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寒食和清明,原本一個是節日一個是節氣,後來合二為一


寒食和清明,原本一個是節日一個是節氣,後來合二為一

寒食和清明,原本一個是節日一個是節氣,後來合二為一

寒食和清明,原來一個是節日,一個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因為兩者前後相差一天時間,後來慢慢合二為一,到了現代,人們基本上只知清明,不知有寒食了。而清明也不單單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成為傳統節日之一。

其實,節日和節氣有聯繫也有區別。

節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是人們為適應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創造的一種民俗文化。

節氣是指太陽曆(干支歷)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是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一個分別相應於地球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

寒食和清明,原本一個是節日一個是節氣,後來合二為一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時代人們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是中國古代獨有的對世界文明的貢獻。

中國自古以農為本,以農立國。早在7000多年以前,原始農業已經出現了南北分野,北方以粟作為主,南方以稻作為主。農業生產有很強的季節性特點:春播、夏耘、秋收、冬藏,週而復始,年復一年。

從遠古時代起,中國先民就已掌握了反映農業生產特點的歷法知識。相傳,古代有黃帝、顓頊、夏、商、周、魯六家曆法,殷墟甲骨文中已經有了曆法紀年,《尚書·堯典》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節氣的劃分,戰國時代發展為24節氣。

寒食和清明,原本一個是節日一個是節氣,後來合二為一

中國古代先後推行過100多種曆法,其中(漢)太初曆、(唐)宣明歷、(元)授時歷、(明)大統歷、(清)時憲曆,都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這些曆法根據氣候變化的特點,把一年劃分為12個月,24節氣,72候,約365天,從而構成了歲時節日的計算基礎。曆法反映了農業生產規律,對指導農業生產起了積極作用,同時也為歲時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有些節日如立春、夏至、立秋、冬至等,則是由節氣直接發展而來的(這些在古代既是節日又是節氣,現代已經是單純的節氣了)。

歲時節日與歷日節氣雖然關係十分密切,但歷日節氣本身並非節日,除少數幾個在古代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外,歷日節氣只是為節日產生提供了前提,節日的形成還必須有一定的風俗為其內容。

清明節的形成就是這樣的,它的形成融合了早它一天的寒食節的內容,成為中國傳統的祭祀大節。清明節,在現代即是節氣又是節日,而且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一個。

寒食和清明,原本一個是節日一個是節氣,後來合二為一

寒食節

又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清初湯若望曆法改革以前,寒食節定在清明節前兩日;湯氏改革後,寒食節定在清明節前一日。現代二十四節氣的定法沿襲湯氏,因此寒食節就在清明節前一日。

寒食節的來歷,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

寒食和清明,原本一個是節日一個是節氣,後來合二為一

每年初春季節,氣候乾燥,上古時候,不僅人們保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春雷發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這個季節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幾天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或“請新火”。即《周禮》所謂“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

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

禁火與改火之間有間隔的時間,在這段無火的時間裡,人們必須準備足夠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節”。

漢代稱寒食節為禁菸節,因為這天百姓人家不得舉火,到了晚上才由宮中點燃燭火,並將火種傳至貴戚重臣家中。唐代詩人韓翃《寒食日即事》就寫的這個習俗: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寒食和清明,原本一個是節日一個是節氣,後來合二為一

據《後漢書》記載,最初的寒食節時間很長,最長的105天,最短的也要近1個月。寒食節期間不得生火,只能生食,對人的健康不利,所以後來屢次被廢除。

在民間傳說裡,寒食節是為了紀念介子推的。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大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十九年後,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

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母親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裡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寒食和清明,原本一個是節日一個是節氣,後來合二為一

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於是又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介子推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但在《左傳》、《史記》等史書的記載中,並沒有介子推被焚山而死的情節。

《左傳》對介子推事蹟的記載是說他和母親一起歸隱,“遂隱而死”。晉文公“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並未有介子推被燒死的說法。《呂氏春秋》也記錄了這件事,也僅僅是說,介子推恥於求賞,“遂背而行,終身不見”,是一位隱居而終的高士。

寒食和清明,原本一個是節日一個是節氣,後來合二為一

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其記載和《左傳》相一致,僅僅是多說明了介子推歸隱的地方是綿上山中,介子推的結局和《左傳》一樣,隱居而死。也就是說在最初的歷史記載裡介子推並沒有被燒死,那麼以寒食來紀念他的靈魂的說法顯然就不可靠了。

