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湘潭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創不動產登記“湘軍” 做新時代改革先鋒

湘潭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創不動產登記“湘軍” 做新時代改革先鋒

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工作人員合影。

湘潭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创不动产登记“湘军” 做新时代改革先锋

2016年6月,市民領到首本不動產權證書。

湘潭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创不动产登记“湘军” 做新时代改革先锋

2017年5月,市民在雨湖分中心享受到郵政快遞服務。

湘潭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创不动产登记“湘军” 做新时代改革先锋

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工作人員為特殊客戶提供上門服務。

湘潭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创不动产登记“湘军” 做新时代改革先锋

加班加點,中心工作人員積極討論業務難題。

湘潭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创不动产登记“湘军” 做新时代改革先锋

嶽塘分中心工作人員為市民提供延時服務。

湘潭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创不动产登记“湘军” 做新时代改革先锋

寬敞明亮的辦證大廳。

湘潭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创不动产登记“湘军” 做新时代改革先锋

九華分中心一對一服務,詳細解答市民疑惑。

湘潭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创不动产登记“湘军” 做新时代改革先锋

春節前夕,不動產登記中心工作人員進駐售樓中心提供面籤服務。

湘潭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创不动产登记“湘军” 做新时代改革先锋

以考促學,全市各中心開展不動產業務知識考試。

湘潭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创不动产登记“湘军” 做新时代改革先锋

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廉政建設報道被人民網轉載。

湘潭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创不动产登记“湘军” 做新时代改革先锋

2017年全省不動產登記業務培訓會在湘潭召開。

湘潭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创不动产登记“湘军” 做新时代改革先锋

婁底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負責人來我市交流學習。

湘潭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创不动产登记“湘军” 做新时代改革先锋

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召開會議部署創“巾幗文明崗”相關工作。

湘潭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成立兩週年紀實

湘潭在線6月29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洪靜雯 通訊員 李勇 方彤)回首過往,清晰如昨。2016年6月29日,湘潭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正式掛牌成立並頒發首證,2017年初按行政區域設立雨湖、嶽塘、九華三個不動產登記分中心。基礎弱、底子薄、信息化程度低是中心成立之初所面臨的三大難題,但這對於“吃得苦、耐得煩”的不動產人來說,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

兩年時間,我市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從無到有、從慢至快、由繁化簡、由弱變強,市不動產登記中心通過數次改革提質增效,用實力與汗水證明了自己,向人民群眾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在業務上,累計辦結不動產登記業務16萬餘宗,發放不動權證書(證明)18萬餘本;在管理上,被評為“巾幗文明崗”,成功創建“全國百佳不動產登記便民利民示範窗口”。

榮譽的紛至沓來,源自於中心認真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順應“放管服”改革大潮,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服務做“加法”、程序做“減法”、效率做“乘法”、權力做“除法”,進行自我革新,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提速增效,增強了社會滿意度和認同感。

創新便民舉措促服務品質做“加法”

服務群眾無小事,一言一行總關情。

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為群眾辦好每一件事,這是中心始終堅持的宗旨。兩年來,中心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創新服務方式,努力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不動產登記服務。

堅持“明白”服務。為使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更加規範化、標準化,方便群眾辦證,中心制定了“一冊一卡一清單”。“一冊”是指《中心職責制度彙編》,囊括限時辦結制、AB崗制、服務承諾制、一次性告知等20餘項工作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依法辦事;“一卡”是指凡是進門辦理業務的申請人都可以領到一張便民服務卡,清晰瞭解不動產登記中心業務及辦理流程;“一清單”是指在申辦人資料不齊全的情況下,中心將出具一次性告知清單,避免申請人多次往返。

提供“暖心”服務。在各分中心服務大廳內,設立申請表單填寫區、業務辦理區、等候休息區、宣傳資料擺放區、便民服務區、資料存放區等6個服務專區,配備了座椅、填單臺、飲水機、書報架、老花鏡、便民藥箱、雨傘、充電樁、輪椅等便民利民服務設施,為辦事群眾打造一個文明、整潔、便民的服務環境。同時,設置自助查詢機,群眾可直接查詢不動產登記信息,及時掌握業務辦理進度,查詢時間不到1分鐘;開通短信平臺,讓群眾及時瞭解辦證時限、領證時間,並可及時反饋辦理滿意度;開通微信預約平臺,市民和企業可實名制預約辦理面籤、權籍調查、不動產測繪等業務;開通網上預受理服務平臺,市民只要打開湘潭市國土資源局官方網站,完成信息填報工作,中心即可後臺預受理,讓市民少跑腿。

