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獻給“小混混”的10部電影

「題前」何為小混混,指的自然是那些沒有什麼鴻鵠大志,整天遊手好閒,在家還呆不住的非宅男人事。

至於為什麼人們總喜歡把這個社會群體跟“危險人群”聯繫起來,那就不得而知了。倒是“小混混”進局子的概率的確不小。

既然這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影視作品給“小混混”立傳呢?我想,在小混混們的身上有一樣東西是其他人不具備的——那就是燃燒的青春!

比起那些在自我中沉默,或是在光鮮下偽裝的人來說,小混混的"亢奮"(或說成“激進”)便是能打動我們的一切了!

特選出 10 部電影,獻給所有那些不學無術、碌碌無為的“小混混”!“星期五文藝”上片——


1、《四百擊》(1959)

原名:Les quatre cents coups

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

國家:法國

獻給“小混混”的10部電影

「推薦語」小時候班裡總會有那麼幾個不聽老師話、調皮搗蛋的“壞學生”,他們被老師稱為“混子”,被作為反面教材。沒錯《四百擊》裡就有這麼一個,他不但不寫作業、逃課,甚至還進了勞教所...


2、《逍遙騎士》(1969)

原名:Easy Rider

導演:丹尼斯·霍珀

國家:美國

獻給“小混混”的10部電影

「推薦語」美國的嬉皮士似乎跟“小混混”沒什麼兩樣,他們同樣被主流社會所鄙視,同樣被集體和社會所孤立。但至少,你能從這些嬉皮士身上看到很多美好的東西。


3、《發條橙》(1971)

原名:A Clockwork Orange

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

國家:美國

獻給“小混混”的10部電影

「推薦語」《發條橙》裡的幾個小混混算是極品了:不是出去打架鬥毆,就是私闖民宅,強姦搶劫。然而,當這種邪惡天性被當成一種病,治癒後又會怎樣呢...


4、《阿瑪柯德》(1973)

原名:Amarcord

導演:費德里科·費里尼

國家:意大利

獻給“小混混”的10部電影

「推薦語」來自意大利、納粹統治時期的,整天在學校、家裡、大街上游走的小混混。該片出自大師“費里尼”之手,其幽默手法不言而喻。


5、《風櫃來的人》(1983)

導演:侯孝賢

國家:中國臺灣

獻給“小混混”的10部電影

「推薦語」幾個在臺灣鄉村成天打架泡妞、遊手好閒的小混混,去到大城市“北漂”會是什麼樣?會有怎樣的轉變呢?


6、《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

導演:楊德昌

國家:中國臺灣

獻給“小混混”的10部電影

「推薦語」這是一部真正對少年犯罪進行深度解構的電影,同時也是中國唯一一部為少年犯立傳的電影。導演的功底與境界讓人瞠目。


7、《陽光燦爛的日子》(1993)

導演:姜文

國家:中國大陸

獻給“小混混”的10部電影

「推薦語」也就王朔+姜文的組合能把那些北京小混混拍的如此真實生動了。當然,裡面所有的“混混演員”也夠到位了!


8、《怒火青春》(1995)

原名:La haine

導演:馬修·卡索維茨

國家:法國

獻給“小混混”的10部電影

「推薦語」走在西方民主自由前沿的法國小混混是怎樣的,看看這部電影便知。


9、《低俗小說》(1994)

原名:Pulp Fiction

導演:昆汀·塔倫蒂諾

國家:美國

獻給“小混混”的10部電影

「推薦語」能把小混混拍的如此有魅力,也就“昆汀”這種導演能幹出來了!


10、《南海十三郎》(1997)

導演:高志森

國家:中國香港

獻給“小混混”的10部電影

「推薦語」

我想用這部《南海十三郎》收篇再合適不過了!故事講的是一個鬱郁不得志、不食人間煙火的編劇,不甘墮落,淪為街頭小混混的故事。導演編劇通過“南海十三郎”的形象史詩般地演繹了時代的變遷與國仇家恨。

當然,這些電影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小混混不一定沒志沒思想,那些正人君子也不一定有志有腦子。


更多經典電影,更多經典書籍推薦,請關注我們。

如需合作聯繫【星期五文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