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釵於奩內待時飛”預示薛寶釵改嫁賈雨村?黛玉的結局你想不到!

經典名著《紅樓夢》一書中,一共有多少個出場人物呢?根據學者徐恭時的統計,是975人。其中有姓名稱謂的有732人,其餘無姓名稱謂。從這近千名出場人物中,如果要評出作者最著力刻畫的前三名,當屬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了,這一點估計不會有太多異議。雖然曹雪芹(現在連作者到底是誰都眾說紛紜了,作為一名普通讀者,沒那個閒情去考證這個問題)沒能最終完成,但對這三位主角的結局,大部分人的看法還是比較一致的:

“釵於奩內待時飛”預示薛寶釵改嫁賈雨村?黛玉的結局你想不到!

賈寶玉的結局是爭議最少的。賈家敗落以後,賈寶玉出家了,差別只是細節問題,何時出家?在什麼情況下出家?是否出家了兩次(林黛玉曾經說過,要替寶玉記著出家的遭數,看他有幾個身子,可以多次出家的)?

“釵於奩內待時飛”預示薛寶釵改嫁賈雨村?黛玉的結局你想不到!

林黛玉的結局,也是比較明確的,最後死掉了,區別在於死的方式:病死的?上吊死的?沉湖死的?不論哪種方式,卻都躲不過“死”這個結局。

“釵於奩內待時飛”預示薛寶釵改嫁賈雨村?黛玉的結局你想不到!

薛寶釵的結局,目前比較主流的觀點是:嫁給了賈寶玉,但是婚後不久賈寶玉就因為無法放下林黛玉,所以出家了,留下寶釵獨守空房,孤獨終老。

“釵於奩內待時飛”預示薛寶釵改嫁賈雨村?黛玉的結局你想不到!

《紅樓夢》一書雖是宏篇鉅著,但作者心細如髮,下筆惜墨如金,時時埋下伏筆,處處照應前文,正所謂“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紅樓無閒文”。因此,在目前《紅樓夢》八十回之後的原稿已佚的情況下,如果能根據前八十回原稿探索出作者本意,從而推測出以上三人的結局,那麼整部書的最終結局也就真相大白了。這也是《紅樓夢》這部曠世奇書的魔力所在,真可謂是“一入紅樓深似海,從此終生夢中人”。

“釵於奩內待時飛”預示薛寶釵改嫁賈雨村?黛玉的結局你想不到!

《紅樓夢》的研究歷時經久,一直存在著過度解讀的問題,鬧出的笑話的確不少,一個比一個荒唐。說來實在是“一把辛酸淚,滿紙荒唐言”。例如:賈雨村寄居葫蘆廟時,甄士隱中秋之夜請他去喝酒,他口吟一聯,“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抒發自身境遇和平生抱負。這副對聯旁邊有甲戌側批:“表過黛玉則緊接上寶釵”。於是,就有人從賈雨村詩句“釵在奩中待時飛”推測薛寶釵最後嫁給了賈雨村,因為作者在賈雨村出場時介紹:“姓賈名化,表字時飛,別號雨村”。“時飛”是賈雨村的表字,則“待時飛”即等待賈雨村,所以“釵於奩內待時飛”就是薛寶釵與賈雨村發生了密切關係,嫁給了賈雨村。

“釵於奩內待時飛”預示薛寶釵改嫁賈雨村?黛玉的結局你想不到!

薛寶釵是曹公筆下女主角之一,與林黛玉並列為金陵十二釵正冊之首、群芳之冠,出自書香繼世之家,從小就受過良好的文化薰陶,博覽群書,學識淵博,身為貴族大家閨秀,卻處處謙恭體下,溫順和平,怎麼樣也不至於憑藉賈雨村那一句詩對其潑髒水吧?若說《紅樓夢》中詩詞謎語暗藏人物性格命運,那也是各自作品預示各自的命運。從字面意義來看,上聯“玉在櫝中求善價”是化用了《論語》中“待價而沽”的典故,美玉放在匣子裡等個好價錢再賣;下聯意思差不多,釵在首飾盒時等待騰飛的時機。這正是賈雨村當時景況和人生理想的寫照啊!賈雨村感慨之作關薛寶釵什麼事啊?賈雨村那時候知道薛寶釵是誰?就已經想著有那麼一個貌美多金,才情四溢,溫婉淡雅,隨分從時,還有著超一流的情商和強大的理家能力的女子等著嫁給他了?如果因為賈雨村那句“釵於奩內待時飛”就斷定薛寶釵最後改嫁給賈雨村了,那麼前一句“玉在櫝中求善價”,“善價”既意為好價、高價,是不是應該理解為黛“玉”最終會被賈府“賣”了一個“好價錢”?

“釵於奩內待時飛”預示薛寶釵改嫁賈雨村?黛玉的結局你想不到!

本以為這已經是最荒唐的了,未料想這種腦洞大開的想法還不止這一個。在逍遙子正憤怒於是誰對薛寶釵是有什麼樣的深仇大恨,竟用這樣下流無恥的筆墨進行刻畫,另一個讓眾多“黛粉”怒不可遏的說法再次冒了出來:賈府敗落後為求自保,逼迫林黛玉給北靜王作妾!如果把黛玉送給了北靜王,賈府會因此再一次攀附上富貴,黛玉還真的被“賣了一個好價錢”。出身高貴、才華橫溢,對寶玉一往情深的黛玉竟然會移情別戀,甚至甘於給人作妾?為什麼很多人讀《紅樓夢》已經徹底瘋魔了?的確,曹公在小說文本中玩了很多文字遊戲,但不是每一個文本背後一定有一個文字遊戲。況且這個說法,嚴重歪曲了曹公對於寶釵、黛玉這兩個形象的塑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