推行“特色”服務。重視“微建設”、關注“微服務”,致力解決群眾“微訴求”。堅持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為老弱病殘孕等群體提供快速通道、延時服務、提前面籤、上門送證、快遞寄證等貼心服務;為批量業務、歷史遺留問題和重點項目主動溝通銜接、開闢綠色通道、提供集中上門面籤等特殊服務;成立青年志願者服務隊、設立“黨員送證日”,組織黨員、志願者開展週末上門面籤異地客戶、休息日為有需要的70歲以老人上門送證等活動。截至目前,累計提供延時服務1200餘次,提供特殊服務1000餘次,多次收到群眾贈送的錦旗和感謝信,受到國家、省、市多家媒體的宣傳報道。

完善體系機制促辦事流程做“減法”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格局中,不動產統一登記作為一項重大改革,成為政府對人民的莊嚴承諾。面對改革的複雜形勢和繁重任務,掌握正確的工作方法至關重要。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始終牽住改革“牛鼻子”,既抓重要領域、重要任務、重要試點,又抓關鍵主體、關鍵環節、關鍵節點,通過“三調”舉措,徹底實現不動產登記辦事環節暢通無阻。

窗口調優,完善體系結構。中心從方便群眾辦事的角度出發,根據“三點佈局、通接通辦”的原則,2017年初設置雨湖、嶽塘、九華三個分中心共65個窗口,並在城區10個國土所設立了業務辦理點,市民可以就近辦理相關業務,無需跨區奔波。同時,積極與住建、稅務、公證等部門溝通協調,在三個分中心分別設置了辦事窗口,實現了合署辦公、“一條龍”服務。

程序調簡,壓縮辦結時限。為更好地滿足廣大市民不動產登記業務辦理需求,中心就各業務環節進行研究,進行了三次業務提速。在全面落實“申請-受理-審核-登簿-發證”法定程序的基礎上進行流程再造,將部分原來需要三級審批的事項簡為二級審批或二級審批的事項簡為一級審批,並採取核定與登薄合併、先發證後掃描、歸檔後置、權籍調查前置等措施,以壓縮辦理時限提高登記效率。如今,除複雜登記類型外,產權類登記業務10個工作日辦結,抵押類登記業務5個工作日辦結,歷史遺留問題、重大民生項目等特殊業務開闢綠色通道快速辦理,註銷、異議、查(解)封登記業務即來即辦。

機制調活,破解歷史難題。研究制定政策,出臺《湘潭市城區開發建設領域(存在矛盾糾紛)項目不動產權證辦理細則》《湘潭市城區地下停車場和國有劃撥土地上住宅、商業用房不動產統一登記管理暫行辦法》等6個規範性文件,確保各項業務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建立三級研討機制,成立以中心主任為核心的業務研究室,負責解決中心職責範圍內的疑難問題;以局職能科室負責人為主的業務研討會,負責研究解決涉及多個科室業務的疑難問題;以局長為主的技術委員會,負責研究解決重大疑難問題。強化部門聯動,協調住建、規劃、處置辦、法院、銀行等多部門進行集體會商,努力推動各部門配合辦證工作,並形成決議予以落實。設置歷史遺留問題接待窗口,由專人負責諮詢辦證工作,及時跟蹤辦理情況,提前做好業務指導、進一步簡化手續、開展延時服務,切實做到歷史遺留問題的業務即時受理、隨到隨辦。

加強內部升級促登記效率做“乘法”

不動產登記工作效率一直備受市民和企業的關注。如何給市民帶來最為高效、便捷的產權登記,給企業縮短融資時間,考驗著不動產登記人的智慧。為此,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乘著“互聯網+”的東風,刀刃向內,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和制度藩籬,全面升級內部系統,打破不動產登記的提速瓶頸。

優化升級系統。2017年,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積極爭取省廳支持,將中心納入不動產登記平臺系統升級試點單位,共優化、升級系統300餘處,與之前相比效率提高50%。2018年,結合業務實際,加強對登記平臺的動態管理和技術研發力度,使其更好地服務於不動產登記工作。目前,增加在建建築物抵押轉現房抵押、分割合併加轉移的組合辦理、預查封轉正式查封等系統流程,優化系統功能32處,收集、整理新的系統問題和需求51個;不動產登記系統2.0版本已完成部署正在進行測試,啟用後工作基礎將進一步夯實。

