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墨玉縣:科技投入為產業脫貧增添動力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墨玉縣:科技投入為產業脫貧增添動力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墨玉縣:科技投入為產業脫貧增添動力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墨玉縣將科技帶入產業扶貧中,依靠科技手段讓農民實現增收致富。今年,墨玉縣加罕巴格鄉巴格其村可謂是大豐收了,由中科院新疆分院“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力推的玫瑰種植已讓農民有了收穫。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墨玉縣:科技投入為產業脫貧增添動力

工作隊自入駐以來,就想盡辦法改變當地“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困境,如何把有限的土地最大化地利用起來,是工作隊急需解決的頭等問題。工作隊和村幹部認真研究土地種植結構,推廣玫瑰、蔬菜等作物,並套種藥材,結合庭院經濟,在有限的土地上努力實現增收。上半年,由工作隊主推的和田本地大馬士革玫瑰已取得豐收,科技力量的投入,讓玫瑰種植效益翻倍,依靠玫瑰種植每畝地已增收4000餘元。村第一書記馮濤介紹說:“我們從去年開始,嘗試性地引種了地道和田玫瑰,在田間地頭套種,今年初見成效,每畝可使現有的土地增收達到4000元以上。同時,我們還引進了高附加值的南方水果,希望在大棚種植、田間種植以及庭院經濟的建設上發揮作用,增加農民的收入,用科技的力量拓寬農民脫貧致富路。”

對村民布再娜普·卡迪爾來說,短短一年時間,自家就從以前的每畝地每年只能收入幾百元變成了現在一畝地收入4000元,這種收入變化都要歸功於玫瑰種植。工作隊不僅鼓勵布再娜普·卡迪爾種植玫瑰,更是手把手地進行培訓,科學指導布再娜普·卡迪爾發展種植業。有了這樣的科技產業,現在布再娜普·卡迪爾一家脫貧指日可待。布再娜普·卡迪爾告訴記者:“以前我們在核桃樹下種植苜蓿,工作隊來了以後引導我們種植玫瑰花,又教我們管理技術,一畝地的玫瑰花賣了4000元,這讓我對脫貧充滿信心!”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墨玉縣:科技投入為產業脫貧增添動力

在大力發展玫瑰種植的同時,工作隊為村民科學規劃庭院經濟,在院內種植高效特色作物,把每一寸土地都變成“聚寶盆”。今年,巴格其村村民美麗凱·艾比布拉不僅承包了蔬菜大棚,還在庭院裡新種植了火龍果、黃瓜等作物,養起了盆景,這種高效的種植模式讓美麗凱·艾比布拉家今年早早就脫了貧。“去年我們對庭院進行了改造,收入了5000元,今年又在村幹部和工作隊的帶領下培育了桃子、火龍果等,收入比去年增加了不少”,美麗凱·艾比布拉說。

在依靠種植產業脫貧的過程中,中科院新疆分院“訪惠聚”工作隊不斷引導村民由“不願意種”到“不會種”,再到現在“我要種”,徹底用科技的投入讓村民切切實實收穫了成效,轉變了觀念,用科技力量推動了脫貧攻堅戰的早一步勝利。馮濤說:“隨著‘訪惠聚’工作的深入推進,農民越來越願意接收和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因為他們看到了科學技術在脫貧致富過程中實實在在的作用。今後,科技的力量在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中還會繼續發揮更大的作用。”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墨玉縣:科技投入為產業脫貧增添動力

此外,墨玉縣鼓勵貧困戶發展養殖,科學指導貧困戶不但要搞養殖,更要會養殖,帶著技術投入到發展畜牧養殖脫貧的浪潮中。今年,阿卜杜合力力·奧斯曼以5萬元貼息貸款的方式入股到墨玉縣滴泉農牧林農民專業合作社,成了合作社參與分紅的股東之一,夫妻倆還在合作社工作,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阿卜杜合力力·奧斯曼從原來的不懂養殖,一步步發展成了合作社配飼料、給牲畜看病的養殖能手,儼然成了合作社裡的“頂樑柱”。“我們倆在合作社務工,月工資3500元,合作社給我們安排食宿。我們已經入股合作社,年底還給我們分紅。我之前沒有從事過養殖,到這裡後學了養殖技術,今後還要繼續努力學習,實現脫貧”,阿卜杜合力力·奧斯曼對記者說。

在實現到2020年與全國人民一道奔小康的宏偉目標中,墨玉縣著力發展產業脫貧,著力解決產業效益低、帶動成效不明顯的問題,以科學技術手段指導貧困群眾發展種植業與養殖業,實現產業發展的提質增效,讓34097名貧困人口通過發展畜牧養殖業脫貧致富。縣畜牧局局長表示:“墨玉縣作為一個深度貧困縣,人多地少,落後的養殖技術一直制約著脫貧攻堅的步伐。今年,我們縣結合實際情況,把產業發展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工作來抓,已經投入8900多萬元建設種羊、種鴿繁育基地,通過加大投入已經形成了現代化、規模化、專業化的養殖基地,以發展產業帶動就業,帶動脫貧。後期,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公司、合作社規模化科學化養殖,實現產業帶動就業,助力全縣脫貧攻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