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揹負7000億債務,海航風險處置大戲如何開場

坐飛機的人最害怕聽到祝福:一路順風!如果順風了,飛機就會失速掉下來。


如今,海航集團正面臨著航空業失速的風險,揹負7000億元債務,在疫情風雨中該如何救贖?


此前,頻傳海航被海南省政府接管,消息又被迅速否認、闢謠。


2月29日,海航集團官宣稱,近日,海南省政府牽頭會同相關部門派出專業人員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聯合工作組將全面協助、全力推進海航集團風險處置。同日,海航集團董事會改選,新班子開始運轉。


揹負7000億債務,海航風險處置大戲如何開場

圖片截自海航官網


此舉被市場認為是變相的接管,但3月1日晚間,包括海航控股、等在內的多家海航繫上市公司公告,收到海航集團告知函,聯合工作組是全面協助、全力推進海航集團風險處置工作,並被接管。


2017年末暴發流動性風險以來,海航集團的 “自救”並未能徹底化解集團面臨的風險,疊加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航流動性風險有加劇趨勢。危機之中的海航該如何破局?


瘋狂的擴張


曾經,海航集團的創業史寫下多個傳奇,當年陳峰等人拿著1000萬元創立海航、單槍匹馬“十上華爾街”,博得索羅斯投資的故事成為中國商業運營的典範,至今仍為人所津津樂道。


自1993年創業至今,海航集團經歷27年,從單一的地方航空運輸企業發展成為以航空、實業、旅遊、資本、物流、生態科技為支柱的民營大型跨國企業集團。


揹負7000億債務,海航風險處置大戲如何開場

海航集團簡介

2019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上,海航集團以6100億元的營收僅居於華為之下,是我國第二大民營企業集團。


在《財富》世界500強的榜單裡,也不缺海航集團的身影。2015年,海航集團以營收256.46億美元首次登榜,位列世界500強第464位。2016年,以營收295.6億美元,位列第353位。2017年,以530.353億美元營收,登上榜單第170位。


每年100多名的上升速度,猶如坐飛機。但海航的雄心遠不止於此。


根據此前傳出的海航集團“超級X計劃”,2020年海航集團營收要達到8000億至10000億元,進入“世界100強”,2030年營收要達到15000 億元,進入“世界 50 強”。


盛名之下,而今的海航集團卻正經歷著鉅額債務纏身,又該如何涅槃。


在2019年的新年獻詞中,海航董事長陳峰坦誠講:“這一年,海航事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近年來集團發展求快求大、偏離主業,導致在發展戰略、思想文化等方面積累的系列問題驟然暴發,千億債務集中到期,流動性困難利劍高懸,P2P平臺兌付泰山壓頂,公司股票市值縮水,海航集團重要創始人不幸意外離世……海航這艘商業巨輪在時代的浪潮中風雨飄搖。”


“2020年是海航化解流動性風險的決勝之年。”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在2020年的新年獻詞再次證實了海航集團資金短缺、發不出員工工資的困難。


成也資本,敗也資本。


業界對海航集團評價稱,貪婪的資本讓海航集團忘記了起家的航空運輸實體產業,它們的高層對實體和科技產業索然無味,更無心開發產品,導致企業在虛擬的資本及妄想的世界中一路狂奔。


據瞭解,2006年之後,海航集團不滿足於航運主業,在各個業務板塊密集出擊,2008年海航集團確立了航空、旅業、商業、物流、實業、機場、置業、酒店等業務板塊。


2012 年,業務板塊被優化為航空、物流、資本、實業、旅業等板塊,快速踏上以多方融資為支撐、以快速併購為主要手段的多元化戰略擴張之路。


統計稱,2015年至2017年三年間,海航集團成為多元化擴張最激進的中國企業,短短三年間資產從不到5000億元膨脹到超過1.2萬億元,躍居世界第170強。


60.67億美元收購美國英邁科技公司、64.97億美元收購希爾頓酒店25%的股份......海航集團2016年一年就在海外砸下超百億美元。成為當年國內資本瘋狂併購海外資產最大手筆的“金主”之一。


2017年海航集團再度出擊全球收購資產,22.1億美元買下曼哈頓公園大道245號大樓,增持德意志銀行成為最大股東,7.75億美元收購嘉能可石油儲存和物流業務51%股權等等。


業界稱,2016和2017兩年間,海航集團淨投資高達5600億元。2017年,海航集團總資產和總負債都創下歷史新高,分別是1.23萬億元和7365億元,是2008年的39倍和34倍。這意味著三年的瘋狂併購,再造了近三個海航。


從上市融資到舉債購買全球資產模式,瘋狂的擴張讓海航集團迎來高光時刻,總資產突破了1.2萬億大關,中國22個大行業,海航集團進入了12個,涉足44個細分行業,甚至被調侃 “除了避孕套的企業沒有,其他都買了”。


舉債擴張的併購風也引起了監管部門的注意。2017年6月,銀監會等要求各大銀行排查涉海外併購的大型民企的授信及風險,其中包括瘋狂購買資產的萬達、海航集團等。貸款和融資均受到限制,瘋狂擴張被“喊停”,鉅額舉債擴張版圖的海航集團最終不得不出售手中併購來的資產,用來償還債務。


