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越忙活越多,活越多越忙,如何脫離這種惡性循環?

尋求品牌策劃設計


這個問題裡包含三個問題:一是忙是如何造成的,二是活多如何時間管理,三是如何擺脫這種惡性循環。

我認為你可以從三個方面去解決這個問題:

1、使用OKR+每天3件事解決忙的問題

OKR的全稱叫做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 O是Objectives,就是目標。 KR是Key Results,就是關鍵結果(推薦書籍:姚瓊《OKR使用手冊》)。

OKR的核心功能即聚焦,即緊緊圍繞你想追求的工作目標或生活目標,去嚴格定義關鍵結果,並拿出你的大部分時間、精力與資源去完成關鍵結果,進而實現預期目標。

一般情況下,季度內3-5個O足矣,1個O對應2-5個KR足矣,這就意味著,你一個季度內需要達成的關鍵結果上限是25個,目標是5個。當然你還可以更聚焦為3個O和9個KR,這個數量由你自己確定。

同時,這絕不是工作清單,這是經過你根據目標精心篩選後的關鍵成果/任務,所以擺脫忙與活多的第一步就是釐清目標、清晰的定義關鍵成果/任務。

另外,OKR一般以季度為單位展開,那麼如何管理好每一天呢,建議你使用每天3件事工作法。即每天把工作分為兩類,一類是最重要的3件事,一類是其他。最重要的3件事是關聯OKR的,必須完成。其他事務可能是偏事務性的,積極推進,但可以通過拒絕、授權他人、直接刪除等方式處理。總之,大事有成效,小事拒、推、刪即可。

2、使用迴路思維去嘗試破局

建議你去閱讀一本叫做《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在書中專門有一章節內容講迴路這個問題。即越忙活越多,活越多越忙,典型的一種負迴路(惡性循環)。

面對這種境遇你的解決方案就是先停下來,好好思考一下,忙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如何打破這種情況。到底是因為目標不清晰、因為領導工作安排不當、自我時間管理、某個方面能力強導致專業工作集中在你身上、不帶人沒人能替你、關鍵工作與戰略工作區分不清等等。

總之,破局的關鍵絕不在於簡單的時間管理,而在於釐清問題。你可以通過不斷追問(反覆追問問題的本質)繁忙與活多的具體原因、深層原因或本質原因來找到問題的根源,從而對症下藥。

必須要強調的是,藥多的是,但如何病灶不清,再好的藥也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事得其反。

3、根據職業生命週期去定位工作與能力與關係

人的職業生命週期一般為分20-30歲的初入職場期、30-45歲的職場中期,以及45歲以後的職場後期。這三個週期下的個人發展策略是不一樣的。

20-30歲初入職場期,你的核心是提升能力,這個週期下,你的時間、精力都是相對充沛的,所以不要怕忙與累,全力以赴,通過工作、覆盤、沉澱去快速積累能力、人脈與資源,從而為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30-45歲的職能中期,你的核心是發揮優勢。經過近10年時間的職業生涯歷練,你應該已經把握住了自己的能力特點與性格特徵,那麼在這個週期下你的核心就是擅長什麼就發展什麼,有條件要上,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發揮個人優勢。從而在某個價值領域創造高效產出。這個週期下要解決忙的無目的性與無方向性,專注優勢、創造價值。

45歲以後,你可能要思考的就是人生使命與生命意義的問題啦。一句話這個時期你的核心是死磕夢想。如果你有幸找到了自己生存的意義與使命,那麼一切有追求有意義的繁忙都是一種深刻的幸福,你只需要關注好健康就好啦,呵呵!

總之,三個方法推薦給你:

一是用OKR與每天3件事保證你一直在通往目標的路上奔跑;

二是在繁忙之餘一定要時不時停下來想想為什麼忙,值得嗎,方向對嗎,並極力將負迴路調整為正迴路,從而成功破局;

三是不同職涯週期應對策略並不相同,你需要做好選擇與取捨。

最後,有夢想,一切都有意義!沒目標,一切工作都是在流浪。


李欣V津房置換


身為職場人士,有時會陷入這種越忙活越多,活越多越忙的怪圈。不過不要緊,我們應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住問題根源,理清思路,有些難題自然迎刃而解。

越忙活越多,活越多越忙,總比無所事事、荒廢時間讓人感覺心裡踏實。但是,我們還是希望忙中有閒,不然過度了,也就失去了工作的樂趣,還不利於身體健康。所以,我們來看看哪些方面可以改善題主目前的工作狀態呢?參考如下。

• 管理你的精力

• 把握要事第一

• 學會做減法

一、管理你的精力

如今的信息時代,我們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搶奪工期、追趕項目進度、忙著客戶提案……我們無法改變每一天的時間總量,卻可以改變精力的儲備和質量,使我們能高效的投入到工作中。所以,你需要的是一套完備的精力管理方法。