打破信息孤島。加快登記簿數據、樓盤表數據、測繪數據和歷史檔案等數據整合工作,主動與相關部門對接,積極推進數據共享,提高登記效率,解決辦證難題。整理匹配37000餘條原房產數據,開發接口通過前置交換機的方式實現不動產登記與交易數據的實時互通,實現業務聯動,讓數據多跑路,減少客戶的來回奔波,規避登記和交易風險。採用不動產登記標準建設檔案管理系統,按照不動產檔案管理的相關要求,已完成規範化整理、數字化掃描30000多卷,檔案查詢將更加快捷方便。搭建完成不動產登記共享平臺,實現了不動產登記與電子政務、地理框架、房產奧維等信息系統的數據共享。

力促“一次辦結”。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能導向,積極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合併權籍調查、測繪受理窗口,實現“一套資料、一窗受理、一站辦結”,最大限度減少群眾多窗跑動、多次排隊;自主研發“變更+轉移”“更正+轉移”“轉移+轉移”等多種組合業務,將兩次登記合併為一次登記,辦結時間由法定的60個工作日減至10個工作日;將抵押權註銷登記的快速註銷流程由“受理-初審-複審-登簿-歸檔”改為“受理-登簿-歸檔”;通過一次面籤兩次登記自動轉本、開發商代理領證、EMS快遞寄證等途徑,讓企業群眾少跑路。目前,抵押權註銷登記、批量商品房預告登記及轉本登記、異議登記、查封登記等30餘項業務已實現“最多跑一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深化廉政建設給登記權力做“除法”

以抓作風轉變為突破口,深化黨風廉政建設,推動行業系統改進黨風政風行風,提升社會評價滿意度,是不動產登記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堅持黨建引領,強班子帶隊伍,給權力做“除法”,確保無違規違紀事件發生。

擰緊思想開關。堅持黨建與業務相融合,以“四責四諾”“五聯五問”活動及創建“五化”黨支部為抓手,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開展黨建領航工程,在登記窗口設置“黨員示範崗”,黨員幹部主動帶頭示範,為老弱病殘的辦事群眾開展上門面籤、上門送證、延時服務,增強了群眾認同感和滿意度。紮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加強思想政治建設,通過集中學習、主題黨課、“頌讀新黨章 重溫入黨誓詞”、“學習貫徹十九大 向黨說句心裡話”、觀影《厲害了,我的國》等活動,引導幹部職工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樹牢宗旨意識、提高黨性修養。

補齊能力短板。建立動態培訓機制,邀請專家、技術骨幹來中心來開展專題講座,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不動產登記及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法律法規、操作實務、職業道德、保密安全等方面教育培訓;組織業務骨幹赴北京、杭州等地考察學習,積極參加省廳舉辦的各類不動產登記業務研討班和實務培訓班;持續開展崗位練兵、業務考試、技能比武、評選服務之星崗位能手等活動,登記隊伍整體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築牢廉政防線。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開展不動產登記“推拖繞”問題專項整治活動,組織各部門、各分中心查擺服務態度、辦事效率等方面問題,紮實開展不動產登記窗口作風整頓。構建廉政風險防範、廉政談話提醒、責任追究等機制,制定《關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自查自糾的實施方案》,組織全體人員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工作,堅決防止和反對“四風”,濃厚廉潔氛圍。

織密監督之網。建立個人廉政檔案,聯合局紀檢監察部門,對窗口業務辦理進行不定期抽查,對重點、熱點崗位的一線工作人員實施動態防控和廉政預警;與每一名黨員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旨在發揮黨員幹部在不動產登記中的廉潔表率作用。嚴格實行政務公開,通過設立意見箱、意見本、投訴舉報電話等方式,廣泛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構建“差評”追責機制和“一把手督查差評”制度,群眾通過短信平臺對業務辦理情況、工作人員態度、是否存在廉政問題進行評價,對發現的問題,由中心、局紀檢監察部門和局黨委進行督查問責。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

下階段,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將繼續加大技術投入,不斷完善不動產登記平臺系統,充分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實現多部門數據共享,讓“數據跑步、服務加速”;進一步改進服務方式,完善“最多跑一次”事項標準文本、辦事指南和業務手冊,推出更多的“一次辦結”事項,努力兌現“進一扇門、交一套資料、繳一次費、領一次證(提供郵寄服務)”的承諾;打造“流動便民服務車”,以進家門、進小區、進企業等方式,開展“菜單式”服務和不動產登記知識宣傳,主動為群眾排憂解難;探索有關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及糾紛調處的政策制度和業務流程,以點帶面、形成合力,逐步破解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的瓶頸,並依法推進林權登記、農墾國有土地使用權等登記發證。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心將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繼續發揚“吃得苦、耐得煩”的精神,創不動產登記“湘軍”,做新時代改革先鋒。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