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劉伯溫悲慘離世,他的兩個兒子結局同樣很悲劇

劉伯溫是明朝的開國元勳,人們常常用諸葛亮和其相比。


劉伯溫悲慘離世,他的兩個兒子結局同樣很悲劇

在明朝開國戰爭中,劉伯溫長期為朱元璋擔任高級幕僚,出謀劃策,運籌帷幄。劉伯溫憑藉淵博學識和縝密細緻的分析,經常能夠準確把握戰場局勢走向,對未來形勢的預測十分精準,於是在民間留下了他“未卜先知、能掐會算”的美名。

關於劉伯溫的死後人也是眾說紛紜,大家都知道明朝的開國元勳們很多都不得善終,有人說劉伯溫是病死的,也有說劉伯溫是被毒死的,但是究竟是怎麼死的,也成了一個謎,但是劉伯溫死後他的兩個兒子,下場卻很悲慘。
劉伯溫悲慘離世,他的兩個兒子結局同樣很悲劇

當年劉伯溫病重,自知來日無多,找來兩個兒子交代後事。交代完後事時,又讓劉璉從書房拿來一本天文書,對他說:“我死後你要立刻將這本書呈給皇上,一點都不耽誤;從此以後不要讓我們劉家的子孫學習這門學問。”又對次子劉璟說:“為政的要領在寬柔與剛猛循環相濟。如今朝廷最必須做的,是在位者儘量修養道德,法律則應該儘量簡要。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做則,以道德感化群眾,效果一定比刑罰要好,影響也比較深遠,一旦部屬或百姓犯錯,也較能以仁厚的胸懷為對方設身處地的著想,所裁定的刑罰也必定能夠達到公平服人,和警惕人改過自新的目的;而法律若能儘量簡要,讓人民容易懂也容易遵守,便可以避免人民動輒得咎無所適從,又可以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仁德的優良形象,如此一來,上天便會更加佑我朝永命萬年。”又繼續說道:“本來我想寫一篇詳細的遺表,向皇上貢獻我最後的心意與所學,但胡惟庸還在,寫了也是枉然。不過,等胡惟庸敗了,皇上必定會想起我,會向你們詢問我臨終的遺言,那時你們再將我這番話向皇上密奏吧!”最後於農歷四月十六卒於故里,享年六十五歲。六月,葬於鄉中夏中之原。
劉伯溫悲慘離世,他的兩個兒子結局同樣很悲劇

劉伯溫去世後,他的兩個孩子命運卻一樣悲慘。

劉璉,生於公元1348年,公元1377年,與胡惟庸的黨人起衝突,被脅迫墮井而死。

劉璟,生於公元1350年,少年通經,才學過人,明太祖念基,每歲召璟同章溢子允載、葉琛子永道、胡深子伯機入見便殿,燕語如家人。後因對明成祖直言:“殿下百世後,逃不得一篡字。”被捕入獄,在獄中自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