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8 關於魚缸水質調理的幾個關鍵性問題,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不一樣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看到了很多魚友調理的魚缸水質,養魚老道只有一個字的感受,那就是急急急,但是我在這裡乾著急有時候也沒有用。

因為某些魚友,確實根本沒有時間把他魚缸整體的過濾系統、觀賞魚飼養密度、投餵方法以及換水頻率等等,所有問題都來詳細的告訴我,所以我也只能是乾著急或者自己在瞎猜,這都是些沒有辦法的事。

關於魚缸水質調理的幾個關鍵性問題,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不一樣

而且有些魚友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比如說一米的魚缸裡只有一個小濾盒、一層白色濾棉,卻養著一群地圖魚,而且過濾盒根本無法改動,對於這種情況我也是無能為力了,除非把魚缸蓋拿掉,或者減少觀賞魚的飼養密度。

那麼,在這裡養魚老道簡單地總結一下自己的一些實踐操作經驗,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濾材的多少既不是看水體也不是看魚缸的大小

看到了很多魚友的總結,說是魚缸的濾材應該佔到魚缸總水體的百分之多少,基本上應該是定在百分之十上下吧,甚至更多。

以前我也是認為這個理論可以走遍天下,但是現在看來,魚缸濾材的多少,只會與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和投餵量有關,而與其他的因素關係並不大。

關於魚缸水質調理的幾個關鍵性問題,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不一樣

或者說,我們只可以把上述的理論作為一個所謂的參考值,再根據魚兒的不同,酌情增減吧,但是這個參考值的水分有點大。

比如說同樣的一個一米的魚缸,假設裝的水都一樣,我們濾材配備的就應該一樣嗎?

錯了,我們關鍵參考的應該是飼養觀賞魚的品種、密度和投餵量,在這個魚缸裡飼養燈科魚、地圖魚和七彩神仙魚,其需要配備的濾材數量完全不一樣,所以說,這個問題其實沒有答案。

二、遭遇水質渾濁不一定都要換水甚至於爆氧

很多魚友對於水質渾濁的問題,只會採取兩種方法,要麼換水、要麼爆氧等待。

其實在開缸初期,假設水質並不是過於渾濁,我們是沒有必要去大換水的,也沒有必要去把濾棉洗得乾乾淨淨,甚至於有時候,對於過小水體的魚缸,爆氧反而起到了反作用,我們應該停掉氧氣。

關於魚缸水質調理的幾個關鍵性問題,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不一樣

即使開缸初期的水質已經渾濁不堪,需要大換水,我們不得不去處理,那麼只要我們處理個差不大多就行了,剩下來到的問題可以交給物理和生化過濾系統,任其自然澄清即可,而沒有必要總想把魚缸的水質一次性調理明白,有時候即使當時調理清了,可能很快還會渾濁。

根據老鄒大叔數次的調水實踐,一般的魚缸水質在一週或者半個月左右,都會趨於穩定或者自清。

三、生化過濾的效果如何,不是開缸一星期就能看到效果的

在飼養觀賞魚的開缸初期,我們需要重視的一定不是生化過濾,生化過濾最後只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我們需要處理的反而是物理過濾,掃清魚缸內一切障礙物和物理雜質,充分的利用魚缸自身的水流和濾棉和協同作用,魚缸的水質才有可能比較快速的恢復清澈。

關於魚缸水質調理的幾個關鍵性問題,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不一樣

即使是有個一週到半個月的時間,那也會適當提前。

四、開缸初期的濾棉一定不是越乾淨越好

這一點在我以前的文章中早有提到,無論我們從濾棉的有效吸附性角度來看,還是從為魚缸裡的有益菌提供事物的角度來看,開缸初期,濾棉稍微髒點,一定比十分乾淨要強得多,過濾的效果反而更好。

至於魚缸內部的水流問題如何解決,養魚老道以前的文章早有提到過,我們沒事的時候完全可以仔細的觀察到魚缸內部的水流方向,根據其具體情況予以改善即可。

五、濾棉不能夠有效包裹雜物,要它何用?

之所以物理過濾能夠在開缸之初,成為整個魚缸過濾的重中之重,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它能夠有效地把魚缸內部雜質全部吸附到濾棉山。

關於魚缸水質調理的幾個關鍵性問題,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不一樣

如果濾棉上的水流都是四分五散,或者一開始就發生嚴重溢流,那麼這個過濾效果可想而知了。

六、硝化細菌總是在不經意間形成,無需額外添加

這裡面牽扯到了一個硝化細菌真假的問題,至於說到底什麼樣的硝化細菌才是真的,至少養魚老道是沒有見過,或者說我也不想去使用,因為完全沒必要。

但是假的硝化細菌我倒是見過很多,它們大多數是硝化細菌的培養液結合淨水劑製成,其實它們對於魚缸的水質處理,並不是沒有任何作用。

但是壞就壞在很多魚友要麼根本就不會用,要麼沒有那個耐心去等待,所以說只要看到水質一渾濁就開始大量換水,結果就是越換水越混,最終無法處理。

事實上我們魚缸的硝化系統,即使不去添加任何東西,它們也會自己逐漸完善,魚缸的水質中本來就會有硝化細菌,它們自己會進行一系列的繁殖和優勝劣汰,最終和魚缸裡的其他菌類自動達到平衡,這個時間真的並沒有網上宣揚的時間那麼長

關於魚缸水質調理的幾個關鍵性問題,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不一樣

之所以時間長,並不是因為我們的濾材太少,而是因為我們的觀賞魚飼養太多,這是主要問題,至於投餵量,其實也是因為魚多而引起的。

七、水質再穩定,濾材再齊全,不注意水質的維護也是白搭

即使我們的水質已經完全穩定了下來,硝化系統已經很健全,這並不代表我們就可以往魚缸裡猛塞魚或者長期不換水,這個良好的生態系統,照樣需要人為的不斷維護。

所謂的維護其實歸根結底只有一條,那就是掃清魚缸內一切殘留的有機物成分

八、油膜也好、氣泡不破裂也罷,最終都在提醒我們水質過肥

魚缸內水質穩定的指標,不是通過我們對於硝化細菌的觀察而得出來的,那個東西其實我們暫時無法測試。

而是通過我們的諸多觀察得出來的,包括了缸底、缸壁、水草葉面、水泵管道等等的有機物雜質,以及觀賞魚的病態反應種種跡象來做綜合判斷。

但是隻要是油膜過多或者水面氣泡長期不破裂,那就一定是水質過肥,不是有機物過多就是投餵量過大,這一點一定是確定無疑。

關於魚缸水質調理的幾個關鍵性問題,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不一樣

適當多頻次少劑量換水才是上策,這就相當於觀賞魚的投餵原則:少食多餐,除了開缸之初以外,其他水質問題我們不要去等,也不要去關注硝化細菌了,多去關注這些我們最容易覺察到的表象,這些表象比起水質測試劑,效果還要快的多。

九、水質突然渾濁,我們首先查看觀賞魚是否患病或死亡

如果不是開缸初期,如果不是飼養密度過大和換水頻率不定時的話,假設水質突然再次渾濁,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觀賞魚是否已經患病或者死亡,然後再考慮其他。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