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每天叫醒我的就是鬧鐘

每天叫醒我的就是鬧鐘

那段時間聽說一句話: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鐘,而是夢想。不過我有些異議,因為覺得我每天就是被鬧鐘叫醒的。當然,我並非沒有夢想,恰恰相反,我一直都在堅持夢想。但我同樣可以討論那句話,而且並非空口無憑,實在是有切身的體驗,所以才會得到這一個結論。

具體怎麼說呢?先從最簡單的現象說起,舉例真正的起床。幾乎每天早晨,無論寒暑,我都固定在七點早起,原因恰好是追求夢想。這個過程,鬧鐘起到什麼作用呢?就是一個觸發器,相當於強迫症的一種介質。當那聲標誌性的鬧鈴在適合睡懶覺的早晨無情打攪我的清夢時,我並不反感,也沒有關掉手機繼續賴床,而是立即搬來電腦,開始絞盡腦汁,舞文弄墨。這是因為這一聲鬧響在我心中的地位並非催促上班的討厭鬼,而是和夢想有著千絲萬縷直接聯繫的恩公。所以,我必須起床。

你會說,這不正說明叫醒我的是夢想而不是鬧鐘嗎?錯誤!那種說法嚴重無視鬧鐘在整件事中扮演的角色,而我的觀點是要為鬧鐘正名,說明其重要性。鬧鐘是早起這個過程的參與者,他和夢想有關,但又不是夢想的一部分。沒有鬧鐘,所謂“為夢想而早起”就不成立,要不就是另外的討論範疇。

其他事情也是一樣的,假若鬆散成性,我們常常因為以為僅憑夢想就能夠排除萬能,這才起伏不定,並且有時候找不到成功的契機。自制力差或者學習能力弱的同學,包括我自己在內,都應該為生活尋找到一個類似“鬧鐘”的記憶點,來提醒我們聯繫夢想。不要小看這些記憶點,那很神奇,只要他一出現,我們自然會收拾掉平時那些疏懶和拖延,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夢想的努力上,急迫得很。就像鬧鐘一響,我就會從床鋪上坐起來,開始構思文章。

這樣看,強迫症也並非傳說中那麼“十惡不赦”,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實際上我也一直在享受強迫症帶來的福利,其中最大的一項就是固定地堅持,不完成任務心中還彆扭。對於生活,或許有些困惱,但是放在夢想上面,不失為明智舉措。就像餓了就要吃飯,鬧鐘一響必須起床。我一直都在如此,效果還真不錯。

人的很多鬥志其實都是被自己消耗掉,我們可以不那麼難堪,把每一件事都當成遙不可及的天涯。如果習慣很難改變的話,我們不妨可以藉助外力來實施,比如某一個觸發器,來讓我們被迫開始執行任務,就像鬧鐘之於起床。有了外力的干預,我們就會因為減少選擇權而變相堅定,從而更快地進入狀態,產生效應。

所以,我才說“每天叫醒我的就是鬧鐘”,並不只是夢想。夢想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就像我想看一場凌晨三點半的巴塞羅那足球直播,總不能認為只要擁有對巴薩足夠的熱愛就會到時醒吧?鬧鐘還是必要的,幫我抹去每次想要再睡一會的不良念頭。

人生需要更多的鬧鐘,來提示一下我該在什麼時候清醒起來,幹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