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2019年國家加大鄉村教學點教師補貼,如果你是一位教師,你願意去教學點工作嗎?

靜待v花開


說一說補貼的數量和學校的條件,去不去你就清楚了。

我是農村學校的,我對鄉村學校的補貼比較清楚。在我們這裡,鄉村學校教師補貼有兩類,一類是邊遠地區補貼,按老師職稱崗位,一個老師的補貼在100多到300多元不等;第二類是鄉鎮學校生活補助,根據學校位置,補助從200到500元不等。也就是說,一個在邊遠鄉鎮上班的老師,比在縣城的老師,同等條件下,大概平均要多500元左右。如果你在最最邊遠的學校,就會多一些,應該在700元左右。這是在鄉鎮工作的老師得到的補貼的情況。

在教師的工資上,5——7百元不是太小的數字,是有一定吸引力的,應該可以使老師們安心在這些學校工作了。但事實上並不然,這些年鄉村學校還是扮演了城裡學校的小菜園,年輕老師在這裡三五年,稍微成熟一點,大都會弄到城裡去。鄉村學校還是成了城裡學校鍛鍊新手教師的搖籃。為什麼會這樣呢?你看了這些學校的生活環境你就知道了。

第一,回家不方便。

這些學校一般離縣城都有幾十上百公里,這些年在這些學校工作的老師,幾乎都在縣城以上的城裡購房,家在城裡。就是很多本鄉本土的老師,也不會在老家居住,都會在城裡購房,同樣也在城裡居住。所以,這些老師們都要往城裡跑。幾十公里的路,雖然現在公路都比較方便,但是如果早出晚歸,時間上就吃不消,交通費也是一大筆。老師們都這樣說,這點補貼,還不夠交通費,何況天天這樣跑來跑去,要耽誤大量的時間。這樣一算,還有誰願意到鄉村學校?

第二,生活不好弄。

因為離城較遠,要回家吃飯不現實。在學校吃的話,這些年輕人普遍吃不慣學校食堂的生活,自己做又太麻煩,而且買菜太不方便。所以年輕的老師們不願在鄉村學校,只要有點關係,想方設法都要往城裡跑。

第三,鄉村學校的學生太不好教,教起來太費勁,拿不出成績,沒有成就感。

在鄉村學校,學生考試成績幾乎都是墊底的,這對於老師的成長,對職稱的評聘都會產生影響。鄉村學校特別是鄉村初中學校的學生普遍厭學,對老師上課常常心懷怨恨,師生之間經常產生矛盾,學生對老師的人生攻擊也時有發生。所以在這裡教書的老師都非常灰心,都想想辦法早日離開。

第四,在評優評職上,鄉村學校相對更難,老師幾乎沒有發言權。

作為一個老師, 評優評先進是非常在乎的,因為它是你工作業績的肯定,是評聘職稱的金鑰匙,沒有它,你教書就沒有成績。但是在鄉村學校,在評這些“優”的時候,基本上是領導想給誰就給誰。這對於那些工作努力,但性格誠實正規的老師是一種傷害,他們不喜歡吹捧,不受領導喜歡,而且對於不公平的事情愛提意見,這是領導最忌諱的。所以他們都不會得到“優秀”這樣對教師至關重要的獎勵。

以上是我對鄉村學校留不住老師的總結,如果國家要使鄉村學校的教師穩定下來,並對外面的教師產生一些吸引力,使他們到鄉村學校從教,那麼就要在補助上再提高,在生活上給予照顧,在評優上給予公平。只有這樣,鄉村學校才會留得住老師,外面的老師才會想到鄉村學校任教。


令狐老老師


農村學生越來越少,鄉村教師越來越少,同時國家加大對鄉村教學點教師的補貼。這可以說是大勢所趨與教育公平之間的關係吧。

一、大勢所趨

我也是從鄉村小學念出來的,以前我讀書的時候,很多村裡都有小學,而且辦的不錯,記得當時我們學校每個年級都有5、6個班級,人數還算可以,但是讀初中的時候,聽說人越來越少了,後來讀高中的時候,我們村裡面的小學直接被裁撤了,後來村裡面的孩子都得到街上去讀書。(街也比較近,三四公里) ,隨著我國前些年的裁撤教學點,鄉村教學點已經少了很多,現在這兩年進程減緩,保留了一些教學點,但其實很多的農村教學點現在也沒有幾個學生。

