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開學第一課:生命教育

疫情期間,有著17年生命教育研究歷程的袁衛星校長,通過網絡給學生上了開學第一課——生命教育。這節超越學科的“生命教育課”恰時恰景、生動深刻。本文是刪減版的文字內容,以饗讀者。

●生命的意義

今天是原定開學的日子,我們在網上見面,開啟空中課堂。這第一課不是語文課,不是數學課,不是英語課,也不是班會課,那是什麼課呢?是生命教育課。

在我們學校的牆上寫著這樣三句話:生命因獨特而彌足珍貴,生命因自主而積極發展,生命因超越而幸福完整。這三句話,實際上是圍繞著生命的長、寬、高來展開的。

今天我講四句話:尊重自然,敬畏生命;身在隔離,心向世界;直麵人性,審視自我;致敬英雄,牢記擔當。

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先來看一段視頻。(播放視頻《大自然在說話·大自然母親》)

看完這段視頻你們有怎樣的感受?法國作家雨果說:“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這句話說的是:如果我們善待大自然,它就是善良的母親,給予陽光雨露;反之,則可能引來晴天霹靂、災難危機。

一位生態學家說:人類是作為綠色植物的客人生活在地球上的。如果把這個說法加以擴展,我們便可以說,人是地球的客人。作為客人,我們應當懂得尊重和感謝主人,做一個有教養的客人。對於地球這個特別的主人,我們還要心存敬畏。

日前,國家衛健委專家在接受採訪時說,不僅在感染的人體內看到了新冠病毒,在非法銷售野生動物的攤位也分離到了病毒。病毒來自野生動物似乎確信無疑。事實上,包括SARS在內,許多人類新發傳染病都與野生動物有關。因此,有人呼籲修訂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並嚴格執行。

那麼,是因為發生了疫情,我們才需要保護野生動物嗎?除了野生動物,我們怎樣對待世界上的其他動物植物以及一切生命?這兩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100多年前,法國醫學家、哲學家史懷哲提出了敬畏生命倫理思想,他在文章中講述過童年的一段經歷:

一個春天的早晨,他被同學拉去打鳥,但彈弓裝上小石頭並拉緊之後,他卻無法瞄準小鳥,因為有一個神秘的命令來自內心深處:“我面對的是一隻活生生的小鳥,它是一個生命,絕不能傷害它!”於是,他扔下彈弓,驚走了鳥兒……

史懷哲敬畏生命的倫理認為,一切生命,包括動物、植物和那些人看來顯得低微的生命都是神聖的,它和我們一樣渴求幸福、承受痛苦、畏懼死亡。史懷哲還認為,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有賴於其他生命與整個世界的和諧。人類應該意識到,任何生命都有價值,我們和它們不可分割。

身在隔離,心向世界

我們來看一段視頻。(播放視頻《想念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有溫度》)

這是央視節目主持人董卿在《朗讀者》開場白裡說的一段話,這段話也許道出了此刻每一個人的心聲。

因為疫情,你們也許有生以來第一次知道並且體會到什麼叫“隔離”;因為疫情,你們有了一個意料之外漫長且難熬的假期;因為疫情,你們開始想念你的同學、你的老師、你的課堂、你的校園……但我想說的是,隔離的是病毒,阻斷的是疫情,但我們仍然與世界有著關聯。

英國詩人約翰·堂恩曾有這樣的詩歌片段:“誰都不是一座島嶼,自成一體;每個人都是那廣袤大陸的一部分。”這個片段後來被美國作家海明威引用 ,印在著作《喪鐘為誰而鳴》的扉頁上。

現在,請你踏上通往外部世界的旅程——

首先,重新感受一下你的家庭。趁著居家隔離的時光,品味一下家的味道,品味一下廚房裡媽媽忙碌的身影,品味一下飯桌上爸爸叮囑的話語,品味一下爺爺奶奶花白的頭髮,品味一下外公外婆“深刻”的皺紋……你或許會品味到,家是生命的驛站,也是避風的港灣;家是一份關懷,更是一份責任。

其次,重新思考一下你的學校。在這特殊的時刻,學校把課堂搬到“空中”,把教室架在網上,你能一如往常地投入學習嗎?如果離開了學校、沒有了學校,你還能成為一名自主學習者、終身學習者嗎?

再次,重新審視一下你的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我們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這些顯著制度優勢正在發揮著空前的效應,凝聚起強大的合力,成為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之源。我們的國家也許還不完美,但是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使它變得更好,不是嗎?

