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港真,想对iPhone X理性地吐个槽

港真,想对iPhone X理性地吐个槽

“我希望,下一代的iphone不是7s,也不是8,是一个全新的名字,姑且称为X吧。”这一句话,其实出现在我一年前写的一篇名为【即使iphone7真炸了,也不妨碍我们畅想iphoneX啊】的文章里。一不小心,名字都被我在一年前识破了,也真难怪这次的苹果发布会的“直播”被网友戏称为“重播”

当然,名字被我碰巧合情推理猜对了只是个小意外,但是实际上,这一句话也出现在我一年前的这篇文章里就真的不应该了。“媒体称,十周年版本首先在外观设计上会焕然一些,而在功能上会有突破性进展,如取消Home键,将Touch ID集成到屏幕中,能够支持无线充电,以及首次采用OLED屏幕等。“

对于这次iPhone X的新功能,几乎无一例外地早已被各大媒体在发布会前就“准确”地进行了预测和曝光,这场发布会几乎没有任何真正的惊喜。殊不知是否苹果公司主动进行了泄密以达到吸引媒体曝光的作用,但至少从受众的层面我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失望”。

港真,想对iPhone X理性地吐个槽

且不论功能是否过早地被曝光,即使单从实际的产品卖点来看,新的功能也并非真正能成为引领手机变革的系统性创新,用互联网界大V 王冠雄先生的评价说就是“苹果似乎已经从引领行业的创新者变成集成者,甚至局部跟随者。”为何这么说?以下我针对主要的功能逐一陈述理由。

全面屏充其量只是追赶者:X的显示屏号称是iPhone有史以来最为出色一块屏幕,支持D Touch压感操作和HDR显示。这款几乎无边框的OLED显示屏虽然的确是近年来苹果手机外观设计上的重要变革,也是X之所以造价高昂的重要原因,但其实充其量只能作为行业的追赶者而不是领跑者,因为小米、华为、三星乃至于夏普都推出了全面屏旗舰机,而且9月13日的三星新品发布会上,三星更是已经推出全视曲面屏,让用户无需频繁滑动屏幕,即可浏览更多内容,显著比全面屏更领先一代。而玻璃后盖的酷炫设计真的不会让老是“摔手机”的悲剧同学们机毁人亡吗?

Face ID是否优于Touch ID要打问号:集成Home健是一个可预料之内的“大胆”创新,不但使屏幕有效面积得以扩大且更好地适配3D Touch的功能,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可直接把Touch ID更改为Face ID是否更优我认为仍需要打个问号。虽然似乎脸部识别的便捷性更高,但从安全性考虑,指纹无疑比人脸具备更高的独特性,这实际是安全的保障。同时,由于面对屏幕的场景非常容易发生,一不小心开启了画面被发现小秘密的场景也难以避免。再者,从苹果发布会上使用Face ID的失手来看,该项技术并非非常成熟,在移动支付越来越常用的今天,一项不成熟且保密性更弱(至少短期内似乎更弱)的技术是否真的能更好服务于广大用户?

快充已经严重掉队,无线充电还得加收:在OPPO把“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的定位做到几乎深入人心之时,苹果也终于跟上了节奏提供半小时快充50%电量的功能。因此,这也只充其量是一个能用于防御的招数。此外,无线充电对于时常坐在办公室/教室、躺在床上玩手机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福音,可是无线充电需要专用的底座Air Power,这意味着本来已经至少花了8388的国人还得在卖肾之余再卖多一个器官。

除以上三点外, 其余的升级还有CPU处理能力的提升、摄像头能力的提升等等, 然而(本文已经太多的然而了),这些已经是90到90几分的改变其实对于一般用户而言真的感受不深,至少对我来说已经可以用“鸡肋”来形容,除非真的拿着两台手机来进行对比测试,否则几乎难以感受到差距。

"那么对于未来的iphone,是否能成为真正“智能”的手机?把Siri,Ibrain强化到极致,强化到能完全成为手机的智能管家,能通过与Siri的对话完成对手机的智能管理;是否能进一步发展AR/VR技术革新显示屏,使手机可以实现裸眼3D乃至于VR的效果?;能否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使iphone成为一个超级遥控器,接收更多的外部数据,操控更多的外部物体?"

曾经,我畅想过今年的iPhone 十周年纪念版会在AR/VR和AI两个方向带来真正引领变革的创新,前段时间在电影院内也能看到针对Siri的广告本来抱有希望,可是事与愿违,这2个方向基本都没有很大的突破,这其实是我对X感到失望的最主要原因。

好啦,以上就是我对这块备受瞩目产品的一些自认为理性的吐槽,那么你觉得呢?iPhone X是否有哪样创新打动了你?

港真,想对iPhone X理性地吐个槽


作者:君健,一个学金融的互联网人,一个爱折腾的年轻人。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UptoYou

一些有价值的资讯一些有思考的感悟

这里没有一本正经的理想讨论

只有前进路上那一点鸡毛蒜皮的共鸣

港真,想对iPhone X理性地吐个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