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汨羅人大“劍指”環保 推動環境保護法貫徹落實

汨羅人大“劍指”環保 推動環境保護法貫徹落實

執法檢查組查看大荊鎮農技站臺賬

汨羅時刻訊(記者 江博浪 歐陽林 李亞 彭曉 禹敏)環境就是民生。今年7月中旬,汨羅市人大常委會圍繞社會關切、群眾關心的環境突出問題,由5位副主任及1位黨組成員帶隊,成立6個執法檢查組,深入相關區域、單位、企業進行實地檢查,現場聽取彙報,全面瞭解我市2015年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以下簡稱《環保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貫徹實施情況,服務民生大事,助推汨羅發展。

規模最大首次全面執法檢查

汨羅人大“劍指”環保 推動環境保護法貫徹落實

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環保設施建設。

新修訂的《環保法》於2015年1月1日起施行,被稱為“史上最嚴環保法”,如何讓《環保法》真正成為有力武器?

今年初,人大常委會在研究年度工作時,將《環保法》執法檢查列為年度監督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要求著力解決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水體大氣土壤等環境汙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並形成綜合檢查報告。

記者瞭解到,這是新《環保法》實施以來汨羅第一次大規模的環境執法檢查,參與人數達70餘人。此次執法檢查啟動之初,各執法檢查組曾召開碰頭會,會議特別強調:“檢查必須有力度,不能走過場,搞評功擺好那一套;要充分發揮人大的監督作用,深入查找法律實施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要以法律的武器治理汙染,用法治的力量保衛藍天,推動《環保法》全面有效實施。”

不走過場深入實地探實情

汨羅人大“劍指”環保 推動環境保護法貫徹落實

汨羅市新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調節池。

7月19日,市人大第二執法檢查組突擊來到原李家塅自來水廠,發現水廠大門緊閉,院內的冬茅比圍牆還高。投資五百多萬建成的自來水廠為何一直處於停運狀態?據附近村民反映,該廠為3年前所建,但建成之後到戶的小管道一直未安好,無法送水上戶,居民只能依賴井水為生。

檢查組當即聯繫到原李家塅水利站長、自來水廠主要負責人彭慶偉。“我們將盡快解決相關問題盡力,保證在9月讓自來水廠投入運營。”聞訊趕到的彭慶偉滿頭大汗,當即表態。“必須重視起來,讓當地百姓早日喝上乾淨的自來水。”檢查組表示,會把問題列入清單,9月再來察看自來水廠是否真的投入運營。

在執法檢查期間,類似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城區建築垃圾處置和渣土車管理、垃圾填埋、汙水處理、農村飲水安全、水源地保護、養殖場整改退出、磚廠頁岩開採情況……在時間跨度長達10天的執法檢查中,各執法檢查組冒著酷暑,分別來到各環境保護重點治理項目進行實地檢查,現場聽取彙報,全面掌握第一手情況。

“政府雖採取了不少措施,但城區建築垃圾渣土車亂堆亂放亂倒現象依然存在”“新市鎮全域環境整治成效明顯,但小微塑料企業難整合,金屬回收企業難消化”“大部分垃圾壓縮站建成後沒有投入使用,農村垃圾去向依然是難題”“醫療廢物等危廢運轉不及時,處置渠道不暢”……督查中,執法人員仔細看、認真問,不礙情面,直指問題與癥結。

“法律宣傳不夠廣泛深入,部門協調配合機制不暢”“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環保體制與環境執法隊伍建設不夠完善”“建築項目施工和環境治理之間尚存矛盾”……各執法檢查組的座談會上,市人大工作人員、代表們就我市環境保護工作總體現狀、汙染成因、治理對策、治理難點、執法管理等社會普遍關注的內容,向相關部門、鄉鎮負責人拋出一連串問題,接“地氣”,又冒“熱氣”。

“新環保法實施後,過去普遍存在的監督責任難落實有了明顯改進。”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何中良說,“突出問題是什麼,癥結在哪裡,解決辦法有哪些?這些都是我們要調查研究的內容。”

任重道遠 瞄準“靶心”持續發力

汨羅人大“劍指”環保 推動環境保護法貫徹落實

汨羅市新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

整治行業環境違法行為、取締環境違法企業、關停環境汙染嚴重的麻石加工廠、嚴控再生資源交易時間……近年來,在市人大常委會的監督和支持下,汨羅著力開展環境突出問題綜合整治,不斷整改推進,青山碧水綠地的生態美景正逐漸成為汨羅的一張靚麗名片。但在取得成果的同時,問題也不容忽視。

“將監督的‘矛頭’對準環保,不是出難題,而是想瞄準環保目標的‘靶心’持續發力。”有代表表示,“環境汙染防治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環保法》中法律條款對環保做了明確規定,只要照著去做,環保整治就會有成效。”

“執法檢查只是一個開始,環境保護監督工作,任重而道遠。”何中良表示,市人大將持續對相關工作進行跟蹤問效,綜合運用專題詢問等多種手段開展全鏈條監督。

據瞭解,在未來一年多的時間內,市人大將形成環保綜合檢查報告,並將就檢查報告開展專題詢問、對報告整改落實情況進行跟蹤檢查,讓汨羅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