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小说:来到一家客栈,将军住着包间,俘虏却拥挤在一间柴房

小说:来到一家客栈,将军住着包间,俘虏却拥挤在一间柴房

14关进柴房 ...

副将对带头将军说:“将军要不要看一下是否有逃跑的?”

“我也想这么做,可眼下,先把这些人押送回府,有没有人逃跑不用管,他们就算能跑也跑不了多远,没吃没喝,进入这树林要么去喂猛禽野兽,要么死在陷进和危险之中。我们犯不着为了找逃跑的人,而去冒险。”

带头将军挥手

副将喝道:“上路了。”

副将和所有官兵骑上自己的马,没有马的与他人同乘而行。

从进入神秘树林,遇险,与猛兽搏斗,到后面解救村民,再到安全区域,部队已经到了危险树林的尽头。前面虽有稀疏的树木,一眼就能望过去哪里是哪里?哪里有什么?

喝了水,休息好了,大家有了精神,走得快,行程也加快了。又走了十几里路,路面铺了青石,是人力而为还是自然原形成?很难说。

嗅觉灵敏的官兵远远就闻到人烟的气息,他把这事告诉了副将,副将又转告给带头将军:“将军前面有店。”

“你怎么知道?”

有人说:“管他怎么知道的?去看一下不就行了。”

副将赶着马走出队伍,去了高一点的地方四处张望,只看到了白色的墙壁,有墙就是有人居住,有人的地方就有吃的喝的,说不定能歇脚和住店。

副将回来告诉带头将军:“前面果然有户人家。”

“有多远?”

“过了这段路就能看到。”

“有店就好了,老子早就饿了。”

听了这个带头将军说起饿了,村民们就心惊胆战,他们不是食人肉为主吗?万一看不顺眼,把自己当食物剥了煮来吃。还好没有这么做,是没有想到吗?

前面这条路是弧形的,走过去差不多要绕大半个圈子

十分钟后,见到了在远处看到的白色墙壁,果然是一条街道,街上人不,多只有稀疏的几个。

街上的店家应有尽有,卖小吃的,饭馆,摆摊的,做生意的。

“哈哈哈,说的不错,果然是个好地方。”带头将军呵呵笑道。

他们押着一群人,绑着绳子,个个都灰头土脸。又见这些人穿着军用盔甲,不是强盗就是土匪、贼或者官兵,总之不能惹,见之立刻离得远远的。

怕自己的人见多了,官兵们习惯了也不在意。副将又叫来了上次来过这里的人:“哪里有饭店?”

“这里的饭店多的是。”

“那就带路。”

那人把他们带到一处饭馆,这里明显比别的地方差多了,路过几家酒楼,最低档次也好过这家。

“你耍我呀,带我来这样的地方。”

眼前这家饭馆,明显不能让带头将军满意。带路人解释道:“属下不敢耍官爷,这家店什么生意都做,什么样的客人都能接待。其他饭馆只招待正常的客人,像我们这样的人,可能还没用进去就把店家吓跑了,哪有心情接待?”

本来要来气了,听他这么解释到想去试试。

“那就去问问。”

“属下这就去。”

这不,还没走过去,饭馆店家就看出了他们的来意:“客官,吃饭还是住店?”

这些人穿军衣、戴帽子,一身盔甲的打扮就知道来头不小。走近了才发现人数太多不好接待,少说有两百以上,担心这家小小的酒楼住不下。

带头将军下了马,其他官兵跟着下来

“吃饭也住店,我这马也要照看好。”

店家叫来十几个打杂的人员,将马一匹一匹地牵过去到一个巨大的帐篷,这个帐篷原本是关养牛羊的,马太多,就把马牵过去关起来。

马安顿好了,该招待人了:“客官里面请。”

副将却说:“后面还有几十个绑着的人,也给我找个地方给他们住下。”

打杂的去队伍后方看,果然有几十个人,而且是捆绑着。再看这些人军衣盔甲着装,捆绑的不是犯人就是俘虏,还是少问为好,赶紧去做正事。

“给他们住什么样的地方?”

“能住就行………只要面积够大,住得下。”

“是,我这就去办。”

副将对打杂人员警告说:“这些人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最好找个地方看紧了,漏一个或者逃跑一个,我拿你问罪。”

军官严厉的话,吓得打杂的一哆嗦。

“是是是,小的一定办好。”

官兵派出十个人押送,打杂的在前面引路。来到后院,最底下一排屋子原来是柴房,用来堆放杂物用的,现在空了,刚好可以用来关押这批奴隶。

“你们看,这几个屋子合适吗?”

屋子虽然小,只有七八平米,好在有三间,正适合关押奴隶。官兵也管不了那么多:“够得着吗?”

打杂的说:“你这人数不多,这有三间,应该够了吧!”

“好吧,好吧,能住人就行。”

“没让他们住牛棚羊棚就不错了。”

官兵押着村民一个一个往里面推,“进去,都给我进去。”

直到所有被俘虏的村民都进去,官兵道:“在里面给我待好了,否则大爷我用刀侍候。”

说着他拔出军刀,雪亮的寒光照得村民直往后退。别说村民害怕,官兵这样粗鲁,打杂的看着都被吓住了。

随后官兵商量起来,“官爷要我们来看守,即刻起,就要不间断地站岗。”

“那我们也要休息呀。”

“午夜,其他人会来和我们换班,这个不用担心。”

“有换班就好。”

“记住了,我们有十个人,三个人看守一间屋子不难吧?俘虏就算逃跑,我们还有兵器呢,想强行冲出去是不可能的。”

官兵要求关押奴隶,那,管理权自然要交给他们:“这是钥匙,人少了或者跑了就不管我们的事了。”

“说的轻松,这是你们的屋子,我们给了钱,要是真出了事,你们也脱不了关系。”

打杂想推脱,其实不想与这些人接触太多,以免惹麻烦。不久,也有人过来,是副将派人来的:“将军说了,给他们弄点吃的喝的。”

“吃什么?喝什么呀?”

“将军说了,能吃的就可以,包子馒头也行。”

然后吩咐打杂的:“那就麻烦你们弄一蒸笼馒头发给里面的人。”

打杂的道:“这些都是要用钱的……”

用意很明显,要掏钱。传话的人早就预料到有人这么说,拿出一张复印的账单:“看好了,这是付钱的账单,从我们来店的那刻起,到明天早上的所有开支。”

打杂的看账单,一共三千余两白银,足够包下饭馆三个月的开支,这么多钱,分红也高,打杂的怎能不高兴。看了这个,谁还会再计较:“行,我们马上去。”

十个士兵在三个柴房分别看守。几分钟后,打杂端来了两个蒸笼的馒头,冒着烟,热气腾腾的,像是才出锅。

“来了,你看够吗?”

官兵拿一个咬一口尝尝:“味道不错嘛!”

“那是因为我们厨子手艺好。”

另外两个柴房的官兵也过来尝一个,都夸味道好,好吃。

只有一个官兵道:“你看看你们,几个馒头就把你们馋成这样?上面有好酒好菜等着我们,还怕没有吃的。”

“说的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