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風水學中“風”和“氣”概念及其重要意義

風水學中"風"和"氣"概念及其重要意義

一、"風"的風水學概念

風水學中的"風水"二字表明風和水一直是選擇吉地的兩個最重要的條件。(葬書》認為陰陽二氣運行地下則為生氣,噴發出去,則為風,風和生氣是同種物質(陰陽二氣)的兩種不同存在狀態。因此,當生氣露出地面,升人空中,就變為風,如果風被吹散蕩盡,就會無法利用,故為了將生氣聚止於某地,有必要防止生氣蕩散。不管怎樣,只有環繞吉地的層層山巒才能遮住風。這就是吉地之所以通常是為群山所環抱的盆地的原因。所以從理論上講,若有風很易吹進吉地,該地就不值得用了。

《地理八十八向真訣》將風分為八種,並註釋如下:

(1)前有凹風是明堂傾斜的標誌,不僅是沒有案山就是案山帶凶,井且不能聚止生氣。因此,此風不吉,主貧窮潦倒,子嗣無繼。

(2)後有凹風表明無主山。此風不吉,主貧困,短命,人丁不旺。(3)左有凹風是青龍軟弱(低矮)不振的標誌,兇,這樣會喪夫寡居。

(4)右有凹風表明白虎斷續不連,內,這樣就會子嗣無繼。

(5)兩眉凹風是指從主山和青龍山以及山與自虎山交匯處吹來之風。兇,這樣就會傷家主和子嗣無繼。

(6)兩足凹風指來自青龍和白虎部尼之風(足指青龍、自虎兩抱山的尾部)。大凶,主傾家蕩產。 滿門滅絕。如果這些風吹艮方 (東北方) 則兇極無比

如上所述,這八種風均不吉利。八方風簡稱八風。八風指來自八個方位之風。風水中只有凹風,沒有凸風,之所以稱凹風是因為只有當山中由溝谷存在時,風才能由此吹進群山環抱的吉地。如果吉地為連綿不斷的重山疊嶺所層層環繞,密如完城,那麼當風吹來時,就會越此而過,不會吹進吉地。因此,吉地中的風反映了環繞吉地的山巒的質量。現在可知,儘管《葬書》並未將"山"定為最重要因素,但它仍然是風水中最重要的因素,比風更加受到重視。

至於吉地中風的性質,風水學確信風水穴處不應有任何方向的來風。但不管怎樣,在些特別實例中,具有多方來風的地方也會很吉利。健業

按陰陽概念,風還可分為下述兩種類別。若風從頂往下吹則稱之為陽風;反之若從山谷向上吹則稱之為陰風。這是種很普遍的分類法。

總之,可以這麼說,精明的風水師非常重視風的作用,但對它是通過為藏風所必需的山來間接加以強調的,環繞吉祥地的山的重要性同時反映了風水的重要性。

風與氣是相互聯繫的。中國古代,認為"氣"是萬物內在的,流動的本質的體現。對"氣"的陰、陽表現了分類。另外物體還有金銀之氣、珠寶之氣、人氣、精氣、劍氣、氣..的不同。

"氣"和"形"的關係如何呢?中國古代科學家認為:氣是無形的,形體是有實質的。形體是由氣形成的,氣則寄居於形體中;氣由天降臨大地,面大地的功德,就是接載著下臨的氣。

氣屬陽,地屬陰,兩者互為依靠,互相沖激,有衝激且要勢力平等,無人被剋制,才能各得其所,永遠保持福壽康寧。如果陰陽互相剋制,禍害休咎就會接踵而來。

星宿帶動天的氣,山川帶動地的氣,萬物依賴天地的氣才能生存。因此天地的氣,因形體面止,留面不去,與萬物合面為一。萬物變化生存皆因有氣可納,因面形氣合一。人死後魂魄因 和天地氣脈相感應而合一,福德亦應之面來,故此人要和天地之氣混為體, 才可以得到福澤,這就是造化的機緣。

字宙在混沌未開時,是無極(後化成大極)的世界,空無萬物提沙初開時,太極生兩儀化凹象。凹象變八井,八外面變成六十凹井,於足產生了萬事萬物。理氣是寄託在氣象之中,面形體的凝聚產生氣象。日月星辰的剛陽之氣向上騰昇,山川草本陰柔之氣向下凝集。 陽氣因太極而昌旺陰氣因太極而成就。太極在陽德中是形象,在陰德中是方位,地有凹種形因勢。氣從八方面流動,地因氣的流動面成形。氣在大地積聚造化萬物,形止面氣蓄:萬物得以生生不息。

陽氣從風面行,乘勢凹散:陰氣從水面行,因受到山的限制而停止。人用五行的形態萬物的形象:用八卦的興旺斷方位的吉凶:用六十甲子的紀年批命運;以八個方位的氣之背合,審查氣數:以六十甲子的虛盈,推定歲送吉凶,用六氣的新陳代謝審查時令,人類依此順應大地五德,循環不息。聖人制禮作樂,定人倫法紀,建立人道。智者知道人道因大自然的陰陽變化而來,故卜地葬親,是為了慎終追遠,而後人因大自然而得到福廕。因此人道以大自然為始為終的宏大道理,就是造化的成功。

自晉代郭璞《葬書》之後,"氣"的理論便成為風水的中心問題,一切具體的風水活動都必須以得氣為主而展開。所謂"乘氣"、"聚氣"、"順氣"、"界氣"...."凡著地理者總以氣為主。"它要求人的小宇宙之氣必須同周圍環境的大宇宙之氣相協調,相統一,秉乘天地之氣而大有作為,這是中國風水觀的最基本的要點。因而,風水特別忌諱"死氣"、"煞氣"、"洩氣"、"漏氣",認為這會帶來惡運,放跑財源,乃至導致疾病。

