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環評工業項目中的噪聲汙染防治措施

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科技的不斷進步,大型機械設備被不斷引入工業企業中。噪聲汙染不僅會對工廠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打擾居民的正常休息,還會對居民和工廠職工的身體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脅。因此,工廠設備的噪聲汙染問題已逐漸成為一大不容忽視的環境問題。本文分析環評工業項目中的噪聲汙染防治措施。

工業、交通經濟的迅速發展,噪聲汙染也成為重要的汙染源,危害著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特別是工業噪聲汙染,對人類的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更大。因此,在工業生產中採取切實有效的噪聲汙染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環評工業項目中的噪聲汙染防治措施

一、環評項目的定義

所謂“環評項目”是指在一定地區內,在開發和建設活動項目前,對該項目建設過程中可能對四周環境造成的影響進行預見性的評估和調查,並有針對性地提出預防、治理的措施和建議,從而更好地為項目決策提供科學依據。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指的是從保護環境的立場出發,決定建設項目能否順利開展和如何開展的一個具有強制性的制度。

二、噪聲影響

噪聲影響程度主要取決於噪聲的特性及持續時間。 噪聲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對人們工作和生活的影響。在工業生產中產生的噪聲如果不加以治理和防治,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可能會受到嚴重影響,導致對其睡眠質量和學習能力的影響進一步加劇,噪聲環境中可能會對人的講話等產生干擾,研究表明,人們受到突發而來的噪聲單次干擾,可能會喪失4s的精神思想等的集中,具不完全統計,長期在噪聲環境中會促使勞動生產能力下降 10%~50%,隨著噪聲強度的增加,生產能力下降率可能上升。由此可以得出結論,人的注意力會受到噪聲的影響,會導致反應遲鈍,會感到疲勞,導致工作效率逐步下降。同時,噪聲可能會對安全、交通等信號產生掩蔽作用,導致交通事故的產生等。

2.對人聽力的傷害。噪聲對人的聽力傷害是最直接的。人們短時間待在高噪聲環境中,雙耳會感覺到非常不舒服,最嚴重的時候可能會產生頭痛等症狀。 可是到非常安靜的低噪聲環境中休息一段時間,受到噪聲影響的症狀隨之會消失, 這樣一種短暫性的不舒服或者頭痛稱為聽覺疲勞。但是,當人們長期在非常強烈的噪聲環境下生活和工作,聽覺疲勞很難或者不能得到恢復,並且耳內器官可能會發生病變,形成噪聲性耳聾。最嚴重的是如果人處於突發性並極強的噪聲汙染環境中,耳內器官會發生非常劇烈的外傷,會導致鼓膜破裂出血等症狀,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聽覺能力,出現暴震性耳聾。人員如果長久地在強烈噪聲汙染環境中工作或學習,在某一天離開此噪聲環境後其人耳的聽覺的靈敏性回覆可能會延長, 經過數小時或幾天才可以完全回覆聽力。 伴隨聽力疲勞的加重會聽力機能恢復不全面,所以,嚴格防治人耳在噪聲環境中疲勞是防治噪聲性耳聾的關鍵因素。

人耳的痛閥是120dB(A),聽閾是0dB(A),正常情況下,噪聲在 85dB(A)以下的環境中不會危害聽覺,但在 85 dB(A)以上的噪聲環境中可能非常危險。具研究情況表明,在 90 dB(A)以上的噪聲環境中長期工作或學習,耳聾的發病率顯著增大。

環評工業項目中的噪聲汙染防治措施

三、工業項目中的噪聲汙染防治措施

1.工業噪聲的常規控制措施。噪聲對環境的汙染和廢氣、廢水、廢渣等的汙染不同,它是聲源以彈性波的形式向空氣中輻射出來的一種壓力脈衝。在環境中不積累,不持久,也不遠距離擴散。若聲源停止發生,噪聲便立即消失。只有聲源、聲音傳播和接受者同時存在,才形成干擾。因此,就噪聲的控制措施而言,降低噪聲源、減少噪聲的傳播和加強人群防護,是控制噪聲汙染的有效措施。

