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釀酒知識:白酒的發展史-酒麴的起源

用穀物釀酒時,穀物中所含的澱粉需經過兩個階段才能轉化為酒:一是將澱粉分解成葡萄糖等可發酵性糖的糖化階段,二是將葡萄糖轉化成酒精的酒化階段。我國酒麴兼有糖化和發酵的雙重功能,其製造技術的發明大約在四五千年前,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保存釀酒微生物及其所產酶系的技術。時至今日,含有各種活性黴菌、酵母菌和細菌等微生物細胞及其釀酒酶系的小曲、大麴及各種散曲仍作為主要的糖化發酵劑,廣泛應用於我國白酒和黃酒行業。

釀酒知識:白酒的發展史-酒麴的起源

酒麴古稱曲集,其發展分為天然曲集和人工曲渠兩個階段。因受潮而發芽長黴的穀物為天然曲渠。由於天然曲集遇水浸泡後會自然發酵生成味美醉人的酒,待貯藏的糧谷較多時,人們

就必然會模擬造酒,並逐漸總結出製造曲集和釀酒的方法。在這個階段,曲萊是不分家的,釀造過程中所需的糖化酶系既包括穀物發芽時所產生的酶,也包括黴菌生長時所形成的酶。

釀酒知識:白酒的發展史-酒麴的起源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釀酒技術得以不斷進步。到了農耕時代的中、後期,曲乘逐漸分為曲和集、前者的糖化酶系主要來自於黴菌的生長,而後者則主要來自於穀物的發芽。於是,我們的祖先把用集制的“酒”稱為醴,把用曲釀製的酒稱為酒。曲、乘分家後的曲乘製造技術為曲集發展的第二階段。至於曲、集分家的具體時間,大約在奴隸社會的商周時期。自秦代開始,用集造醴的方法被逐漸淘汰,而用曲制酒的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曲的品種迅速增加,僅漢初楊雄在方言)中就記載了近10種。最初人們用的是散曲,至於大、小曲出現的時間,目而商無定論。其中小曲較早,一般認為是秦漢以前;而大麴較晚,大約在元代。

為什麼用集造酒的方法會被淘汰呢?明代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指出:“古來曲造酒,渠造酸。後世厭醴味薄,逐致失傳,則並集法滅亡。”從發酵原理看,集在谷芽發酵過程中僅起糖化作用,且糖化能力低於曲,加之集在製造過程中所網羅的野生酵母菌較少,因而櫱的糖化發酵能力較曲差,所得醴酒度低,口味淡薄,最終逐漸被淘汰。

釀酒知識:白酒的發展史-酒麴的起源

酒麴的發明,是我國勞動人民對世界的偉大貢獻,被稱之為四大發明以外的第五大發明。19世紀末,法國科學家研究了中國酒麴,從此改變了西方單純利用麥芽糖化的歷史。後來人們把這種用黴菌糖化的方法稱為“澱粉酶法”(amylomyces Pocs).又稱“澱粉發酵法”(amylo Process)。這種用黴菌糖化、用酵母菌發酵制酒的方法,奠定了酒精工業的基礎,同時也給現代發酵工藝和酶製劑工業的形成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