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讀經典活用經方:桃核承氣湯(瘀熱互結瘀血證,均可加減使用)

關注【愉享中醫】,關注生命健康!本號所發方劑以上世紀90年代以前出版的醫著為主。文中方劑僅限於學術交流,患者應在中醫大夫或中藥師指導下加減使用,切勿自行套方,免出意外。

讀經典活用經方:桃核承氣湯(瘀熱互結瘀血證,均可加減使用)

桃核承氣湯為理血劑,具有逐瘀瀉熱之功效。主治下焦蓄血證。少腹急結,小便自利,神志如狂,甚則煩躁譫語,至夜發熱;以及血瘀經閉,痛經,脈沉實而澀者。臨床常用於治療急性盆腔炎、胎盤滯留、附件炎、腸梗阻、子宮內膜異位症、急性腦出血等屬瘀熱互結下焦者。 原文如下:

《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桃仁五十個去皮尖 大黃四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芒消二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芒消,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

方義:證屬瘀熱互結下焦,治當因勢利導,逐瘀瀉熱,以祛除下焦之蓄血。方中桃仁苦甘平,活血破瘀;大黃苦寒,下瘀瀉熱。二者合用,瘀熱並治,共為君藥。芒硝鹹苦寒,瀉熱軟堅,助大黃下瘀瀉熱;桂枝辛甘溫,通行血脈,既助桃仁活血祛瘀,又防硝、黃寒涼凝血之弊,共為臣藥。桂枝與硝、黃同用,相反相成,桂枝得硝、黃則溫通而不助熱;硝、黃得桂枝則寒下又不涼遏。炙甘草護胃安中,並緩諸藥之峻烈,為佐使藥。

配伍特點:諸藥合用,共奏破血下瘀瀉熱之功。服後“微利”,使蓄血除,瘀熱清,而邪有出路,諸症自平。

禁忌:表證未解者,當先解表,而後用本方。因本方為破血下瘀之劑,故孕婦禁用。

加減化裁:不論何處的瘀血證,只要具備瘀熱互結這一基本病機,均可加減使用。

1、纏綿不愈的牙疼證去桂枝加生地、牡丹皮;

2、外陰溼疹+苦參、黃芪。

3、陰道血腫+當歸、黨參、紅花、三七。

4、閉經加柴胡、香附、川芎。

5、經期狂躁加柴胡、香附、牡丹皮

6、慢性盆腔炎+蒲公英、敗醬草、紅藤(偏溼熱)

7、糖尿病便秘氣虛黨參黃芪;陰虛生地玄參;血虛當歸肉蓯蓉、氣滯檳榔、枳殼;

8、狂證加鬱金、白礬。

9、頑癬加牡丹皮、當歸。

10、急性溼疹,加萆薢、蟬蛻、銀花,麻黃、土茯苓。

11、痤瘡、脂溢性皮炎、毛囊炎,原方硝、黃減半,加入銀花、連翹,蟬脫、麻黃。

12、酒渣鼻原方加入懷牛膝、紅花、生石膏、麻黃;

13、風溼性結節性紅斑原方加入薏仁、茜草、麻黃;

14、療跌打損傷如腰扭傷原方加入土元、三七。

15、月經後期、鼻衄時作加牛膝、當歸、白芍、枳實。

16、哮喘心絞痛胡希恕用它與大柴胡湯合方。

17、前列腺肥大尿瀦留劉渡舟老師經驗是加滑石、木通、車前子。

18、過敏性紫癜去甘草加柴胡、紫草、黃芩。

19、腦梗塞加地龍、水蛭

20、婦人血瘀經閉、痛經以及惡露不下等症,常配合四物湯同用;兼氣滯,酌加香附、烏藥、枳實、青皮、木香等以理氣止痛。

21、對於火旺而血鬱於上之吐血、衄血,可用本方釜底抽薪,引血下行,並可酌加生地、丹皮、梔子等以清熱涼血。

22、治婦人產後惡露不下:加蒲黃、五靈脂。

23.大便秘結:枳實、厚朴。

24.煩燥口渴:黃連、黃芩。

25.小便雖利:車前子、茯苓、木通。

26.月經後期、閉經、癥瘕等疾病如果屬於瘀血阻滯之實證,且病所都屬下焦者,可以因勢利導,用通下之法治療。患者如果大便秘結嚴重的,可以放膽使用此方,服藥之後,隨著大便通下,月經順行。

27.合柴苓湯治慢性肝炎。

28.加乾漆皮,桔梗治急性咽炎。

30.加遠志石菖蒲丹參梔子治療精神分裂症。

讀經典活用經方:桃核承氣湯(瘀熱互結瘀血證,均可加減使用)

類方鑑別

下瘀血湯

組成 大黃, 桃仁,䗪蟅蟲(熬,去足)。

用法 上三味末之,煉蜜和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頓服之,新血下如豚肝。

功用 瀉熱逐瘀。

主治:瘀血化熱,瘀熱內結證。產後少腹刺痛拒按,按之有硬塊,或見惡露不下,口燥舌幹,大便結燥,甚則肌膚甲錯,舌質紫紅而有瘀斑瘀點,苔黃燥,脈沉澀有力。亦治血瘀而致經水不利之證。