最後,重新打量一下你的世界。在疫情面前,全人類都是“當事人”。在全球共同抗擊新冠病毒的戰役中,世界各國攜手同行,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各國科研機構和科學家也結成聯盟,與病毒賽跑,爭分奪秒研發疫苗,力爭挽救更多患者。各國民眾除了為疫區和患者提供物質幫助之外,還以橫幅、信函、視頻等為載體,表達對中國人民的支持。在危難時刻同中國站在一起,這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體現和最好詮釋。

直麵人性,審視自我

我們來看一段視頻。(播放視頻《泰坦尼克號》片段)

這是獲得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的電影《泰坦尼克號》的片段。與其說這是一部愛情片,我更願意說它是一部反映人性的影片。在災難面前,人性得以暴露和展現。

人性善惡說到底其實就是一種選擇。

如今,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我們原本平凡幸福的生活:春節不能歡聚,企業不能正常開工,學校不能按時開學。同時,也展現了不同人性:有人不顧安危,毅然奔向抗疫最前沿;有人蠻橫無禮,拒不配合檢查,甚至明知自己患病卻隱瞞病情;還有“天價白菜”“二手口罩”,以及對來自疫區人民的差別對待和歧視……疫情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一個放大鏡,既放大了人性的善良,也放大了人性的陰暗。

有人說,社會是最好的課堂。翻開這本教科書,你能看到:什麼是以身許國,什麼是精緻利己;什麼是力挽狂瀾,什麼是推波助瀾;什麼是捨生取義,什麼是見利忘義;什麼是逆向而行,什麼是尸位素餐。

而我說,面對疫情,人生就像走進了一個超大型的購物廣場,正在進行一場關於靈魂、人性、價值的消費活動。你可以購買諸如生存、健康、幸福、友誼、助人、自尊、自由、自我實現等基礎價值;也可以購買包括良知、豁達、感激、希望、謙恭等精神價值;還可以購買謹慎、責任、勇敢、自制、可靠、真誠、誠實、公正、無私等道德價值;當然,寫著和平、正義、寬容、參與、合作、分享、忠誠、堅定、權利、義務等社會價值也擺在貨架上任你挑選。

每次講述泰坦尼克號故事的時候,我都會用這句話來作為總結:你可以不高尚,但是絕不可以低劣;你可以不偉大,但是一定可以崇高。

致敬英雄,牢記擔當

我們來聽一首歌。(播放歌曲武漢版的《為了誰》)

22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席捲了我國多個地區,無數“抗洪戰士”奮不顧身用生命抵擋洪水的場景,在當時青澀的歌手祖海心中留下了永遠難忘的烙印。

22年後的今天,武漢這座城市因疫情而蒙難。來自全國各地的逆行者迎難而上,奔赴抗疫最前線。這樣的畫面令祖海感慨萬千,心中有千言萬語想要表達。

在這首最新改編的歌曲中,祖海含淚而歌、為愛而唱,真情實感自然流露,引發了我們的共鳴。畫面之中,“抗疫戰士”的行動、話語更是令人潸然淚下。

22年過去,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依然還在,醫護工作者、人民子弟兵的使命依然還在。

在這場“戰爭”中,醫護人員成了“最美逆行者”,成了時代的英雄。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身患漸凍症,每天拖著不方便的腿腳帶領醫護人員保衛武漢,連續30多天奔走在抗疫一線;80多歲的鐘南山院士,告訴大家不要去武漢,自己卻以最快速度衝上了“戰場”;那麼多的醫生護士寫下請戰書,“不計報酬,無論生死”……

而另外一些人,他們沒有防護服、沒有護目鏡,僅靠著一隻口罩、一張村民和居民熟悉的臉、一顆為民服務的心,奔走在防疫工作的第一線,用沙啞的聲音、忙碌的背影在疫情防控戰場上築起一道道“防疫牆”,用實際行動彰顯著基層幹部、社區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

●從“戴口罩”講起

先來說一段口罩的歷史:1895年,德國病理學專家萊德奇發現病菌可以通過空氣傳播,於是他建議醫生和護士在做手術時,戴上一種用紗布製作、能掩住口鼻的罩具,這是口罩的雛形。

1918年,“西班牙流感”爆發,全世界大量的人被感染,死亡人數約為5000萬。從這個時候開始,世界人民在意識到有可能發生傳染病時,第一反應就是戴口罩。這個好習慣,一直保持到今天。

當然,我今天不是來講口罩史的。我要講三句話:學會生存——知識要變技能;養成習慣——心中要有別人;懂得寬容——換位要能思考。

學會生存——

知識要變技能

來看一段視頻。(鍾南山教大家戴口罩)

這段視頻傳播甚廣,鍾南山院士百忙之中教大家怎樣正確戴口罩、摘口罩。看著這段視頻,一方面我感到親切,另一方面我又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大“疫”當下,該佩戴什麼樣的口罩,佩戴應注意哪些事項,口罩什麼情況下需要更換,口罩使用後應該如何處理……這些問題,難道不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並熟練掌握的生存技能、生活技巧嗎?

但是,疫情剛開始時,幾乎全民不會戴口罩。於是,大家都在傳播如何正確佩戴口罩,以及口罩的科學丟棄和重複使用。

面對這樣的窘境,連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崔允漷先生也不禁困惑——

戴口罩,如此日常的生活技能,為什麼幾乎全民無知、集體失能?

中小學不教學生戴口罩,等疫情來了再請院士來教,豈不是代價太大了嗎?