介子推是被燒死的說法,宋朝的洪邁考據這種說法最早出現在西漢經學家劉向的《新序》一書。其中《節士篇》完整的記載了介子推的故事,割股,焚山,抱樹而死等情節和今天我們的傳說相一致。屈原《九章·惜往日》有“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的說法。這裡的立枯是不是傳說中的抱樹而燒死歷來解釋有爭議,

寒食和清明,原本一個是節日一個是節氣,後來合二為一

介子推抱樹的說法在秦漢之際實際也已經存在了,僅僅比最早的記載《左傳》來的稍晚些。

其他關於寒食的文獻不多,《後漢書·周舉傳》:東漢時“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鹹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老小不堪,歲多死者。”

寒食和清明,原本一個是節日一個是節氣,後來合二為一

太原人的寒食持續整整一個月,時間又是在寒冷的冬天,以至於經常有老人孩子因此而死。周舉到任後改革了這種風俗,時間改為三天,但還是留下了寒食節為一月節的說法。

到了曹操時代,寒食節吃冷食習俗發展到太原,上黨、雁門等地,從冬至後百零五日,一年的三分之一都進行寒食,曹操下令取消這個習俗。

《陰罰令》中有這樣的話:“聞太原、上黨、雁門冬至後百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一月俸”。

三國歸晉以後,由於與春秋時晉國的“晉”同音同字,因而對晉地掌故特別垂青,紀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習俗又恢復起來。不過時間縮短為三天。同時,把寒食節紀念介子推的說法推而廣之,擴展到了全國各地,於是寒食節成了全國性的節日,寒食節禁火寒食成了漢民族的共同風俗習慣。

寒食和清明,原本一個是節日一個是節氣,後來合二為一

無論是《鄴中記》還是《荊楚歲時記》都把寒食的時間定在“冬至後百五日”,也就是我們今天所比較熟悉的大約清明前一二日的形態,而持續的時間除個別地方,則一般是一天,最多三天。

歷史悠久的寒食節,伴隨著歲月的流逝,慢慢融入了清明節。唐代寒食節變成三天,分別叫大寒食、官寒食、小寒食。

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宋元時期,清明節的地位上升,取代寒食節的地位。

寒食和清明,原本一個是節日一個是節氣,後來合二為一

清明節

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也是傳統節日。

清明節在歷史發展中融合了寒食節的禁火、冷食習俗。

清明節還融合了上巳節的習俗內容。古代以“干支”紀日,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謂之“上巳”。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陰曆三月初三,故又稱“重三”或“三月三”。

寒食和清明,原本一個是節日一個是節氣,後來合二為一

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等內容。《論語》中“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即是上巳風俗。上巳節主要風俗是郊外遊春、春浴、祓禊(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等。

唐代大詩人王維有詩:“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到了宋代,上巳節在北方突然銷聲匿跡,因上巳也與清明日期相近。現在從雲南大理每年三月三日舉行的潑水節活動中,依稀還可看到古時上巳節祓禊之俗的影子。

寒食和清明,原本一個是節日一個是節氣,後來合二為一

融匯了寒食與上巳兩個節日習俗的清明節,在宋元時期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的禁火、冷食風俗與上巳郊遊等習俗活動相融合定型。

明清直到民國時期,大體承接前代舊制。

清明節雖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但在全國範圍盛行並設掃墓假期是在唐宋之後。唐玄宗時規定寒食節放假四天:“(開元)二十四年(736)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到唐貞元六年(790),假日加到七天。

寒食和清明,原本一個是節日一個是節氣,後來合二為一

宋代的寒食、清明也放假七天。北宋龐元英《文昌雜錄》卷一記載:“祠部休假歲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十五引宋呂原明《歲時雜記》說:“清明前二日為寒食節,前後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間以一百四日禁火,謂之私寒食,又謂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掃祭先塋,經月不絕,俗有寒食一月節之諺。”

清明節在歷史發展中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全國因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節日活動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共同基本禮俗主題。

人們在這一天,掃墓祭祀、緬懷祖先,弘揚孝道、喚醒家族共同記憶,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寒食和清明,原本一個是節日一個是節氣,後來合二為一

清明節除了掃墓、踏青外,在古代還有植樹、放風箏、插柳、拔河、盪鞦韆、鬥雞、射柳、蹴鞠、蠶花會等,

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的關係,我國北方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

(本文圖片為網絡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