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他僅憑3000騎兵雪夜襲滅東突厥,功績不輸霍去病

他僅憑3000騎兵雪夜襲滅東突厥,功績不輸霍去病

古來為將者莫不期望建功立業、名留青史,而想要完成這一偉業無外乎兩種方法。首先是統一全國,比如白起、王翦幫助秦國完成統一、韓信清掃諸侯幫助漢朝統一等;另一種方法就是抗擊遊牧民族襲擾,看起來跟遊牧的打一打比較簡單,實際上在大部分時間裡都是遊牧民族欺負中原王朝的,他們騎兵強悍又神出鬼沒,常常被稱為邊患。因此蒙恬“北卻匈奴七百里,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衛青霍去病封狼居胥等戰功都被傳為佳話。唐朝初年,軍神李靖抗擊遊牧的功績甚至超過衛青、霍去病,正是因為有他的戰果才換來了唐太宗“天可汗”的穩固地位。

他僅憑3000騎兵雪夜襲滅東突厥,功績不輸霍去病

▲妖貓傳中描述的大唐盛世

李靖初出茅廬就打掉了盤踞在荊州的蕭銑,隨後進軍嶺南。嶺南各處聽聞擁兵四十萬的蕭銑都被打敗了紛紛來降,就此被平復。此時正值輔公祏(shi)在丹陽(南京)反唐,李孝恭與李靖就帶兵去平叛。輔公祏屯兵當塗,與南京互為犄角。眾將認為南京好打,直接在南京圍點打援,李靖認為唐軍擋不住當塗援軍,所以應當先打難打的當塗。最後李靖用計引出當塗守軍,一鼓拿下城池,最終順利平叛。此戰結束,李靖從長江頭打到了長江尾,平定了長江流域與珠江流域,已經打下了半壁江山。李淵評價道:“李靖是蕭銑、輔公祏膏肓,古之名將韓、白、衛、霍,豈能及也!”李淵一輩子優柔寡斷,唯獨這句評價很果斷,因為平定南方的李靖很快就帶兵北擊突厥,韓信、衛青之功績於一身。

他僅憑3000騎兵雪夜襲滅東突厥,功績不輸霍去病

▲影視作品中的李靖形象

他僅憑3000騎兵雪夜襲滅東突厥,功績不輸霍去病

▲民間被神化的李靖

唐朝時北方遊牧民族基本被突厥統一。玄武門事變之後,李世民即位。東突厥首領頡利可汗聽說唐朝有變,立刻率領二十萬人馬南下,包圍了長安。東突厥本來想搶東西,見到唐太宗答應給,自然就高興的走了。但對於唐朝來說,首都隨隨便便就被人包圍了,這已經不是嫁公主能解決的事情了。於是貞觀三年,唐太宗就決定主動出擊消除威脅。此次出兵以李靖為總管,李勣等人為各路總管,集齊了十幾萬大軍。南方水戰中,李靖就體現出了強大的戰局把握能力,同時善於利用地形,並揣測敵軍心裡,可謂老謀深算。率領十幾萬軍隊趕赴大漠,眾將本以為李靖會緩緩圖破,想不到李靖讓大軍緩行,自己帶三千騎兵出擊。在李靖看來,唐軍以前出兵都是十萬,此次突厥看到三千騎兵肯定不敢出擊,這樣自己可以藉機贏得大軍部署的時間。

他僅憑3000騎兵雪夜襲滅東突厥,功績不輸霍去病

他僅憑3000騎兵雪夜襲滅東突厥,功績不輸霍去病

果不其然,突厥可汗聽到消息後表示:“唐兵若不傾國而來,靖豈敢孤軍至此”《新唐書·李靖傳》。李靖見突厥沒有出擊便知道自己計策成功,立刻派間諜前往突厥大將康蘇密處說降,同時令李勣從雲中進軍,自己攻下定襄。康蘇密見唐軍多戰得利,立刻表示願意投降。頡利可汗也不敢再打,於是主動求和。唐太宗下旨安撫東突,並嘉獎李靖:“卿以三千精騎, 深入虜廷, 克復定襄, 威振北狄, 古今所未有”!隨後令李靖息兵,與東突通國書。但李靖認為不妥,突厥之心不死,和談只是為了爭取時間罷了。於是派裨將張公瑾選一萬騎兵突襲頡利可汗,張公瑾憂慮到“詔許其降, 行人在彼, 未宜討擊”,意思是皇帝都說準降了,我們再打是不是不妥?李靖說“此兵機也, 時不可失,韓信所以破齊也”意思就是“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當夜冒著大雪,唐軍突擊東突大營,活捉了頡利可汗,至此邊患得消。這一戰被稱為“陰山大捷”,一戰打的遊牧民族近百年不能成氣候!大唐軍神,實至名歸也。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他僅憑3000騎兵雪夜襲滅東突厥,功績不輸霍去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