(1)控制聲源的發生。工廠噪聲大體上可分為機械噪聲、氣流噪聲兩大類。機械噪聲主要是高速旋轉的機械往復運動、振動而引起的,這類影響可以從設備材料、設計、製造、管理等方面採取相應措施以減輕汙染。氣流噪聲主要是從各種風機、空壓機進排氣口、高壓變速風管、風動工具等造成的空氣力性噪聲。應從改善結構形式,選擇最佳外型與轉速,提高加工精度和裝配質量來降低聲源的強度。採用設備基礎的減振、隔振措施,也是減少源噪聲的有效方法。一般在工程設計時,為減少設備因振動而發生的噪聲,常設計鋼彈簧、橡膠類隔振裝置,或樹脂膠合玻璃纖維紙、軟木、氈板類隔振材料或阻尼減振器等。

(2)阻擋聲音的傳播。阻擋聲音的傳播,主要做法是:總體佈局要合理,最好將噪聲車間與職工生活福利區分開。設計隔聲間或小室。普通門窗的隔聲量為15~20dB(A)。如果採用多孔吸聲材料(如玻璃纖維、石棉板、木屑板、泡沫塑料、多孔陶瓷等材料)設計隔音牆或隔音門,可使噪聲降低30~40dB(A)。車間內部強的噪聲設備與一般噪聲設備分開,使噪聲最大限度地隨距離衰減。還可以利用天然地利(如山坡、山崗、樹木等屏障,也可以在設計中有計劃地進行綠化、造林、種花種草),來阻止或減少噪聲的傳播。

(3)加強個人防護。根據現場噪聲的性質和強度的不同,分別佩戴耳塞或頭盔,以減輕噪聲對人體的危害。

2.高噪聲工程項目的減噪措施。在一些工程項目中,往往有些大型機械設備由於機械撞擊、摩擦、變更應力作用振動,磁場脈衝共振,空壓機進、排氣動力等,均產生較強的噪聲。為減少噪聲汙染與傳播,使之不超過國家標準,設計及治理中應採取如下主要措施:

(1)選擇合適的設備。為減小高噪聲設備的汙染,在設備訂貨時,就應選擇先進的工藝設備,並對噪聲大的設備提出標準高的減振要求、設備質量要求,並配有相應的防噪設備(如隔音罩、消聲器等)。

(2)合理佈局車間、廠房。在總體佈局上,將噪聲大的工業項目子項、車間,佈置在遠離生活區的地方,並相對集中,建立單獨的廠房。在建築物上採取隔音式的吸音材料,裝雙層密閉門窗。

(3)根據產噪設備的特性,採取相應措施。產生噪聲的設備具有不同的特性。在實際設計和治理中,要根據實際情況因機制宜、因地制宜地予以解決減噪問題。如:空壓機的減噪,在進、排風口處安裝消聲器;引風機設備在室外,可單獨建築帶有進風口的隔聲房,並在進風口設置消聲器,或者將引風機設計在低層坑內;對於管道、貯氣罐、水管等與工作機的連接,採用軟管接頭以減少振動噪聲傳播等等。

(4)嚴格操作,加強管理。強噪聲源產生的噪聲,對人群健康有較大的危害。在實際生產中,除了從設備上、工藝上、規劃佈局上採取有效措施、減噪措施之外,加強管理,嚴格操作規程,防止工作人員由於操作失誤或管理水平低而造成的強噪聲汙染,也是一項重要的噪聲汙染防治措施。因此,對工作人員必須進行業務培養,使其掌握操作技術,嚴格按規程操作。同時,要加強管理,杜絕人為的噪聲汙染事故發生。

環評工業項目中的噪聲汙染防治措施

總的來說, 治理工業企業噪聲不僅僅關係職工的健康也關係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能否正常進行。企業領導和廣大職工應首先提高認識, 加強 管理, 從噪聲源, 傳播途徑, 接收者 (企業職工 ) 這 3方 面考 慮, 控制聲源, 阻斷和屏蔽聲波的傳播, 保護接收者, 便可以有效地達到治理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