難道一定要將“戴口罩”這一知識點列入高考,我們才會教、才能學會嗎?

中小學教育中,其實已經多次進行過諸如“謹防感冒”“注意個人衛生”“不要將病毒傳染給別人”等基於概念的教學,那麼我們能否開展一些基於行動的教學,使學生獲得“戴口罩”的技能?

除了課本上的知識,生活中需要我們學會的恐怕不僅僅是戴口罩這件事情。

50年前,《教育——財富蘊藏其中》一書提出了“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的目標。那麼,同學們,你們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了嗎?

養成習慣——

心中要有別人

生活方式對人的健康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說,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是決定我們健康的重要因素。

我們回到口罩上來。談到戴口罩的必要性,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教授分享了自己早年在日本的見聞,他說——

我去日本留學時,當時我對一個現象很不理解,就是他們動不動就戴上口罩。一次,我終於忍不住問一位戴口罩的人:“你為什麼要戴口罩啊?”他很意外我會問這個問題,愣了一會兒說道:“我今天感冒了啊,就要趕緊戴上口罩。”

現在我們可以來叩問一下自己的內心:在你戴口罩的經歷中,有多少次是因為怕傳染給別人主動戴上口罩,又有多少次是因為怕被別人傳染才不得已戴上口罩?簡言之,為了別人戴還是為了自己戴,這樣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這其實已經由生活習慣上升到文明習慣。

田偉院長認為,我們要痛定思痛,要有一顆為別人著想的善良之心,所有人應該養成良好的習慣和思維。

同學們,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個習慣不僅包括生活習慣,更包括文明習慣;無論是疫情當下還是疫情過後,除了臉上要有口罩,更重要的是“心中要有別人”。

懂得寬容——

換位要能思考

我們繼續來看一段視頻。(播放視頻《老人坐火車買不到口罩急哭》)

這是在山西太原開往運城的一趟列車上發生的場景。一個大媽因為沒有買到口罩,看到別人都戴著,覺得自己很沒用,著急得快哭了。乘警上前詢問了解實情後,毫不猶豫地掏出自己單位發的“備用口罩”遞給她。在遞給老人口罩的時候,乘警還不停地安慰她:不要擔心,不要害怕,“你的安全最重要”。大媽非常感動,在戴上口罩之後,不停地抹眼淚。我想,她的內心一定是極其溫暖的。

這與一些疫情期間的粗暴做法形成了鮮明反差。

疫情爆發以來,全國人民從自我做起,紛紛打起了“防疫戰”,每個人出門都戴口罩,導致口罩供不應求。為什麼總還有一些人不戴口罩就出行呢?其實,他們或許並不是不想戴口罩,只是買不到啊!尤其是偏遠地區,沒有那麼多藥店,有時很難買到口罩。

這就要求我們做更深層次的思考:許多時候,我們要換位思考,更要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同情心是仁的發端,羞恥心是義的發端,謙讓心是禮的發端,是非心是智的發端。凡是有這四種發端的人,知道都要擴大充實它們——就像火剛剛開始燃燒,泉水剛剛開始流淌。如果能夠擴充它們,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夠擴充它們,就連贍養父母都成問題。

有了“不忍人之心”,我們就會有更多“寬容”。

我說的這個“寬容”,不是《辭海》裡的解釋“寬恕能容人”;也不是《現代漢語詞典》裡的解釋“寬大有氣量,不計較或追究”。這些都只是氣度和修養的問題,屬於道德範疇。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解釋已將寬容者置於正確的、高人一等的位置,而被寬容者則被預設在錯誤的、無禮的、冒犯的地位上,這使它的意義近乎寬恕、饒恕,近乎“君子不見小人過”“宰相肚裡能撐船”。

我說的這個“寬容”,是對不同於自己的信仰、思想和行為的容忍或承認,以及一種與思想行為不同者建立並維持共同體的品質和能力。

我說的“寬容”重在平等、重在自由。它的理論依據是人與人在人格和理性上是平等的;它的價值指向是人與人交往、人與社會發生關係的時候,有一個思想平等的根本性原則;它的引申意義是不得侵犯他人思想和行為的自由,不得將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方式強加於他人。

作家房龍認為,人類身上普遍存在著超越時間和空間的三種不寬容現象:第一種是出於懶惰的不寬容,第二種是出於無知的不寬容,第三種是出於自私的不寬容。不僅如此,不寬容還有個人和社會之分,房龍特別憎惡、恐懼和擔憂的是群體性、社會性的不寬容。

那麼,我們的生活中,尤其是在這次疫情面前,有沒有這三種不寬容呢?有沒有群體性、社會性的不寬容呢?對於這個問題,你們怎樣看待,又會怎樣對待?

最後,請允許我用作家馮驥才說過的一句話來作為總結:“風可以吹起一大張白紙,卻無法吹走一隻蝴蝶,因為生命的力量在於不順從。”

疫情面前,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戰勝病毒——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作者系廣東省深圳市新安中學集團第一實驗學校校長)

《中國教師報》2020年03月04日第10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