因此,人們為了擋住風煞而聚合吉氣,在住宅周圍修建圍牆,或建造凹合院,或在住宅周用種植樹木花草,這都是人們改造風水良好方法。是

二、 "氣"的風水學概念

風水認為太祖山之上,於夏秋之交,雨霽之後,醜寅之時,必有上升之氣,因而風水常以氣的形態辨吉凶。般來說, 如果氣發一山巔,直起衝上,下小上大如傘,就是真氣。如果氣橫于山腰,則是雲霧之氣,而不是真氣。以質面論,氣清者主貴,氣濁者主富。端正者出文,偏斜者出武。比較出眾的風水先生還能夠辨出氣的色彩,以赤黃色為上,青白黑次之。望氣似乎更多地同人的氣功狀態聯繫在一起。

在人山尋 龍過程中,望氣尋龍也是其中的一個組成內容。大抵山川之氣,和太陽的出沒有著很大的關係,由於中午時太陽高懸空中, "其氣潛伏,無可規驗",所以定要在太陽還沒升起,陽氣始興,或在太陽才下山明氣漸萌之時,方是驗山川之氣的最佳時刻。古書有云:"黃富而青貧,未衰而自絕,唯五色之氣氧氣,乃綿綿而後傑。尋龍至此,能事已畢,愛銀海之明,欲靈犀之活。"同時,又有福喜之氣,衰敗之氣的種不同。"福喜之氣,上黃下白,如牛之觸人,如羊群之相迫,如人持斧以騰身,如將舉首而向敵。或如堤坂(其氣橫亙) 或如木埴(其氣森列)"關鍵是其氣凝聚有力。又如"衰敗之氣,下連上擘,聚而復興,澈而復赫,如卷石揚灰,如亂穰壞帛,如驚蛇飛鳥,如偃魚(氣不踴躍)巨舶(形體橫臥,沒有振興之象)",問題在於其氣零散不凝。

風水學家們將"天人感應"理論引進風水學說中,形成受蔭學說,即所謂"氣感而應,鬼福及人"(《青 鳥經》)。環境何以能蔭佑生活在其中的人呢?原來天地之間都是氣,環境接地氣以納天氣,天地之氣,以轉授生人,讓生活在其中的人得到以後便大吉大福。這就是聽謂以氣感氣,其吉凶禍福絲毫不差,有一種人,只以富貴利達為其心,損人利已,這樣就破壞了和諧的基礎,是得不到大吉大福的風水寶地的。而心存公、義,也可以形成吉祥和順之氣,化不利的環境為吉利的環境。

風水實踐證明,擇基選址有幾個步驟:覓龍、觀砂、察水,點穴,把氣從山上引下來,聚之於穴,即"山氣茂盛,直走近水,近水聚氣,凝結為穴"。首先是覓龍,即尋長祖山。古人認為山是氣之源,在《望氣篇》中談到山的形勢與氣和關係:"凡山紫色如蓋,蒼煙若浮,雲蒸靄靄,凹時彌留,皮無崩蝕,色澤油油,草木繁茂,流泉甘例,土香而膩,石潤而明,如是者,氣方鍾未休。"反之,"凡山形勢崩傷,其氣散絕謂之死"。可見環境和"氣"的關係多麼緊密。

當"氣"運行中,義必須有氣的連續性,郭璞《葬經》說:"氣因形來而斷不可葬也。然斷有幾等:有為水衝者,有為路所截者,有為谷鋪所傷者,龍行至此,未有不遭其害者也。"這裡龍指"氣",氣流希望不要受阻。 夾緊直走近

"氣"被引下龍脈後,又有左右龍虎砂山夾緊:"若非龍虎需龍虎夾緊,否則就水旁,則水動而氣散。"這時彷彿氣流到達目的地了, 即環境空間,它會漏掉,這裡說的左右龍虎砂山就是上面提到的"形",

像一個容器樣,容納了"隱而難知"的

砂山之前還有朝山:"開面向裡,不拘遠近,俱名有情,遠朝(朝山及前後左右之砂皆以真面相向,無破碎尖射兇頑為融結。"可見朝山、秒山這一"形"不得與"氣"衝突,應該"以其護衛區穴,不使風吹,環抱有情,不逼不壓,不折不竄"。

朝山再向兩旁是羅城,羅城是祖山分障包羅於外,即龍之餘氣也。餘氣還以羅城衛,以確保氣不外溢。

因此前有朝山,後有大面高的祖山,左有青龍,右有白虎,彷彿一個大凹合院,全院的惟一出口就是水口, 水口為"方眾水所總出也",真好像凹合院的大門,既是進出村的關口,又可能是溢氣的通道,是個關鍵的地方。凹合院總作有影壁,以防漏氣,村落也不例外:"祖山工障展作羅城,羅城餘氣去,作關攔重重,關鎖纏護周密。"這裡關攔,關鎖都是指水口。

2古人選形可謂滴水不漏, 用形緊緊攏抱著氣。雖說氣形相輔相成,但是像這樣全封閉的氣形關係在西方並不多見,這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

住宅內部也強調有一個核心,正堂中,張條兒居中, 正牆是祖容,或將祖宗的牌位供在條兒上:下方,還常供有"地脈龍神"牌位,象徵著宅基的核心,即"穴"的所在。

所以說風水中意念的核心和場的點場多少有些殊途同歸。

綜上所述,中國人的心理空間即"氣"在建築上的運用可謂是先人之聲,但是在論述"氣"與"形"關係時,往往用不著陰陽八卦、佔下五行的方法,夾雜著生活經驗、社會道德等多種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