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小說:來到一家客棧,將軍住著包間,俘虜卻擁擠在一間柴房

小說:來到一家客棧,將軍住著包間,俘虜卻擁擠在一間柴房

14關進柴房 ...

副將對帶頭將軍說:“將軍要不要看一下是否有逃跑的?”

“我也想這麼做,可眼下,先把這些人押送回府,有沒有人逃跑不用管,他們就算能跑也跑不了多遠,沒吃沒喝,進入這樹林要麼去喂猛禽野獸,要麼死在陷進和危險之中。我們犯不著為了找逃跑的人,而去冒險。”

帶頭將軍揮手

副將喝道:“上路了。”

副將和所有官兵騎上自己的馬,沒有馬的與他人同乘而行。

從進入神秘樹林,遇險,與猛獸搏鬥,到後面解救村民,再到安全區域,部隊已經到了危險樹林的盡頭。前面雖有稀疏的樹木,一眼就能望過去哪裡是哪裡?哪裡有什麼?

喝了水,休息好了,大家有了精神,走得快,行程也加快了。又走了十幾里路,路面鋪了青石,是人力而為還是自然原形成?很難說。

嗅覺靈敏的官兵遠遠就聞到人煙的氣息,他把這事告訴了副將,副將又轉告給帶頭將軍:“將軍前面有店。”

“你怎麼知道?”

有人說:“管他怎麼知道的?去看一下不就行了。”

副將趕著馬走出隊伍,去了高一點的地方四處張望,只看到了白色的牆壁,有牆就是有人居住,有人的地方就有吃的喝的,說不定能歇腳和住店。

副將回來告訴帶頭將軍:“前面果然有戶人家。”

“有多遠?”

“過了這段路就能看到。”

“有店就好了,老子早就餓了。”

聽了這個帶頭將軍說起餓了,村民們就心驚膽戰,他們不是食人肉為主嗎?萬一看不順眼,把自己當食物剝了煮來吃。還好沒有這麼做,是沒有想到嗎?

前面這條路是弧形的,走過去差不多要繞大半個圈子

十分鐘後,見到了在遠處看到的白色牆壁,果然是一條街道,街上人不,多隻有稀疏的幾個。

街上的店家應有盡有,賣小吃的,飯館,擺攤的,做生意的。

“哈哈哈,說的不錯,果然是個好地方。”帶頭將軍呵呵笑道。

他們押著一群人,綁著繩子,個個都灰頭土臉。又見這些人穿著軍用盔甲,不是強盜就是土匪、賊或者官兵,總之不能惹,見之立刻離得遠遠的。

怕自己的人見多了,官兵們習慣了也不在意。副將又叫來了上次來過這裡的人:“哪裡有飯店?”

“這裡的飯店多的是。”

“那就帶路。”

那人把他們帶到一處飯館,這裡明顯比別的地方差多了,路過幾家酒樓,最低檔次也好過這家。

“你耍我呀,帶我來這樣的地方。”

眼前這家飯館,明顯不能讓帶頭將軍滿意。帶路人解釋道:“屬下不敢耍官爺,這家店什麼生意都做,什麼樣的客人都能接待。其他飯館只招待正常的客人,像我們這樣的人,可能還沒用進去就把店家嚇跑了,哪有心情接待?”

本來要來氣了,聽他這麼解釋到想去試試。

“那就去問問。”

“屬下這就去。”

這不,還沒走過去,飯館店家就看出了他們的來意:“客官,吃飯還是住店?”

這些人穿軍衣、戴帽子,一身盔甲的打扮就知道來頭不小。走近了才發現人數太多不好接待,少說有兩百以上,擔心這家小小的酒樓住不下。

帶頭將軍下了馬,其他官兵跟著下來

“吃飯也住店,我這馬也要照看好。”

店家叫來十幾個打雜的人員,將馬一匹一匹地牽過去到一個巨大的帳篷,這個帳篷原本是關養牛羊的,馬太多,就把馬牽過去關起來。

馬安頓好了,該招待人了:“客官裡面請。”

副將卻說:“後面還有幾十個綁著的人,也給我找個地方給他們住下。”

打雜的去隊伍後方看,果然有幾十個人,而且是捆綁著。再看這些人軍衣盔甲著裝,捆綁的不是犯人就是俘虜,還是少問為好,趕緊去做正事。

“給他們住什麼樣的地方?”

“能住就行………只要面積夠大,住得下。”

“是,我這就去辦。”

副將對打雜人員警告說:“這些人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最好找個地方看緊了,漏一個或者逃跑一個,我拿你問罪。”

軍官嚴厲的話,嚇得打雜的一哆嗦。

“是是是,小的一定辦好。”

官兵派出十個人押送,打雜的在前面引路。來到後院,最底下一排屋子原來是柴房,用來堆放雜物用的,現在空了,剛好可以用來關押這批奴隸。

“你們看,這幾個屋子合適嗎?”

屋子雖然小,只有七八平米,好在有三間,正適合關押奴隸。官兵也管不了那麼多:“夠得著嗎?”

打雜的說:“你這人數不多,這有三間,應該夠了吧!”

“好吧,好吧,能住人就行。”

“沒讓他們住牛棚羊棚就不錯了。”

官兵押著村民一個一個往裡面推,“進去,都給我進去。”

直到所有被俘虜的村民都進去,官兵道:“在裡面給我待好了,否則大爺我用刀侍候。”

說著他拔出軍刀,雪亮的寒光照得村民直往後退。別說村民害怕,官兵這樣粗魯,打雜的看著都被嚇住了。

隨後官兵商量起來,“官爺要我們來看守,即刻起,就要不間斷地站崗。”

“那我們也要休息呀。”

“午夜,其他人會來和我們換班,這個不用擔心。”

“有換班就好。”

“記住了,我們有十個人,三個人看守一間屋子不難吧?俘虜就算逃跑,我們還有兵器呢,想強行衝出去是不可能的。”

官兵要求關押奴隸,那,管理權自然要交給他們:“這是鑰匙,人少了或者跑了就不管我們的事了。”

“說的輕鬆,這是你們的屋子,我們給了錢,要是真出了事,你們也脫不了關係。”

打雜想推脫,其實不想與這些人接觸太多,以免惹麻煩。不久,也有人過來,是副將派人來的:“將軍說了,給他們弄點吃的喝的。”

“吃什麼?喝什麼呀?”

“將軍說了,能吃的就可以,包子饅頭也行。”

然後吩咐打雜的:“那就麻煩你們弄一蒸籠饅頭髮給裡面的人。”

打雜的道:“這些都是要用錢的……”

用意很明顯,要掏錢。傳話的人早就預料到有人這麼說,拿出一張複印的賬單:“看好了,這是付錢的賬單,從我們來店的那刻起,到明天早上的所有開支。”

打雜的看賬單,一共三千餘兩白銀,足夠包下飯館三個月的開支,這麼多錢,分紅也高,打雜的怎能不高興。看了這個,誰還會再計較:“行,我們馬上去。”

十個士兵在三個柴房分別看守。幾分鐘後,打雜端來了兩個蒸籠的饅頭,冒著煙,熱氣騰騰的,像是才出鍋。

“來了,你看夠嗎?”

官兵拿一個咬一口嚐嚐:“味道不錯嘛!”

“那是因為我們廚子手藝好。”

另外兩個柴房的官兵也過來嘗一個,都誇味道好,好吃。

只有一個官兵道:“你看看你們,幾個饅頭就把你們饞成這樣?上面有好酒好菜等著我們,還怕沒有吃的。”

“說的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