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 “養心莫善於寡慾”不是讓你禁慾,讀透這七個字會讓你更成功

“養心莫善於寡慾”不是讓你禁慾,讀透這七個字會讓你更成功

大家經常聽到一句話,叫做“人心不足蛇吞象”,它說的是,當一個人心裡的欲 望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會妄圖做出類似蛇吞象的舉動,試想,和一頭大象相比,蛇的體型何其渺小,就算蛇真的能吞掉大象,結果也得撐死。

所以,這便是勸誡我們做人不能太貪婪,否則必定不會有好下場,然而,雖然這句話猶如長鳴之警鐘,千百年來,卻總是不斷的在上演,遠的不說,就拿最近的反腐報道來說,落馬的那些貪 官,都是因為手裡有了權力之後,在各種貪慾的驅使下,開始不擇手段,大肆行賄受賄,中飽私囊。

難道貪 官們不明白這些都是不義之財嗎?顯然不是,就連一個普通老百姓都明白的道理,貴為精英的他們又怎麼會不懂呢?可是,由於心中的貪婪,讓他們寧可冒著粉身碎骨的下場,也要鋌而走險遊走於鋼絲之上。

“養心莫善於寡慾”不是讓你禁慾,讀透這七個字會讓你更成功

而隨著國家對腐 敗分子的打擊力度越來越大,這些貪 官現在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輕則丟官罷爵,重則付出生命的代價,然而,儘管法律的制裁猶如一把懸在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這種現象卻依然屢禁不止,說到底,就是貪慾讓很多人迷失了自己。

當然,被欲 望衝昏頭腦的並不僅僅是這些貪 官,像有些黑心商家,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不惜以次充好,糊弄消費者,又或者有些學者為了獲得更大的名聲,剽竊他人的勞動成果佔為己有等等,都是因為架不住心中的某種欲 望,從而做出“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事情來。

由此,不禁想到了孟子曾經說過的一句話——“養心莫善於寡慾”,大家都知道,孟子提倡的是“人性本善”即“人性向善”,但無可否認的是,外部因素往往會改變人的本性,感官的欲 望也會減損人的善心。

“養心莫善於寡慾”不是讓你禁慾,讀透這七個字會讓你更成功

所以,欲 望太多的人,通常會變成“欲 望的奴 隸”,其結果就像那些貪 官、黑心商家一般開著“欲 望號列車”最終失去控制,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正因為如此,孟子才會說出“養心莫善於寡慾”的話來,如果能夠讀透這七個字,會讓你比現在更成功。

需要說明的是,孟子口中的這個寡慾並不是讓人禁慾,他的意思是說,在修養內心的問題上,沒有比減少欲 望更好的辦法了,他進一步解釋到“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也就是說,那些平素欲 望很少的人,儘管有失去本心即天性中善心的情況,但數量是很少的,而那些平素欲 望比較多的人,儘管也有能夠保住本心的,數量同樣也是很少的,以孟子的學識當然知道,人不能沒有欲 望,也不可能完全禁止,否則與行屍走肉又有何異?

“養心莫善於寡慾”不是讓你禁慾,讀透這七個字會讓你更成功

但是,孟子同樣意識到,人的欲 望不能無限膨 脹,所以,他希望世人能夠做到控制自己的欲 望,減少被欲 望支配的幾率,而這與老 子說的“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大有異曲同工之妙。

只有減少利己的私心,削弱內心對巧利的欲 望,才能更多的保留天性中的善心,防止德行的崩塌瓦解,無數事例已經證明,有德行的人顯然比缺少德行的人更受尊敬,也更容易獲得別人的認同,所以,讀透“養心莫善於寡慾”這七個字,必定會讓你會比現在更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