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最難解讀的詩,全篇56個字一千年來無人能懂

唐詩300首當中,李商隱的律詩是很多的。尤其是他的七律作品,時常會有經典之語。比如那“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就出自他一首著名的《無題》律詩。不過相對李商隱的那首《無題》,唐詩300首當中還有一首李商隱的七言律詩。

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最難解讀的詩,全篇56個字一千年來無人能懂

雖然全篇只有56個字,但是1000年來無人能夠真正解讀。且看: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最難解讀的詩,全篇56個字一千年來無人能懂

這首古詩的題目就是《錦瑟》,這個題目也不過是截取的這首詩當中的第一句的前兩個字。關於這首古詩的主題,有的人說是愛情詩,有的人說是悼亡詩,有的人是說是一首詠物詩,還有的人認為這首古詩其實映射了當時的朝堂等等。

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解讀,其實幾乎沒有形成共同的看法,由此也能看出李商隱的詩作水平之高。我們都知道這首古詩很經典,也幾乎都會背,但是很遺憾,我們就是不知道這首詩他究竟講的是什麼意思。

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最難解讀的詩,全篇56個字一千年來無人能懂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這兩句寫的是琴瑟的琴絃,50根琴絃,每一根琴絃都在訴說著悲傷的往事,那該是多麼哀傷。每根琴絃都夠詩人思念往事,往日的瀟灑歲月,往日的琴瑟和諧,往日的心有所屬,往日的胸懷大志,往日的未來可期等等,都在琴絃的撥動當中湧上詩人的心頭。可惜的是,華年歲月一去不復還。

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最難解讀的詩,全篇56個字一千年來無人能懂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這兩句,作者引用了歷史上的典故,來表達痴心不改的選擇。我心如莊子,為蝴蝶曉夢而迷惘;又如望帝化杜鵑,寄託春心哀怨,作者想到了華年,想到了曾經的瀟灑歲月,在看今日自己所能達到的高度,內心十分失落。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這兩句是作者所塑造的一個縹緲的妙境,“滄海月明”、“玉生煙”,也同樣藉助的典故,但是其塑造的是一副非常瑰麗的圖畫景象,此等妙境,唯有在詩人的感知當中才能真正達到。

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最難解讀的詩,全篇56個字一千年來無人能懂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內心的一種惆悵。悲歡離合之情,豈待今日來追憶,只是當年卻漫不經心,早已惘然。就像納蘭性嗯德的一句“當時只道是平常”,當時的時候我們都漫不經心,沒怎麼當回事兒,但是當時的錯過,就是一生的遺憾。

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最難解讀的詩,全篇56個字一千年來無人能懂

這首古詩給我們提供了多種解讀的可能性,無論哪一種解讀,都能夠自圓其說,這已經超越了詩詞賞析本身的價值和意義。它賦予我們的,那是對於人生、對於終極生命的哲學思考,尤其是作者在詩中所塑造的妙境,是我們人類所渴望達到的最高境界。在100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對於美好的未來生活依然有著期待,但是像詩中李商隱所塑造的那種詩意生活,卻依然無法找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