒有和農民工簽署直接的合同,所以他們在發生工傷之後,彷彿無法獲得賠付一樣。但其實,農民工發生工傷在達到賠償標準並且評定工傷等級之後,是可以找工地負責人來得到一定標準的賠償金額的。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工傷,它的具體含義是指,工人在建築工地勞動時受傷或因為機械原因導致自己因此受傷的情況,都可以稱作工傷。在確立傷勢之後,要到有關部門進行鑑定,時間為30天之內。此外,向勞動保障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在規定時間之內確認工傷的申請並和工人達成協議,至此就可以協商工傷的具體賠付了。

一般,農民工的工傷理賠是有以下標準的。第一,是關於醫療費用的賠償金額。其中包含該農民工在醫院所消費的診療金額,再加上購買藥品的金額或者住院費用,全部都按照工傷保險的金額計算。第二,是關於傷殘補助金的賠償,按照工人每個月的工資,乘以不同等級應該賠付的具體倍數。比如說,一級傷殘的話就要賠付工人工資每月金額的24倍,如果二級傷殘的話則是算22倍。


第三,關於護理費用的賠償標準,是按照農民工所在地區的職工每月平均工資來計算。在基本數據上算50%不能夠完全自理的費用;如果病情並不是很重的話,則是需要算40%的費用,按照傷情的傷重以此類推。
除了以上這三個賠付標準之外,還要注意的就是,農民工有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是要在這名工人所在的地區通過有關部門來申請。若是不小心因工傷導致殘疾,工地還需要支付該工人傷殘補助,和殘疾人就業補助金等其他的費用。


話說農村那些事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解決農民工工傷賠償的流程的辦法有:

此時,工傷職工可與用人單位協商工傷賠償事宜;若協商不成,可向用人單位所在地或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包括事實勞動關係)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鑑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幕綿花


農民工工傷理賠如下:1.醫療費賠償金額=診療金額+藥品金額+住院服務費金額(依據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2.住院伙食補助費賠償金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元/人/天)×70%×人數×天數,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