銀行斷水,2018年海航集團突然陷入流動性危機,25年的高速擴張戛然而止。此後,海航集團債務問題集中暴發,甚至連旗下航空公司燃油費都沒錢付。


2018年海航集團前董事長王健突然離世,再次打亂海航腳步,多項業務和交易受到嚴重影響。退休許久的陳峰只能復出,再次擔任海航集團的董事長。


陳峰迴歸之後大刀闊斧完成3000億元規模的資產出售,清理了300多家公司,處置對象主要為國內外金融、地產等非航空資產和業務,力圖讓海航集團重新迴歸航空主業。


2019年海航集團加速處理旗下地產資產,2月,海航將英國的路透社總部大樓出售,至徹底清空英國的地產類項目;3月,向黑石集團以70.23億港元出售其在香港的地產公司香港國際建投69.54%的股權;9月,海航擬13億拍賣海南佳緣農業、海航地產控股等資產包。


大規模賤價出售,不少資產出售價甚至低於購買價,優質資產賤價出售,說明海航對資金的飢渴,但是仍不能給海航集團鉅額的債務解渴,集團仍面臨鉅額債務的旋渦不能自拔。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底,海航集團總資產降至9806億元,總負債7067億元,資產負債率72%;流動負債仍達3098億元,其中短期借款951億元。


疫情下掙扎


“我們就是聚焦航空主業,非主業的,不留懸念,再盈利也不要。”清醒後的海航集團正如其董事長陳峰的堅決所言,開始走出瘋狂擴張的戰略非理性,認識到多元化發展帶來的危害,決定迴歸航空主業。


中國新聞週刊發現,再打開海航集團的官網,此前的集團介紹已悄然換下,新的簡介稱,海航集團以航空運輸主業為核心,夯實主業可持續發展的根基,致力於打造中華民族的世界級航空品牌與世界級航空機場品牌。


目前,海航集團旗下參控股航空公司14家,參與管理及合作機場16家,機隊規模近900架;開通國內外航線約2000條,通航城市200餘個,年旅客運輸量逾1.2億人次。


揹負7000億債務,海航風險處置大戲如何開場

海航旗下部分航空公司


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削減了其他業務板塊、迴歸航空主業的海航集團,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再次陷入危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人們出行需求急轉直下,航空業成為了受疫情影響的“重災區”。


每年春運本該是航空業的旺季,今年卻出現了罕見的“春運虧損”。2月6日,民航局運輸司司長於彪表示,受疫情影響,民航春運運輸量大幅下滑,春運假期7天時間旅客運輸量僅651萬人次,同比減少近一半,客座率僅為51.7%。


從1月25日至2月14日,民航日均運輸旅客47萬人次,是2019年同期的1/4。而從近期預測的情況看,疫情向全球蔓延,航空客流的下滑勢頭仍然不減。券商分析認為,航空公司以及航空產業鏈上的企業,今年一季度的二、三月份都將受到重創。


截止到2月20日,國際航協(IATA)評估新冠肺炎疫情對航空運輸業的影響,預計2020年亞太地區航空公司可能損失278億美元,其中中國國內客運市場的損失達到128億美元。全球疫情升溫下,亞太市場的實際損失可能將更加顯著。


亟待航空主業現金流解渴的海航集團該如何面對?


海航集團表示,自2017年末暴發流動性風險以來,海航集團積極開展"自救",但未能徹底化解風險。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影響,流動性風險有加劇趨勢。


“疫情影響和民航局對戰略重組政策鬆綁,會催化潛在的航司重組需求釋放。”民航資源網專家綦琦前期接受媒體採訪時稱,2020年中國民航業或將再次迎來新一輪變局,海航系除海航股份外的航空公司風險敞口均很大。


仍在靠處置資產續命的海航集團,在新冠肺炎病毒肆掠的春天迎來了不可預知的宿命。


2020年2月29日,海航集團稱,為解決海航危機,海南省政府牽頭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入駐海航處置風險。


根據海航集團公告,聯合工作組組長由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顧剛擔任,常務副組長由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任清華擔任,副組長分別由中國民用航空中南地區管理局副局長李雙臣、國家開發銀行信貸管理局副局長程功擔任。


同日,海航集團發佈董事改選公告稱,經改選後的董事7名,分別為:陳峰、顧剛、李先華、譚向東、任清華、陳曉峰、何家福,選舉陳峰擔任董事長、顧剛擔任執行董事長、李先華擔任副董事長。同時,董事會決定分別聘任譚向東擔任公司首席執行官、任清華擔任公司聯席首席執行官。


這一由海南省政府牽頭的針對海航集團的動作,被外界解讀為盛傳已久的變相“接管”,7000億債務壓頂的海航集團正式進入債務重組階段。


據海航集團官網,3月4日海航集團機場板塊復工復產及運營工作專題會議召開,稱公司正全面推進復工復產,航班運力大幅恢復,機場進出港航班持續增加。


3月5日,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會見剛成立的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圍繞海航集團安全經營管理、復工復產、化解流動性風險等工作交換意見。


第一財經報道稱,工作組進駐對海航集團實施救助管理,結果將是多方受益。“包括集團本身、債權人、投資者,以及地方政府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