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歷時188年!金寨燕子河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紅軍醫院!

中國第一紅軍縣、第二將軍縣安徽六安金寨縣燕子河鎮看花臺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紅軍醫院- -" 廣仁堂 "

大別山革命老區金寨縣組建了12支主力紅軍隊伍,是紅四方面軍的主要發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核心區、安徽省抗戰指揮中心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前線指揮部。革命戰爭年代,10萬金寨兒女為國捐軀,走出了洪學智、皮定鈞等59位開國將軍,被譽為“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

歷時188年!金寨燕子河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紅軍醫院!

這裡介紹一下燕子河鎮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紅軍醫院的情況:

金寨縣燕子河鎮蔡畈村的看花臺,地處大別山深山裡,是一條清朝道光年間留存下來的小街,因小街東頭的花臺上種植有上百種花卉而得這一美名。從傳統文化來說,小街地處風水寶地。它依地形而建,橫穿黃龍山,而被當地人美其名曰“黃龍出洞”;又因其周邊有蛇形山、螺螄山、蝦山、龜山、鰱魚山諸山合圍,形成一塊盆地,與其附近的月亮石遙相輝映,所以人們又稱其為“金盆照月”。歷史上,小街曾是英山、羅田到縣境內的流波、麻埠和霍山西鎮到商城、金家寨的必經之地,是大別山深山區的商賈要道。

當年,看花臺小街在鼎盛時期是門庭若市、車馬駢闐。從東到西,南面依次是“同豐和”酒坊、“聚豐和”茶行、“福記廣仁堂” 藥店、“徐記”漆鋪;在街道的北面,分別是“昌盛”住宿飯店、“慶豐和”雜貨店、“福興和”肉鋪、雜貨店。伴隨著時代的更替,而如今卻僅倖存一爿“廣仁堂”藥店舊屋,面積300平方米。其中,四合院房屋8間,其後廂房3間,始建於道光年間(公元1830年)。

“廣仁堂”藥店原由居住在小街上的老中醫胡應興、胡宗貴創立。胡宗貴在清道光年間由羅田遷入霍邑,原做茯苓等藥材生意,他把在當地收購的茯苓製成飲片,銷售到武漢及兩廣地區,又帶回外地的藥材在本地出售,隨著生意的火紅,開始經營“福記·廣仁堂”藥店,以賣藥為主,兼治百病。後來,胡宗貴將兒子胡昌坤送到本地名醫柴姓老中醫先生家學醫。出師後,胡昌坤隨父行醫,延請一本家弟弟抓藥。胡昌坤是國學生,刻苦鑽研醫道,一面行醫,一面帶徒,在地方上逐漸獲得鄰里的尊重。其次子胡家釗與彭九如(金寨縣張畈人,解放後曾擔任縣政協委員)即是其得意門徒,成為廣仁堂的第三代傳人。

胡家釗聰穎好學,深究醫術,兄弟四人,位居老二,人稱“胡二先生”。由於他刻苦鑽研,掌握了一些獨特的藥方,花錢不多,治療效果卻很好,在地方上影響很大。其父去世後,他請師弟彭九如幫助,共同經營廣仁堂藥店。適時,正值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胡二先生應當地蘇維埃政府和紅軍領導人的邀請,勇敢地把廣仁堂闢為“紅軍醫院”,為紅軍指戰員服務。1929年11月中旬,正值六霍暴動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第三十二師攻打董家河、聞家店,師長周維炯親率部下將5名傷員送至“廣仁堂”,交由胡二先生救治月餘,直至痊癒。

1931年,革命風暴席捲大別山區,蘇區逐漸擴大,亟需新建醫院,六安中心縣委動員廣仁堂藥店、董家河藥店闢為“紅軍醫院”。1932年,五星縣蘇維埃政府在燕子河建立,胡二先生被紅軍邀請從事醫療救治工作。據調查,在1932年至1933年,先後有三批紅軍和地方游擊隊員被送到這裡進行救治。每次大約有3—5人,每批月餘時間。本地的陳續鴻、黃從沽、汪永紅等紅軍戰士就曾先後在廣仁堂得到過救治。1932年四五月份,郭述申部3名傷員來到“廣仁堂”,經胡二先生救治一個多月,回到方家坪與部隊會合。同年9月,第四次反“圍剿”鬥爭失利,大批群眾跟隨紅軍跑反,胡二先生仍然堅持在廣仁堂藥店救治紅軍傷員,當時被救治的一位紅軍團長還專為廣仁堂藥店題詩:“不登龍門來看花,河南紅軍到胡家;秉恩欲謝無書處,廣仁恩情不會忘。”表示感謝。

解放戰爭時期,廣仁堂藥店曾作人民解放軍“機幹二團”的作戰指揮部,再次經受了戰爭炮火的洗禮。1947年8月14日,人民解放軍在看花臺對國民黨胡玉美小保隊作戰,沉重地打擊了反動地方民團,當年的槍彈痕跡在藥店的牆壁上仍然清晰可見。

“有圖才有真相。” 圖片是金寨縣燕子河鎮蔡畈村紅軍醫院“福記•廣仁堂”藥店舊址。“福記·廣仁堂”藥店見證了曾經20年的革命戰爭歷史。如今穿越時空90年,“廣仁堂”紅軍醫院能夠保存完整,3間廂房保存了188年,實屬難得。今天,應該得到我們的保護和珍惜!!!

金寨縣黨史縣誌檔案局胡本昌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