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銀河系中還有智慧生命嗎?排除法:這塊沒有

我們身處銀河系之中,最初我們人類銀河系直徑在10萬光年左右,如今定義於16萬光年。

這是什麼概念?以宇宙最快的速度:光速行走,都需要16萬年才能走完,而整個銀河系中擁有三千多億顆恆星,看清楚,是恆星,相當於我們的太陽,也就是說類似於太陽這種的,有三千多億顆。


銀河系中還有智慧生命嗎?排除法:這塊沒有


從這種大數據看來,類地行星的數量很客觀,那麼外星生命到底在哪?我們只能通過排除法知道,它們不可能存在於銀河系的中心,為什麼?

因為銀河系的核心太緊密地被恆星所包圍,無法擁有有利於生命的條件。恆星彼此接近意味著圍繞這些恆星的任何行星的軌道都會受到與其他恆星的引力相互作用的干擾,因此很可能沒有穩定的軌道。

銀河系中還有智慧生命嗎?排除法:這塊沒有

因為星系的核心不是通常被認為是一個適合居住的好地方,一些生物學家確定一個“銀河宜居區”(GHZ),它是整個星系的可居住區,,而後者被稱為“環繞恆星的宜居區”(CHZ)。任何在GHZ之外的行星系統都不太可能找到生命。

球狀星團:是由數千到數百萬顆恆星的小型迷星星系,圍繞著更大的星系運行,同樣緊密地聚集著恆星,因此對行星的可居住性也構成了問題。

銀河系中還有智慧生命嗎?排除法:這塊沒有

但是我們真的該把生命誕生地侷限於我們所理解的生活條件嗎?不少科學家對傳統的可居住性概念提出了質疑,因為我們已經瞭解到太陽系中的衛星(還有我們星系中其他地方的行星)在地下下數千公里範圍內具有大的地下海洋。

在這個地下海洋中可能會出現生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無法確定生命居住區的定義。

如果我們重新配置可居住區域的概念,地下海洋中可以存在生命,並且也許還允許與地球上的生命完全不同的生活,那麼銀河系即便是核心位置也同樣可以擁有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