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援藏感悟」我在江孜这样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从2017年年初主动请缨分管脱贫攻坚工作,两年时间的实践探索,江孜的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今年就要按计划摘帽了。

首先,纲举目张,全局着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提出并广泛宣传江孜脱贫攻坚“四字经”,概括并落实江孜脱贫攻坚总体思路,理顺健全“举全县之力抓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

接手脱贫攻坚工作之初,努力提高站位,从理念、思路和体制机制的角度深入学习、调研和理顺。

注重思想引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紧密联系江孜实际,提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贫定扶质、扶贫须扶制”的理念,倡导建立高标准运行的产业脱贫志向、用市场价值理念对接藏族同胞“够了就好”的知足文化、提高工作质量走内涵式可持续稳定脱贫之路、打造农牧民与产业点的利益共同体,扎实念好“志、智、质、制”四字经。

「援藏感悟」我在江孜这样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创新开展青春脱贫行动大力支持江孜青年就创业。2018年7月,上海市政协主席董云虎参观江孜青春脱贫行动展示馆

概括总体思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江孜县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提出“1+3+3”扶贫工作思路,被县委县政府采纳。即:转变“1”个观念,就是转变农牧民贫困群众“等、靠、要”观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狠抓“3”项重点工作,以扶贫产业为支撑、以转移就业为关键、以易地搬迁为重点;突出“3”项保障,以体制机制建设、做实基础性工作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为保障。

强化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江孜脱贫攻坚工作体制机制,明确指挥部办公室和“九个一批”专班组的职责,并切实执行,把全县各乡镇、各部门以脱贫攻坚为中心任务,紧密而有序地凝聚在一起;把“举全县之力抓脱贫攻坚”的要求落到实处。

其次,围绕中心、整合资源,有机协调分管和援建等工作,用心用情用力开展江孜脱贫攻坚工作。

脱贫攻坚是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处在伟大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由伟大的领袖亲自倡导并推进的伟大事业。作为上海援建人,能够有机会参与其中是责任、是使命,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努力把分管工作和援建工作紧紧地结合起来,扩大脱贫成效,是必然举措。

「援藏感悟」我在江孜这样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在上海援藏市联络组指导下积极开展扶贫产业调研

突出重点抓脱贫攻坚。脱贫攻坚工作千头万绪,经过调研,提出了紧紧抓住思想引领、产业发展、转移就业、优惠政策、基础实施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六轮驱动”措施。思想引领上,搭建江孜扶贫讲坛、扶贫专干月度培训、骨干队伍月月考等平台;培树全国优秀青年致富带头人小索顿等3名优秀创业大学生,片多等4名自主脱贫农牧民等先进典型,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引导铭记党恩、过好今生。产业发展上,以藏红花、沙棘、青稞和民族手工制品等为重点,带动贫困人口6107人。转移就业上,创建江孜转移就业领导、管理和服务体制机制,2018年达4万多人次,年人均收入3万元以上。在日喀则市18个区县创新组织劳务招聘会,实现150多人上岗。

着力援建抓脱贫攻坚。按照第八批江孜联络小组“传承援建江孜接力棒,做江孜人创江孜业谋江孜福”的定位,紧紧围绕打造援建资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了直接投资建设产业项目创造就业岗位、建设红河谷农业园区辐射带动机制、构建援建资金与合作社及建档立卡户带动就业入股分红机制、推进“治未病+根上治”健康扶贫项目、开展“圆梦行动”帮困助学教育扶贫行动和“社会大家庭之爱”行动等6种途径,援建项目直接帮助3128人脱贫,保险兜底惠及全部贫困人口,教育卫生援建惠及12000多人。

「援藏感悟」我在江孜这样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与基层创业致富带头人研究产业扶贫带动

做实党建抓脱贫攻坚。党建抓实了就是影响力,党建抓强了就是生产力。以村居党组织换届为契机,选派11名县级部门年青干部充实脱贫攻坚一线,选优配强“领头雁”队伍。以“党支部+”为抓手,推进“红色引擎·脱贫攻坚堡垒工程”,按照党员“做给农牧民看、带着农牧民干、帮助农牧民销、凝聚农牧民富的思路”,组建18个非公经济组织独立党支部,吸收19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创建18家党员就创业基地吸纳327名贫困人员就业;创造性提出机关党员干部“优惠政策讲一讲、家庭收入算一算、增收措施想一想、特殊困难帮一帮”的“四个一”做法,协调解决就业岗位834个;开展“集体经济百村破零”行动,106个村居建立了造血机制。创新开展“青春脱贫行动”,创建10家青年就创业基地,打造江孜县青春脱贫行动展示馆,带动1567名青年就创业,其中贫困青年699名,创业青年30名。

第三,深入基层、强化作风,把用绣花的功夫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要求在江孜落地生根。

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必须用脚板丈量和体验脱贫攻坚工作的艰巨性,嫁接浦东观念思路优势与江孜实际浇灌江孜脱贫攻坚之花,用江孜农牧民群众的智慧催生江孜脱贫攻坚之果。

「援藏感悟」我在江孜这样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深入基层辅导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遍走乡镇村居,把江孜县情民情装进脑子里。我一直觉得建档立卡户档信息是死的,要求村居干部和驻村工作队要对贫困户实现全覆盖帮扶,做到“月度联系、双月走访、季度帮扶”。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进藏2年,10次遍走全县19个乡镇,足迹2次遍布155个村居,身影出现在280多户农牧民家庭、150多个产业点。到乡镇村居,了解增收资源、存在困难,到农牧民看住房、瞧仓库、聊田地、说牛羊,沟通家庭人员结构,帮助计算收入支出账目、谋划增收脱贫方法;多次深入海拔5000多米的卓庆、纳如等村动员异地搬迁。

干活交朋友,帮助基层找寻增收思路和方法。资金有限,但是坚持努力帮助找寻思路方法。2016年端午节,在卡堆乡走访各村后,动员乡党委政府用农牧民投资、贷款、投劳等方法组建合作社。6月底白定、长堆和卡吾村就组建了合作社,还创造了“集资+”的模式;年堆乡党建基础好,指导“党支部+”促脱贫攻坚后,《西藏日报》2017年12月以《“党支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报道。年麦黑青稞合作社伦珠的女儿米玛普赤2018年大学毕业,经过多次上门动员,决定不考公务员,自任法人的西藏嗦喃吧黑青稞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已经成功注册。江孜的这些干部群众经常在手机里与我微信或者电话联系,沟通衔接,寻找增收致富举措、探索造血自强路径。

发现问题汲取群众智慧,有针对性地设计工作抓手。坚持群众史观,注重多听多看多问,根据基层实际设计“接地气”的工作方案。根据走访基层,发现有不少温室大棚“晒太阳”和低效率的现状,和农牧民种苗、技术和销售上的需求,结合援建的农业园区,提出了“1+19+X”园区辐射带动模式;根据江孜农民劳务协会,提出“协会+培训基地+中介平台”劳动力转移模式,引导筹建“闯世界江孜人”协会,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在政府引导的基础上,信息对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针对优惠政策宣传不够的问题,搭建“江孜脱贫攻坚讲坛”组织职能部门广泛宣讲。针对基层骨干对脱贫攻坚业务知识掌握不够的问题,开设“月月考”考场强力推进。根据牧区私生子、单亲母亲、生孩子多等现象,提出开展“健康生育、适度生育、尊严生育”宣教实践活动,积极转变观念、强化意识,以利长远稳定脱贫、致富图强。

撰稿:王高安

本期执行主编:邹忠

「援藏感悟」我在江孜这样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