面對著城鎮化進程,教學點人數的減少是勢不可擋的,畢竟教學點的教育質量和縣城沒辦法比的,現在我們這邊的人,有錢的直接到縣城買房子帶孩子唸書的了。

二、對鄉村教師的補貼是對教育公平的體現

即使只有一個孩子,他也有受教育的權利,國家就有義務提供這樣的條件。加大對鄉村教育點的補貼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優秀教師投身到農村教育當中,每個孩子都會成為國家的未來。

三、總體來說,鄉村教育點的教師越來越少

1、補貼能有多少呢?我們這邊是300-400,三四百塊錢還是比較難打動人的。

2、鄉村教育點,生活單調,業務能力提升慢,到時候評職稱都很難評,而且現在大家都是大學生,都在城市待習慣了,面對鄉村教學點的單調生活還是比較難適應的。

3、事情太多,既要完成教學任務,說不定還是保安、廚師等等。

4、給選擇在鄉村教育奮鬥的人以掌聲吧。


一線教師觀教育


原來每個村委會都要有一所學校。農村的小孩讀書也方便,老師去哪所學校教都不是問題。隨著撤村並校,小孩讀書太不方便了。不但害苦了小孩也給家庭帶來了極大的麻煩!鄉村教學點少了,教師都集中在城鎮,連農民都往城裡跑,再說一個教學點沒有多少學生,像我的家鄉三個村委會合起來也只有不到二十個學生,雖然配備了四個教師,一個當校長,一個當教學主任,一個當總務主任,一個純教師,每個都是班主任並輪流當廚師,給自己做飯菜和給學生熱飯菜。學校的大小事情都要親力親為。雖然去偏遠鄉村教師有補貼,誰希罕呢?再說上級是不會給這樣的學校投入資金的。所以這樣的學校是越來越糟糕!除非像我這樣土生土長在農村的人才願意幹!這就是農村教育的實情。


深山新貌


坦率的來講,如果我是教師,如果不是非去不可,我不會去鄉村教學,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鄉村教師的補貼沒有對我形成誘惑。鄉村教師的補貼收入沒有對我形成一定的吸引力。

雖然國家一直在向鄉村教師傾斜相應的工資待遇水平,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相應的補貼或者是待遇並沒有多少對本人自己沒有更多地心引力。


一般來說,鄉村教師比城市老師就是每月多拿幾百塊而已,而對於這點錢來說,在現在的高物價年代根本不算什麼。

第二,鄉村教學條件太過於艱苦。所以我不去,城市教書和鄉村教書,相對而言城市的條件要更好,待遇要更好一點,而且平臺要更大一些。

如果我是一個老師,那麼我會留在城市裡面,因為上升渠道更多平臺更大,而如果留在鄉村就要耐得住寂寞,也要守得住清貧。

同時在鄉村教書並沒有相應的社會地位,有一些鄉村老師拿著最低廉的收入卻遭受著最艱難的教學條件。

所以如果要調動鄉村教師的積極性,收入是一方面,上升渠道也是一方面,應該更多的是,調任,輪崗。

第三,在鄉村教書得不到相應的認可。因為鄉村教師沒有什麼社會地位,得不到社會的認可。


所以對於鄉村教師來說就是一款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所以很多年輕老師在相助鄉鎮待幾年以後都會想方設法的離開。因為鄉村的條件太過於艱苦,自己無法享受。


體制公文寫作大講堂


教學點上補貼大,

若為教師下不下?

錢是浮雲與神馬,

莫太糾結害自家。

個體特色巧謀劃,

乾坤扭轉錦添花。

若我生而抱負大,

舞臺雖小好放馬。

寧為雞頭鳴天下,

不作鳳尾把工打。

教學點偏少繁華,

“我”把教點來滾大。

為教一方成績大,

推銷自已迎提拔。

若我人脈背景大,

下鄉鍍金更別怕。

基層鍛鍊資歷佳,

冠冕堂皇得提拔。

教點轉轉補貼拿,

管他教點咋變化。

教點選人責任大,

莫任教棍瞎比劃。

若我之輩少想法,

獻身教育也受誇。

劃地為牢算什麼,

閒庭信步自芳華。

升職無望不理它,

我為真金耀中華。


daolaodexingfu09


在農村以前有許多民辦教師和代課教師他們工作二、三十年,業務很強,深受老百姓認可,(如我們鄉教初三的老師有7人有6個是民辦教師,民師被清退後沒有兩年時間學校沒有多少學生了,學校只好合併他鄉)。他們有任用證,資格證,中師證和大專證按國家文件應該轉正。在2000年被清退了。連當民辦的資格都沒有了,返過來還要聘代課老師。這些民師都是農村長大的,熱愛農村教育事業如果他們在農村教學農村跟本不缺老師,何談願意不願意到農村當老師。


用戶1346494925174


世界本就存在差異,人對事物的認知也存在差異。

可以肯定,既有願意去的,肯定也有不願意去的。

再說,任何一個生命個體所從事的職業,都是自己鍾情的嗎?