1、合理安排飲食習慣。保證一日三餐均衡飲食,不吃垃圾食品,不隨便以乾糧代替正餐。

2、養成運動健身習慣。運動可以平衡你的腦力和體力消耗,讓你的大腦快速恢復清醒。保證一週至少三次運動還可以保持身體免疫力。

3、工作中做到勞逸結合。我們的呼吸、體溫、心律、血壓、新陳代謝水平都在節奏性地波動著,勞逸結合使我們更好地維持身體各器官的運行,從而獲得精力再生。

二、把握要事第一

工作中做一個高效能人士,你需要把握“要事第一”這一原則。事情多了,你難免抓不住重點,還會把精力用在處理一些低價值的事上面,甚至會因長期的忙碌導致精力不集中而誤了大事。我們的時間和精力都經受不起無休止的折騰,因此,根據時間管理四象限原則,你必須一開始就理出哪些是最重要的、最緊急的事件,然後利用工作中的大塊時間首先攻破這兩類事件,其他的事自然就不會給你太大壓力。

三、學會做減法

就算你能力再強,也不可能完成所有大小任務,只有團隊作戰才能發揮最大效能,單兵獨斗的英雄主義只會讓自己默默受挫。所以,有些事該讓團隊成員幫你出主意、提方案時千萬不要自己逞能,應發揮大家的智慧,信任你的同伴。如果你的工作時間大大超過了休息時間,長此以往,你可能會厭倦你的工作,因為到那時,你剩下的也許只有軀殼的運轉,而體驗不到工作中的任何樂趣。適時為工作做減法,也許你會更高效一些。


我們生活在快節奏的時代,隨著工作資歷的提高,處理的事情維度也在增加,能者多勞是職場永恆不變的偽命題,但沒辦法,我們需要主動找方法,打破一些常規,拓寬工作的意義。


綜上,做好精力管理、把握要事第一、學會做減法,題主也許會逐步脫離越忙活越多、活越多越忙的惡性循環。


藍色寶寶best


有這種想法,說明你愛思考、不麻木的人,我們很多人就是在這種惡性循環中變得麻木了,結果讓自己的工作與生活失去了平衡,在職場中也難以提升。要跳出這種惡性循環,可以從以下四個角度考慮:

1. 反思自己為什麼會“越忙活越多”

第一種原因是不會拒絕。在職場中,千萬不要以為無原則幫助別人就能體現自己的價值,真正想體現自己價值的,就去盡全力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幹好。我們一定要明白一件事:職場中,拒絕才是常態,同意反而是例外!所以在工作中,要學會拒絕,不然你忙得累死累活,別人卻當你是軟柿子,多幹了很多活,還被人家在背後說你傻。

第二種原因是做事效率過低。這可能是初期對工作不熟悉、專業能力有待提高、工作方法不對。前兩種都需要在工作中積累經驗,提升技能。最後一種情況可以學習一些相關的課程,例如時間管理術等等。

2. 是否還“還要越忙越窮”

我們都明白,很多時候覺得自己忙,就是因為“給的錢不到位”。這種情況往往暗藏著危機:你的時間不值錢!當你耗費了你的時間和精力,最後獲得的卻不能滿足你的現實需求,這種狀態就很容易讓人產生焦慮、急躁的心態,如果被這種心態控制,就容易陷進窮忙的陷阱不能自拔。

當你越忙活越多的時候,你需要考慮一下:你在這個公司的價值是什麼?你的優勢是什麼?當你的價值不再是無限的重複勞動,當你的優勢沒人可以替代的時候,領導就不會輕易地安排你無意義的工作了。


一寸歡喜


然後越忙越容易出錯。這種情況下,你需要靜下來重新梳理你的工作計劃。可以按重要緊急――緊急――重要不緊急――不緊急。來劃分工作。並按順序排列你的工作計劃,排好後要及時按時間與客戶進行溝通,對延後的事情告知明確時間並表示歉意。如果這樣還不能有效緩解工作時間安排,那只有開始刪減工作了,對客戶說明理由,並及時推薦可解決方案。這樣今後還能有合作可能。對於同業可以達成競合。


不多亦


可以換種思維方式,想想忙的意義,為啥別人不忙,換個工作方式。

如果實在是付出越多回報越少,趁早離開,找個自己喜歡的,又能發揮自己潛能的工作!


用戶86588894353


既然是惡性循環,那麼重點就要分析在工作中那個環節出了問題造成了這種事情的發生。找到問題,然後解決問題,是工作方式的問題還是人的問題,有針對性的解決就不會這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