出處:《金匱要略》

大黃蟅蟲丸

組成:大黃(蒸),甘草,黃芩、桃仁、杏仁、水蛭、虻蟲、蠐螬,芍藥,乾地黃,乾漆、蟅蟲。

用法:上十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小豆大,酒飲服3g,日三服。現代用法:將蠐螬另串;桃仁、杏仁另研成泥。其餘9味共研為細粉,過羅,與桃仁等混合均勻,共為細粉。煉蜜為丸,每粒3g,蠟皮封固。每服1丸,溫開水或酒送服。

功用:祛瘀生新。

主治:五勞虛極,幹血內停證。形體贏瘦,少腹攣急,腹痛拒按,或按之不減,腹滿食少,肌膚甲錯,兩目無神,目眶暗黑,舌有瘀斑,脈沉澀或弦。

出處:《金匱要略》

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以上兩方及桃核承氣湯均以大黃、桃仁為主藥,都有破血下瘀之功用,均治瘀血留滯的病證。但下瘀血湯主治產婦因“幹血著於臍下”致腹痛拒按,按之有塊,以及血瘀所致經水不利者,故配蟲,專以攻下血瘀為用;大黃蟅蟲丸則主治五勞虛極,幹血內停,形體贏瘦,肌膚甲錯者,故又加水蛭、虻蟲及地黃、芍藥、甘草等,破瘀之力增,並微有補益之功;桃核承氣湯適用於瘀熱互結下焦所致之少腹急結、至夜發熱、經閉等症,故復佐桂枝溫通血脈,並使全方涼而不鬱。

名家各論

1.《醫門棒喝·傷寒論本旨》:“此即調胃承氣湯加桂枝、桃仁,引入血脈以破瘀結也。硝、黃、桃仁鹹苦下降,佐桂枝、甘草辛溫甘緩載之,使徐行入於血脈,導瘀血邪熱由腸腑而去,故桂枝非為解太陽之餘邪也。”

2. 柯琴《傷寒來蘇集·傷寒附翼》卷下:“若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乃太陽隨經之陽熱瘀於裡,致氣留不行,是氣先病也。氣者血之用,氣行則血濡,氣結則血蓄,氣壅不濡,是血亦病矣。小腹者,膀胱所居也,外鄰衝脈,內鄰於肝。陽氣結而不化,則陰血蓄而不行,故少腹急結;氣血交併,則魂魄不藏,故其人如狂。治病必求其本,氣留不行,故君大黃之走而不守者,以行其逆氣;甘草之甘平者,以調和其正氣;血結而不行,故用芒硝之鹹以軟之;桂枝之辛以散之;桃仁之苦以洩之。氣行血濡,則小腹自舒,神氣自安矣。此又承氣之變劑也。此方治女子月事不調,先期作痛,與經閉不行者最佳。

讀經典活用經方:桃核承氣湯(瘀熱互結瘀血證,均可加減使用)

方證

1.大黃證。

2.少腹部固定性拘急疼痛,按之更甚。

3.出血紫黑,易凝固結塊。

4.精神亢奮不安,如狂。

5.面紅、唇暗紅、舌質暗紅或紫,舌面乾燥,脈沉澀。

現代臨床應用

1.根據“其人如狂”而用於精神興奮性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反應性精神病、癔病、癲癇、更年期綜合徵等;外傷性頭痛、腦挫傷、腦震盪後遺症、蛛網膜下腔出血後的劇烈頭痛、頑固性偏頭痛、三叉神經痛等頭痛難忍時也可表現為“如狂”之狀。

2.根據“少腹急結”而用於盆腔及前後二陰部的急迫性、疼痛性、充血性疾病,如婦產科的急性盆腔炎、子宮肌瘤、難產、產後惡露不止、胎盤殘留、輸卵管結紮術後綜合徵、痛經、閉經;以及膀胱炎、外傷性血尿、前列腺增生繼發感染造成的癃閉、淋病性尿道狹窄之尿瀦留、流行性出血熱的少尿期、輸尿管結石的小腹絞痛、陰道血腫、直腸潰瘍、產後會陰疼痛等。

3.頭面部炎性充血性疾病,如急性結膜炎(爆發火眼)、麥粒腫、瞼緣炎(目眥腫痛)、翼狀胬肉(胬肉攀睛)、面部痤瘡、面部毛囊炎、酒渣鼻、牙齦出血、齲齒疼痛等,以及皮膚科的蕁麻疹、脂溢性皮炎、結節性癢疹、丹毒、猩紅熱、過敏性紫癜、溼疹的潰爛流水等也常出現本方證。

4.心腦血管疾病如多發性腦梗塞、腦溢血、腦膜炎、動脈硬化、高血壓病、心肌梗死等也有使用本方的機會。

5.一些急腹症也用到本方,如膽道蛔蟲症、機械性腸梗阻、急性壞死性腸炎、胰腺炎、異位妊娠。

6.其他還用於肺結核大咯血、代償性咯血、哮喘、月經期鼻衄、糖尿病、慢性腎盂腎炎、慢性腎功能衰竭、肝昏迷、化膿性乳腺炎、爆發性痢疾、蟯蟲病、骨傷科疾病合併腸麻痺者、特發性血尿、骨質增生症、庫欣綜合徵等。

讀經典活用經方:桃核承氣湯(瘀熱互結瘀血證,均可加減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