其實很簡單,目前教師入職都是逢進必考,考前報名時,招聘單位早已公開告之此次招聘的人數,學校層次,學校地點等,是城市學校還是鄉鎮學校,一目瞭然。

也就是說,願意去鄉鎮的就可以報考鄉鎮學校,不願去的則放棄報考,一切憑你的競爭實力說話。

真正主宰自己對職業選擇的是自己的實力,而不是主觀意願,所以,在選擇職業,單位地點時,實在用不著如此糾結,首先該審視的是自己擁有的實力和條件。


飛鳥留痕2O16


我是一位一直戰鬥在農村教育一線的老教師,還有幾年就退休了,不管國家扶不扶持農村教育,我都會一直堅守在這裡。但是如果我還年輕,才二、三十歲,我有可能不會這麼想。為什麼呢?因為:

1、我們這裡每個月有400元生活補助,但是吃的是什麼呢?學校炊事員是老師的家屬和當地的農民,沒有什麼高超的廚藝,只能說飯菜是熟的,不會吃生的。只有那麼兩、三個菜,別無選擇,你喜不喜歡吃也得吃,吃不吃得下也得吃,不然要餓肚子。每當吃飯就犯愁。現在看起來生活條件是大大改善了,但作為鄉村教師,我們還遠遠不及三十年前讀中師學生時代吃的好。

2、上班期間都住在學校,不能照顧自己的父母和孩子。每週往返一次,有的是自己開車,有的是乘坐麵包車,這也要一筆費用。有的家裡還種有莊稼,一放下筆桿就挽起褲腿,打穀種麥,耕田耙地,農忙季節還得請假忙收種,一家人都非常辛苦。

3、年輕教師不管男女都不好找對象,高不成,低不就。這裡的環境條件也與他們讀大學時的條件存在天壤之別,不能相提並論。之前過慣了大城市燈紅酒綠、車水馬龍的生活,還有琳琅滿目的商品,各種誘人的特色小吃等著你。偶爾可以逛逛街,看看電影,會會好友......在這裡,這一切都是奢望。

4、農村教師教學分工不明確,一人身兼幾任。專職教師不專職(專職教師本來也嚴重缺乏),不管你會不會,只要有缺就頂上。音、體、美課形同虛設。

5、各種檢查、各種評比活動太多,老師們加班加點都完不成。其實只是走了過場,流於形式,沒有多少實際意義。又加之是寄宿制學校,學生的吃喝拉撒都要管,安全時刻不能放鬆,老師們每天都處於高度的緊張與焦慮之中,生怕哪一點兒疏忽了,沒有幸福安全感。

6、農村孩子有很多是留守兒童,爺爺奶奶十分嬌慣,缺乏正確的教育方式,稍不合自己的心意就跑到學校大吵大鬧,一點兒也不講理。不能和老師很好地溝通,也不怎麼支持學校的工作,讓老師們十分無奈。

7、由於山高路遠,師資缺乏等原因,老師很少有機會出去學習和鍛鍊,又沒有多少時間自學業務知識,因此慢慢就跟不上形勢了。

......

這是我們當地的一些現狀,許多年輕人都不願意留在這裡,就算是被迫調到了這裡,遲早也會想辦法離開,還有的因忍受不了清貧和寂寞(或其它原因)而辭職,導致學校嚴重缺編,開學一、兩個月有些班級的某些課都沒人上。

在農村,教師社會地位地下,不受人尊重,純屬弱勢群體,即使現在已經到了青黃不接的地步,儘管國家加大力度補貼鄉村教師,願意來的人恐怕也不多。


19一凡


國J重視農村教育是事實,農村教師被忽視是事實,套路太多卻也是事實

作為一位農村教師,以及曾經的特崗教師,我想說如今國家的的確確加大對於農村的教師補貼,但是落在實處卻是要經歷層層困難。舉例來說,農村如今教師補充很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特崗教師,而特崗教師工資被拖欠的情況基本就是常態。

最近陝西教師反映當地多所中小學和幼兒園300名教師工資被拖欠,而相關的五險一金更是沒有著落。事實是我所在地區情況都差不多,特崗教師的工資都是被壓了半年再發,相關的五險一金按照規定來說應該由當地相關機構繳納,然而事實上特崗教師三年之後卻需要自己繳納相關費用,而拿到的醫保卡上卻一分錢也沒有。無奈又如何,農村教育有太多的無奈。

