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港真,想對iPhone X理性地吐個槽

港真,想對iPhone X理性地吐個槽

“我希望,下一代的iphone不是7s,也不是8,是一個全新的名字,姑且稱為X吧。”這一句話,其實出現在我一年前寫的一篇名為【即使iphone7真炸了,也不妨礙我們暢想iphoneX啊】的文章裡。一不小心,名字都被我在一年前識破了,也真難怪這次的蘋果發佈會的“直播”被網友戲稱為“重播”

當然,名字被我碰巧合情推理猜對了只是個小意外,但是實際上,這一句話也出現在我一年前的這篇文章裡就真的不應該了。“媒體稱,十週年版本首先在外觀設計上會煥然一些,而在功能上會有突破性進展,如取消Home鍵,將Touch ID集成到屏幕中,能夠支持無線充電,以及首次採用OLED屏幕等。“

對於這次iPhone X的新功能,幾乎無一例外地早已被各大媒體在發佈會前就“準確”地進行了預測和曝光,這場發佈會幾乎沒有任何真正的驚喜。殊不知是否蘋果公司主動進行了洩密以達到吸引媒體曝光的作用,但至少從受眾的層面我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失望”。

港真,想對iPhone X理性地吐個槽

且不論功能是否過早地被曝光,即使單從實際的產品賣點來看,新的功能也並非真正能成為引領手機變革的系統性創新,用互聯網界大V 王冠雄先生的評價說就是“蘋果似乎已經從引領行業的創新者變成集成者,甚至局部跟隨者。”為何這麼說?以下我針對主要的功能逐一陳述理由。

全面屏充其量只是追趕者:X的顯示屏號稱是iPhone有史以來最為出色一塊屏幕,支持D Touch壓感操作和HDR顯示。這款幾乎無邊框的OLED顯示屏雖然的確是近年來蘋果手機外觀設計上的重要變革,也是X之所以造價高昂的重要原因,但其實充其量只能作為行業的追趕者而不是領跑者,因為小米、華為、三星乃至於夏普都推出了全面屏旗艦機,而且9月13日的三星新品發佈會上,三星更是已經推出全視曲面屏,讓用戶無需頻繁滑動屏幕,即可瀏覽更多內容,顯著比全面屏更領先一代。而玻璃後蓋的酷炫設計真的不會讓老是“摔手機”的悲劇同學們機毀人亡嗎?

Face ID是否優於Touch ID要打問號:集成Home健是一個可預料之內的“大膽”創新,不但使屏幕有效面積得以擴大且更好地適配3D Touch的功能,符合未來的發展趨勢。可直接把Touch ID更改為Face ID是否更優我認為仍需要打個問號。雖然似乎臉部識別的便捷性更高,但從安全性考慮,指紋無疑比人臉具備更高的獨特性,這實際是安全的保障。同時,由於面對屏幕的場景非常容易發生,一不小心開啟了畫面被發現小秘密的場景也難以避免。再者,從蘋果發佈會上使用Face ID的失手來看,該項技術並非非常成熟,在移動支付越來越常用的今天,一項不成熟且保密性更弱(至少短期內似乎更弱)的技術是否真的能更好服務於廣大用戶?

快充已經嚴重掉隊,無線充電還得加收:在OPPO把“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的定位做到幾乎深入人心之時,蘋果也終於跟上了節奏提供半小時快充50%電量的功能。因此,這也只充其量是一個能用於防禦的招數。此外,無線充電對於時常坐在辦公室/教室、躺在床上玩手機的年輕人來說無疑是福音,可是無線充電需要專用的底座Air Power,這意味著本來已經至少花了8388的國人還得在賣腎之餘再賣多一個器官。

除以上三點外, 其餘的升級還有CPU處理能力的提升、攝像頭能力的提升等等, 然而(本文已經太多的然而了),這些已經是90到90幾分的改變其實對於一般用戶而言真的感受不深,至少對我來說已經可以用“雞肋”來形容,除非真的拿著兩臺手機來進行對比測試,否則幾乎難以感受到差距。

"那麼對於未來的iphone,是否能成為真正“智能”的手機?把Siri,Ibrain強化到極致,強化到能完全成為手機的智能管家,能通過與Siri的對話完成對手機的智能管理;是否能進一步發展AR/VR技術革新顯示屏,使手機可以實現裸眼3D乃至於VR的效果?;能否在萬物互聯的時代,使iphone成為一個超級遙控器,接收更多的外部數據,操控更多的外部物體?"

曾經,我暢想過今年的iPhone 十週年紀念版會在AR/VR和AI兩個方向帶來真正引領變革的創新,前段時間在電影院內也能看到針對Siri的廣告本來抱有希望,可是事與願違,這2個方向基本都沒有很大的突破,這其實是我對X感到失望的最主要原因。

好啦,以上就是我對這塊備受矚目產品的一些自認為理性的吐槽,那麼你覺得呢?iPhone X是否有哪樣創新打動了你?

港真,想對iPhone X理性地吐個槽


作者:君健,一個學金融的互聯網人,一個愛折騰的年輕人。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UptoYou

一些有價值的資訊一些有思考的感悟

這裡沒有一本正經的理想討論

只有前進路上那一點雞毛蒜皮的共鳴

港真,想對iPhone X理性地吐個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