1農村補貼發到教師手裡路漫漫

近年來國家對於教師重視承擔一再提高,相關政策和規定一再強調農村教育的重要性,並且提高的對於農村學校的補助。然而事實是,大部分補貼都被用來建設教學樓,廁所拆了建建了拆,電子教學設備還沒用兩年就又換成新的。而新的操場建設無比豪華,卻只是用來應付檢查,大門緊鎖淪為擺設。而所謂的補助發到教師手裡可謂是路漫漫。

去年7月份時我們這裡農村教師突然直接都收到一筆錢600元左右,大家開始都莫名其妙,不知道怎麼回事。後來大家才知道原來是檢查組檢查到了,這筆錢是臨時補發的教師補助。而之前一直沸沸揚揚的所謂的鄉補也是姍姍來遲,最終大多教師拿到手是200元,一些老教師才發500元左右。

而與城市相比,很多補貼農村教師是聞所未聞,比如課時補,比如高溫補貼,比如節假日補貼。這些加在一起怎麼也要比200元多吧。更何況一些地方連著個200都沒有見到,缺少監督在所的補貼也是沒有意義。瞭解農村情況的都知道農村早在30年的教師頒發榮譽證書,從2015年提出,到如今還有一些教師沒有見到這種紙,一張紙尚且如此,何況其他......農村教師爭著進城也就不奇怪了。在很多人對農村教育樂觀的情況下,馬雲是第一時間發現農村教育問題的,認識到農村校長對於當地重要作用的,組織了對於農村教師和農村校長的培訓和獎勵,真正把關注點落實在個人身上。

2問題重重的不僅僅是補貼落實困難,更是管理問題多多

農村教育問題不僅僅是說好的補貼落實不到位,更重要的問題是對教師自身提升近乎是無。更重要的問題一些老教師長期在農村,就如同溫水裡的青蛙,感覺不到農村教育已經遠遠落後。我就拿自己所在學校來說,如今一天到晚依舊是除了考試科目,其他學科基本上不怎麼重視,甚至連開設都不開設,社團活動更是無。

而教育方式只有一個死記硬背,用的依舊是我們十幾年前用的老一套。比如我所教授的英語,大家採用方法依舊是講課文、講語法、背單詞、做習題,而很多城市早已不用這一套。更強調學生的運用和閱讀,結果一考試差距越來越大。而教導處對問題嚴重性認識不足,平時的教研活動幾乎就是走形式,幾年下來即使科班出身的師範生也是廢了,可以說對於個人不僅沒有提升而且有很大倒退。所以很多年輕人漸漸都離開了農村。

佩弦教育語:

在農村學校工作幾年可以說是相當失望,農村教育存在問題屬於正常現象,因為先天就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然而令人失望的是,無人重視問題,農村基層依然在乎是利益,基層領D關心教育的少,甚至還在搞派系一片烏煙瘴氣,可以說繼續如此農村前途無亮。那個年輕人想去農村,那個農村學校能留下年輕教師?


佩弦教育


近幾年來,國家各級政府部門、各級教育部門都非常注重和關心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做了一系列的惠及農村教育事業的工作。比如,加大了對農村教育教學辦學條件改善的力度,積極改善農村教師的工作與生活環境,農村教師的收入也有所提高。

儘管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優惠政策,各個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變,但與城市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這也就導致了農村特別的深度貧困地區的農村,還是難以招聘到素質較高的教師

看一下小編的問題:2019年,國家加大了對鄉村教學點教師的補貼,如果你是教師是否願意到教學點工作嗎? 我認為作為一名在職教師,毫無怨言地服從組織的安排,積極地投身到農村的教育育教學工作中去,為農村的教育事業做出貢獻。通過自己的工作,使農村的孩子用所學的知識去改變自己的乃至家庭的命運,同時也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這樣的事何樂而不為呢?幸福他人,快樂自己,願為為鄉村的教育事業奮鬥終身。

我相信痛過國家一系列的優惠政策的不斷出臺,一定能吸引更多的、更優秀的、更具有遠大理想的、更有有抱負的青年一代會充實到鄉村的教育事業上來,未來的鄉村教育事業會蓬勃地發展,讓全社會都關注和關心農村的教育事業,農村教育的振興,也是我國教育的振興,也是一個民族教育的振興,為這一偉大而神聖的事業奮鬥一生——甘心情願、無怨無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